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探索
——以产业链为背景

2023-09-06 02:29:14张言坤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3年8期
关键词:产业链小镇特色

汪 亮,张言坤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 蚌埠 233030)

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农村的发展方向成为决定成败的战略性问题。农业特色小镇以农业、农村为依托,整合了农业生产、农业科研、农业加工、乡村旅游、农业电商等产业,能够有效突破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经济活力薄弱的困境。但特色小镇的产业规划具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盘活农村的各类资源,同时达到环境、社会可持续的目标。现代化的产业链思维对特色小镇的规划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作为设计内容的理论依据。

1 农业特色小镇和农业产业链的共赢发展逻辑

1.1 以农业产业链驱动农业特色小镇建设

1.1.1 农业产业链是形成特色小镇的重要基础

农业特色小镇具有多种发展模式(如图1 所示),其实现路径包括旅游观光、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农产品贸易等。农业产业链是农业小镇培育特色、凸显特色的重要基础,单一的产业形态难以持续,建立完善的产业链,形成独立自主的产业配套,能够提升农业特色小镇的市场竞争力,降低产业运营的综合成本,进而实现可持续发展。以农产品深加工特色小镇的建设为例,优质农产品是深加工的原材料,健全的营销渠道是保障加工产业经济收益的重要前提[1]。可见,构建生产、加工、营销全产业链,能够为农业特色小镇建设提供强大的内生驱动力。

图1 农业特色小镇的特色化培育模式

1.1.2 农业产业链为特色小镇提供“造血”功能

农业产业链通常以项目的形式落地,在项目投运之后为当地农村居民提供就业岗位,通过产品、技术和人力资源的深度整合,形成能够盈利的产业体系。建设农业特色小镇的核心目标是振兴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在这一基础上完成农村文化振兴、生态环境改善等任务。农业产业链能够为农村经济“造血”,促进农业特色小镇核心价值功能的实现。

1.1.3 农业产业链有助于农业特色小镇的产业更新

产业链是多种产业形式协同配套发展所形成的产业体系,通常具有上下游关系,任意环节的改进都可能带动其他配套产业的技术和管理升级。随着产业链的不断完善和更新,农业特色小镇中部分落后的产业会逐渐被淘汰,为更具竞争力的新型产业提供落地的空间。因此,农业产业链有助于农业特色小镇的产业更新和迭代

1.2 以农业特色小镇营造农业产业链的发展条件

1.2.1 农业特色小镇为产业链发展提供环境资源。一是农业特色小镇能够提供产业链发展所需的生产要素资源。典型的农业产业链由农业技术研发、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营销四个部分构成,农业特色小镇为相关产业提供了土地、水源、人力等生产要素资源,为多种产业的整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能够在相对集中的空间内实现产业协同,降低了原材料采购、物流运输等方面的成本。例如,新品种培育往往需要开展大量的试验,农业小镇能够提供试验田,助力种业科技的发展。再如,农产品加工需要设计建造专业的厂房,生产过程依赖稳定的初级农产品供应,农业特色小镇是农产品的原产地,并且拥有较为丰富的土地资源,能够提供农产品加工所需的各类生产要素。二是农业特色小镇能够提供产业链发展所需的市场资源。农业产业链以项目、企业的形式投入运营,以营利为经营目标,因而具有显著的市场化特点。农业特色小镇大多位于城市的郊区,通过乡村旅游产业吸引周边地区的游客,部分特色小镇建立了优质的品牌,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产生影响力。农业特色小镇的其他产业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可实现较为稳定的发展。例如,餐饮住宿、农业文创产品制造和营销是乡村旅游的配套产业,能够从旅游产业中获益,因为游客量的增加扩大了这些配套产业的市场空间。因此,特色小镇为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市场资源[2]。

