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达智 李凌峰
翁达智,现任中国杂技家协会魔术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杂技家协会兼职副主席、澳门文化界联合总会副会长、澳门魔术团团长、国际魔术师协会中国分会主席。多次担任国际魔术大赛评委,曾获世界魔术大赛(SAM)冠军,国际魔术师协会(IMS)世界魔术杰出贡献奖,三获魔术界最高荣誉梅林奖。代表作《星月神话》《幻梦传说》《月下之约》《梦中情书》《念至亲》等。
源起——追寻魔术生涯
李凌峰(以下简称“李”):
您是如何走上魔术之路的,这其中有怎样的因缘际会?
翁达智(以下简称“翁”):
大概6岁的时候,我与家人到中山游览,当时有个老人家在摆地摊卖艺,表演了许多魔术。其中最神奇的是他手里拿着一个空的杯子,杯子上面盖一个手帕,手帕一移开,里面竟然装了满满一杯水。看到这么神奇的效果,我感到十分惊奇。那时候,我就跟这位老人家说我想学这个魔法,他告诉我要交300块学费,于是我存了一整年的零用钱、早餐费,只为了学这个魔术,后来学到了自己的第一套魔术。我记得小的时候,每周日香港电视台会播一个叫《魔术皇宫》的魔术节目。我很喜欢看这个节目,当时家里穷,没有电视机。邻居得知我喜欢魔术后,便帮我把每期节目用录像带录下来,然后我再去他家里看,这样一遍又一遍地看。当我看懂了第一个魔术后,很快看懂了第二个、第四个、第八个……慢慢地,我开始研究一些魔术书,探索自己的魔术方法。我父亲是一位音乐家,母亲既是舞蹈演员,又是个粤剧花旦,父母既要上台演出又要照顾我,只能把我带到剧场里,所以我从小就在舞台上长大,熟悉了舞台,也接触到了艺术。这也许是我走上魔术表演艺术之路的原因。
李:
在您的魔术艺术生涯中,有哪些事让您至今难忘?
翁:
年轻时我就来到内地发展了。1996年,我在当时人气很旺的荔湾广场开了自己的第一个魔术专门店。开业第一天,很多同行和爱好者都来买道具,货架都空了,但也许是因为一个魔術道具可以用很多年,只要不坏就不用再买了,自此之后店子就慢慢地没什么生意了。很长一段时间店铺入不敷出,最后亏空到无力运转的地步。可能是我粗心把钞票掉进了雨伞里,一个下雨的晚上,在我还在担心晚餐着落时,我打开伞准备出门,就像魔法发生了一样,伞里落下了50块。那天晚上真的很难忘,这也许是上天让我继续坚持下来的用意吧。那天之后,我开始上电视节目,有了一定知名度后,便有了一些工作邀约,除魔术店的生意之外,还可以接一些演出和电视节目,慢慢事业也就做大了。莎士比亚说:“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在想放弃的时候,坚持一下真的会有奇迹发生。另一次是2006年,我去美国参加一个国际魔术大赛。当时我们准备了一大箱表演道具,在美国转机的时候,突然广播开始喊我的名字,安保拿着枪开始围向我,说我的行李里面有磁铁,有遥控,有烟火,有烟雾机等易燃物品。我只能给他们看我要赶去比赛的证明。后来这些参加比赛的道具还是被没收,我在当地重新购置了,幸运的是那一次我仍然拿到了冠军。这样的插曲既是趣事也是经验,为我的生涯添加了一些“不寻常”。
李:
您曾经获得过魔术界的大奖——梅林奖,国际魔术界的重大赛事和奖项都有哪些?
翁:
世界上最大的魔术奖项包括梅林奖、美国魔术师协会SAM世界魔术大会奖、国际魔术师协会颁发的IBM奖、美国原创魔术大会颁发的“Fechter's Flicking Frolic”荣誉大师奖等,这四个奖项含金量都很高。我曾经拿过三次梅林奖,这对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
探究——剖析魔术美学
李:
魔术的艺术本质是什么?相比于其他杂技,魔术有何独特性?
