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杰 张云婷
2022年12月17日,在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广东省教育厅的指导下,华南师范大学成功主办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师德论坛。来自全国各省及港澳地区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校长及师范生代表,围绕“国家认同、文化自信与良师担当——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模式创新”这一主题,以主题报告、TED演讲、分论坛专题报告、主题沙龙等多元形式,进行了深度对话交流。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强调,要结合粤港澳大湾区教师教育发展实践,探讨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与国家认同、中华优秀文化传承、民族文化自信自强的关系,把教育文化基础建设得更加深厚稳固。与会人员就“如何通过师德师风建设奠定教师师德的价值根基和精神底蕴”等问题展开讨论。
嘉宾学者坚持问题导向,探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文化自信自强过程中,师德师风建设遇到的新问题、深层问题、突出问题和教师急难愁盼的难题。
教师对教育根本问题缺乏充分认识和践行。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原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吴颖民认为,学校教育工作者要想清楚并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三个根本问题,学校教育才不会偏离正确方向,才能够培养出真正胸怀“国之大者”的时代新人,而不是培养出一批“精致利己主义者”。当前,学习欲望和学习能力不强是阻碍教师顺应形势发展的关键问题。
教师家国情怀、身份认同和情感归属有待精准增强。澳门中华教育会副理事长陈志峰进行的澳门教师家国情怀现状调查显示:国家认知方面,受访教师对中国内地政治、经济、司法制度的了解程度低;20-40岁年轻教师在身份认同和情感-承诺维度水平显著低于40-60岁教师;教师对粤港澳大湾区的认同感最低,且关注程度和兴趣度较低;家国情怀水平以高中教师、初中教师、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的顺序依次递减。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被忽视的问题一直存在。华东师范大学刘良华教授提出,我国课程标准、课程方案的修订很少关注中国古典教育思想。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兴发教育等许多有价值的本土概念和思想未得到应有重视。深圳市罗湖区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翠园教育集团总校长郭玉竹认为,我们的文化受到了侵蚀,年轻人基本没有好好读过经典原著,写的文字很多是网络语言。
智能时代和文化冲突背景下教师价值信仰受到冲击。国家行政教育学院石连海副研究员提出,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冲击着教师价值信仰,海量知识和信息流容易使教师陷入迷茫和困顿,个别教师迷失自我、价值观扭曲,影响师者形象。
针对师德建设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华南师范大学王红教授认为,国家认同是国家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根基。作为教师,更好地推动每一位学生、青少年包括教师自身达到高度的国家认同,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职责。
教师坚持培根铸魂成就育人之师。吴颖民认为,培养教师的国家认同是倡导教师胸怀国家民族,有大德、大爱、大情怀。学校要把师德建设作为学校教育根基,以理想型育人目标引领教师做“育人之师”,把培养可堪担当国家民族建设重任的有用之才作为职业使命,这样的教育才能既赢在当下,更赢得未来。
教师坚定“一国两制”制度和文化认同。任友群司长强调师德师风建设要培育德才兼备之师,始终筑牢“一国两制”教育文化基础。华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王斌伟提出,粤港澳三地历史上同根同文,语言、习俗、文化传统有众多共同点。“两制”前提是“一国”,对祖国的国家认同、文化认同要求与大陆教育具有一致性。
教师坚守国家认同和民族文化自信自强脉脉相通。河南师范大学教授崔振成认为,国家认同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中,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双创”背景下,教师更应有弘扬家国情怀的底气。
与会者一致认为,文化自信是大国良师的精神底蕴。教师坚守捍卫并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崔振成强调教育者应努力成为“文化人”,用文化涵养精神底蕴,坚守、捍卫和转化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伦理思想、人文思想、教化思想等;刘良华认为,教师文化自信的培育应充分重视中国古典文化(四书五经、四大名著等)和古典教育思想(兴发教育思想、学思行教育等)的学习传承;陈虹会长介绍了澳门中华教育会自2000年启动的“中国文化常识达标工程”,每年举办文化常识考试、有奖网上学习(中国成语、历史、地理等)、文化之旅等各项系列活动,宣传推广中国文化,增加国家和文化认同。
教师树立强化文化人身份自觉。华中科技大学刘长海教授关注到教师作为“文化人”身份的弱化,基于博耶学术分类视角,将教师学术划分为学科学术、教学学术、德育学术、人生学术四个维度,重构教师文化人身份,强调教师要树立文化人身份自觉。
