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过封锁线
茅 盾
昨夜朦胧的月光下只觉得这大房子像个堡垒,今天白昼再进来一看,嘿,这简直可以说是一座要塞。
那一圈围墙,团团四周全是上下两层枪眼,门楼顶上居然雉堞式,而且是平顶,必要时这就是机关枪阵地。说它像一座城,实在不嫌夸大。现在这“城”中就住了十几家老百姓。他们腾出一间招待那五个客人——逃难的外江佬。
五个客人洗过脸,都坐在阔大的木板铺上,看一个十六七岁的大孩子擦步枪的机件。而那大孩子是被派来招呼他们的。他们要问的话很多。最要紧的一件事是今晚能不能走。他们还想多知道一点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过去两个晚上的夜行的经验,特别是行列常常脱节,走不快的人急得要命——这一些不大好的秩序,使得他们想起了就满心不安,问话就多了。但是这大孩子只能说客家话。客人中的老徐能说半生不熟的广府话。和这大孩子双方都半懂不懂地攀谈了好一会儿,仿佛弄明白了:今晚走的路要通过敌人在公路上的两道封锁线。
一个年青人带着个墨水瓶走进房来,就在靠近窗洞的桌旁坐下,在一本笔记簿上写起什么来。
客人们认识这面孔。昨夜在半山松林里,他是彻夜担任警卫的。虽然看样子他并不有闲,可是五个客人不肯放过他,谈话就开始了。
这青年懂得国语,也能说几句,虽然十分生硬。他告诉他们:今晚能走,不过要通过两道封锁线。
“是不是你送我们去?”
“现在还没晓得。”
“我们希望你能去。因为你能说国语,我们路上方便些。”
他点一下头,不说什么,谈话暂时中断。
他拿出一本相当厚的书,很用心地读着,时时在笔记簿上记下些什么。
客人们瞥见了这书名是《论民族民主革命》,话题又来了。客人们一次一次追问,才知道他是南洋华侨,在新加坡做机器工人,广州失陷以后和许多热血的华侨子弟跑回祖国来,参加了抗战的阵营,他姓张。
离动身还有两小时,那个大孩子早已全身披挂,——军毡,粮袋,胸前交叉的子弹带,手榴弹两颗,一支长枪则斜挂在肩头。跟他那矮小的身材很不调和。
“你也去吗?”客人之一好奇地问了一句。
他笑嘻嘻点着头。
“还有谁是去的?阿张呢?”又问。
他很快的说着客家话。
“他说什么?”客人之一问他的同伴。
“他说,路上如果碰到了敌人,就请他们吃手榴弹。”勉强能听懂的老徐回答。
“不要只顾快走,以至失了联系……”这是客人们向姓张的青年提出的要求。
阿张都答应了。可是他再三叮嘱:“不可以打手电,不可以吸烟,不可以谈话。昨晚我们看见远远有火光,还当是敌人呢!”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阿张的肩头斜挂着卷成一团的军毡,腰间是手榴弹,手电筒,手里是一支手枪。开路是四支长枪,压队是两支,他自己和另一支长枪则在中间,五个客人紧接着他,两副挑子放在他的前面。
他撮口吹了一声,这一行人就在夕照中移动。
第一次休息以后,月亮已经高挂天空,照得田野里一片苍白。这对于通过封锁线,是一种威胁。“不要作声,不要吸烟”的叮咛又重复了一次,“不要太走快”的要求也重复了一次,于是又上路了。一片树林横在前方,疏疏落落的,但月光已被遮去了不少。穿过这树林,又走过一大片旷野,猛看见远处有像高墙一般的东西,却是连绵的山风。一行人和这遥远的山冈平行而进,又走了若干时,便见白森森地横在前面的像是一条河。队伍先头的人忽然步子加快了。客人们跟着,不多会儿,已经走近那“河”边,这才知道原来是一条公路,“这该就是所谓封锁线吧?”客人们心里这样想。然而队伍还是不停地走,而且还是急急地走,终于又遇到了树林,这才停下来休息。
“刚才走过的就是封锁线罢?”客人们问。
“不是,下去才是封锁线。不过这里两边山上全有敌人的哨位,这里是危险区域。”神情又紧张起来了。可是不慌。因为客人们最怕在这陌生地方掉了队,可是今晚的秩序很好,整然是行军的姿态,就增加了他们不少勇气。
上路的时候,客人们又看见他们这休息的地点原来也是经过选择的:不但有树木隐蔽,而且还是个洼地。在他们休息的时候,还有两个瞭望哨在两三丈树林外的高地上呢!
