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丁素芬
师:今天,我们上一节口语交际课。(板贴:请教)一起来读读。
生:请教。
师:请教可是一门学问呢。当我们遇到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时,就要向别人——
生:请教。
师:平时,你请教过别人吗?
生:很多数学思维题我都不会,我会请教爸爸。
师:在家里,请教爸爸数学问题。
生:我想请教姐姐怎样把歌唱好。
师:你还没请教呢,是吧?有机会要去向会唱歌的姐姐请教。
生:我最近在请教哥哥跳绳跳得快的秘诀。
师:你还记得当时是怎么向哥哥请教的吗?
生:哥哥,哥哥,我能请教你一个问题吗?
师:有一个词听起来很舒服,你们听到了吗?
生:请教。
师:而且,他说的是一个问句,是吧?我们二年级的时候学过请别人帮忙,要用什么语气呀?
生:商量的语气。
师:好,你接着说。
生:我想跳绳跳得更快一些,你有什么好办法吗?
师:掌声送给他。我们还没有学,他已经请教哥哥了,而且说得非常好。有礼貌的小朋友,别人最愿意帮忙,所以说,我们请教别人要用合适的语气有礼貌地说。(板书:有礼貌)请教完之后我们要说什么?
生:要说“谢谢”。
师:今天,丁老师带来一个三年级的小朋友,认识一下。他叫米乐,是个爱读书的孩子,他是一个小书虫。周末,他在书架上翻来翻去,发现很多书都已经读过了。于是,她想让妈妈和他一起逛书店,可是不知道选什么书,他想打个电话请教请教。米乐会给谁打电话呢?别急,先自己模拟打电话说一说,你想向谁请教就给谁打电话。开始练一练。
(生自己练说)
师:好,打好电话了吗?谁来打个电话给我们看看?你请教谁?
生:我的同桌。
师:坐得这么近。你们俩要开始通电话了哦。
生:易奕,我想请教一下,我家里的书都看完了,我还能买什么书啊?
生:你可以买一些科普类的书。
生:可是我不怎么喜欢看科普类的书,我喜欢看童话类的。
生:那你可以买一本《安徒生童话》呀。
生:好,我知道了,谢谢你!
生:不用谢。
师:说得怎么样?
生:她用了“请问”“谢谢”,很有礼貌。
生:我觉得她说得清楚,不懂就问。
师:我们要把自己请教的问题说清楚。还有谁也想打个电话?
生:李颜希,李颜希,我家的书都看完了……
师:停一下,李颜希知道你是谁吗?
生:李颜希,我是徐若菡。我家的书我都看完了,你能帮我推荐一些吗?
生:我家里有很多书,我给你推荐一套类似小说的书,叫《男生贾里全传》和《女生贾梅全传》。
生:我觉得这两本书很好看。谢谢,再见!
生:不用谢,再见!
师:你怎么知道这两本书很好看?
生:听书名就感觉很有意思。
师:你很期待,是不是?掌声送给这两位同学,说得非常清楚。我们来听听米乐是怎么请教的。(播放音频)听米乐打电话,你受到哪些启发?
生:他吐字非常清晰,对老师特别有礼貌。
师:特别有礼貌,比如说——
生:您现在有空吗?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师:因为打电话时我们不知道对方在做什么,老师也可能不太方便,所以我们可以用上这些词语——
生:(齐)请问—对不起—打扰一下—你现在有时间吗—您方便接电话吗。
师:这样说就更有礼貌了。还受到了什么启示?
生:米乐告诉丁老师,他哪些书读完了,不然丁老师说的可能是他已经读过的。
师:这样就不会重复,可以得到更多的帮助。你看,我们向别人请教,不仅要有礼貌,还要把自己请教的问题尽量地说清楚。(板书:说清楚)
师:昨晚米乐回到家,一翻书包,发现语文书丢在教室里了,这可怎么办呢?他已经不是第一次丢三落四了,妈妈批评他:“你呀,出门忘记带水,打球忘了带外套,真是书中的那个‘没头脑’。”我们班有没有像米乐这样的小马虎啊?
