人类文明新形态背景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

2023-03-07 13:59韩明港龙睿赟
红河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新形态逻辑话语

韩明港,龙睿赟

(重庆工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67)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话语是“讲好道理”的最基本工具。要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达成“沟通心灵、启智润心、激扬斗志”的目标,就必须创建准确、精练、亲切、生动、优雅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讲好中国故事,讲透中国道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1]“人类文明新形态”重要论断的提出,为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创新开辟了广阔空间。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的误识和困境

(一)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的“形式误识”和突破契机

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首先要避免对“话语”和“意蕴”关系的误识。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2],语言背后是对现实生活的理解,更是现实生活本身。话语创新,真正的关键并不在于“话语形式”,而在于对现实的理解和表达,形式上的话语创新,如“通俗化”“时尚化”,引入“网络用语”等,虽然均可取得一定效果,但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话语的新,来源于认识的新,是新立场、新价值、新信念、新思想、新逻辑、新风范的创新问题,所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话语创新,不只是“形式创新”,更应是“实质创新”,是在对事实的新认识、对价值的新判断、对逻辑的新梳理基础上,实现对语言的新把握。

“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3],“人类文明新形态”科学论断的提出,为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在更高维度进行理念、逻辑、词汇、风度的创新打开了深邃、广阔空间,必将推动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从“形式创新”到“实质创新”的深层转变。

(二)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的具体困境

1.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不充分,对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的学理支持不足

2015 年12 月1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挨饿,失语就要挨骂。……支撑话语体系的基础是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没有自己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就没有话语权。”[4]

正如马克思所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5]178进入现代,西方话语在强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力量支撑下,劫取其他文明对世界的解释权,形成了对其他文明的话语覆盖。鸦片战争以后,“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屡遭失败的中华民族逐渐失去了对自身和世界的解释权,在努力沿着西方道路进入现代的尝试中,相当多的学者和民众逐渐习惯了站在西方价值立场,用西方思维思考,用西方话语表达,失去了独立思考和自主表达的能力。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自主意识的觉醒,迫切需要建立深具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建设反映中国立场、价值、追求的话语体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目前在学术命题、学术思想、学术观点、学术标准、学术话语上的能力和水平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太相称”[6]338。这种不相称,是我们“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重要原因。

思想政治课是“讲道理”的课程,高度依赖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理直”才能“气壮”,必须建立起以我国实际为研究起点、具有高度的主体性自觉、富含独特的原创性观点、表现出浓郁的中国作风气派的当代哲学社会科学,为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2.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不够全面,难以为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提供丰富的古典语汇

语言是现实的意识,“是一种实践的、既为别人存在因而也为自身存在的、现实的意识”,语言产生于人类现实的物质活动,“只是由于需要,由于和他人交往的迫切需要而产生的”,语言从来都是一种历史产物,“语言和意识具有同样长久的历史”[5]161。

语言是一种历史现象,构成语言蕴含的,不单是语言的字面意思,更包含语言在历史文化中积淀的价值、信念、逻辑、情感、风韵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心理。对于具有深远历史的中国文化而言,不能割裂历史文化单纯地提取语言的“能指”来构建当代思政教学话语,而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提取丰富的话语资源,就必须考虑语言背后历史文化,于是问题就转化为:如何恰当评价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3.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逻辑疏理不够,使高校思政教学话语创新的有效性不足

语言逻辑的背后是事实逻辑,澄清事实逻辑才有可能进一步释放出广阔的话语创新空间,逻辑不畅,则必然导致话语创新无力,效果不佳。

正确地理解历史与当下的逻辑,才能真正理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到底是一个不断自我否定,不断“别求新声于异邦”,用“异域文化”改造、甚至取代中国文化的历史,还是根植于中华民族“固有之血脉”,在科学理论的激荡下,不断嬗变、超越,艰难走出一条独特的现代之路的历史,这是问题的关键所在。不同的理解和判断,关系到中华民族进入现代的“主体性”存亡问题。