翁:
概括来说,魔术表演是一种通过巧妙的手法和道具来展示不可思议的效果和魔术效果的艺术形式。魔术师需要具备超凡的手法技巧和表演能力,以及对观众心理的洞察和把握。他们通过巧妙的手法和变幻莫测的道具,制造出观众难以解释的魔术效果,给观众带来惊喜和震撼。
魔术的本质应当是“变”,各种魔术戏法成千上万,而且在不断创新,也就是不断“变”的过程。所有魔术的共通之处是魔术师用一种方法来造成一种效果,在一个好的魔术中,观众无法了解其中的方法,而它的效果则同观众对世界的认识相违背。这些方法和效果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要依靠对观看者心理的引导。大部分古老艺术都有个“变”的过程,意大利歌剧,发展至今走出了另一条较商业的路线,那便是音乐剧,如《歌剧魅影》《孤星泪》《猫》《棋子》等。而魔术表演,成功的如大卫·科波菲尔的魔术专场、兰斯·伯顿的魔术专场、白老虎兄弟的魔术专场,这几个魔术专场,均是世界级的水平,其商业道路也十分成功,归根结底,还是他们懂得“变”,这个变,就是他们沉淀了深厚的魔术认知、广博的艺术修养、创新的思维空间,令他们在魔术原有的基础上变出一种新的表演模式。
对于杂技来说,魔术的独特性体现在以“效果”为核心,对应的是英文中的“effect”。对于魔术来说,更重要的可能不是让观众看到表演过程中的技巧(例如在牌类魔术中,不需要看到“甲牌”变为“乙牌”的过程),魔术师更多的是表现一个效果给观众看。中国的古老戏法在“技”的层面有更多的展现,例如会让观众看到自己的手有多快等。但现代魔术更倾向于跟观众分享魔术带来的乐趣和效果。因此我也更倾向于“分享”这一点——跟观众分享魔术带来的乐趣,而不是强调自身技巧的高超。不是给观众看“手速”,而是关注魔术所体现的效果。要达到这种“effect”,魔术也有它独特的方式,比如与观众沟通:在表演中,要达到“声东击西”的效果,需要话语及肢体语言的配合,暗藏心理的影响,简单来说就是给出设置好的心理引导以达到“意想不到”的艺术体验效果,而现代的声、光、电等舞台技术是一种很好的补充。
李:
如何做好魔术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用魔术讲好中国故事?
翁:
现在有很多魔术师因为各种需要将中国元素融入表演之中,但融合得很生硬。例如将魔术箱装饰上中国的文化元素,但节目内容和叙事方式不是中国的表达,只是披上了中国元素的外衣,本质的逻辑还是舶来的。在创作中,一个魔术师如果对自己本国文化不熟悉的话,很难有好的作品。要做好“双创”需要下功夫,我也曾进行过一些尝试和探讨。
以我的作品《星月神话》为例,这一作品以聊斋故事为叙事背景。在故事的某环节中,我想表达书生对画中人的思念。我们知道,在中国文化里,月圆时常常会有很多美好的事发生,而月亏时往往意味着遗憾故事的发生。于是,当画中人和我扮演的书生同时出现时,舞台上一轮圆月出现;当画中人消失在空中时,月圆变成了月亏,我则“一夜白头”。这就是对中国文化的符号的一种运用,因为在月亮承载的意象上我们跟西方的文化是不同的。西方人看到月亮时会想到征服,例如要第一个登月等,而中国文化里对月亮则有一种人文情怀。我想要把这种中国文化的内涵在舞台上表现出来:月圆时完满完美,月亏时人生缺憾。在美国比赛时,评委问我变成白头发是什么意思,我就跟他解释了“一夜白头”的文化渊源。好莱坞那么多唯美浪漫的爱情片中,从来都没有过这样的情绪表达,而我用一个魔术剧给他们讲明白了这个故事和道理,所以评委们都非常喜欢这个作品。
其实,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尚待挖掘的意象和内涵,应该将它们更好更多地注入我们的艺术作品中。我一直很向往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文化,目前我正在写一个关于海上丝绸之路的魔术剧本,叫《海丝传奇》,期待用魔术来表达“海丝”文化的内涵,希望这一新的尝试可以讲好中国故事,并将我们过往的一些对世界很有影响的文化在舞台上重新表现出来。
实践——关注魔术产业
李:
如何看待魔术屋、魔术剧场,沉浸式魔术剧等产业?