生:有时候我会把作业本落在家里。
师:嗯,确实有这回事。
生:有一次我放学回家,咦,书包呢?
师:什么不见了?
生:书包不见了!然后我打开门一看,唉,书包不就在家门口吗?
师:哎呀,吓你一跳。
生:有一次,我书包真的忘带回家了。
师:都是书包的事儿,还有别的吗?
生:有次做数学试卷,我把数字抄错了,结果和正确答案差了好几米远。
……
师:我们班有这么多和米乐一样的小马虎,怎么办呢?米乐看到正在火冒三丈的妈妈,他可不敢请教。他准备第二天到学校去请教同学。你瞧,两个小朋友正在下围棋,那边三个同学在聊天,米乐应该去请教谁呢?
生:那两位同学正在专心下围棋,应该向正在聊天的同学请教。
师:不能打扰下围棋的同学,是吧?你好像有不同的想法,说说看。
生:我觉得可以请教下围棋的那两个小朋友,或许更有收获。
师:我还没怎么懂,我试着帮你想一想啊,你是不是觉得下围棋的同学能给米乐更多的帮助?
生:是的。
师:但米乐是个急性子,他根本等不到那两个同学下完围棋,他去请教了聊天的同学。(板书:找时机)现在,我想请三位会聊天的同学到前面来聊一聊,等会儿米乐要来请教你们了。你们还记得米乐要请教什么问题吗?
生:记得。
(情境对话)
乐乐:三位同学打扰了,我想请教你们一个问题。我老是丢三落四,丢这丢那,怎样才能不丢东西呢?
生:在学校会丢东西吗?
乐乐:会的。
生:那你养成收拾书包的好习惯,放学前检查一遍,就不会落下东西了。
乐乐:可我有时会把本子塞在课外书里,课外书永远会呆在我的抽屉里呀。
生:看课外书的时候检查一下,提醒自己,每件物品要有自己的位置。
乐乐:哦,谢谢你,我已经听懂了,但愿我不会再丢三落四的了。再见!
生:再见!
师:掌声送给他们。他们说得怎么样?特别是请教的那位同学。
生:我觉得请教的同学很有礼貌。
师:他有没有把想请教的问题说清楚?他不明白的地方怎么办?
生:他不明白的地方都是自己先想好,然后再继续请教。
师:继续请教,这叫追问。请教的时候,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要像刚才那位同学一样多问一问。(板书:勤追问)
师:丢三落四的小米乐,有一个东西不会忘记,那就是你们最爱的蝌蚪币。这一期生活日要到了,米乐又有烦恼了。听一听,他在纠结什么呢?(播放视频)
生:亮亮找他借过蝌蚪币,但一直没有还他。生活日就要到了,他一直想买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可是钱不够。他纠结:要是向亮亮要蝌蚪币,怕别人觉得他小气,可是不提醒的话,他又担心亮亮一直不还。
师:米乐的难题你们都明白了,是吧?我觉得这个问题挺复杂的,老师交给你们一个小任务。(出示任务单)四人小组现场模拟说一说,注意角色分配,一位是乐乐,一位是被请教的人,第三个人的身份,你们自己决定,最后一个是观察员。请问,观察员是做什么的?
生:我猜观察员是做记录的。
师:观察员要观察他们讲得怎么样,尤其是请教的同学是怎么说的。你可以给他一些建议,明白吗?还有一个是自由人,他的身份你自己定,有可能是——
生:我觉得是其他同学,他原本在不远处玩游戏。
师:也可能是路人甲,他看到这一幕,陪乐乐一起去请教。明白任务的小组举手,组长带着小组先讨论,确定场合,分配角色,然后再开始请教。
(小组讨论、模拟。)
师:哪一组先来试试?组长介绍一下,你们在哪儿,每个同学的身份是什么。
生:我们在教室里讨论。他是被请教的人,叫西西,他是自由人东东,他是观察员。
(小组展示请教)
生:西西,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可以吗?
