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犯罪的特征分析及防控对策研究

2023-03-06 20:26:10郝欣瑶
法制博览 2023年3期
关键词:诈骗犯罪

王 泽 郝欣瑶

太原理工大学,山西 太原 030012

互联网经济与电信产业的迅猛发展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工作更加快捷高效,但也成为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重要平台,不法分子逐渐从传统的实体犯罪转向了电信网络诈骗。近几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互联网更是成为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和社交的平台,人们对互联网的高度依赖加剧了电信诈骗犯罪的高发。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形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一、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

(一)数量上呈增长趋势

《中国电信网络诈骗分析报告》指出,2015年以前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每年增速在20%~30%,2015年达到32.5%,2017年之后,发案量首次出现下降,尽管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案量逐渐趋于稳定,并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但案件多发、高发的总体态势并没有改变。

(二)诈骗手段变换多样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网民的数量也与日俱增,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为9.8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0.4%[1],网民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不断增长,因此也增加了网民遭受电信诈骗的风险,电信网络诈骗也成为发案最多、上升最快、涉及面最广的犯罪类型,其中最为突出的高发类案件为刷单返利、虚假投资理财、虚假网络贷款、冒充客服和冒充公检法等案件。电信诈骗案件不仅数量不断攀升,而且手段也变换多样。例如,有的骗子冒充医保中心,给医保用户发送短信谎称医保卡被暂停,需要点击链接完善个人信息,一旦受害人点击链接,按照界面要求填写个人身份证号及银行卡、密码或者验证码,账号中的资金便会被骗子盗刷。更有甚者,竟然还出现了专门策划、设计诈骗手段的非法点子公司,依据国家的经济政策和社会热点问题有针对性地出谋划策,使电信诈骗方式不断迭代更新,更增其猖獗性。

(三)作案工具日益高科技化

随着公安机关加大对电信诈骗分子的打击力度,诈骗分子便不断更新作案工具和作案手段,从传统的犯罪手段逐步向高科技工具过渡,以前犯罪分子多使用“短信群发器”“自动语音呼叫系统”和“一号通”等,而目前多数诈骗分子借助网络电话,设立伪基站,非法购得APP,使用新型的“GOIP”通话服务设备,利用“人工智能,AI换脸”“木马病毒”等新技术实施诈骗。诈骗分子深谙现代通信科技,利用各种高科技实施犯罪行为。其中“GOIP”通话服务设备具有人机分离、远程操控、异地拨号通话和支持多张电话卡等特点,因此成为境外电信诈骗团伙的首选作案工具。

(四)组织严密、各司其职

电信诈骗具有团伙性质,团伙成员有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规模,团伙成员分工明确,且以流程化方式实施诈骗。诈骗团伙内部组织严密、层级分明,呈公司化运作,成员之间有着严格的联系制度,更多的是通过网络进行联系,有的成员从入伙到被抓之时都未曾见过面。

犯罪团伙分工细化、各司其职。有的成员负责提供诈骗工具和设备,如电脑、语音网关、诈骗所用APP以及“GOIP”通话服务设备;有的负责编写诈骗所用的“剧本”;有的负责充当诈骗时的“演员”;有的团伙成员专门提供诈骗时所用的电话卡和转移赃款的银行卡,这些成员组织帮信犯罪团伙,以每张几百元人民币的“低”价收购银行卡,但是这些银行卡送到境外诈骗团伙手中之后,每张卡的价值可能就升到了上万元;有的成员专门负责“跑分”,利用虚拟货币进行洗钱的犯罪行为。由于虚拟货币具有跑分不受监管限制、通道不被冻结、点对点分散式交易、安全便捷的特点,因此通过虚拟币洗钱案件呈增长趋势。区块链咨询公司Chainalysis发布报告称,2021年,全球网络犯罪通过加密货币洗钱金额达到86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30%[2]。由于电信诈骗涉案金额较高、来钱容易,因此犯罪团伙越来越趋于专业化、职业化(是指犯罪嫌疑人以电信诈骗所得为生活来源、发家致富的渠道)[3]。

