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龙,左 程,徐越峰,徐望真
(湖南平江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湖南 岳阳 414500)
“十四五”时期,随着“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深入推进,党中央和国务院对“碳达峰·碳中和”做出了进一步部署,明确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举措,强调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进一步指明了我国能源转型变革的战略方向。抽水蓄能电站作为电网的“蓄能池”“稳压器”“调节器”、清洁能源的友好伙伴,具备调峰、调频、调相、储能、系统备用和黑启动六大功能,具有容量大、工况多、速度快、可靠性高、经济性好等特点,是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动能源转型、服务“双碳”目标,统筹好发展与安全,统筹好电力供应和能源转型,坚持清洁低碳是方向,能源安全是关键,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抽水蓄能面临着即将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也面临着改革不断深化、技术快速发展、安全监管更加严格等诸多挑战。
目前,全国抽水蓄能工程处于大规模集中建设期,随着点多、面广、作业量大的施工任务全面铺开,现场作业风险辨识和管控难度进一步增大,基建领域安全生产形势较为严峻,加之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将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三管三必须”、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等要求纳入法律规定范畴,进一步强调了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细化了违法条款描述,加大了安全生产过程违法行为处罚力度,安全责任落实、责任追究等方面的要求比以往更高、更严、更具体,行业安全监管力度不断增强并成为常态。
随着环境变化和行业进入新发展阶段,现阶段抽水蓄能工程建设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与当前法律法规、规程规范的要求和标准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横纵向传递不够畅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考核措施单一、形式化,对考核结果奖罚需更加分明。二是安全管理制度与日常安全管理存在“两张皮”现象,各项规章制度不能刚性执行。三是安全教育培训方式单一,重形式轻效果,培训效果急需提升。四是承包商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安全隐患排查不彻底,施工现场违章现象仍未完全杜绝,难以形成有效的过程管控。五是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需要加强,应急演练形式较单一,应急处理演习次数偏少,演习员工覆盖面偏小,应急救援能力还需强化。
当前,新《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和各企业关于安全管理的规章虽然日趋完善,抽水蓄能电站安全管理形势也总体趋于向好,但以上问题在各基建施工项目上仍普遍和突出存在。造成以上问题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安全管理事务繁琐,涉及各专业、各岗位方方面面,加之各项管理制度、管理要求交替重叠,使得作为安全责任主体的安全保障体系人员,对“安全”的理解始终是停留在“安全第一”“安全生产、人人有责”抽象概念里,“三管三必须”的理念未能在脑海里落地生根,致使安全保障体系不能充分发挥安全管理职责。探索安全保障主体如何将生产业务,与安全管理“五同时”要求进一步深度融合成为当务之急。
针对当前现状及问题,探索性提出建立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抽水蓄能电站安全管理架构。
架构结合理论与工程建设实际,围绕“一个中心任务、两个路线图”充分罗列安全管理事务[1],疏通安全管理经脉,建立工程建设安全管理框架,打破固定认识壁垒,极大限度将抽象的“安全”具体化、事务化,使得行业安全管理的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均能直观地理解安全、掌握安全、执行安全。
架构以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为中心,以危险有害因素和危险源辨识[2]、风险管控、隐患排查治理[3]定义为导向,梳理排列三者关系结构(如图1所示),并将危险有害因素在安全生产、职业卫生、环水保等方面在抽水蓄能工程建设中的具体呈现形式对比列举,将理论要素与业务流程融合,构建统一集约、界面清晰的架构核心。
图1 危险源辨识、风险管控、隐患排查三者关系结构
围绕架构核心,横向整合安全体系、安全责任、制度建立、教育培训、标准化建设、安全投入、安全评价、科技应用、奖惩考核等综合安全管理事务,纵向排列事前双重预防、事中应急控制、事后事故查处专业安全管理机制,进一步厘清界面、理顺流程,将管理横向协同、专业纵向贯通的安全核心业务全过程通过一张架构图(如图2所示)清晰呈现。
图2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抽水蓄能安全管理架构
(1)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抽水蓄能安全管理架构以流程图形式,结合工程建设实际及管理要求,将法律法规要求抽水蓄能工程建设过程的各项安全管理工作,整合为一张结构完整、逻辑清晰、流程规范的安全管理架构图,实现各项制度对业务和岗位全覆盖,工作流程与系统一致匹配。
(2) 架构对安全管理责任体系的从业人员接受安全管理学习、梳理安全管理思路、分析安全管理形式、改进安全管理缺陷、总结安全管理成效等方面均有直观的辅助理解作用。
