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理念下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创新路径研究

2023-03-07 02:22汪琪陈晨子
南方论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党建+研究生学术

汪琪 陈晨子

(南京工业大学 江苏南京 21181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1]”。研究生教育是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研究生党员作为研究生群体的先锋队,党建工作水平关系研究生党员先进性、关系研究生政治素质及培养质量。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严密的组织体系是党的优势所在、力量所在[1]。加强研究生党建工作,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顺应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必然要求。本文立足“党建+”理念,旨在探索适应新时代新征程要求的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创新路径,充分发挥研究生党支部在研究生教育中的目标引领、过程服务和方向保障作用。

一、立足“党建+制度”,以政治赋能夯实党支部基础

(一)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制度,提升党支部的教育功能

教育党员是党支部建设的基础工作。对党员的教育包括“政治理论教育、政治教育和政治训练、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党的宗旨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知识技能教育[2]”。研究生党支部要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生活会制度,通过党校集中学习、日常政治理论学习、组织生活、主题党日活动等,充分发挥研究生党员在所在课题组、实验室内政治引领、思想文化、学习交流、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教育服务功能,将研究生党支部延伸至课题组、实验室,切实发挥高年级党员的传帮带作用。院系领导班子成员和党务工作者应带头讲党课,内容要贴近研究生实际、贴近党员生活,突出政治引领和党性锻炼。组织生活会要围绕主题、充分准备,认真开展谈心谈话,沟通思想、形成共识,注重政治性和庄重感,明确主题、突出“党味”。要严格组织生活会程序,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断提升研究生党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优良作风。

(二)严格落实“七个有力”标准,凸显党支部的组织功能

按照教育部党建“双创”工作支部“七个有力”标准,完善制度体系,凸显党支部的组织功能。聚焦党员发展质量把关,完善研究生党员发展积分制考核体系,通过量化指标、强化激励,引导研究生党员主动在学术研究、朋辈帮扶、志愿服务等实践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聚焦党支部建设及党员教育管理,进一步加强常态化、规范化、精细化机制建设,持续规范做好研究生党员发展及教育管理工作,将研究生党建工作与学术科研实践紧密结合,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与专业发展同向同行,更好发挥研究生党建工作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引领作用;聚焦多维党员“先锋指数”加强考核与监督,进一步明确研究生党员责任义务,引导研究生党员更好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推进研究生党支部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通过科学设计,创新研究生党组织工作格局,将政治引领、组织优势有效延伸覆盖,通过形成支部与支部、师生党员与广大入党积极分子的有效联动机制,增强党支部工作的稳定性和紧密度,促进党支部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

二、打造“党建+文化”,以环境赋能引领党支部风气

(一)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传承红色文化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1]。其一,研究生党支部可以组织老一辈的领导、专家和干部对研究生党员进行校史校情和中国红色革命传统教育,亦可通过参观红色遗迹、走访革命圣地等形式,引导研究生党员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增强研究生党员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坚定研究生党员的报国之志。其二,研究生党支部可联合教师党支部开展联学联建活动,如探望退休老党员、开展学术研讨、进行学术互动等活动,让研究生党员在切身体验中增强实践环节的固情功能,多渠道地提升研究生党员的社会实践及志愿服务水平。其三,研究生党支部可以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开展红色主题教育班会、组织红色主题系列党日活动,通过理论灌输和实践锻炼提高研究生的思想认识水平,激发研究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感悟红色文化的魅力所在。

(二)筑牢学生理想信念,优化思想文化氛围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1]。坚定理想信念是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崇高信仰和坚定信念不会自然产生,而是需要长期地、持续不断地进行教育方能实现。研究生党员理想信念的增强,是发挥研究生党支部文化引领作用的前提。首先,研究生党支部可以依托校情院情、校园文化、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等载体,切实发挥研究生党支部的文化引领作用,将思想文化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推动党建工作的强大力量。其次,研究生党支部应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传播正能量,开展文明用网行动,用实际行动净化网络空间,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最后,研究生党员可充分利用研究生实验室、课题组、自习室、宿舍等空间,把体现伟大建党精神的动人故事、英雄事迹因地制宜地建设成特色文化墙,融入研究生的日常科研学习生活,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增进研究生党员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三、服务“党建+育人”,以思想赋能推进党支部建设

(一)围绕“三全育人”理念,开展联学联建活动,提升党支部人才培养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研究生党支部应围绕“三全育人”理念,可从育人环境及育人内容上进行统筹谋划和顶层设计,整合各种育人资源,调动校内外各方面的积极性,打通资源壁垒,促进沟通交流,努力构建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充分发挥研究生党支部的人才培养力量。研究生党支部可联合行政党支部、教工党支部实施联学共建,构筑党建共建机制,切实提升研究生党支部人才培养力量。首先,研究生党支部可联合知名校友举办校友事迹会,联合地方文化工作者开展红色主题宣讲会,将学术科研和红色文化融入研究生党员的日常学习工作中,增强研究生党员的学术自信和文化自信。其次,研究生党支部可联合教师党支部形成支部共建机制,有效推动支部民主生活会和导师课题组会的有机融合,从而形成“党建+科研”同频共振的良好氛围,促进研究生党建能力与学术科研的深度融合,开创高质量党建引领科研高质量发展的全新局面。