(五)跨区域、跨境现象明显

目前电信诈骗80%以上具有跨境流动特点,不少诈骗团伙在境外设立窝点,针对国内民众实施诈骗,近年来还出现回流的诈骗分子在境内设置窝点,专门针对境外人员实施诈骗。犯罪分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网络用户或者手机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跨地区、跨国境的诈骗犯罪,而这种非接触式的方式打破了时空界限,使受害者遍布全国甚至全球,这给公安机关人员的调查取证、侦查和抓捕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二、电信诈骗受害者的特征分析

(一)性别

在所有的电信诈骗案件中,男性被骗比例远高于女性。但在不同的诈骗类型中,男女被骗比例还是有所区别。在刷单返利、购物型诈骗类型中,女性高于男性。在色情诈骗和交友诈骗中,85%以上的受害者均为男性,女性被诈骗的可能性较低。在金融信用诈骗、交易诈骗等大部分电信诈骗类型中,男性比例超过60%[4]。

(二)年龄

电信网络诈骗中被骗最多的不是传统诈骗中的老年人,而是高度依赖电信和互联网的18至39岁之间的人群,以“九〇后”为主,由于电信诈骗依赖高科技通信手段,因此受害者呈现年轻化的趋势,占总受骗人数的六成以上。中老年人的占比虽然相对较低,但被骗的金额较高。

(三)受教育程度

电信诈骗受害者多数仅有小学或者初中文化。但是近几年,受害者向高学历者倾斜,这些受害者多为医生、教师等职业。这些知识分子长期从事科研领域的研究,与社会接触较少,因此反诈骗警惕性不高,社会经验不足,很容易相信他人而上当受骗。

三、电信诈骗高发的原因

(一)成本低、收益高

无论过去的“群发短信软件”“自动语音呼叫系统”“一号通”,还是如今的“伪基站”“VOIP”通话服务设备、诈骗APP,诈骗分子所用的诈骗设备无外乎为短信群发器、电脑、手机、电话卡、银行卡等设施设备及工具。诈骗分子就是利用这些低价设备,通过群发短信、打电话等手段引诱受害者上当受骗,使之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使受害人倾家荡产。近几年受害者不乏老年人和高学历知识分子,这些受害者收入高、存款多,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一旦被骗,即可损失几十万、上百万甚至上千万,对于犯罪分子来说,这是名副其实的“高收入”职业。

(二)犯罪风险系数低

1.隐蔽性强

电信诈骗由于其隐蔽性强、非接触性、作案手段专业化等特点,使得电信诈骗犯罪容易得逞。犯罪分子与被害人之间是通过网络建立的虚拟联系,双方对对方的长相、身高、年龄等基本信息均不了解,无法相互指认,除此之外,许多诈骗分子隐匿于境外作案,因此使得公安机关人员的调查取证、侦办及抓捕工作加大了难度。

2.存在法律漏洞

我国《刑法》对诈骗犯罪有明确的规定,并且在不断地完善,2016年12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更新,电信诈骗手段也在不断翻新、层出不穷,这使得法律一定程度滞后于社会的发展,使得现有的法律法规存在许多漏洞之处,无法对此类诈骗分子使用相匹配的定罪量刑标准,不法分子得不到应有的惩罚。

(三)被害人因素

电信诈骗案发率高也与被害人有着直接的联系,一方面,被害人在趋利避害、贪图利益的心理作用下,轻易相信积分兑换、退税、中奖等诈骗电话或短信,从而按照诈骗分子的指示一步步操作,继而上当受骗。另一方面,受害人安全意识薄弱,在冒充公检法、银行、国家工作人员,尤其是使用虚拟的110号码拨打电话时,被害人由于对公检法的工作流程一无所知,因此很容易相信诈骗分子的谎言,掉进不法分子设计的圈套中而被骗大量钱财。

(四)个人信息泄露严重

信息网络时代,各大社交媒体平台、购物平台、网络公司等需要用户在初次使用时进行注册登记。如果个人隐私信息得不到妥善保管,很容易造成信息的严重泄露,而个人信息的泄露也为不法分子实施诈骗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得诈骗分子有“的”放矢。

