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的“道”与“术”*

2023-03-05 05:46宏,吴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立德思政思想

郑 宏,吴 薇

(厦门大学 教师发展中心,福建 厦门 361005)

教育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决定性意义的事业,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课程思政是对思政课的延续与创新,是高等学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新时代党加强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和新方向[1]。近年来,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常常是凭感觉或按要求机械地进行课程思政,所以屡屡出现“两张皮”或“硬融入”的现象,根本原因是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本文通过厘清立德树人中思政课、课程思政及教师这三个关键的内在逻辑关系,分析大思政课的实质,在此基础上尝试为教师提供一整套“道术相济”的理念与方法,助力教师高质量完成课程思政的育人目标。

一、落实立德树人的“三个关键”

近年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深入人心,课程思政的认识与实践不断深入,但是很多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认识上还存在困惑。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讲好思政课不仅有‘术’,也有‘学’,更有‘道’”[2]。要领悟并掌握课程思政的“道”与“术”,首先必须清晰把握课程思政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比如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思政课、课程思政和教师这三者的内在逻辑关系及大思政课的实质是什么,这是贯彻落实课程思政的认知前提。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政课就是通过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把爱国主义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2019 年3 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关键课程[2]。2019 年10 月教育部《关于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明确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求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建设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二)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

2017 年12 月5 日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正式提出“课程思政”理念,要求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提出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统一,充分挖掘各类课程和教学环节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引领带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2020 年5 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强调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3]。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这是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更是必备内容。

(三)教师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主体

教师是教育实施的主体,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强调,“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4]。《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教师队伍是课程思政的“主力军”。2020 年9 月1 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明确指出需要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于教师,关键在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经师易求,人师难得。”经师与人师统一的教师才是课程思政的“主力军”,才能承载立德树人的时代重任。

以上“三个关键”在立德树人过程中的地位与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是三者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明确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因与目的。这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本质上是指所有蕴含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包括思政课、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和实践类课程。其次,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与实施,关注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建设主战场与课堂教学主渠道。最后,教师是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主体,强调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开展过程中教师作为主力军的使命与责任,阐明“谁来培养人”问题的重要性。这三个关键形成一个立德树人的闭环,任何一个关键都不可或缺,它们共同完成“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任务。

(四)大思政课是对“三个关键”全面的升级优化

2021 年3 月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5]。2022 年8 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再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要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建好“大师资”,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教育引导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6]。该工作方案中的“大课堂”“大平台”和“大师资”都表明,“大思政课”不仅仅是对“思政课”的改良和提升,它根本上是对思政课、课程思政、教师这三个关键全面的升级优化,并且为构建整个思政教育新格局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到《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反映了对思想政治教育认识的不断深化,体现了课程思政一步步从理念到原则到实践的发展脉络。把握立德树人中思政课、课程思政及教师这三个关键的内在逻辑关系及大思政课的实质,为课程思政的“道”与“术”确立了认知前提,有利于教师自觉追求并掌握课程思政的“道”与“术”。本文课程思政之“道”是指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坚定信念,是教师对教书育人的根本理解;课程思政之“术”,是指教师将课程思政的理念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中的方式方法。需要明确的是,教育部强调课程门门有思政,教师人人讲育人。在这个意义上,本文所讨论的“道”与“术”适用于所有课程和所有教师(各类课程与思政课)。所有教师和所有课程都是思政教育的重要一环,都肩负着立德树人的重要使命。

二、课程思政之“道”

课程思政要真正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必须教师“言传身教”,因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本身就是上行下效的思想传导过程[7],为了实现一个心灵对另一个心灵的影响,教师首先应该把课程思政上升到“道”的层面,即教师对课程思政具有坚定的信念,深刻理解立德树人的意义。只有心存育人之“道”,才能精进教学之“术”。老子《道德经》有云,“有道无术,术尚可求;有术无道,止于术”,这是对理念原则和方法手段之间辩证关系的理解。“道”是隐的,“术”是显的;道是内里的积淀和支撑,术是表面的呈现和方法。课程思政之“道”,主要应该包括教师献身教育的情怀、立德树人的意识和以生为本的大爱。