以构架为基础,结合所在抽水蓄能建设项目实际,按照“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查处”工作机制,以“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应急能力建设、事故调查处理”为主要建设思路,重点制定安全体系建立、安全责任落实、安全制度制定、安全基础管理等任务举措,首先按照图2架构思路搭建安全管理整体大框架;其次以此框架为基础,统筹公司内部经营管理、工程建设全过程管控各环节工作,将辨识评估出的源头危险有害因素从安全生产、职业卫生、环水保等方面,细化分解为消防、交通、安保、用电、危化品、特种设备、网络、防汛、粉尘、噪声等不同的具体管控项目(应用实践部分开展的体系建立、制度建设、风险管控、隐患排查、安全培训、应急处置、信息管理均按此分类展开相应工作),将抽象危险源实现可视化的转变;然后通过对不同管控项目从内业、现场管控两个方面,用已搭建的整体安全大框架分别从人、机、料、法、环五个角度,对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和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场所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的缺失四种类型隐患,采取管理措施、技术措施进行管控,形成从架构核心风险辨识开始,到以架构核心隐患治理闭环结束的全循环过程管控,实现业务应用。
根据以上应用原理,围绕“一个中心任务书”和“两个路线图”,按照建设思路和任务举措,针对项目实际,组织开展了以下主要安全管理工作。
(1)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明确安全管理职责。组织建立项目安全责任体系、安全保障体系、安全监督体系,成立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委员会和应急、反违章、消防、职业卫生、交通、安保等专业领导小组;督导编制安全责任清单,做到“一组织一清单、一岗位一清单”,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岗位和每名员工,全面压紧压实各级安全责任。
(2) 持续优化安全制度体系,实现业务流程管理全覆盖。以法律法规和企业基建基本制度为主线,结合项目建设实际,逐步补充完善现场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实现电站安全管理制度全面覆盖各专业、岗位和业务流程,使安全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
(3) 健全安全风险管控机制,全力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对项目辨识评估出在爆破、排架搭设、高空临边、施工用电、有限空间、动火作业等方面存在的触电、火药爆炸、坍塌、物体打击、高处坠落、中毒和窒息等危险有害因素,应用风险分级管控方法,细化分级管理措施,建设全面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确保风险辨识到位、措施制定到位、现场落实到位。
(4) 建立标准检查大纲,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治理。结合分包、消防、交通、脚手架、火工品、施工用电、特种设备、环水保、职业卫生等各类专业编制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对其梳理管理流程及管理内容,编制成各专业标准安全管理检查大纲,推进隐患排查治理标准化、常态化开展。
(5) 保障足额安全投入,推进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建设落地。组织充分考虑各施工部位风险防范需求,提前策划,围绕配备维护安全设施、隐患治理、应急管理、劳保防护、标准化建设支出等九大方面,及时有针对性开展安全设施立项、实施、签证、结算全流程闭环管理,确保安措费及现场安全设施“来源可溯、去向可循、状态可控”,让安全设施标准化管理措施落地。
(6) 创新安全培训方式,提升安全培训效率。根据各专业编制的标准安全检查大纲,针对重点领域、薄弱环节及违章易发频发的管理事项,创新将大纲制作成“安全知识宣传卡”。卡片紧密结合安全生产业务,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重点岗位做到“一岗一卡、一人一卡”,切实发挥安全教育树立理念、培育意识、提升技能的重要作用。
(7) 持续开展应急体系建设,打通安全责任落实最后一公里。对已辨识的危险有害因素,有针对性地编制总体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置方案,并将每项事故灾害分别从先期处置、危险控制、消除灾害、紧急求援等方面另编制应急处置卡,简明扼要阐述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同时落实应急队伍、装备、物资,定期开展培训和实战演练,提升制度保障、应急准备、预防预警、救援处置等方面能力。
(8) 梳理安全信息,将安全管理以数据化形式呈现。将安全管理开展过程中形成的人员、设备、制度、风险、检查、反违章、标准化建设、会议、培训、奖惩、应急、危化品、施工用电、消防、交通、有限空间、危大作业、安措费等例行工作信息采用标准化台账,以数据化的形式,进行规范、标准的持续记录;同时对以上工作开展产生的各类文件、影像资料均按此分类建立台账,与“一个中心任务、两个路线图”架构内所有事务形成呼应,形成项目全过程安全管理的数据资料库,为日常查阅资料,开展工作总结方便提供数据支撑。
通过以上应用实践,实现从设计思路到架构搭建,再到架构应用实践落地,各项工作与架构结构一一对应,满足法律法规对企业应落实的安全职责的要求的同时,基本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转有效的架构管理体系。
针对抽水蓄能行业安全管理现状问题,提出建立基于双重预防机制的抽水蓄能安全管理架构理念,并进行了实践应用推广,对项目建设、监理、施工各方统一思想、理顺安全管理思路、建立安全管理工作方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较大程度避免了各类安全管理问题重复发生。
“十四五”期间,要围绕“双碳”目标,紧密关注行业发展态势,抓住加快抽水蓄能发展的关键期、窗口期。统筹发展与安全,加强行业合作,发挥各电力企业“集团化、集约化、专业化”和电站群建设管理优势,整合调配内外部基建资源,为后续形成大范围内抽水蓄能电站群的安全管理一张图进行了积极探索研究,力争构建统一集约、运转协同、资源共享、风险可控的安全管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