1.2.2 农业特色小镇促进农业产业链的制度、组织创新

政府的配套引导措施是促进农业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重要条件,特别是在土地批复、资金扶持、技术支撑等方面,政府的资源整合调动能力发挥了关键作用。但农业特色小镇应该始终坚持企业化、市场化的运营模式,通过市场的真实反馈发现经营模式、商业服务中的缺陷,进而对组织架构、管理制度、产品和服务进行创新,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市场需求。通过政府的顶层设计和市场的持续反馈,农业特色小镇及其产业链可实现创新发展,在经营过程中不断改进管理制度和组织体系。

2 产业链背景下农业特色小镇规划设计的理论基础

2.1 产业融合发展理论

产业融合是技术创新的附带效应,其发生的范围非常广泛。例如,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导致了融媒体,传统的电视、广播、书籍和报刊行业正在寻求网络化转型,与网络媒体实现整合。产业融合的本质含义是不同产业在竞争与协作的过程中发生了边界模糊,相互交融的程度不断增强。

在农业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中,产业融合理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农业产业链覆盖了一二三产业,农业原始产品生产属于第一产业,其产品类型包括粮食、蔬菜、肉、奶、蛋等。第二产业的典型代表为农产品深加工,通过机械设备和现代科学技术对初级产品进行提炼、烹制等,提高经济附加值,如食用油、膨化食品、农业文创产品。第三产业的典型代表为乡村旅游,以提供餐饮、住宿、观光、文艺表演、医疗康养类服务为主,初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是旅游服务的重要内容。农业产业链中涉及的一二三产业具有相互融合的条件。通过不同产业的深度整合,各类产品和服务的商业价值明显提高,有利于农民增收。以山东临邑临南镇为例,该镇近年来着力打造番茄特色小镇,实现了番茄种苗培育、番茄高标准种植、番茄加工、番茄展销全产业链融合,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生态环境、社会运行以及经济发展的可持续。从生态环境的角度看,特色小镇和农业产业链的建设、发展有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常见问题为污水不规范排放、垃圾量激增。从社会运行的角度看,建设农业特色小镇必须满足当地村民在人居环境、社会治安、交通出行、饮水安全等方面的正常需求。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农业特色小镇项目应该为村民创造稳定、可持续的经济收益,避免投资不当、经营不善产生经济损失。在特色小镇的产业链规划中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提高产业配置的科学性。

2.3 农业多功能性发展理论

传统农业的功能设定较为单一,导致农业发展受限。农业多功能性理论由国外学者提出,认为农业除了生产农业产品外,还在文化、生态、社会以及经济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这一理论在实践中已经得到了验证,受到了广泛的认可,其典型应用为农业观光旅游、农业亲子教育,发掘了农作物的观赏价值和农业生产活动的科普教育功能。农业特色小镇可按照该理论进行规划与设计,借助多元化的产业实现多样化的功能,培育特色小镇的农业产业链是达成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3 产业链背景下农业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路径

3.1 以产业融合理论指导农业特色小镇的产业链拓展、延伸

3.1.1 农业特色小镇产业链拓展、延伸的影响因素分析。一是主导产业的选择。农业特色小镇的产业类型具有多样性特点,但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主导产业上,如乡村旅游主导产业、智慧农业主导产业。合理选择农业特色小镇的主导产业有利于规避同质化问题。在规划设计阶段,应该充分调研周边市场,掌握同类特色小镇的产业结构和特点,再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合理选择主导产业,实现差异化发展。例如,通过产业结构调查,了解本地区的产业优势,寻求与大型企业、龙头企业开展合作的机会,明确特色农业小镇在整个产业链上的定位。再如,以市场为导向,根据产品需求确定农业特色小镇的主导产业。二是产业链拓延的环境条件与社会基础。农业产业链的拓展、延伸与农业特色小镇及周边地区的环境条件存在密切的联系,环境资源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农业产业链的布局,规划设计思路为发扬资源优势、规避资源劣势。在规划设计调研阶段应充分评估农业小镇在自然资源、基础设施、所在区位、历史文化等方面的优劣势[3]。例如,自然资源丰富的农业小镇可主打生态观光,同时整合红色文化、历史遗迹等本地文化资源。

