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娟,张 亮,王艳莉
(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课程是整个教学体系的最基本元素,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的质量直接决定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2018 年8 月,为了进一步加快本科教育振兴,构建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能力,教育部印发了《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1],提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合理提升学业挑战度、增加课程难度、拓宽课程深度,切实提高课程教学质量”。2018 年10 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2],就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出“以1 万门国家级和1 万门省级一流线上线下精品课程建设为牵引,推动优质课程资源开放共享”。2019 年10月,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3]中提出了全面开展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计划经过三年左右时间,建成万门左右国家级和万门左右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简称一流本科课程“双万计划”)。可见,建设“一流课程”是目前各高校本科教学工作的重点工作。“树木学”课程是林学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是林学类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以甘肃农业大学“树木学”课程的系统建设为例,从课程建设的历程、课程的定位和目标、课程的内容和相关资源的建设、课程的特色与创新、课程成绩的评定方式改革等方面,浅谈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一些经验和思考。
自1958 年甘肃农业大学开办林学专业以来,树木学一直作为专业基础课,面向林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园林、风景园林、森林保护等本科专业授课。所承担的教学研究课题“森林植物学及其相关课程教学建设与改革实践”于1999 年获甘肃省教委及教学成果奖。“园林树木学” 课程于2005 年评为校级本科教育重点课程建设项目,2006 年被评为甘肃省精品课程,2011年评为校级本科重点课程建设规划项目,2012年开始围绕“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建设了“园林树木学”精品课程网站,初步实现课程资源共享,并于2017 年获评甘肃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018 年,“树木学”课程被列为林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重点建设课程。
在进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时,首先要对所涉及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全面细致的解读,明确目标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定位[4]。新形式下的生态林业建设,需要“树木学”课程重新定位并调整教学重点。通过“树木学”课程的教学,要使学生初步了解树木形态学与系统分类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树种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所需要的植物分类学基础知识,树种识别与分类鉴定和以树种资源为主体的森林植物资源调查所需要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全面了解森林主要组成树种、造林树种和经济树种的分类地位、生态适应性、生态功能、生长发育特性及其现代地理分布规律,了解主要造林树种和经济树种在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工程中的经济用途和功能价值,重点了解各类用途的优良树种和珍贵稀有树种的经济价值和保护价值。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它相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从事林业科研、教学、生产和树种资源利用、保护奠定扎实的树木学知识基础。
时任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要着力推进课程内容更新,将学科研究新进展、实践发展新经验、社会需求新变化及时纳入教材,不能再用过时的知识培养明天的毕业生[5]。因此,课程内容与资源建设是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树木学”教学团队第一副主编单位参编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至“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树木学》(北方本)第2 版(中国林业出版社),作为全国14 所农林院校林学类专业指定教材。由教学团队成员主编并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版权的 《树木学实验实习指导书》《甘肃森林木本植物图鉴》《甘南树木图志》《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图鉴》《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图鉴》以及参编的《中国北方常见树木快速识别》 已作为本课程的教学辅助用书被应用到实践教学中。
自主编制了“树木学”和“园林树木学”课件,其中针对树木学总论部分的教学难点编制了“植物拉丁文语音基础”有声教学微课件,自2006 年上网以来得到多家网站广泛传播。
在课程视频资源建设方面,“园林树木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网站上载了教学文件、电子教案、例题库、实习指导书、课堂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等多种形式教学资源。其中课件32 节;课程教学视频文件41 个,累计408 分钟,其中课堂教学视频271 分钟,初步建成课程资源共享与课外学习平台。
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一引擎,只有教育创新才能成就伟大的教育[5]。因此,“树木学”课程一直在保持课程特色的同时不断创新,推动课程的持续发展。