(一)献身教育的情怀

教师首先要有热爱教育的情怀,对开展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有深刻的认知和坚定的认同,才能在“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和改进,从而引导学生从意识形态的被动注入转化为精神上的主动认同。2014 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潘懋元先生曾经这样说:“我一生最为欣慰的是,我的名字排在教师的行列里,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还会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对教师职业的崇尚,使得潘懋元先生始终热爱教育工作、忠于教育事业。厦门大学有一个坚持多年的学术传统——周末学术沙龙,其首创者正是潘懋元先生。早在20 世纪80 年代中期,潘懋元先生就开始每周六晚上在家中举办学术沙龙,并邀请学生们参与。在这种自由开放的讨论环境中,师生平等对话,相互启发思维,共同追求真理。这种活动已经成为厦门大学一种宝贵的学术传统。据统计,潘先生共举办了大约800 场学术沙龙。每一位参与的学生都在思想上深受启发,获益良多。潘先生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奉献,以及他在工作中自然流露出的情怀,无疑是最能打动人心的,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情怀是教师教书育人开展课程思政的不竭动力与源头活水。

(二)立德树人的意识

课程思政是一项“立心立命”的工作,既要有自上而下的纲要指导,更要有自下而上的意识自觉和认识自觉,思想政治教育本来就是“有意识”的影响而不是“无意识”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界定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并促使其自主地接受这种影响,从而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8]。“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体现的正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意识”。潘懋元先生曾说过,“导师对学生在专业知识上的具体帮助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方向上的指引、方法上的点拨及人格上的影响”[9]。这里方向上的指引,主要是人生的方向;人格上的影响更是注重对学生高尚品德的培养,体现了潘懋元先生自觉的立德树人意识。课程思政的意识非常重要,没有立德树人意识的教学虽然客观上也会产生一定的思政效果,但是传递到学生心灵的深度和广度是有限的,教师只有增强自觉的育人意识,把思政要求从他律转为自律,亲身深入实践、体悟,才能进一步认识和把握课程思政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找准育人角度,高质量地完成良好的思政教育。

(三)以生为本的大爱

教师要有仁爱情怀,把对家国的爱、对教育的爱、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心中始终装着学生,让课程思政成为有温度的育人过程。著名教育家、清华大学终身校长梅贻琦将心怀大爱作为师生关系理念的基石,倡导教师从教时要回归关爱学生的本质,将学生放在第一位,不仅教书更要育人,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情感和爱,他自己也以此理念终生不渝地进行教育实践。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对学生进行成功教育的先决条件,也是教师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10]。著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认为,真正的爱是建立在信任和理解的基础之上的,只有信任学生、理解学生,真诚平等地对待学生,教书育人才能真正发生,课程思政也才可能成功。同时顾明远强调,教育中的爱不同于父母的爱,它是对民族的爱、对国家的爱、对未来的爱,是不求回报的爱[11]。如果教师没有以学生为中心,没有对学生的爱,课程思政只能是干巴巴的说教;对学生成长成才充满“走心”的情感投入,才可能成就“入心”的更有亲和力和感染力的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之“道”是高质量实施课程思政的根本保障,教师只有坚定献身教育的理想信念、提升自身育人的意识和能力,心怀以生为本的大爱,通过自身高尚的道德情操去感化学生、用扎实的学识积淀激发学生对高深知识的执着追求、用仁爱之心关爱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才能更好地做学生人生路上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三、课程思政之“术”

课程思政之“道”为教师实施课程思政铺设了不可或缺的信念与意识基础,但要真正落实课程思政,广大教师还需要在“道”的引领下不断实践并提升具体的课程思政之“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12],因此开展课程思政的第一步就是找到“盐”即思政教育元素。教师必须认真梳理教学内容的专业知识脉络,深入挖掘提炼其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因为教学内容决定着课程的内涵、价值与吸引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效果[13],宝贵的思政元素是实施课程思政的资源库。

(一)课程思政的“寻盐之术”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要求和内容重点,强调要对学生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纲要》的第五部分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把现有的高校专业分成七大类分别罗列了体现各种专业特色的思政元素。然而,这些思政元素非常丰富,很多老师不知从何入手。为此,在分析和归纳后,本文提炼了历史、时代、实践三条路径。无论教师来自何种专业背景,他们基本上都可以通过这三条路径深挖并寻找到思政教育之“盐”。