正确地理解中国与西方的逻辑,才能真正理解中国现代化的根本特质。如果把“中国”与“西方”简单地理解为“时间关系”,就意味着只有一种“现代化”,中国是西方的“追赶者”,也是“模仿者”,也就必须放弃自己的“主体性”;如果能确认自己的“主体性”,那么中国与西方,就更多的是空间关系,中国就可能、也必须基于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当下处境构建出属于且适合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创造出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互动逻辑,是思政教学话语创新的关键所在。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荡相生的真实的历史和内在的逻辑,才可能真正突破思维和语言上的羁绊。

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百余年艰苦奋斗的“文明”意义,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关键所在。讲好中国故事,关键在于理清叙事逻辑。在人类文明新形态背景下思考中国共产党百余年艰苦奋斗的历史,有可能获得更高的维度、更新的角度,更严整的讲述逻辑,从而进一步揭示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民族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文明意义和世界意义。

二、人类文明新形态背景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空间的展开

(一)人类文明新形态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中国主体强化

失语是对自身及世界解释权力与解释能力的丧失,或是失去言说阵地,或是失去言说能力。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想被劫持,就难以避免落入他人预设的话语陷阱和思想牢笼。

失语症的核心在于“主体性”的丧失。“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有没有中国特色,归根到底要看有没有主体性、原创性。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不仅难以形成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而且解决不了我国的实际问题”[6]341-342。人类文明新形态具有鲜明的“主体性”。“人类文明新形态不是一种外部输入的形态,而是一种内源性人类文明新形态”[7],赓续了民族文化基因,饱含着民族文化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追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探索和建设成果,是“以内在超越的方式”创造出的新的文明样态,是中国经验、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是从“文明”高度,对自身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确认,是高度的主体自觉和民族自信,也是世界发展中国家进入“现代”的可行道路和可参照样本。“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新样态,既有利于摆脱‘西方文明中心论’给中国带来的话语困境,也有助于坚定‘四个自信’,无论对于中华文明发展还是对于世界文明发展,都具有重要价值”[8]。

(二)人类文明新形态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中国逻辑澄明

1.人类文明新形态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逻辑和前景得到明确

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放眼世界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比较与反思,从器物到制度,从制度到文化,甚至于“国民性”。在向外的学习、模仿中,不知不觉地落入了西方的语言陷阱,“野蛮”“愚昧”“专制”等词语织成的屏障迅速完成了对中华文化的遮覆与隔断,导致思考能力被窒息,话语权力被压制。中国传统文化不再是令人骄傲地辉煌,而被误认为是急欲摆脱的负累。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跃升和对西方话语覆盖的反思,才逐渐认识到,是“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克服困难,生生不息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中华文化既坚守本根又不断与时俱进,使中华民族保持了坚定的民族自信和强大的修复能力,培育了共同的情感和价值、共同的理想和精神。”[9]“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我们今天立足的根脉,是创新与发展的基础,“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正途。

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重要论断,从“人类文明”高度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和意义,理清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逻辑和规划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前景。

2.人类文明新形态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动方式得到明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历史文化的互动,不是简单地对中华文化按一定标准进行衡量取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并非静态的历史遗存,而是生动地演化、流变着的,影响和塑造着历史文化中的个体和群体,并通过人的生活实践得以延续和创新,现实的人是传统的产物,又创造着新的传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文化的互动,不是以某一种风格为追求的“翻译”,要害不在语言形式,而是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考和解决中国现实问题,并在中国的具体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成应对时代问题的有效方案,创造出不负时代的文化成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创新,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既有历史进程的同一,也有逻辑关系的融洽。

3.人类文明新形态背景下中国共产党百余年艰苦奋斗的文明品格和文明使命得到彰显

中国共产党的百余年艰苦奋斗,改变了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改变了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也改变了世界的趋势和格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是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是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从文明角度回望历史,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奋斗史,就是和中国人民一道,浴血奋战、艰辛探索,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程,是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程,是探索独具特色的中国式的现代化的历程,是探寻、并开创了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的过程。