课程组成员从甘肃省各林区拍摄树木及森林景观照片50 万余张,采集植物标本5 万余号,为树木学课件的制作和课堂教学提供了充分的素材,也为树木学实习提供了充分的教学材料。自主编制的树木学课件总论部分“植物拉丁文语音基础.ppt”,作为国内目前少有的植物拉丁文有声教学在线资源。课题组成员参与编写的《树木学(北方本)》作为历届学生用书,编写的多部专著作为本课程的教学参考用书,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单一的教材。
“树木学”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结合新形式下生态林业建设的需求,设置多元化的实践教学环节。依托林学院树木实验室和树木标本室以及多处教学实习基地,将理论教学与现场实习相结合。与省内多家林业单位合作,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实习空间。在SRTP 项目和毕业实习指导环节,积极将学生吸纳到科研项目和生产实践中,使学生综合性、创造性地应用和深化所学知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国内部分标本馆的在线平台作为实践教学环节的有利补充,学生可以方便、快捷的查阅在线馆藏树木标本,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实践学习材料。
建设一流本科课程,需要打造一流的教学团队。多年来,以国家政策和学校教育理念为导向,围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树木学”教学团队进行了不断的的优化和提升。目前,本教学团队由2 名副教授、3 名教授组成,4 人具备博士学位。近年来教学团队承担了多项科研项目,通过科研项目提高了教师自身学术水平,也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同时强化了树木实验室、标本馆建设。保证了树木学教学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团队中的2 名教授任教以来一直连年坚持为本科生进行课堂授课,并亲自指导学生完成室内实验和教学实习,并且通过传、帮、带,为团队培养了后续教学师资力量。经过多年的教学梯队建设,目前的教学团队具备多样化的专业背景、全面的知识体系、合理的学历和年龄结构、较强的科研能力,是一支协作良好的高水平教学团队。
利用“互联网+”背景下的现代教学手段,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其中,线上教学主要以教学视频为主,由授课教师录制教学视频,上传至教学平台,学生学习可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并且可以反复学习。此外,在网上筛选出适合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国家在线精品课程、教育部慕课平台、自录微课视频、阅读材料及讲座视频等,作为辅助教学资源。线上教学可通过在线作业、在线测验等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线下教学主要讲解课程重点、难点和核心知识点。在线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能更好地内化知识[6]。课堂教学不再以教师讲授为主,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并提出问题,由教师做出解答。或者,教师总结在线学习中的共性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再逐步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讨论过程教师可通过开放探究式教学深化学生对问题的认识,探究式教学主要采用案例辨析、主题讨论、团队合作式研究3 种教学方式[7]。
教育部《关于狠抓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的通知》[1]中提出:“加强学习过程管理,严格过程考核,加大过程考核成绩在课程总成绩中的比重。健全能力与知识考核并重的多元化学业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估与反馈机制”。因此,在课程建设过程中,也对“树木学”课程成绩评定方式和成绩构成进行了改革。改革后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加大过程性考核成绩的占比,强化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课堂纪律、知识掌握及应用的考查。课程成绩包括过程性考核、期末考试和实验考核3 部分的成绩。其中,过程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50%,期末考试成绩占30%,实验考核成绩占20%。过程性考核包括考勤、笔记、课后作业、随堂小测、在线学习、讨论、阶段性测试,主要检验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过程。期末考试采取闭卷考试形式,主要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实验考核包括实验考勤、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3 部分,主要检验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改革后的课程成绩评定方式一方面能更好的督促学生重视学习过程,另一方面能更加客观的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通过一系列的课程建设措施,“树木学”课程在连续多年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中成绩优秀,并多次受到学校教学督导组的认可。课程教学体系已具备多元化教学资源、结构优化的教学团队、充实的实践教学内容,课程组整体学科实力和教学水平处于国内同类课程先进水平。
通过总结前期课程建设的成果和不足,拟进一步对本课程进行以下方面的建设。结合学院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的需求,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加快建设和健全各类网络课程资源,将优质的教学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有效整合,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同时,进行课程的慕课平台建设,使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和课堂互动达到全面转型和提升。逐步开展学生线上自主学习与线下面授有机结合,使在线课程与课堂教学有效融合。加强教学实践环节的改革和创新,开展多种渠道、多种方式的教学实践活动,使课程实践不仅仅局限于实验室和教学实践基地。改变教学实践方式,将教师指导实践和学生根据需求主动实践融合在一起,提升教学实践效果。通过培训、进修、交流等手段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教学方法、手段的能力,同时培养后续教学梯队,保持教学团队的稳定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