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现代化“五个特征”的空间正义意蕴
——基于马克思空间正义视角

2023-03-07 02:22徐兴龙
南方论刊 2023年11期
关键词:中国式正义马克思

徐兴龙

(重庆师范大学 重庆 401331)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工业的不断发展、城市化率迅速提高,城市成为工业、经济、教育和医疗等社会资源集中的核心,而社会资源集聚带来繁荣发展的同时,带来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人类生存与发展在空间上的不平等问题。城乡发展的差异愈发加剧,贫富差距不断拉大,与之而来的是居民生存与发展空间的不平等。马克思恩格斯在百年前就已经关注到了人类在空间上的正义问题,认为资本主义现代化过程中“对工人而言连阳光、空气、清洁的需要也无法满足,伴随他们的是肮脏环境、文明的阴沟引发的人性堕落”。然而要实现空间正义,就是要将“社会正义以空间物化方式的形塑”[1],因此,从实现空间正义的视角去解读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会发现其独特的空间正义意蕴。

一、前提澄清:从实践性入手理解马克思空间正义理论的“在场”

随着列斐伏尔掀起的“空间转向”,赋予了空间以社会性,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人类公平正义的问题。马克思本人并没有直接的空间正义理论著作,因而学界部分学者认为马克思只关注了时间的问题而忽略了空间的问题,为了回应这种质疑,马克思主义者们急需建构马克思主义空间正义理论。“马克思将劳动实践确立为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观点,并从劳动实践中找到了解读社会空间演变的钥匙,解读了资本主义空间非正义现象”[2],因此,马克思的经典文本固然是我们重要研究对象,但是我们更需要从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实践性入手来建构马克思的空间正义理论。

实践性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性,贯穿于马克思主义整个体系。马克思认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3]501,人类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界创造了人类社会,开拓了人类生存的社会空间,构成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开始了自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占有和开发自然空间来生产自己的社会生存空间。而在私有制下,少部分人通过自身所占有的资本支配着大部分人的劳动实践,从而支配着社会资源的分配问题,在空间上来看,就是支配着对社会空间的分配,这就造成了空间上的非正义现象,贫民窟与富人区、整洁舒适的办公区域与肮脏嘈杂的生产车间、城市的繁华与乡村的落后等等空间上的不平等。因此,马克思以实践为基底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空间非正义现象,并明确了社会空间正义的价值追求的方向。马克思认为造成一切不平等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私有制下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只有通过扬弃私有制,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让社会空间不再受少部分人的支配,才能实现人对社会空间的平等占有。

马克思正是从实践性出发去理解空间正义问题,才能发现空间上的正义问题实质上是社会正义的问题,而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社会只能是一种不平等的场域。因此,只有彻底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才能避免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社会不平等的问题,才能实现人类生存和发展在空间上的正义。

二、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西方现代化中的社会空间非正义现象的矫正

马克思认为,造成社会空间中非正义现象产生的原因不在于采用机器从事生产活动,也不在于马尔萨斯口中的人类过度繁殖,而是私有制下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因此,现代化带来的城市化、工业化发展并不是“病根”,也就是说并非所有的现代化道路都会重蹈现代性问题的覆辙。中国式现代化是既有世界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点,又有中国自己的特色,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并以空间物化方式的形塑,呈现出空间正义。

(一)维护生存空间:中国式现代化中人与自然良性互动

马克思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也是人发展自身本质力量的物质基础。“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3]161人类可以通过改造自然界实现自身的发展,但不能离开自然界而存在,因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3]158。在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工业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为资本积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得其社会支配权不断扩张,社会的一切活动都被卷入了以获得利润为导向的资本逻辑的漩涡中。“在资本逻辑的支配下,资本主义生产必然导致对自然资源需求和掠夺的无限化”[4],为追求利润,对自然空间进行了破坏性的占有,“放在全球生态环境的意义上来衡量,资本主义是最强大的资源消耗机器和最主要的污染源”[5],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各种大型的自然灾害愈来愈容易发生,人类的社会空间必将受到威胁,合适生存空间范围不断缩小,这是对自然空间占有的非正义现象。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与此同时,“我们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6]我国相较于西方有着独特的制度优势,在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可以有效遏制在资本逻辑的影响下对自然空间的恶性占有,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越来越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在发展方式上注重绿色转型,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对自然界进行合理的开发。与西方的现代化方式有所不同,我们有着“天人合一”的文化传统,在马克思空间理论的指导下能切实体会到自然空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对待人类社会空间拓展的问题上始终坚持同自然空间融合共生而不是掠夺式的开发,维护自然空间实质上也就是维护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空间。

