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雨露,伊文婷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指的是教育者以及教育对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因在内容和方法上有所收获而产生的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的感受。这种感受主要包含社会层面、自我长远规划层面以及精神需求层面等。泛娱乐化作为一种社会思潮传播得越来越广,逐渐作为资本逐利的工具向多领域渗透和蔓延,成为一种文化碎片和“精神鸦片”。当代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容易受到泛娱乐化思潮影响,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受到冲击。
大学阶段是青少年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提升大学生的思政教育获得感。依据思政教育主客体的不同特点、产生效能的不同时长以及教育效果的不同类型,可将大学生思政教育获得感的特点归纳如下。
从主客体关系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具有双向性和主动性的特点。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教育对象能产生获得感,教育者也能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收获。大学生不仅是教育对象,也能化身为讲授者进行自我教育和同辈教育。角色转换有利于大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理论和方法,产生满足感和成就感。但要明晰的是,无论是教育者还是教育对象,获得感都需要通过付出努力主动寻得。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若没有自主思考和主动参与,也难以产生获得感。
从产生效能的时长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既有阶段性成果,也有持续性成果。由于教育本身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特点,因此每个教育对象的接受度和思想的成熟度是不一样的。有些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就能及时体悟,获得知识和情感的提升,甚至影响其一生。有些学生则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获得感可能在参与后的某个时刻产生,也可能是数月甚至数年后。但目前常见的教学考核和教学评价并不能真正地反映出学生的获得感。
从效能的类型来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既包含理论性内容,也包含实践性内容。一方面,学生在理论层面上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进而产生精神上的愉悦和充实感。具体体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学生因知识传授、道德教育、政治认同和文化熏陶而产生精神满足感、心灵浸润感、政治归属感及文化认同感等。另一方面,在实践层面学生能够收获更多的方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实践,在实践中加深认识,并获得新的认识。
泛娱乐化思潮推崇娱乐至上,包裹着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等错误的价值取向。该思潮主要以网络为传播媒介,渗透到当代大学生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中,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产生冲击。
当代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从小受到网络信息的影响,对现实的敏感度下降。泛娱乐化思潮借由互联网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影响着青年的价值判断。在互联网“娱乐至死”的群体狂欢中,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可能受到削弱,道德底线受到冲击,价值追求变得模糊。“万物皆可娱乐”的心态蔓延到时事政治领域,会使得部分大学生丧失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此外,近年来一些活跃在大众视野的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社会公众未能起到示范作用,反而成为丧失社会责任感的典型。这给活跃在互联网的广大青年带来了不利影响。
部分高校在推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也出现了“泛娱乐化”的偏差,信息化手段开始异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它有着自身独特的理论性和权威性,过度的活动设计和多媒体运用容易削弱课程的权威性,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容易沦为看客,缺乏主动参与性和自我反思。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类的需求分成5个阶段,当人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得到保障后,就会在精神方面有更大的需求,包括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大学生处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存在强烈的精神需求。他们面临生活环境、教育方式以及考核方式的变化,与之相伴的是生活模式、思维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的改变。客观环境的变化容易让学生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问题产生进一步思考。当交友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涌来时,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能帮助学生形成对自身的正确认知,他们就容易转向他物寻求心理安慰,甚至是自我麻醉。泛娱乐化思潮为当下大学生逃避现实提供了许多“去处”。如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这正是一种不恰当转移精神需求的方式。此外,也有部分大学生试图从星座运势中寻求精神慰藉,甚至将生活的不如意归结于“水逆”,这也是一种对焦虑的转嫁行为。
泛娱乐化思潮下,部分社会媒体开始贩卖焦虑,宣扬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大学生容易被动卷入泛娱乐化所制造的焦虑中,而资本又为化解焦虑指了一条路,即消费。于是,部分大学生用购物行为弥补内心的空虚,以获得短暂的心理满足。长此以往,最终会掉入消费主义的陷阱,走向更深层次的思想空洞和精神空虚,甚至逐步演化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消费至上的不良风气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消解了主流价值观的凝聚力,削减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一些短视频鼓动超前消费和攀比消费等,导致部分大学生通过网贷超前消费。有些网络主播刻意抓住人们的猎奇心理,以夸张做作的表达和违反道德的表演给人以短时间的感官刺激。大学生的审美综合性有待提高,抵抗庸俗文化的能力不足,容易产生思想混乱。此外,短视频的碎片化特点消解了大学生的专注力。而思想政治教育却是一项需要日积月累的工作。另外,网络信息具有零散化、浅表化和庸俗化的特点,容易产生“信息茧房”,学生难以从中形成系统科学和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针对泛娱乐化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产生的冲击,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的特点,围绕着“谁来讲”“讲什么”和“怎么讲”3个维度,提出以下对策。
通过角色转换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增强社会责任感。一是发挥斗争精神,直面网络上的热门问题,通过设置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议题的设置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关注点和兴趣点,激发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带着责任感关注现实社会,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二是通过系列校园活动引领学生深入研学,让懂思政讲思政成为学生的新“时尚”。不能一味地使用信息化手段迎合学生的网络化生活方式,而要引导学生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抽离出来,化“被动接受”为“主动传播”。如通过“理论宣讲”和“大学生讲思政公开课比赛”等活动将学生从“学习者”变为“讲授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深化其对理论的认识。
聚焦学生成长成才中遇到的具体问题,使理论更好地回应现实需求,指导学生做好人生规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不仅要以全局思维引导学生进行更加长远的人生规划,还要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关注点、困惑点和兴趣点,积极回应学生的所思所想和所顾所盼。在课程设置上,要摒弃“大锅饭”式教育方式,开放“点单”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兴趣进行“点单”式学习,让思政课变得有“知”有“为”。完善思政系列公共选修课,讲深讲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了应对泛娱乐化思潮的冲击,适当进行消费心理学及媒介素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鉴别能力和媒介素养,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课堂教学上,思政课教师要做到“对症下药”,充分回应学生的具体需求。在每个班级发放专属调查问卷,以更准确地了解各个班级的特点,从而调整教学思路,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思政课教师既要充当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还要努力成为学生生活中的“知心人”,让思政课更有亲和力、吸引力、说服力和感召力。
引导学生积极“走出去”,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有充分的资源获得新知。用“行走的课堂”让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做好自身规划,通过具体的行动摆脱焦虑。一是推动高校与纪念馆、博物馆及革命遗址等文化资源的基地共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滋养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一个好故事的教育意义往往胜过生硬刻板的说教。要盘活优秀的文化资源,尤其是红色故事,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促进学生的政治认同。二是推动高校与科技馆和新兴技术企业等合作教学,用以开拓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励学生不断创新,勇担时代使命。实地参观和实习可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从而不断加深获得感。
总之,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通过加强主体意识、实施“精准思政”和推动基地共建等方式把道理讲深、讲透和讲活。要强化青年大学生的责任与担当,使学生直面自媒体时代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用科学的理论回答质疑,用实际的行动回应时代考题,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