教师善于将文化自信及传承浸润在教育教学中。广东实验中学莫莉老师致力于充分展现传统服饰、书法、绘画、昆曲等传统文化之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创造美,建立文化自信。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民乐小学校长周少伟引领师生将传统醒狮技艺与音乐舞蹈融合,让师生在传统文化再创造过程中感受文化魅力,弘扬传承岭南文化。华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石茂仙在西藏支教时,将中国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融入美术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文化自信。澳门培正中学利用AI技术建造虚拟中华文化馆,带领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澳门大学王闯教授认为,西方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强调同质性和排他性。中国则主张,不同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历史文明、国家意志在国际活动中目标一致、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促进人类社会整体发展。暨南大学陈才俊教授认为,要通过教育路径唤醒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类本性和公民全球责任意识、建构主体间对话与理解的教育行为、以共享发展理念建构国际合作的新型关系。华南师范大学张永刚教授强调,教师要基于共同价值,致力于全人类相互尊重、互相平等的人类文化观培育,用中国叙事彰显中国担当。澳门科技大学助理教授郑应峰强调,文化身份的自我认同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初始出发点。
石连海认为,智能时代的知识抓取来源更广泛、速度更快、数量更多,教师面临价值信仰冲击、知识更新、角色转化、方法变革等挑战。
教师要勇于在挑战与危机中转变角色定位。湖北民族大学邹太龙博士认为,教师角色在人工智能时代遭遇“教师”指谓泛化、知识权威式微、教学经验衰弱、道德形象矮化等危机,需要将自己转换为海量知识的中继站、教育资源的筛选者、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教学变革的推动者。
教师要精于关注和引领教育现实中的人和关系。张永刚认为,学生是现实关系中的人,技术融入学生现实学习生活世界中,教师更应关注互联网和技术思维、人和技术的关系,这本质上是对人对学生发展的关注,能够引领学生更好地发展。
教师要善于引领新技术赋能教书育人。澳门培正中学校长高锦辉博士介绍了学校AI课程,通过校本研修、课程开发及与校企合作,推动教师学习新技术。王红强调技术是人为创造出来,不能被异化,应为我所用,教师用什么态度拥抱技术值得思考。
教师要乐于和AI教师分工合作立德树人。曾文婕提出AI教师能承担部分教学和评估任务,并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支持,使真人教师从大量重复工作中解脱。教师应强化对学生学习困难的研究指导者角色和社会与情感能力发展指导者角色。
合肥师范学院宋冬生教授认为,师生关系是师德的原点和落点,要让师德走向课堂,走向学生的心理世界。师德研修要更加关注教师道德自发、自主、自律和自成,以自律判断为核心,建构自主反思解决师德问题的研修模式。澳门科技大学林广志教授结合研究生教育,提出师生关系是平等、合作的,教师必须树立为学生创造机会的理念,而非学生为老师创造价值。
明确师德培育养成目标。香港教育大学邓怡勋教授基于《香港教师专业标准参照》,介绍了香港师德建设特色,指出该文件强调教师是关爱学生的育才者、启发学生的共建者、敬业乐勤的典范,分别对应专业成长阶段:基本要求阶段、能力胜任阶段、成就出众阶段。该标准对教师反思专业成长、学校促进教师履行专业责任、机构提供专业发展课程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强调一体化培养体制机制。深圳大学李臣教授从教育情怀视角提出,在目标指向上要注重教育家精神;在培养体制上推进课程建设,创新UGS一体化教师治理机制并形成大中小幼主动对接生态,扎根教育现场;在培训制度上减轻教师负担,让教师有更多时间与学生交流、探究教学、创造宽松的自我更新环境,呵护教师教育大爱和创新勇气,激发教师内生动力。
创新培育师德培训团队。湖南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黄佑生介绍了“双育”研修模式,其基于成果导向,明确“育己+育他”双重交互过程,构建“测评诊断、任务挑战、系统学习、实战操练、考核反馈、成果试用”六段式运行流程,培育了一批优秀的师德培训人才。
学校良好的师德师风源于学校长期坚守和追求的价值理念与文化传统。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校长张基广提出学校要强调:第一,文化传统表现为温暖的细节,让教育在细节中潜移默化发生,文化自然得到传承;第二,尊重教师需求和体验,提供表达展示等机会让更多老师有尊严感、获得感、驱动感和成长感。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小学校长张青云强调师德建设应重视红色文化基因传承,提出实施红色基因铸魂“七个一”模式。
任友群司长认为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持续形成特色品牌,能够发挥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王斌伟介绍了华南师范大学的经验。第一,用关怀型师德理念培养硕士研究生、师德培训者等师德教育专业人才;第二,通过遴选教育部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实验学校、开展全国中小学师德师风建设调研,扩大师德建设品牌影响力;第三,研制师德修养培训课程标准体系,为培训提供科学依据;第四,培育粤港澳大湾区师德论坛、师德巡讲等品牌宣传活动,打造《中小学德育》杂志宣传平台,树立师德标杆人物,强化区域师德师风经验推广效果。河南省师德建设宣传中心主任刘肖分享了师德宣传机制的创新:通过长篇系列报道、持续学习活动深度宣传学习新乡市区域师德先进群体;通过深度采访、整版报道、结集成书等方式从最美教师推介活动衍生出系列品牌;跨越传统采访编辑出版边界,将教育专业报刊《教育时报》打造成师德宣传全媒体平台。
论坛最后,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建华提出了新的期待:粤港澳大湾区教育工作者能够以更坚定的信心和决心、更强烈的责任和担当,不断树立文化自信、增强国家认同、胸怀“国之大者”,努力争做新时代“大国良师”,支撑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