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小丽 (福建:南靖县第二实验幼儿园)
安吉游戏在自由开放的活动环境下使幼儿的好奇心得以满足、兴趣得到提升,让其成为游戏的主体,在与游戏材料真实互动过程中,获得体验与收获。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就需要把这种学习体验与学习行为方式纳入幼小衔接思考之中,为幼儿进入小学阶段学习提供一种意识准备,或是一种学习互动经验积累。因为传统教学的影响,很多幼儿教师在实施安吉游戏教学的过程中,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幼儿与游戏材料之间的互动缺乏有效性。为此教师还需要加强教学探究,在安吉游戏活动教学中,采取一定的措施和方法促进幼儿与材料的有效互动。
安吉游戏,是一种新的游戏模式,强调幼儿与自然的近距离接触,与生活的紧密相连,让幼儿可以在基于生活自然的游戏环境中观察、体验,充分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这一观点与小学阶段的课标思想是基本吻合的,因为小学阶段课程学习都是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之上的,立足于他们的生活积累。故而,在安吉游戏中教师既要强调幼儿的自主性,整个游戏过程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游戏工具、材料、合作伙伴、游戏形式等;又要把它与幼小衔接联系起来,为幼儿后续进一步学习提供经验支持。教师作为观察者和引导者,在游戏活动中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帮助,让幼儿成为游戏主人。
安吉游戏特征明显,教师在幼儿教育中引入安吉游戏,需要遵循其特点:一是自然的游戏环境,将游戏活动融入自然环境和实际生活中,结合幼儿所处环境构建游戏活动,让自然环境成为安吉游戏开展的基础,为其提供条件。实现就地取材,解放幼儿天性,与自然生活实现融合。二是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关注幼儿自主性,挖掘幼儿潜力,让幼儿成为游戏的设计者和组织者,而不是简单的参与者和执行者。让幼儿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决定游戏形式,培养其自主性。三是游戏冒险性,安吉游戏的冒险性也是被关注的一个问题,在传统幼儿教学中,由于担心不安全,很多游戏活动较“温和”,反而限制了幼儿能力发展。而安吉游戏提倡让幼儿在各种环境下探索,培养幼儿冒险精神,主动探究、发现、解决问题。四是幼小衔接元素,众所周知,幼儿园的学习是孩子们人生奠基之作,是他们未来学习、生活的基础。安吉游戏的原理亦是如此,就是让幼儿学会亲近自然、走进自然,善于观察、学习合作,这些都会成为他们进入高一阶段学习的根本法宝,成为他们终身学习的核心力量。
目前安吉游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幼儿教育,幼儿教师也在积极探究多样化的游戏模式,力求让幼儿可以在游戏活动中获得不同体验,促进幼儿全面发展。传统幼儿游戏活动比较简单,比如户外游戏基本为简单体育游戏,各种材料有限,活动环境有限,甚至活动内容都是固定,无法保持幼儿游戏热情,从而影响幼儿游戏体验与感悟。而安吉游戏的应用,给幼儿游戏教学带来新的启示。安吉游戏理论下的幼儿游戏活动,重点关注幼儿自主游戏体验,挖掘自然资源,丰富游戏材料;让幼儿的游戏活动从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生活,让幼儿成为游戏主人,获得更为真实的体验。
但是在安吉游戏实践中,因为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以及教师对安吉游戏认知不足等方面原因,游戏实践还存在诸多问题:(1)教师引导存在误区。安吉游戏理论更为重视幼儿游戏的自主性,但是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参与过多,过度指导幼儿游戏。教师的过度指导限制幼儿思维探究方面的发展,并且容易使幼儿对教师产生依赖。另外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忽视幼儿个性化的需求,缺乏针对性的指导方案和措施,不利于幼儿有所收获。(2)游戏单一,缺乏多样化。安吉游戏理念中,游戏活动是开放自由且多样化的。对于幼儿来讲,只有新颖的游戏才能激发其兴趣,调动幼儿参与积极性。然而实践教学中,幼儿游戏过于单一,比如经常性地开展一些丢手绢、模仿等传统游戏,影响幼儿兴趣,无法激发其参与主动性。(3)教师过度保护,无法培养幼儿冒险精神和探究能力。因为害怕幼儿受伤,在开展游戏活动中也会尽可能将一些危险因素排除在外,比如限制幼儿活动区域、游戏内容和方法,虽然确保了幼儿安全,但也限制了幼儿思维与各方面能力的发展。(4)没有关注幼小衔接,幼儿园、教师都是在积极地探索幼儿学习游戏化进程,而淡化了课程游戏化学习中对未来学习品质、学习思维的引领,使得相应的积累会显得较为单薄。比如幼儿以游戏为主,而忽略了学习应该具备的品质,还有幼儿自主探究意识、幼儿的学科自制能力等都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引导。
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安吉游戏理念下的幼儿游戏教学活动,尽可能地结合自然环境与实际生活,凸显出本土化特色,不仅可以丰富幼儿学习内容,提高游戏的文化内涵,还让其可以感受到文化底蕴,获得文化熏陶。教师在游戏设计过程中,充分围绕实际开展幼儿游戏,让幼儿将游戏融入自然中,让其在真实的场景中去观察自然、感受自然、获得美感、增强体验。比如北方幼儿园可以开展以“冰雪”为主题的游戏活动,农村幼儿园开展以“自然、农耕”为主题的游戏活动,根据其本土特色以及一些生活习俗,让幼儿游戏因地制宜,体现出地方特色。