翁:
我很看好中国的魔术产业,但是一定要把产品做好。有时候我去看一些沉浸式的魔术剧,实质上只是普通的魔术表演加上“沉浸式”的噱头,并没有好的剧情或体验上的沉浸感,因此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魔术师真正要做好一个节目,需要投入很多心思。现在,很多人先看市场后看作品,本末倒置了。实际上应该是先把产品做好,用优质的作品吸引观众,不应该随便搞一个魔术表演,寄希望于宣传推广,用噱头吸引观众。
要做好魔术节目和魔术产品,魔术师一定要打开眼界,提高格局,多看多学习。我们内地的很多魔术师只看魔术表演,而不去看其他的艺术表演,对表演的艺术性不够重视:有些节目的灯光布置乱,顺序冗杂,颜色混搭,表演者也没有表达出美学性的艺术理解。其实想要做到真正的沉浸式表演,重要的是引起观众的内心共振。保罗·塞尚有一句名言:“只有源于真情实感的作品,才能称之为艺术。”我以前表演过一个关于父爱的故事,内容是纪念我去世的父亲,其中讲述了很多父子间的经历、生活中的点滴,许多观众都被打动了,结合相应的艺术展现,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共鸣,唤起了他们心底的情感。
李:
如何理解魔术道具的作用?
翁:
魔术道具分为两部分,一类叫魔术玩具,一类叫魔术道具。很多魔术师都是从魔术玩具开始的——经过一些魔术店买一些魔术玩具回去,看了说明书、教学视频等便可以开始练习。专业的魔术道具又是另外一回事,是魔术师用的产品。魔术道具产业最火爆的时候通常是有全国大型魔术比赛时,魔术师们会来找我帮忙设计节目和道具。相比魔术玩具,专业魔术道具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当观众的数量上来之后,魔术师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相信整个魔术产业的状况也会更好。
李:
如何看待魔术揭秘?
翁:
魔术表演的艺术特征是以美好的景象带来心灵的震撼与感动,魔术揭秘将影响魔术艺术的冲击力,减少魔术的朦胧与美感。我国目前存在少部分魔术揭秘行为,有些博主为了流量,就在网上揭秘,造成不良影响。幸运的是,由于中国杂技家协会对这方面的重视,网上揭秘魔术的行为已大为减少。对于魔术知识版权的保护和规范保守魔术秘密等已写进法律,魔术从业人员法律意识的提高有效地保护了行业的生命力。而在廣东及港澳,广东省文联、广东省杂技家协会近些年举办过多次大型魔术杂技交流活动、学术讲座、高峰论坛,使社会对魔术知识产权有了更多共识,营造了更好的魔术发展环境。
展望——构想魔术教育
李:
如何更好培养魔术人才?