(二)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完善党支部工作体系制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力量来自于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研究生党支部应注重发挥组织优势,着力构建一体化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首先,协同各方面思政队伍力量,思政课教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力量、研究生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专业课教师是教书育人的主干队伍、高校研究生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3],各方面思政战线力量要自觉树立系统观念、共同体意识,打破“各自为战”的资源壁垒。其次,研究生党支部要主动对接校企合作平台、实践教学基地、研究生工作站、红色文化地点,并开展联学联建活动,将支部育人功能延伸至校外,汇聚各方资源让育人力量同向同行,不断打造协同育人工作体系。最后,研究生党支部可常态化开展朋辈辅导工作,以高-低年级研究生党员结对共建为载体,切实加强研究生党员间的沟通交流,双方各施其能,进行朋辈辅导、相互促进、相互影响,携手并进共提升,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

四、依托“党建+载体”,以组织赋能提升党支部效能

(一)依托理论教育载体,推进学习型党支部建设

研究生党支部依托理论学习平台,扎实推进学习型党支部建设。研究生党支部可将科研任务、专业学习与党建工作相融合,通过举办研究生科技论坛、导师学术分享会、研究生学术交流会,交流近期科研成果、前沿信息等,扩大学术交流覆盖面;通过开展研究生党建品牌栏目,交流分享党员所思所想,开展每月“午间一小时”理论学习内容,提升广大研究生政治理论素养。此外,研究生党支部可依托相关理论载体,“因事而化”开展以学正风、“因时而进”开展以学铸魂、“因势而新”开展以学促干,不断推进学习型党支部建设。通过举办读书沙龙活动、参加学术科研会议、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进行思政主题宣讲等理论学习平台,丰富党员理论教育载体,做到学思结合、问题导向、实践实效,找准科研工作与党建工作的契合点,激发党支部组织活力。学习型研究生党支部建设,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带领支部党员深入学习党的相关理论知识,不断提高研究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社会实践能力。

(二)依托学术科研载体,推进功能型党支部建设

高校研究生相比本科生具有更为扎实的学术科研能力和专业理论知识,各二级学院可以针对研究生群体的学习生活特点及培养要求,将研究生党支部部分功能动态延伸至研究生课题组、实验室等研究生培养阵地的“最后一公里”,实现研究生党员学术科研与党建工作无缝对接、协同合作、全面覆盖,为推进功能型党支部建设提供基础保障。其一,研究生党支部要因地制宜结合校情院情、专业特色、党建工作,充分利用学术科研载体,推进党建工作与研究生学术科研的深度融合,形成“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良好态势,充分彰显研究生党支部的功能型特色。其二,研究生党支部应积极发挥学生组织的作用,通过开展笃学论坛、学术讲座、专题报告会等学术科研载体,通过与相关兄弟院校、合作企业、周边社区进行联合共建等多样形式,加强沟通交流,不断提升研究生党员的科研能力与党建业务能力,推进研究生党支部工作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从而深入推进功能型党支部建设。

五、突出“党建+队伍”,以发展赋能带动党支部循环

(一)培育政治坚定的党支部工作队伍,发挥研究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研究生党支部不仅是研究生党员的组织,发挥着对研究生党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织,也承担着对全体研究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党支部书记要依托“三道关卡”,即发展党员“质量关”、预备党员“合格关”、正式党员“作为关”,用高标准、严要求不断吸纳优秀研究生加入支部队伍。通过完成“四个一”,即进行一项志愿服务、主讲一次微型党课、服务一项班级事务、参加一项社会实践,不断强化研究生党员服务群众的意识,对支部成员进行考察管理教育,引领带动研究生党员全面发展、共同进步。支委作为党支部队伍建设中的骨干成员,对于加强支部规范化、常态化机制建设,完善研究生党员发展体系,持续规范做好研究生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激发研究生党支部驱动力具有重要作用。支委成员要清晰地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不断加强自身党建业务能力的学习,要协助党支部书记在研究生队伍中培养选拔优秀人才,增强自身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各尽其力、各尽其责、各尽其能的良好氛围。

(二)调动协同推进的党支部战线力量,强化研究生党支部的精细化建设

各条战线力量是一切党支部工作的基础。在“党建+”理念下探索高校研究生党支部创新路径,加强研究生党支部精细化建设,需要调动学校各方面力量,培养一支一体推进的党支部战线力量,构建一个纵向联动、横向贯通的育人共同体[4]。其一,研究生导师作为研究生的科研指导者和人生引路人,既要立足科研,当好“经师”,又要以身作则,当好“人师”。导师要做到严于律己、教书育人,改变“导师-研究生”的传统单向科研式教育模式,充分发挥导师的双向育人功能。其二,研究生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作为研究生的思想引领者,应立足本职岗位,结合工作经验,根据自身党建工作经历为研究生党支部的建设发展提供相关帮助指导。其三,专业课教师和相关职能部门教师作为研究生学习教育的参与者,也应根据自身的教学能力、工作经验为研究生党支部的精细化建设添砖加瓦,通过形成研究生党支部与教师党支部、行政党支部的深度融合机制,强化研究生党支部的精细化建设。

猜你喜欢
党建+研究生学术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实施“党建+” 释放党建新活力
“党建+”助力贫困县摘帽
美丽乡村建设的“党建+”探索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学术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