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清音
[F教材“探究与分享1”]
【引思】承担侵权责任的依据是什么?侵权责任承担方式有哪些?民法对诉讼时效的规定是什么?
【导学】
1. 侵权责任
(1)承担侵权责任的依据:法律保护民事主体的各项人身权和财产权。行为人侵害他人的民事权利,应当依法承担侵权责任。
(2)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
①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②这些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可以单独适用,也可以合并适用。
③民事权利遭受侵害的形式多种多样,侵权人所须承担的法律责任也有所不同。
④法律规定惩罚性赔偿的,依照其规定。
2. 诉讼时效
(1)含义:民事诉讼中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保护自己的合法民事权益的法定期限。超过了诉讼时效,虽可提起诉讼,但所主张的权利则不受法律保护。诉讼时效分一般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
(2)期限: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人应当及时提出相关请求。
拓展延伸
提醒:侵权责任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违约责任一般不支持精神损害赔偿。
【即时训练1】李某与杨某是邻居,因相邻关系问题没有妥善解决而交恶。近日,杨某发现李某买了一只宠物狗并故意给其宠物狗取和自己一样的名字。在该事件中,李某( )
①侵犯了杨某的名誉权和姓名权
②侵犯了杨某的荣誉权和姓名权
③应承担停止侵害、赔礼道歉等责任
④应承担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责任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即時训练2】权利人在实现自己的权利、向他人追究法律责任的过程中,要注意诉讼时效。如果没有法律特别规定,普通的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 )
A. 一年 B. 三年 C. 五年 D. 八年
[F教材“探究与分享2、3”]
【引思】如何判定侵权责任?如何区分过错推定责任和无过错侵权责任?法律规定侵权责任的意义是什么?
【导学】
1. 一般侵权责任
(1)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
①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即发生损害事实),是指因一定的行为或事件对他人的财产或人身造成的不利影响。可以分为:
②行为人主观上存在过错(故意或者过失)。行为人过错程度直接关系到对其行为性质与责任大小的认定。主要有两种形式:
③侵权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这是构成一般侵权行为的必备条件。
提醒:侵权责任法上的因果关系是指损害结果与造成损害的原因之间的关联性。因果关系是各种损害赔偿责任中确定责任归属的基础,它或者确定责任的成立,或者排除责任的承担,决定着损害赔偿的范围。
2. 特殊侵权行为:过错推定责任和无过错侵权责任
3. 法律规定侵权责任的意义
(1)旨在保障民事主体的合法权利不受侵犯,合理确定相关行为人与权利人之间的利益。
(2)法律规定在特定情形中适用过错推定与无过错责任原则,对社会某些群体的合法权利给予特别保护,体现了社会公正。
(3)侵权责任规则有助于平衡社会各方利益,合理预防损害,促进社会和谐。
澄清误区
误区1:行为人如果主观上不是故意的,可以不承担侵权责任。
澄清:行为人是故意还是过失,往往并不影响其承担民事责任,但过错程度对于衡量其责任大小具有法律意义。
误区2: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就是无过错侵权责任。
澄清: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是过错推定责任;法律规定无过错侵权责任的,则行为人只要损害了他人的民事权益,不论其有无过错,均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是无过错侵权责任。
【即时训练3】小赵跑步时撞倒老张,两人就侵权责任产生争执。根据侵权责任的一般规定,构成小赵侵权责任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①小赵客观上存在故意
②老张主观上不存在过错
③老张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④小赵的行为和老张的损害结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即时训练4】李某在小区里遛狗不拴狗绳,孙某看到李某的狗突然跑向自己,受到惊吓后摔伤,花费医药费近千元。该案例中( )
A. 孙某如果提起诉讼,那么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B. 李某的狗没有直接咬到孙某,故李某无须负责
C. 李某虽然没有过错,但出于人道应当进行赔偿
D. 李某遛狗不拴狗绳致人摔倒,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即时训练5】小王在动物园参观游玩,园内猴子因受到他人刺激导致小王受伤。关于动物园责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应承担过错推定责任
②动物园管理方通过证明自己尽到管理职责的,不承担侵权责任
③应承担无过错侵权责任
④动物园管理方通过证明小王行为存在过错的,不承担侵权责任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F教材“探究与分享4、5”]
【引思】民法对行使民事权利是如何限制的?民法对人身权利和著作权的限制是怎样的?
【导学】
1. 民法对行使民事权利的限制
民事主体行使民事权利时不能超过正当的界限,并且不得滥用民事权利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
2. 民法对人身权利的限制
(1)表现:对经营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就不能认定为侵害名誉权。
(2)原因:这些行为是保障消费者批评监督权所必需的。
(3)例外:借机以诽谤、诋毁、侮辱等方式损害对方利益的,则构成侵权。
3. 民法对著作权的限制
【即时训练6】某电视台曝光了一些大品牌企业的欺诈行为,这些商家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在消费者中引起极大震动。该電视台的这种做法( )
A. 欺诈、误导了消费者 B. 侵害了企业的名誉权
C. 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 D. 是在行使批评监督权
【即时训练7】我国对著作权的限制种类有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使用,下列情形中属于作品的合理使用的是( )
①将他人作品添加自己的名字再公开发表
②为上公开课某教师复制已经发表的作品
③报刊私自转载其他报刊上已发表的作品
④为写论文适当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F教材“探究与分享6、7”]
【引思】什么是相邻关系?如何处理相邻关系?法律规定相邻关系的意义是什么?
【导学】
1. 相邻关系的含义、实质和类型
(1)含义:相邻关系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毗邻的不动产所有人或占有(使用)人,在行使不动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时,相互之间应当给予便利和接受限制而发生的权利义务关系。
(2)实质: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所有权的限制或延伸。
(3)类型:相邻用水、排水,相邻通行,相邻不动产利用与管线安设,相邻通风、采光、日照,相邻有害物质排放,等等。
2. 如何处理相邻关系
(1)原则:民法典规定,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2)依据: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
(3)相邻关系一方在为自己便利行使权利时,应当照顾到相邻方的利益。
提醒:“相邻”意味着只要他人不动产的使用对自己不动产的使用产生影响,或者说对本人不动产的使用影响到他人不动产使用的整个辐射面积和空间,都可称作“相邻”。如一楼产生噪音,六楼被感知,仍可谓一楼与六楼相邻,可基于相邻关系行使相邻权。
3. 法律规定相邻关系的意义
法律规定相邻关系,对于保护相邻不动产权利人的合法权益,稳定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即时训练8】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相邻关系纠纷看似简单,标的也不大,但对于当事人来说,邻里之间低头不见抬头见,一旦发生相邻妨害就会对生活质量产生影响。下列关于相邻关系说法正确的有( )
①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所有权的限制或延伸
②法律规定相邻关系,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③相邻关系是对不动产用益物权的限制或延伸
④处理相邻关系,应该首先按照当地风俗习惯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即时训练9】“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大学士张英礼让邻里,遂有桐城著名的六尺巷。近年来,桐城市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推出“六尺巷调解工作法”,以情动人,以理感人,以法服人。“六尺巷”的故事启示我们( )
①应当按照团结互助的原则处理相邻关系
②诉讼解决邻里间纠纷必须严格依法进行
③要强化公民的规则意识以维护公序良俗
④不动产权利人要为相邻人提供一切方便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参考答案】
1. A 2. B 3. D 4. D 5. A 6. D 7. C 8. A 9.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