翁:
首先应该鼓励支持魔术的评级机制,这将更好地规范国内整个魔术行业,减少不规范的现象发生。例如,有些人买了一些道具,学会了怎么用,便将自己包装成“魔术大师”,而事实上观众是不容易通过表演判断一个魔术师的水平的。大众较为熟知的“人体分割”表演更多涉及道具问题,反而变鸽子、变球这样的魔术需要更高的技巧水平,但观众往往会将前者看作是真正的大师。
其次应该形成较为规范的魔术教育体系。我们一直都想打造一个魔术特色学校,把魔术教育做起来。现在国内大概有两三个省份想做魔术教育。关于魔术教育,不仅应该学习魔术的技法,还应要求学员掌握魔术技巧之外的其他技能,如音乐的制作等。我认识一些魔术师,他们有高超的魔术技术,但在挑选音乐上还有一些值得商榷的空间,这就会使他们的演绎存在一定阻碍。学习魔术应该把魔术这一门艺术拆分,比如我就把魔术教育拆分为13类课程,有形体、心理学、魔术历史、音乐、舞台管理等。
魔术是多种艺术的综合,要把魔术教育推广下去,就需要更加完善的体系。如果魔术的教程只教技法,而缺乏魔术历史教学和表演魔术需要的基本素养,只传授一招一式,而不教“心法”,很难培养出真正的魔术大师。学习一门创作性的艺术表演,会有几个过程:一是入门,二是模仿,三是创作。当然最初学习时要入门,当有一定基础后,就不免去模仿别人成功的演绎方式及流程。造诣达到一定层次后,便是自行创作节目,研究相关理论,创造出个人风格之演出,魔术艺术也不例外。
李:
您会给想从事魔术行业的青年什么建议?
翁:
按人口比例来说,中国的魔术从业者是最多的。以广州为例,早些年从事魔术表演的人可能不超过60个人,但现在整个广州大概有二三十万从业者和爱好者。但数量大并不意味着质量高,现在魔术师的门槛很低,魔术道具流行之后,普通人买一个道具就可以变魔术了。年轻一代的魔术师,一是应该把自己的产品、节目、表演打磨好;二是多认识、了解其他的艺术,阅读各类书籍,汲取创作的养分。未来的魔术师,不能完全将表演依托于现有的道具,而是根据自己的故事和创意创造一个新的道具出来,也就是说道具本身就变成了艺术创造的一环,这样就从单纯的魔术表演变成了通过魔术来讲故事,最后发展到通过魔术将幻想的世界变成现实的世界,这将会是一个伟大的创造,魔术师也终将通过艺术创造体会人生的真谛。
魔术是一门综合艺术,学习肢体语言可令表演者更美,学习心理学可掌握观众心态,学习音乐可调动情绪,学习美术可令舞美和灯光更合理,学习哲学有助于对人生的思考,学习演讲技巧可帮助魔术师的台词表达,话剧训练可增加魔术师的表演技巧,研究电影可学习画面语言……魔术师不单需要懂得表演,更需懂得创作。如果一位魔术从业者能对上述各艺术门类进行充分研究,并有充足的知识储备,灵感一到,新的节目创意就会源源不断地产生,假以时日,一定能创作出感动人心的魔术节目。
结语——展望粤港澳大湾区魔术发展
翁:
粤港澳大湾区具有天然的地理优势,具有重大的战略发展意义,期待开展更多的大湾区文艺、艺术交流活动。魔术同音乐、舞台等艺术一样,都是讲好中国故事,使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通道,在粤港澳大湾区文艺界不断融合发展的背景下,魔术将成为一种老少皆宜的艺术,让更多人从中得到思维和审美的启发。希望未来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中国魔术产业创新、理论构建、人才培养的高地,为观众奉献更多更好的魔术艺术。
(作者单位:中国杂技家协会魔术艺术委员会、
廣东书法与文艺研究院)
(录音整理:蒋蕙伊)
采访手记:什么是魔术?魔术是简单的戏法吗?抑或是炫技娱乐的“雕虫小技”?魔术家翁达智用他的作品告诉我们,魔术也能展现人生百态,表达丰富的情感,将不可能变为可能。对于翁达智来说,这是一项值得用生命书写、热爱的事业,是一门绽放生命的艺术。
艺术融合的当代,传统魔术正向沉浸式、互动式剧场转变,魔术表演的观演关系、叙事模式正经历重组与革新。越来越多当代魔术师用魔术书写生活的经历,表达内心的情绪,更讲述中国的故事。我们喜爱魔术,因为我们总是期待生活中有奇迹发生。假如人人都是魔术师,当幕布揭开,手掌翻转时,我们会期待怎样的惊喜呢?怀揣着这样的好奇与期待,我们采访了“梅林奖”获得者翁达智,沿着他的艺术生涯体会玄妙入神的魔术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