1.历史路径

在历史路径中,首先,通过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 “四史”进行课程思政,这是大家比较熟悉的也是大多数教师都在做的。其次,深入了解学科(专业)发展历史,比如影响学科发展的重要人物、关键事件以及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历史,藉此对学生进行专业认同感、科学思维方法、科学伦理精神及大国工匠等方面的思政教育。第三,在校史中结合校情、校友、校风、学风等元素对学生进行师德师风、大学精神和校园历史文化认同等思政教育。第四,结合高校所在地的地方史,如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风俗、具有影响力的历史事件等,增进学生对多元文化和本地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四史也可以与学科发展史、校史、地方史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学术文化,比如井冈山大学就可以把党史、地方史、校史和学科发展史等结合起来,综合利用当地丰富的红色思政资源。

厦门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学院包立君老师在讲授研究生专业基础课“矩阵论”时,结合校史讲述萨本栋校长亲手创办机电工程系的故事,在萨本栋校长自强精神的激励下,一代代厦大电子人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研制出全国第一台晶体管收音机、第一个GaP 基红/绿/黄平面发光二极管、第一台平板示波器等,为新中国半导体事业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通过讲述电子学科发展史和院系史,为枯燥的学科史增添了人文情怀,学生切实感受到厦大历史与文化的魅力,学科历史与厦大精神共同构筑了“矩阵论”的思政之魂,引导学生树立实干创新、精益求精的科学精神和奋发图强、报效祖国的人生观,激励学生成为有本领、有担当、有情怀的科技人才。

2.时代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这句话非常深刻地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因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学生及学生所处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生成长的规律,密切关注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施教。首先,要讲好时代故事,在时代的案例与先进人物身上寻找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代精神与职业精神的典型;其次,关注全球时代热点、焦点,善于利用国内外的事实、案例、素材,在国际比较视野中让学生看到中国的进步与国力的提升,深刻领悟中国的制度优势,树立文化自信;最后,还要充分掌握当代学生们的兴趣点与困惑点,以问题为导向,有的放矢地答疑解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杨鹏老师在“舆论学”课堂中,以疫情背景下防疫专家的专业水平为例,引导学生理解舆论研究的专业性。钟南山院士在抗疫期间直言不讳,使得大众能在第一时间对疫情状况获得最直观的了解,积极防疫,没有陷入对未知的恐慌。美国传染病学专家安东尼·福齐博士在2020年3月份美国疫情暴发的前期阶段就发出预警: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美国将有数百万人感染,15 万—20 万人死亡。事实证明,福齐博士的预测非常准确,但美国政府并未采纳专家的防控建议,后来导致数千万人确诊感染。“舆论学”将课堂与时代焦点问题有效连接,突破课堂只传授知识的局限性,以钟南山院士和福齐医生事迹为例向学生解释“专业性”,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激发学生对中美两国制度和文化差异的思考,明辨是非,增进了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认同。

3.实践路径

《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号召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并且要求设立一批实践教学基地,这是倡导思政教育要理论联系实践,也是社会实践一流课程建设在课程思政领域的体现。比如通过实践类课程、实习或比赛等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弘扬职业精神、劳动精神,倡导知行合一;通过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和学生的亲身参与,增强其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实验课程和科研活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安全意识、严谨作风和动手能力等;还可以通过志愿者活动、暑期调研和服务学习等培养学生的服务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应用型本科或高职院校可以更多地采用实践路径,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实践,关注现实问题,帮助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实践中增长智慧才干,在奋斗中磨炼意志品质。

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一门专业课程“高级卫生事业管理学”,在课程中设计了前往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参观的实践环节,学生们实地学习社区服务中心的基本工作内容和流程,更好地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区卫生服务政策体系,也认识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居民健康“守门人”的意义。这门课程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入一线切实了解了医院管理活动的组织机制、运行机制及发展规律,而且使学生接触到新形势下医院管理、基层卫生等实际工作,让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同时认同了专业价值,提高了专业能力,学会了知行合一。

2014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谈到,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14]。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养大德。同时,还得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我们从历史、时代、实践三条路径找到的思政之“盐”,就是大德、公德、私德的集中体现,藉此培养学生看待现实问题的历史角度和全球视野,增进承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感,修好公德的同时学会做人做事修好私德。

(二)课程思政的“溶盐之术”

2019 年3 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思政教学的八个原则: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2],这些原则对课程思政同样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原则是基于规律具有普遍性和抽象性的宏观指导,而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是生动和丰富的,具有特殊性,我们通过历史、时代和实践三条路径寻找到合适的“思政之盐”后,不能让学生光吃盐,最好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地吸收,因此教师需要深入研究课程思政的“溶盐之术”,不断琢磨如何把抽象的原则转换为具体生动的课堂教学,给予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溶盐之术”既要讲究科学,也要综合创新。