一小时以后,所谓的封锁线也平安通过了,然而队伍忽在旷野中停止。阿张和其他的队员聚在一处,悄悄地说了一些话,便又发令再走。大概十多分钟以后,队伍又停止了。这回是在平坦的旷野里,远远近近有些矮小的松树。他们采了些松枝,插在白色的衣包上,阿张将他的手电筒也藏在衣襟里。
“前面的山头,就有敌人的哨位,”阿張悄悄地对客人们说,“我们要从山脚下偷偷地过去。不要作声,连咳嗽也要耐住,脚步也要轻些,二十多分钟就可以过去。”
这是第二道封锁线了。月光很好,前面那山头看得很清楚。队伍靠紧着走,不太快,也不太慢,沿着山脚,像一条蛇,轻轻溜过去。
当人们躺在树下休息时,树荫外的斜坡上,有一个蹲着的黑影,枪托在手里。这就是那个大孩子,现在担任了瞭望哨。
客人想起出发以前这大孩子说的,要是遭遇了敌人,就请他们吃手榴弹,都不禁微笑。
“今晚过封锁线,然而没有昨晚路上那样慌乱,无秩序。”客人之一自言自语地,“可见调度是不可少的。”
(写于1942年11月,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五个客人不断找机会跟人对话,主要是因为他们在陌生的地方缺少安全感。
B.文中两次写阿张在桌旁看书的画面,以此来表现他在掩饰内心的紧张和焦虑。
C.小说提到那大孩子和阿张身上的“装备”这一细节,暗示了过封锁线的危险。
D.阿张再三叮嘱客人们三个“不可以”,是因为他们昨晚的三种行为太过散漫。
试题详解
A.“缺少安全感”推论错误,这一选项需要从文章当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理解推断,前文有“最要紧的一件事是今晚能不能走。他们还想多知道一点路上可能遇到的困难,过去两个晚上的夜行的经验,特别是行列常常脱节,走不快的人急得要命”,从这一部分内容中可以看出五个客人的心态是着急、担心,而不是缺少安全感,他们只是急切地想知道接下来的行程而已。B.从前文“看样子他并不有闲”和后文阿张的言行可以感觉到,他是一名训练有素、镇定自若的战士,看不出紧张和焦虑。C.从人物装备严整的状态看出路程的艰险,判断正确。D. “太过散漫”错,这一选项要求学生对人物形象有整体把握,阿张是战士,但五个客人不是。因而阿张提出要求并非是指责他们,而是提醒,因为这样 “容易暴露目标”,是在暗示危险程度,希望大家尽量小心,听从安排。答案为C。
思维技法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需要学生抓住文章的关键信息,从整体和细节两个角度入手,把握人物形象特点。
第一步,整体把握。
阅读全文,勾画最能够表现人物形象的词语和句子,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然后将人物形象放在整个故事情节和历史背景中去理解。我们大致可以感知到,五个客人绝非一般平民,而是肩负特殊任务的一群人。而战士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护送他们突破封锁线,大家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最后成功突破封锁,这是故事的整体面貌,也是人物形象的基本轮廓。相关选项当中五位客人没有安全感,战士的焦虑和不安,就不太符合小说人物的基本特点。
第二步,细节分析。
基于题干,我们要回到原文当中找具体的判断依据。对于人物形象而言,就是考虑作者是用怎样的笔墨去塑造人物形象的。我们调动高中学习经验可知,人物形象的塑造方法主要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此外,矛盾冲突、环境描写也能表现人物。那么首先我们就应该抓住表现人物的细节去分析,同时观照前后文人物的言行举止,进行合理的推断。五位客人在对话前已经有了一段非常关键的心理描写,阿张前后文的表现也看不出一丝焦虑,因此,我们就可以对选项做出有理有据的推断。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写像“堡垒”的大房子,极具地方特色,也体现游击队的选址用心,为人物出场和情节展开提供场景。
B.小说以全知视角进行叙事,无论是对五个客人,还是对阿张和那个大孩子,都有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
C.小说在处理过封锁线这一情节时,未写敌我双方的火力交锋,但情节张弛有致,给读者极好的阅读体验。
D.小说以时间为序,讲述了游击队护送五个客人过封锁线的故事,写出了游击队勇敢机智、富有战斗经验。
试题详解
答案为B,“都有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有误。文中没有阿张和那大孩子的心理描写。正面描写主要包括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原文当中主要是通过叙述者的所见所闻展开,那么对方的心理就不可能直接揭示给读者,但是可以通过语言、动作、神态让读者去感知。
思维技法
艺术特色考查的范围比较广,包括小说的叙事技巧、描写技巧、情节结构技巧、语言表达艺术等。这就首先需要我们具有扎实的知识储备,能够运用知识展开对小说艺术特色的鉴赏。
第一步,整体把握,理清层次。分析作品的层次,理清作者的思维脉络和作品的情节脉络。
第二步,提取关键,做好标注。阅读时可以用简明的语句把所用手法技巧标注出来。
第三步,仔细比对,排除错选。一是原文比对,弄清楚选项中手法、内容、结构、风格、人物、情感的分析是否正确;二是选项本身比对,手法、内容、结构、风格、人物、情感是否对应一致;最后使用排除法,比对各选项细节之处,最终确定答案。