在人类文明新形态背景下,历史文化话语、革命话语和社会主义建设话语有了新的文明定位和更加清通的内在逻辑,从而可以创造出更深刻和更富有韵味的新表达。

(三)人类文明新形态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资源得到有效扩充

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的关键在于:如何对富含中华传统价值、思想、情怀的语汇进行取舍和改造;如何澄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历史文化的关系;如何在新的维度讲述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故事。

在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得以进一步确认,发展逻辑得到进一步澄清,发展前景更加明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信念、思想、情怀、风度可以自然地转化为思政话语,从而大大丰富了思政教学的话语资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历史文化的关系得到澄清,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结合中,新的主题、新的思想、新的话语将不断创生;从“文明”维度对中国共产党百余年的奋斗史的审视与思考,将生成新的“叙事逻辑”和更具高度和深度的表述方式。

马克思主义的概念、方法、理论,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品格、精神、追求交织熔铸,为生成富有深刻思想、激越情怀、中国美学的思政教学话语提供了价值基础、逻辑基础和无限丰富的话语资源。

(四)人类文明新形态基础上,以思政话语创新对西方话语挑战进行有力回应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意识形态掩盖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维护资本主义的秩序和霸权地位,把资本主义现代化美化为科技创新驱动的、文雅的现代化,把资本主义描述为通向现代化的唯一道路,把资本主义社会描述为唯一的现代文明形态,从而得出“历史终结”的结论。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在性的自我超越,是中华民族基于自我积累、而非对外掠夺创造的现代化形态,是追求文明共生、交流互鉴,反对“文明的冲突”的现代化形态,是朝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代化形态,是追求人类最终解放的文明形态。

现代化道路不只“西方化”一条,现代文明形态也非“资本主义”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以事实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强大生命力,中华文明不竭的创造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越是能从“文明”高度观照自身,就越是能从“文明”高度应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冲击和挑战,对人类的美好未来充满期待。

三、人类文明新形态背景下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创新途径

(一)站定中国立场,是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的前提

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对高校思政课而言,理论的彻底,就是讲好中国故事,讲透中国道理。站定中国立场,才能获得言说的主体性,话语的主导性,用自己的话语,讲出自己的故事,讲透自己的道理,抒发自己的情怀,才会具有反思和批判的勇气和能力。

“主体性”的自觉与强化,是摆脱对他人的模仿,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的前提。站定立场才能自主判断、自由思考、自觉选择,产生自己的论断、阐明自己的逻辑、讲出自己的话语。“我们中国人必须用我们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并决定什么东西能在我们自己的土壤里生长起来。”[10]只有回到自身,“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把中国的实践总结好”,才能“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供思路和方法”[6]340。

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首先是话语主体性的回归,回到自己的问题、自己的经验、自己的认识、自己的理想,在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新的高度,站定脚跟,反思历史、关注当下、瞻望未来,讲出真实、切己、有效的感受和思考,一定能创造出属于新时代的话语和叙事。

(二)讲好中国故事,讲透中国道理是思政课教学话语创新的根本路径

“我们有本事做好中国的事情”更应该“有本事讲好中国的故事”。“要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好中国梦的故事,讲好中国人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故事,讲好中国和平发展的故事”[11],“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12]。讲好中国故事,关键在讲透中国道理,“短板不在‘故事’而在‘叙事’”。“近代以来,在物质文明快速发展的同时,西方也主导了全球范围内的基本价值、知识结构的建构与推广”,西方理论往往“成为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领域被奉为圭臬的‘元叙事’,成了无须论证、只需服膺的‘真理’”[13]。讲好中国故事,更重要的是用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清中国故事的内在逻辑、内在道理,“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14]。