(二)树立精神支柱: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进入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7]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人的社会关系以物的形式表现出来,对物的崇拜作为一种新的“拜物教”,使得人们的价值标准被物质利益所替代,对物的疯狂追求成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下的必然现象,社会道德遭受了极大的挑战,“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层出不穷。所以,一个只是追求物质文明的发展的社会,必然会造成了精神上道德的缺失,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会形成很大的阻碍,在物化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对物的争夺会陷入敌对状态,强者凌驾于弱者,造成许多社会非正义现象,在空间上则表现为对社会空间的争夺。

因此,在我国物质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显得无比重要。在我国现代化的过程中,不仅是要求物质生活水平提高,还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的心灵中,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让人们知礼节明荣辱,建立起良好的社会秩序,以更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形成和谐的社会空间内的交往互动局面,有效杜绝对于社会空间的利益性争夺,这是对异化的社会空间中非正义的敌对的竞争状态的矫正的精神支撑。

(三)开辟现实路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在社会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贫富差距,从空间上来看,贫富差距不仅显露出城市与乡村在空间上的不平等,而且人们在城市中工作空间、生活空间、发展空间上的不平等。

首先表现为城市与乡村的空间区隔,城市作为社会资源集聚的中心,会吸引乡村的各种社会资源融入,导致城乡差距不断拉大。其次,在城市中穷人与富人的空间区隔也日益明显,在生活区方面,富人凭借其掌握的社会资源,会优先占有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的社会空间,穷人则只能占有被别人筛选后留下的较差的社会空间;在工作环境方面,穷人的工作环境大多是生产车间、流水线工作,富人的工作环境是豪华办公室;最后是造成的是人的发展空间区隔,主要表现为穷人只能在师资缺乏、设施老旧的学校接受教育,而富人可以请家教,还可以在师资良好和教育设施完备的学校接受教育等等。不难看出在市场经济中,收入差距的拉大是造成社会空间中非正义现象的直接原因,但是根本原因还是由于私有制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资本逻辑的支配下此类社会空间非正义现象必然会出现。

我国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坚定社会主义制度这一根本制度不变,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充分利用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潜力来为社会主义发展而服务,创造性地形成了先富带后富的理念,在党中央的统一指挥领导下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了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飞跃,不断缩小贫富差距。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共同富裕早日实现,大力扶持乡村支柱性产业的发展,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多种人才引进政策吸引人才回乡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不断缩小城乡差距,打破城乡空间区隔;在加强企业监管和城市绿色生态建设后,工人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日益改善;不仅如此,我国大力支持教育事业的发展,逐步丰富乡村教育资源同时解决外出务工子女上学难问题,不断促进教育公平以及人的发展空间上的公平正义。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只有在共同富裕分配方式的基础上才能不断矫正异化社会空间中的非正义问题,是实现社会空间正义的实现路径。

(四)给予物质保障: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我国有14 亿的人口,人口基数大,分布广泛,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要在我们有限的国土上合理地容纳如此庞大的数量的人口,我们必须要生产出更为广阔、和谐的社会空间,而这离不开我国的现代进程中所创造的大量的物质财富。

马克思曾指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要生产物质生活本身。为了维持社会空间的存在与发展,就需要有足够多的物质生活资料。我国的现代化为我们提供了发达的生产力,在960 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即有限的自然空间中,生产出了丰富、和谐而且广阔的社会空间,在这个社会空间中,我们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并在国家的调控下合理地进行分配,为社会空间中的每个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现实可能。不仅如此,为了尽可能地延展可供我国人民的活动的社会空间,我们不断与国际接轨,在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融入全球化的大潮流,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开展多边合作,践行合作共赢理念,促进我国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世界的发展。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发展是属于全人类进步的伟大事业。”[8]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在我国人口基数大的国情面前,为我们提供了对社会空间非正义问题的矫正的物质保障。

