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项目化学习作业初探
——以“解密珊溪水库的选址”为例

2023-03-06 11:32韩政伟
地理教学 2023年20期
关键词:核心目标情境

韩政伟

(温州市第三中学, 浙江 温州 325000)

项目化学习是学生经过一段时间,运用所学的知识和具备的能力,深入研究基于真实情境的、具有学科或跨学科背景的驱动性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加深理解学科核心知识,并能够在新情境中迁移核心知识、高阶思维与关键能力的学习过程。[1]项目化学习作业是指学生在学习相关核心内容后,应用知识和学科观念完成的作业。项目化学习作业以真实情境为载体,以单元教学内容为基础,制定评价指标和标准,通过实践性活动以个人自主或者小组探究的形式完成任务,解决真实问题,并进行项目成果汇报,发展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文以“地形与地形图”的教学内容为例,探讨在“双减”政策下,如何设计初中地理项目化学习作业。

一、实施项目化学习作业的意义

1.助力“双减”政策落地

2021年7月,国家出台“双减”政策,提出了“提高作业设计质量”的新要求,规定在减少学生作业总量的同时,提升作业质量。[2]当前,基础教育阶段作业设计仍存在内容碎片化、难以有效诊断学情以及缺乏分层和差异化设计等诸多问题。在日常教学中设计项目化学习作业,充分发挥作业的学情诊断功能和差异化教学功能,是落实“双减”政策和推动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措施之一。

项目化学习是解决真实问题的单元学习。相较于传统的书面作业,项目化学习作业能够以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整体设计,加强不同课时作业的关联性,减少低水平目标作业,减轻学业负担,实现由“减负”向“提质”的转换。

2.符合培养核心素养的要求

传统书面作业往往只能落实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难以满足培养核心素养的要求。项目化学习作业具有情境性、综合性、开发性、结构性和长周期性等基本特征,[3]有利于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

项目化学习作业种类多元,其目标不仅指向传统的“双基”目标,还考虑到多种能力、责任与态度等方面,基于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分配作业,最终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3.顺应中考改革方向

《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指出,试题命制既要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还要注重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分析并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减少机械记忆和客观性试题的比例,提高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的比例,积极探索跨学科命题。[4]

布鲁姆提出教育认知目标分类的六个层级,即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创造是在分析的基础上将各要素重新组合成系统,属于教育的最高目标。[5]相较传统书面作业,项目化学习作业更具综合性,需要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核心概念和关键能力解决问题。这符合高阶思维发展要求,能对学生的应用、分析和创造能力进行强化训练,符合中考的改革方向。

二、项目化学习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项目化学习作业的实施要紧密结合项目化学习的开展进程,具有时间长和实践性强两大特点。[6]项目化学习作业是一项长时间的学习任务,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任务难度安排一星期至半个月的完成时间。此外,项目化学习作业着力于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强调“做中学”。学生通过资料查阅、社会调查、手工制作、方案设计、展示交流等实践环节,运用核心知识和关键能力创造性地解决真实问题,展现作业成果。基于项目化学习作业的特点和项目化教学的经验,笔者归纳出项目化学习作业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7]

图1 项目化学习作业的设计流程

1.探寻真实情境

2022年温州市发生了2004年以来最严重的一次气象干旱。珊溪水库为温州市区的居民生活用水提供了保证,被人们称为温州的“大水缸”。结合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的内容,确定“解密珊溪水库选址”的主题,开展项目项目化教学。

2.构建核心知识体系

项目化学习作业聚焦科学学科的核心知识、概念和原理,指向核心概念的深层次理解与迁移、应用。在设计项目化学习作业之前,教师要根据课程标准,梳理出项目涉及的核心知识体系,自下而上构建该项目的核心知识体系。本项目聚焦于“地球系统”这一核心概念,旨在落实课程标准关于“岩石和土壤”“地球内部圈层和地壳运动”的内容要求,梳理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中“岩石的种类”“泥石流”“地形与地形图”的相关内容。

3.设计驱动性问题

常规书面作业中较常见的多数作业题,其结构良好,如“以下图片,表示山谷的是哪一个”“写出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方法”等。这些问题有明确的标准答案,能够准确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在项目化学习作业中,教师要将这些事实性知识整合到真实情境中,形成具有开放性的驱动性问题,使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和能力,主动投入到项目化学习作业的实践中。本项目化学习作业的问题结构如表1所示。