做此类题尤其要注意出现多种手法并举的句子时,一定要耐心回到原文一一分析比对,否则容易因为疏忽而出错。
3.文中没有写与敌人的正面交锋,但笼罩着紧张的氛围,这种氛围的逐步强化带来了怎样的文学效果?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解
【解析】所谓笼罩着紧张的氛围,其实就是小说中的场面描写。而所谓的文学效果,其实就是对艺术手法的分析。我们一般从情节、人物、主题和读者的阅读体验四个角度入手对产生的效果作分析。这是分析小说的基本思路。所以我们需要结合文章作精准的阐释和分析。從情节上看,前面对话花了大量篇幅,而后面的行军情节则紧凑而简短。从人物来说,紧张气氛中,战士们沉着冷静,训练有素,无疑是给读者和其他五个人吃下了定心丸。而护送任务历经千难万险,最终成功,则表达了作者对抗战团队同仇敌忾的崇高敬意。
【答案】①节奏紧凑,层层推进。从出发前的全副武装、周全部署,到行军过程的快慢行止,最后一道封锁线的严阵以待,叙事节奏加快。②突出人物形象。封锁线上,遍布敌人哨位,战士们步步为营,小心谨慎,可见训练有素,能力出色。③凸显主题。护送任务困难重重,更能突出队伍久经历练的强大,表达了作者的崇高敬意。④紧张的氛围更容易调动读者的情绪,带给读者惊心刺激的阅读体验。
思维技法
第一步,审清题干。
艺术特色考查的范围比较广,包括叙事技巧、描写技巧、情节结构技巧、语言表达艺术等。因此首先必须明确题干的考查范围。其次,艺术特色考查的角度有两个,一是找出所用艺术技巧分析;二是已知艺术技巧,要求对相关艺术效果进行分析。因此必须明确题干的考查方向,简而言之,一是判断手法,二是分析作用,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方向。
第二步,抓好角度。
赏析的角度如果没有限定,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作答;如果给出了赏析角度(如从修辞手法的角度、从语言风格的角度、从句式特点的角度等),则重点从这一角度赏析。
第三步,规范作答。
如果是鉴赏某个艺术技巧,作答时,宜采用“手法 (或特点)+内容+效果”的模式。即先概括所用手法或语言特点、风格,然后结合具体语句分析这种手法是如何运用的,或这种特点是如何体现出来的,最后分析表达效果等。
如果是鉴赏技巧的艺术效果,那么一般从情节、人物、主题、阅读体验四个角度作答,这是基本思路,但不绝对,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过封锁线》如同《荷花淀》,小说也没有交代革命者的具体姓名,他们是无数普通革命战士的缩影。请结合文本概括并分析文中革命者共同的形象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题详解
【解析】本题关联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二单元课文《荷花淀》,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考衔接的特点。第二单元研习任务二中要求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分析其性格特征,并结合作品的时代背景和小说的社会环境,探讨人物的典型性体现在哪里。本题看似是在进行人物形象的概括,但其实还考查学生归纳整合的能力,那就是对人物群像的整体把握,结合课本,落实“革命者”的形象特点。那么,在概括人物形象时,就要有所侧重,而不是每个人物都面面俱到,应紧紧围绕“革命者”的共性特点来回答。同时,注意答题规范:分点作答,要点前置。
【答案】①沉着冷静,聪明机智。文中的大孩子和阿张护送五位客人过封锁线,在紧张的工作中,他们沉着冷静,考虑周到,善于观察,充分考虑到各种隐蔽的路线,工作安排井井有条,顺利完成任务。五位客人善于反思,沉着冷静,积极配合。②勇敢无畏,有丰富的战斗经验。文中的大孩子和阿张勇于承担护送重任,面对种种威胁,没有退缩,积极应对,在护送中展现出丰富的战斗经验。③强烈的家国情怀。文中的阿张在广州沦陷后毅然參加革命,是有召必回、肝胆赤诚的爱国侨胞;大孩子在残酷的战争中,有任必担,有牺牲奉献精神;五位客人身兼特殊任务,是革命的重要力量。
思维技法
第一步,看对比点。
根据题干要求,看比较阅读的对比点,可以从文章的内容上去选取对比点,即从文章的思想内容上去比较有什么异同;可以从语言的运用上去选择对比点;可以从写作的技法上去选择对比点。
第二步,具体分析。
根据对比点认真分析文本,按照“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原则,把握比较对象的异同点。认真探究造成这种异同的原因,深入理解比较对象的对比意义。同时,要结合文本展开具体分析,避免泛泛而谈。
第三步,分条作答。
如果是“异同题”,先说同,再说异;如果是“不同题”,也要根据要求分条作答。一般情况下二者的区别点都要作具体分析,而不要只是对考题文本展开分析,和教材对比更是如此,要充分体现考生对教材的熟悉程度。
在文学类文本的备考复习中,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小说和散文并重,尤其关注散文化小说、思辨性散文的考查;二、重视群文阅读,提升自己比较鉴赏的能力;三、回归课本,整合文学类文本阅读的一般特征,熟悉名家代表作及创作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