(五)做出实践证明:走和平发展道路

马克思指出,“资本的趋势是不断扩大流通范围,在一切地点把生产变成由资本进行的生产”[9]。资本的扩张本性,预示着资本会由本国市场向世界市场的转变,资本为了追逐更大的利润,总是要通过空间扩张来使自己商品价值得到实现从而积累自身,为此,它要打破所有的空间的限制,不断开拓海外市场,如遇阻碍就以战争的形式予以摧毁障碍。“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10]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历史就是一部侵略史。一方面,直接以战争的形式抢占落后国家的自然空间来生产出由资本逻辑支配的社会空间,抢夺其资源,占领其市场,榨取其价值;另一方面,向落后国家输送污染较大的产业或“倾倒”工业垃圾,破坏当地生态环境,转移生态危机。这严重造成了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与落后国家在空间上的不平等。

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活跃于世界舞台,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积极融入世界市场。与西方不同的是,我国始终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同第三世界国家的交往中,奉行平等、合作、共赢的理念,开创一带一路带动沿线国家共同发展,不断促进国际的社会空间正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中国自古以来践行“以和为贵”的理念,因而是和平发展的现代化,我们摒弃“零和思维”,极力倡导“合作共赢”的理念。中国作为世界上的大国,在坚持和平发展的道路上,积极承担大国责任,为促进国际公平正义提出了中国方案。同时也为世界各国展现了另一种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和平发展道路,是实现国际上空间正义的实践证明,是对国际社会空间中非正义现象的矫正的中国方案。

三、对共产主义的社会空间正义的价值追求:中国式现代化对马克思空间正义的价值追求的继承与发展

马克思的全部学说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就是如何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马克思的空间正义理论,并不是系统地成文于他的著作之中,其本人并没有对此进行系统的论述,但是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马克思的著作中对空间正义的关怀。马克思的学说最终指向是共产主义社会,是一个理想型的社会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没有以往社会空间中的异化现象,是最适宜人生存和发展自身的社会空间。总而言之,马克思的空间正义理论的价值追求就是围绕着人合乎本性的发展而塑造出一个与之相应的社会空间。

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独有的现代化道路,有着丰富且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支撑,在传统民本思想的影响下,我们将人民看得非常之重要,中国式现代化说到底是围绕着人民的发展而进行的现代化,就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1]在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我们始终秉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同自然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绝不为了眼前的发展,而把生态问题留给子孙后代,为了给人民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发展的空间,加大力度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由以往“靠山吃山”的掠夺式发展模式转型为“养山富山”的绿色发展模式,在对自然开发中,坚持土地国有,合理规划国土资源,不断维持对自然空间占有的正义,中华大地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土地,应当由全体中国人民享有。基于我国国情与西方的不同,我国的现代化道路充满着艰辛的历程,但是闪耀着真理的光辉,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结合中,在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而这条现代化道路紧紧围绕着人民的发展而展开,促进人民的发展是我们建设现代化的内在动力也是价值导向,在创造大量物质财富、拓展人民活动空间的同时,还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为人民在社会空间中保持和谐有序、公平正义提供了精神支撑。

因此,中国式现代化不论是对自然空间的占有而生产社会空间,还是对社会空间中非正义的矫正,其根本价值指向就是促进人的发展,维护社会空间正义不过是维护人在社会空间平等的权利。从空间维度来看,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特征”无不突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式现代化是对马克思空间正义价值追求的继承和发展,它为实现马克思空间正义理论的价值追求开辟了一条科学的道路,为创造共产主义社会空间提供了实践证明。

四、结语

我国进入新时代近十年来,在现代化的进程中,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速度日益加快,但是随之而来还有贫富差距拉大、城乡差距拉大,存在着造成空间上不平等的可能性。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面对我国特殊的国情,坚持马克思主义空间正义理论的价值指向,在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社会空间中要紧紧围绕着人民的利益而不断消除空间非正义现象。马克思的空间正义理论,要实现的正是要求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生产出合乎人性的人类社会,生产出正义的社会空间,即共产主义社会,让每个人都可以在其中自由而全面地发展和生活。我们应该坚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科学的道路,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内涵”,为我们早日实现远大理想,生产一个正义的社会空间具有重大意义。

猜你喜欢
中国式正义马克思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中国式民主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从出文看《毛诗正义》单疏本到十行本的演变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失败
马克思的“知本”积累与发现
倒逼的正义与温情
中国式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