教师角色转变,合理引导。教师在游戏中作为引导者和观察者,能够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帮助幼儿可以更为愉悦顺利地完成游戏活动。让幼儿在自主的活动空间内得到体验。因此教师要认识到幼儿的主体性,确保幼儿的自主发展,不过度参与和指导。
提供多样化的游戏方式,满足幼儿个性化的需求。要让每一个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游戏,都能参与其中并获得感悟。比如安吉游戏中多次提到利用自然资源制作游戏材料。竹子是很多幼儿开展游戏的选择,教师围绕竹子开展游戏活动,应该结合竹子特点引入民间游戏,再结合幼儿特点设计一些新的游戏形式,丰富游戏方式。如跳竹竿、竹竿运球、爬竹竿等。
对于安吉游戏的实施,特别是大班幼儿,在游戏活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考虑幼小衔接问题。比如游戏活动中,面对不同的游戏环境,注重幼儿心理适应能力的引导,关注幼儿体验,鼓励幼儿在活动中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情绪和需求,让幼儿可以从不同角度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这些都会为他们顺利地走进小学校园提供有力支持。又如幼儿学习专注力的训练,也可以有机地融合在安吉游戏之中,并通过相应游戏活动提出要求,进行训练,为幼儿进入小学阶段学习提供一些基本积累。
安吉游戏是通过幼儿与材料的有效互动达到教学目的的,安吉游戏关注自然环境与实际生活。为此教师在实践教学中,要构建自然游戏环境,让幼儿的游戏存在于实际生活,扎根于自然。以此让游戏更具吸引力、魅力,激发幼儿学习热情。自然游戏环境一定要围绕实际生活和自然开展,这就需要连接起幼小衔接,为孩子们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提供一些经验支持。为幼儿进入小学解读语文口语交际学习,教师就需要结合安吉游戏特点,开展对应的尝试铺垫,以便为幼儿提供必要的学习经验或是学习感知积累。比如深秋中幼儿园一角的几棵银杏树下,一阵秋风一阵落叶,金黄色叶子在幼儿园飘扬。面对如此具有秋意的景象,幼儿教师就可以围绕“秋叶”设计游戏活动,让幼儿去寻找和发现幼儿园里的秋天,然后分享。这样在大自然中开展游戏活动,让幼儿成为活动主人,深入自然,去观察和发现大自然的景象,提升美感,增加对秋季的认识。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构建自然游戏环境,一定要基于自然与实际生活,教师要围绕实际去设计游戏活动。本文建议应该从自然和实际生活中去寻找游戏素材,在幼小衔接背景下去构思游戏、发现游戏,而不是为了游戏去寻找自然生活。这也是幼儿教育中构建自然游戏环境所面对的一个问题,需要教师主动去寻找自然生活中的游戏素材从而设计多样化的游戏活动。
在设计游戏过程中要重视选择合适的游戏活动材料,把握游戏活动特点以及幼儿游戏体验,通过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各种体验来选择和投入游戏材料,包括幼儿合作能力、动手能力、思考能力等。合适的材料为幼儿游戏活动提供有力支持。
比如通过丰富的材料激发幼儿自由创造力,根据不同材料可以创造出各种新玩法、新花样。这一思考对于幼小衔接也是大有裨益的,这些经验积累会为幼儿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
比如,幼儿园安吉游戏活动中,可以鼓励幼儿主动参与其中,并且成为游戏的创造者。这些游戏活动经验积累,对孩子们进入小学科学探索、语言文字学习、数学奥秘探究都有着积极意义。
幼儿游戏要具有层次化和针对性,满足幼儿多样化的需求。幼儿教师在游戏环境构建、方案设计、材料选择的过程中,都需要考虑到幼儿需求。教师要注重不同幼儿在年龄、认知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既存在很大差异,又存在一定共同点。
在实践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共同点,忽视幼儿个体性差异。这一点需要引起重视,一方面是在游戏设计中要关注幼儿的特点与需求,能够让每一个幼儿都能参与其中,并得到体验与收获。另一方面则需要关注不同阶段幼儿特点,重视幼小衔接的思考与融入。比如幼儿各方面发育不成熟,游戏中缺乏自主性,教师就应该加强引导,逐步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锻炼其探究能力、合作能力,激发其游戏兴趣。这些思考,都会对幼儿进入小学阶段学科学习有帮助。如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教师则需要鼓励孩子学习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各式各样的数数、拼图等学习体验,这些都需要利用安吉游戏来深化和培育。
由上可见,立足安吉游戏优势,关注幼小衔接,使二者有机整合,势必能助力幼儿适应能力、合作能力、规则意识等方面素养培育,为他们深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在材料方面也需要从简单到复杂,随着幼儿成长增加操作难度,同时保证材料充足性。本文对于安吉游戏在幼儿中的应用,以及该教学法在幼小衔接中的积极作用,尤其是幼儿与材料的互动,围绕环境、材料、游戏设计等方面提出一些建议,以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