生:行啊,什么问题啊?
生:隔壁班亮亮借了我的蝌蚪币一直没还,我很想提醒他,可又害怕他说我小气,不提醒吧,他可能还是不还,我很想买一个玩具,钱不够,我该怎么办呢?
生:你可以大胆地跟他说啊,有借就应该有还。
生:可是我怎么跟他说呢?
生:提醒他借了你的蝌蚪币,让他快点归还。
生:这样好像不好。
生:那……让东东再帮你想想办法吧。
生:你可以跟他说,小蝌蚪生活日那天,一定要还。
生:但是我觉得他可能说话不算数。
师:哦,你还是不相信对吧?看来他们都没有帮你解决问题。谁来帮帮忙?
生:我觉得你可以跟他说一说道理,他听了之后应该会还的。
师:你跟他说说,要说什么道理呢?
生:可以说,有借有还,再借不难。如果借东西不还的话,你遇到困难的时候别人就不会帮助你了。
生:那好吧,我就用这个办法,让他把钱还给我,谢谢你!
生:不客气,乐乐。
师:我看到观察员一直在记录。我们来问一问,你觉得这位“米乐”请教得怎么样?
生:他利用合适的时机,很有礼貌地请教问题,自己的想法也说得比较清楚,不明白的时候及时追问。
师:你觉得他哪一点做得特别好,值得学习?
生:他搞不清的时候会一直追问,问了好几个问题。
师:掌声送给他们。“米乐”请留步,你刚刚真的解决问题了吗?现在我就是那个借你蝌蚪币的亮亮,你应该如何跟我说呢?看你有没有真的学会了。
乐乐:亮亮,亮亮。
亮亮:米乐,什么事?
乐乐:我借你的蝌蚪币,你什么时候还呀?
亮亮:我什么时候借你蝌蚪币了?我怎么不记得了?
乐乐:你借了呀,就是在上个星期。
亮亮:上个星期我借蝌蚪币做什么用的呀?
乐乐:你好像说要买个礼物。生活日要到了,我也想买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呢,但是钱不够。
亮亮:哦,我想起来了,我向你借了多少蝌蚪币呢?
乐乐:20 块钱呢。
亮亮:我这里只有五块钱,我先还给你,剩下的明天再给你,好吗?谢谢你提醒我,米乐。
师:同学们,我们一边学习请教,一边帮米乐解决了难题。我相信你们自己也有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来个现场请教,怎么样?你想请教谁?解决什么问题呢?
生:我想请教我们班作文写得特别好的小朋友。
(生现场请教)
生:毛思月,你现在有空吗?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我的作文总是写不好,上一次我写美景写成了事情,整整扣了七分呢。
毛思月:写景作文特别简单,你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写成一个框架,然后再具体写。比如说你要写美丽的苏州,你可以写春夏秋冬的江南景色。
生:春夏秋冬的景色,怎么才能写好呢?
毛思月:我们苏州春夏秋冬的景色很美啊,可以引用古诗《江南春》。
生:《江南春》?我好像没有背过呢。
毛思月:你可以查一查资料或者请教同学啊。
生:我试一试,谢谢你!
师:同学们,记住这些小贴士,你就能够学会请教了。(板书:学会请教)
师:今天是一个请教的好机会,这么多同学和老师,还有我们客人老师,每位同学手里都有一张请教的评价卡,先想想自己有什么难题,然后拿着评价卡去请教请教。如果你现在没有什么问题,可以做一名观察员,跟着别的同学一起去请教。
(生现场自由请教)
师:早在2500 多年前,孔子就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就是一个非常喜欢请教的人,他曾经三次向老子请教,他还拜一个七岁的聪明小孩为老师,多了不起呀!最后,老师想送你们一句话:请教就是向他人借智慧。(板书:借智慧)一起读。
生:请教就是向他人借智慧。
师:老师希望你们能用请教的智慧,向他人借更多的智慧。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