社会基础指所在地区的科教文卫、创新创业氛围、休闲旅游习惯等影响因素。科技资源丰富的农业小镇可重点培育智慧农业,引入自动化节水灌溉、数字化监控等功能,推进农业生产精细化、智能化、品质化发展。创新创业氛围浓厚的地区可引导发展大农场经营、乡村旅游、民宿、民俗风情表演等产业。

3.1.2 农业特色小镇产业链拓展、延伸的方向路径。一是农业特色小镇产业链的纵向延伸路径。在确定农业特色小镇的主导产业之后,可按照产业融合的理论,为主导产业配置上下游产业,实现产业的纵向延伸。根据当前农业特色小镇的主流发展模式,提出三种类型的纵向延伸路径,包括加工服务主导型产业链、乡村旅游主导型产业链以及农业科研主导型产业链。以加工服务主导型农业产业链为例,其上下游产业如图2所示。此类农业特色小镇的主导产业为农业初级产品生产、初级产品加工以及配套的物流运输。产业链向上游延伸的方向为农业科研,重点工作为培育新品种、开发农业机械、研发农业信息化管理系统等。产业链向下游延伸的方向为乡村旅游,同时可融入教育、康养等服务内容,主导产业和延伸产业相互融合,实现协同发展。二是农业特色小镇产业链的横向拓展路径。横向拓展是对农业产业链上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细分和深化,其作用是拓展各个产业环节上的业务节点,通过合理的配置达到内部融合的管理效果。各个节点的业务内容相对独立,但功能上相互配合。以图2中的农业科研、农业生产、加工物流三个纵向产业节点为例,对其进行横向拓展的结果如图3 所示。在农业科研中,以技术研发为起点,后续可衍生出成果展览、技术推广、针对新技术的教育培训以及创新成果孵化等业务,相关业务节点甚至可发展为新的产业。

图2 加工服务主导型农业特色小镇产业链纵向延伸路径示意图

图3 农业特色小镇产业链横向拓展路径示意图

3.2 以农业多功能理论指导农业特色小镇及其产业链的功能设计

3.2.1 纵向农业产业链的功能设计。一是功能分类。农业特色小镇是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同时又承担着商业和贸易活动,产业链的拓展和延伸使其在功能上更加多样化,对功能进行分类有利于实现农业多功能性,同时避免功能重叠和资源浪费。基本功能应包括居住、休闲娱乐、旅游服务、农业生产、产品加工、科研示范、基础配套等,可根据主导产业和延伸产业进行合理的功能配置。二是功能关联性分析。不同功能的适用场景存在差异,具有主次之分。在规划设计阶段应该明确哪些是主体功能,哪些是配套的附属功能。农业特色小镇的主导产业决定了主体功能,上下游延伸产业以及横向拓展的业务节点决定了附属功能。以浙江省建德市杨村桥镇为例,该镇依托浙江发达的人工智能技术优势,将“农业大脑”引入草莓种植,打造了“草莓小镇”智慧农业体系,其产业链的主要功能为草莓立体栽培、数字化监控等,对草莓园的观光游览则属于附属功能。三是多功能的组合与协调。农业特色小镇功能的多样性衍生出多功能之间的组合与协调问题,对于主体功能,应为其分配更大的功能空间,道路交通、区块部署要优先满足主体功能的需求。附属功能用于弥补和完善主体功能缺失的服务能力,可从商业服务对象的角度出发,设计出配合有序、协调运作的功能体系[4]。表1 统计了不同类型农业特色小镇在用地分配上的比例关系,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多功能之间的协调设计方法。以无锡田园东方为例,其休闲旅游版块的占地面积达到26%,远高于科研主导型和加工主导型的农业特色小镇,与自身的产业特色高度一致。