(五)电信公司、银行在业务办理和管理上存在监管疏漏

电信运营商往往只注重经济利益,而疏于对业务的监管,例如短信群发业务、发放大批无记名电话卡等等,这样很容易造成人卡不一的现象,继而成为公安人员办案过程的障碍。而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往往为了完成“任务”或者提升“业绩”大量发放银行卡,甚至用假身份证或者过期的身份证也可以成功办理多张银行卡[5]。无论是电话卡还是银行卡,这种疏忽管理行为给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电信诈骗赃款流向规律特点明显,但银行至今未有完整有效的监管和自动拦截系统[6]。

四、电信诈骗的防控对策

(一)积极地做好取证工作

犯罪证据是给犯罪嫌疑人定罪的重要依据,如电信诈骗中的通话记录单、收发短信记录、受害人及嫌疑人的手机银行转账记录、ATM机存取钱的视频监控资料等等。这就需要电信和银行工作人员通力合作,给公安机关提供所需证据资料。

(二)加强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和专业队伍的培养

诈骗犯罪团伙中不乏高科技人才,其诈骗手段和作案工具融入了高科技成分,这就需要公安机关工作人员中具有破解木马病毒、钓鱼网站链接、诈骗软件等的水平和技术,公安机关也可以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案件侦查中,通过大数据技术来收集、分析电信诈骗中的证据,对全国多起案件进行串并分析,使得作案证据更加充分、完整、有力,然而这需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一问题,例如从各大高校招聘优秀毕业生,各个警校加大相关人才的培养力度,从而组建一支专业的人才队伍。除此之外,还需不断优化更新国家反诈中心APP,对诈骗电话、短信等行为进行及时的拦截处理,以提高反诈APP的有效性。除了公安系统外,电信和银行工作人员也应定期进行反诈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发挥其技术优势,进一步提高改善反诈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封堵涉诈号码。

(三)加强区域合作、国际合作

由于公安部对电信诈骗的严厉打击,使得许多诈骗团伙潜伏在国外对国内人员实施诈骗,或者隐匿国内对境外的人员进行诈骗,再者由于国内外的法律法规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使得案件取证、侦办和抓捕行为难上加难,因此跨区域、跨国间的警力合作、资源共享显得尤为重要,建立完善、健全的跨国跨区域的警务合作机制、共享资源、共享警力,很大程度上可以缩短侦破时间,及时抓捕犯罪嫌疑人,有效制止受害人被骗资金的流失,尽量挽回损失。

(四)加强宣传教育

电信诈骗能够得逞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诈骗行为警惕性不高。因此,公安机关应与电台各大媒体加强合作,将诈骗案例制作成公益短视频、公益海报、图片或者宣传手册等,通过电视、报纸、宣传栏、网络平台等渠道进行反诈宣传。社区民警可以定期走进社区、学校等场所进行面对面的反诈讲座,加强政策法制教育,提高居民的防范意识。

五、结束语

电信诈骗屡打不绝,诈骗手段不断迭代更新,危害范围越来越广,公安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打击电信诈骗的各种专项行动,如“断卡行动”“净网2020”等等,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从公安部发布的数据统计来看,2019年前诈骗案件量总体呈上升趋势,2019年达到峰值,2019年后开始呈下降趋势,即使是这样,电信诈骗的形势依然严峻,民众对于诈骗行为不可掉以轻心,否则将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受到精神上的创伤,甚至于付出生命的代价,因此,国家应该建立健全有关电信诈骗的法律法规,公安机关应加大对电信诈骗的打击力度,社区协同物业进一步提高民众的自我防范意识,将诈骗行为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

猜你喜欢
诈骗犯罪
公园里的犯罪
环境犯罪的崛起
中国慈善家(2017年6期)2017-07-29 08:00:11
警惕理财诈骗六现象
商周刊(2017年11期)2017-06-13 07:32:30
合同诈骗
信用卡诈骗
电信诈骗
擦亮双眼,谨防招生诈骗
什么是犯罪?
重新检视犯罪中止
诈骗
小说月刊(2014年10期)2014-04-23 08:5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