1.适量适时科学“溶盐”

在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内容要盐溶于水,首先需要掌握两点:适量和适时,盐量太多或太少、放盐的时机太早太晚都不合适。如果处理不好“思政”与专业的关系,不能将思政内容“适量又适时”地融合到专业课教学中,极有可能出现事与愿违、适得其反的后果。比如:在专业课的课前课后进行一段与专业内容无关的空洞说教,呈现生拉硬扯、两张皮现象,这是“不适时”;如果教师大部分时间在进行思政教育而不是专业教学,把专业课变成了思政课,被学生抱怨“太思政了”,这就是“不适量”。科学“溶盐”需要“适量又适时”地把思政元素融入专业教学中。例如,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的钟威教授在讲授“数理统计”的“抽样偏差”时,引导学生分析知识点和正反面案例,抽丝剥茧,步步深入。在课程即将结束时,他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抽样过程和统计方法都是正确的,有时结果却是错误的?在同学们积极讨论思考之后,钟老师用马克思的一句话作了精辟的总结:“事物的现象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歪曲的,关键是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个总结不仅是对前面专业课内容的自然延伸,同时也画龙点睛地引入了辩证思维的思政元素,其时机和分量的把握都恰如其分,一下子把具体统计方法的讲授从技术层面上升到认识论和方法论高度,让学生茅塞顿开。

2.方法多元综合“溶盐”

在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中,若能将“思政之盐”系统、有逻辑地融入教学中,不仅能够“润物无声”地塑造德才兼备的人才,也会“潜移默化”地起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教师作为开展教学的重要主体,其教学技巧与多种方法的运用直接影响课程思政的效果和质量。例如,厦门大学俄语专业的一门课程“独联体概况”,老师在讲授时颠覆传统教学模式,采用翻转课堂将丝路沿线的其他俄语国家纳入课程内容,将这些俄语国家的国情文化与思政学习相结合,让学生自己搜集并提炼思政元素。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真正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课后有了更多自主思考的机会和动力,提升学生思政学习的自主性。老师还将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专题教学、信息化教学手段和建立教学资源库等方式融会贯通,将问题导向型与任务型教学相结合,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多元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使得学生的收获也是丰富全面的。

3.独辟蹊径创新“溶盐”

课程思政的“溶盐之术”法无定法,结合课程性质和特定内容,独辟蹊径创新教学方式往往让学生印象深刻。上海中医药大学张黎声教授讲授“人体解剖学”课时,引导学生参与遗体捐献、接受的过程,并且利用这些具体过程和形式作为载体,挖掘人体解剖学课程中承载的“感恩、敬畏、责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如他组织学生参加遗体捐献追思会,家访遗体捐献者并邀请捐献者家属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让学生书写感恩卡和敬献鲜花,这些活动使学生强烈感受到遗体捐献者及其家属的大爱和大义,“冷冰冰”的课程变得有温度有情怀,激发了他们内心的社会责任感,张黎声教授独特新颖的“溶盐之术”产生了良好的思政效果。又如济南大学苗丽安教授在讲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时,使用以问题为驱动的案例教学法,将原本描述事件概率关系的贝叶斯公式与伊索寓言“孩子与狼”相结合,引导学生套用公式去分析村民对小孩的信誉度是如何下降的,在小组讨论和师生互动中计算出撒谎会使可信度下降的具体数值,从而使学生认同并深化做人要讲诚信的美好品德。苗丽安教授把枯燥无味的定理公式与绘声绘色的童话相结合,巧妙艺术地将诚信教育引入专业知识教学之中,寓言故事的运用不仅提高了学生对定理公式的理解与应用,也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渗透到每个学生的心中。

总之,教师提升课程思政之“术”的关键在于结合学科特点,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将思想政治元素之“盐”有机巧妙地溶入各类课程的教学中,从传统课程的单一“育智”升华为“育智”与“育志”的结合。还有一点需要引起重视,即教学方式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当教师采用科学、综合、创新的“溶盐之术”时,就是在言传身教地启迪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当然,教师的课程思政之“术”不是一朝一夕能够速成的,需要不断地摸索和总结。教师要把课程思政的机械规定转化为自身的教学艺术追求,时刻保持对前沿学科知识的密切关注,主动掌握多元化的教学技术,充分运用现代教学手段,突破传统课堂的局限性,不断精进育人技巧,才能在讲好专业知识的同时,将德行培养贯穿于教学之中,使得课程思政的开展如盐溶水,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