(三)抓住问题,融通知识,回应挑战,是铸造思政课教学话语的基本方法

“问题是时代的号角”,思政课要让人愿意听、听得进,入脑入心,就要抓住时代和学生所面临的真问题,包括人类命运和人类解放的宏大问题,中国改革和发展的现实问题,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切身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围绕问题调动古今中外知识资源,审视西方知识界的思考、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描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当下中国的实践,在历史和横向的比较、分析中,辨明道理、说清逻辑、领悟意义,在对问题的有效研析中讲好故事、讲透道理、培植情怀。

思政课教学,要有能力正面回应西方话语的挑战。只要理论彻底,就能有效回应西方话语的挑战,并在切磋砥砺中获得发展和完善。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话语,不但要讲清自己的“道理”,还要能回应别有用心的“歪理”。对于“历史终结”“文明冲突”“致命的自负”等理论要有辨析能力;对于“自由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普适价值”“学术价值中立”等谎言要有拆解能力;对于“中国崩溃论”“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等话语要有澄清能力。要讲清中国道理,就不能不击溃话语迷阵、拆解话语骗术、冲出话语陷阱。

思政教师应在人类文明新形态背景下,深入马克思主义经典论述和当代最新理论,深研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智慧、精神,借鉴世界优秀研究成果,正面回应西方话语挑战,剖析其核心议题,进行鉴别、吸收,拆解、批判,站在自己的立场,界定概念、讲清逻辑、澄明观点、阐释精神,在磋磨砥砺中生成精准、深刻、严密、优雅的思政课教学话语。优秀的思政教学话语往往不是自己设计出来的,而是在不断地磨砺中总结完善起来的。

(四)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为榜样,建设具有中国美学精神的高校思政教学话语

思政课的教学话语,理要透、情要深、话要亲,还要突出中华美学精神。

“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学讲求托物言志、寓理于情,讲求言简意赅、凝练节制,讲求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强调知、情、意、行相统一。我们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9]思政教学话语不但要透彻,还要有中国式的美感,在这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所表现出的独特风范可以作为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的榜样。

同时,习式话语还善于引用经典,其中既有马克思主义理论金句,又多中华传统文化诗文佳句、哲理名言,使语言在简洁、深刻、透彻之外,尤富中华文化神韵。

思政教学讲的是中国道理,要用中国语言、中国意象,渲染中国意境,讲求立意有根脉、说理有渊源、用典有出处、造句有风范,以更好地表达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理想,展现中国精神、中国神韵、中国气象,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文章是我们取法的优秀样本。

四、结语:在人类文明新形态背景下推进高校思政课教学话语体系创新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百余年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是马克思主义在21 世纪的新发展、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大地的新实践,是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的可借鉴的道路、可取法的样本。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创造出的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形态、也不同于苏联式的社会主义形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彰显了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创建过程中的主体性。从文明的高度确立自身的主体性,是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思想政治教学语言创生的重要前提。

在人类文明新形态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化、发展逻辑的进一步明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互动逻辑的进一步明晰,中国共产党百余年艰苦奋斗的文明逻辑进一步彰显。在人类文明新形态背景下,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将在更高的价值站位、更强的主体意识、更明晰的内在逻辑、更丰富的话语资源基础上,以更富有中国审美精神的话语,讲好中国故事、讲透中国道理,并在对西方话语挑战的回应中丰富和成熟。

在新时代,思政教师应充分意识到“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科学论断所开辟的广阔创新空间,努力融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范畴、概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神、情怀,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程、经验、成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道路、制度、文化,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以统一的价值、圆洽的逻辑、开阔的视野、丰富的内容、充沛的情感、多彩的语汇,铸炼新的思政话语,创造出兼顾准确性和生动性、知识性和实践性、哲理性和艺术性、民族性和世界性、历史情怀和时代精神的思政教学话语,不负“立德树人”的思政使命。

猜你喜欢
新形态逻辑话语
深刻理解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基本特征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新形态西装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激活时装新形态
“走转改”活动在塑造新闻宣传新形态中的作用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