表1 产业链视角下农业特色小镇的功能用地协调设计

3.2.2 横向农业产业链的项目配置

产业链的功能主要体现于具体项目,可根据横向产业链设计每一个业务节点上的项目。科研示范功能版块的常见项目为农业育种、农业加工工艺研发、质量检测、科普教育、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农业新产品展示等。加工服务功能版块的项目类型包括加工制作基地、仓储物流、产品质量检测、加工产品贸易基地等。旅游服务功能版块的项目类型为自然景观和田园风光游览、农业活动体验、亲子教育、医疗康养、红色文化体验、婚庆服务等[5]。居住服务功能版块的主要项目为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集中投放和清理、道路交通设施、公共卫生设施等。

3.2.3 农业产业链的综合功能布局

综合功能布局是从全局层面出发,对农业产业链各个版块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合理设计,达到突出主导产业、兼顾配套延伸产业的效果。在设计阶段应该综合分析场地、产业分布、环境资源、交通基础设施等因素,选择适宜的布局模式,常用的布局方式为带状布局、圈层式布局、点缀式布局、无中心布局等。

3.3 以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农业特色小镇的空间系统设计

3.3.1 基于可持续理念的景观系统设计

农业特色小镇是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方式,承载着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打造优美田园风光、设计开发人文景观的作用。在景观系统的设计中,应该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提升景观系统的自净化能力,实现生态可持续[6]。不同类型的农业景观在设计方法、设计重点上存在差异,具体如下。一是农业生产型景观的设计方法。农业生产型景观是农业生产区与周边自然环境的景观综合体,具有半自然、半人工的特点。从可持续的角度看,在设计此类景观系统时,应该加强对周边自然景观和环境的保护。第一,合理设置景观区域的道路。农田生产区是农业生产者的主要活动区域,频繁的出入有可能破坏周边的植被和生态系统。设计完善的农田道路基础设施,规范人员和车辆的出入路径,有利于保护自然景观。第二,重视坡面型景观的保护性设计。国内农业生产区的地形较为多样,梯田和山地耕种区周边存在坡面型自然景观,受到重力、风化和雨水冲刷的影响,此类景观系统有可能出现水土流失以及滑坡等风险。在景观系统的规划与设计中,可针对坡面型自然景观采取科学的保护性措施,如利用人工植草、植树的方式加强坡面的水土保持能力,提升景观绿化效果和观赏性[7]。二是人文景观的设计方法。人文景观将农业特色小镇的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作为重点开发对象,可将历史遗迹和红色遗迹设计为旅游景点。在具体开发过程中必须将文物、遗迹的保护作为前置条件,避免在景区的设计开发中损坏历史遗迹。例如,扬州湾头玉器特色小镇于2017 年投入57.73 亿元,对当地的历史文化遗迹实施保护性开发,促进了古镇的可持续发展。

3.3.2 基于可持续理念的配套设施设计

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农业特色小镇的配套设施满足当地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类服务功能。农业特色小镇的服务对象包括本地居民以及全国各地的游客,在品牌化经营的过程中,游客量可能持续增长,对小镇的公共服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8]。因此,在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中,应该树立发展思维,从可持续的角度出发,科学设定农业特色小镇的游客承载能力、环境负荷能力。建立能够满足预期发展规模的生产配套设施、旅游配套设施、养生配套设施以及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例如,在社区配套方面,设计重点包括治安管理中心、文化活动中心、商业购物、社区医疗服务点、快递服务点等。

在农业特色小镇的规划中,可运用农业多功能性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以及产业融合理论,对小镇的产业链进行科学的布局,达到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设计效果。相关设计方法为明确主导产业、纵向延伸上下游产业、横向拓展功能性节点。深入分析不同产业之间的联系,对关联性较高的产业进行整合,根据功能节点配置具体的项目,实现产业落地。

猜你喜欢
产业链小镇特色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走向世界(2022年3期)2022-04-19 12:39:22
特色种植促增收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今日农业(2020年18期)2020-12-14 19:08:44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4:14
中医的特色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当代陕西(2019年13期)2019-08-20 03:53:56
完美的特色党建
产业链春之奏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