表1 “解密珊溪水库的选址”项目作业问题结构

为了解决这三个问题,学生要充分利用教材,收集课外资料,通过探索多个子项目,解决子驱动性问题,最终解决总驱动性问题。

4.明确作业目标

作业设计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其目标与课程标准应保持高度一致,保证作业内容的科学性和检测对象的针对性。基于驱动性问题,设计如下总目标。第一,从地形因素、地质因素、气候因素三个方面探究珊溪水库的选址原因。第二,深入了解温州市的地形分布特点,特别是珊溪水库周围的地形特点,体会温州地域之广袤、水源之丰富,建立温州人的自豪感。

结合《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关于“等高线”这一知识点的学业要求,根据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的内容,整合“泥石流”“地形与地形图”等知识点,梳理作业目标体系,如图2所示。[8]

图2 项目化学习作业的目标体系

以总目标为引领,再确定每个作业的核心目标,最终形成总目标下的作业目标体系。这样的目标体系把单个作业的目标归到总目标之下,避免了作业内容的重复和碎片化,使项目化学习作业成为一个整体。

5.创设作业内容

(1)作业实施方案

从作业内容的类型来看,项目化学习作业除了传统的知识巩固作业,还包括社会调查、模型制作、实验设计等多种形式;从完成的方式来看,项目化学习作业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实践性作业构成,作业可以面向学生个人或团队;从时间维度来看,主要分为课前项目化学习作业、课堂项目化学习作业和课后项目化学习作业。如表2所示,基于驱动性问题,依据教学目标、课程内容设置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多种类型的作业。

表2 “解密珊溪水库的选址”项目化学习作业设计

(2)基于“教—学—评”的作业设计思路

在“双减”政策的要求下,应实现作业与课堂教学的衔接,形成“教—学—评”三个环节的一体化。

本文以子驱动性问题1为例,设计项目化学习作业设计结构图,如图3所示。

图3 子驱动性任务1作业结构

等高线地形图的相关知识比较抽象,历来是七年级学生学习的难点。教师应遵从学生认知规律,按照从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以及从三维到二维、再从二维到三维的思维过程进行教学设计。其中任务1旨在通过教材的材料与3D动画素材梳理出五种地形部位的特点,课后安排“识别库区主要地形局部”这一作业与之对应。任务2要求学生理解等高线的绘制原理,安排“制作等高线模型”的课堂作业,使学生在制作模型的过程中深化理解等高线的原理,从而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任务2为完成任务3提供了相应的知识基础,任务3要求学生利用较为复杂的真实地形图制作山体模型,为完成任务4作铺垫。

每一个作业的目标与内容都和相应的教学任务相匹配。将作业设计纳入到教学过程中,能在减轻课后学业负担的同时,为课堂教学创设情境,将学生课后作业中的难点转换成教学的重难点,在课堂中突破知识的重难点,从而高效指导学生完成作业。

6.制定评价方案

在设计项目化学习作业时,教师需设计多样化的评价工具,对学生的作业成果和实践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多角度的评价。此外,评价要贯穿作业始终,评价主体要多元化。[9]本项目化学习作业评价方案设计如表3所示。

表3 “解密珊溪水库的选址”项目化学习作业评价方案设计

作业评价方案是作业单的一部分,将作业评价方案前置并且在布置作业时与学生说明相关要求,有利于提升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

三、项目化学习作业实施总结

1.学生表现总结

相比于传统书面作业,学生对本次项目化学习作业的有较高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完成、制作了包括调查报告、山体模型等多样化的作业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巩固了核心概念,还将其运用到新情境中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此外,学生通过自制模型获得了审美体验,升华了热爱温州的情感。

2.教师实施总结

作业设计包括测量情境、目标、问题、评价四个要素。以“解密珊溪水库的选址”为例,本文阐述了项目化学习作业设计实施的全流程:设计相应的目标、根据目标创设相对应的情境、根据情境设计适合的问题、根据问题开展作业评价、利用评价反馈目标的完成情况。“解密珊溪水库的选址”项目化学习作业横跨课前、课堂、课后三段,指向学生高阶思维的培养和发展。围绕真实问题的解决,设计项目化学习作业,整合原本碎片化的作业,使作业贯穿教学过程。这是一种值得提倡的教学实施形式,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提供了思路,对于未来项目化学习作业的设计有借鉴意义。

四、结语

初中项目化学习作业设计必将从初步探索阶段走向更深层次的具体实践阶段。作为一线科学教师,需要积极探索项目化学习作业的设计,推动项目化学习作业设计从初步探索阶段走向更深层次的具体实践阶段,为学生今后解决复杂的真实问题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核心目标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我们的目标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