四、教师修“道”之路

“寻盐之术”和“溶盐之术”聚焦的是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提升,而课程思政之“道”则是从根本上增强教师的育人意识和师德素养。如果教师缺乏“道”的强烈自觉,即使拥有高明的教学之“术”,课程思政也难以为继,正如古人所云: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道”是“术”的灵魂,“术”是“道”的体现,二者互为表里,因此教师修炼课程思政之“道”非常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曾要求教师群体做“四有”好老师;2021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教师要成为大先生,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促进学生成长为全面发展的人”[15]。“四有”好老师和“大先生”都包含对教师育人之道和自身修养的要求。教师需要不断修炼内在素养,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这是教师自我提升止于至善的修身之旅,也是教师做好课程思政的修“道”之路。

(一)教师以心明道、信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政课,有不少问题需要解决,但最重要的是解决好信心问题。“欲人勿疑,必先自信”[16]。所以,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党执政的坚定支持者,才能更好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17],也就是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高校教师首先要“明道”,系统学习课程思政理论与原理,全面而深刻地理解课程思政内涵,具备扎实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积淀;其次要“信道”,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只有先在教师心中扎下根,才能讲得有底气,讲深讲透,才能有效引导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2]。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教育家王亚南教授,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习者和研究者,总是自信地站在中国人的立场上研究并讲授政治经济学,有个学生听完王亚南的高级经济学讲座后说:“心里像点起了一盏灯,把平时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的抽象知识同中国的现实问题开始结合起来了。这种结合,使我脑海里的知识之浪一下子焕发出奇妙的信仰之光,仿佛有了生命一样”[18]。

(二)教师以身行道、传道

要达到立德树人的目标,教师需要全身心地投入教学工作,以身行道、传道,促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自我反思,深刻领悟思政精髓。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张雄老师在“理论力学”课程中,强调要让学生在价值层面有所收获,希望学生可以明确目标,充满激情,健全人格,因此张雄老师将价值塑造融入到日常教学中,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正向的价值观念。比如,老师每次上课至少提前20 分钟到教室,并对无故缺勤的学生扣分,对迟到的同学进行批评,学生逐渐养成对工作的敬畏心、职业道德和契约精神;老师总是及时更新课件的内容,精心设计课件的每一个细节,学生逐渐习得高标准、严要求的严谨精神;通过精益求精地选择教学素材,传递家国情怀,如在讲授质点运动微分方程时,为学生播放电影《白昼流星》片段,学生感受到科技强国和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性,激发了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在讨论摩擦问题时,使用电影《我和我的祖国》中黄渤爬旗杆的素材,传递为祖国人民愿意付出一切的情怀,让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

(三)道之所存,师之所存

在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教师明道、信道、传道、行道,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言传身教,最终实现“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即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故此,师即道,道即师,教师本身成为育人的载体,这样就形成了经师与人师的统一。

“师道合一”是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最佳方式,也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民国大师陈寅恪虽然不是一个教育理论家,但是他的教育思想都渗透在言传身教当中,他信仰“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育人信念,倡导学生的培养重在独立自由思想的塑造,他将自己思想的生命体验自然而然地融入教育之中,他的人生体验、学术感悟和教育理念、教育智慧高度融合,在教育活动中,他的心与学生生命紧密相连,他的教育思想从教学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显现出来,他自己逐渐成为“道”的化身,像陈寅恪这样一生恪守并践行自己所信奉的教育信条就是最好的传道方式。

综上所述,理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思政课、课程思政和教师这三个关键的关系以及大思政课的实质,是教师追求并掌握课程思政之“道”与“术”的认知前提,课程思政的“道”与“术”既是构建新时期大思政课格局的必经之路,也是对教师课程思政教书育人能力与意识的必然要求。高校教师既要磨炼课程思政的教学之“术”,有效提升课程思政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更要不断修炼育人之“道”,明道、信道、传道、行道最后臻至师道合一。一旦教师领悟并掌握了课程思政的“道”与“术”,也就领悟并掌握了教书育人的“道”与“术”,“道术相济”才能系统培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后继人才。

猜你喜欢
立德思政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思想与“剑”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