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面临的现实困境与实现路径探究

2023-03-05 17:48曹均学邵俐蓉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3年8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农民精神

曹均学,邵俐蓉

(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2)

2021 年8 月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1]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不懈追求。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程中,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其重要内容。但现阶段农民群体受多种因素影响,农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尚未得到充分满足。因此,提高农民精神生活质量,让更多精神文明成果惠及全体农民,是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1 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1.1 不断满足农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

马克思、恩格斯一生致力于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所谓人的解放,就是使人摆脱繁重复杂的劳动、贫穷困苦的生活、愚昧无知的状态,以及不遭受自然的灾害与威胁等,从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实现幸福美好的生活。一部党史就是一部党带领人民不断提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水平的历史。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我国旨在恢复国民经济和开展各项建设,致力于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农民的精神需求也随之增多,国家和政府愈发关注农民精神生活需求的满足,并先后颁布了一系列文件来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的精神生活品质。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实施了精准扶贫,不断加大文化建设资金投入力度,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大改善,农民整体精神生活水平有了质的跃升。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止2018 年底,全国共有农家书屋58.7 万个,向广大农村配送图书超过11 亿册,这有助于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与此同时,农民受教育程度显著提升,截止2019 年3月,高中或中专文化程度的农村居民占11.0%,大专及以上的农村居民占3.9%,在党的惠农政策支持下,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1%,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得以大幅提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精神生活质量。[2]总之,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农民不断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在文明程度、精神面貌、道德风尚等方面发生较大转变。农民精神境界的不断提升,也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

1.2 丰富农民精神生活是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的价值旨归

立足“两个大局”,高质量发展于共同富裕意义重大,新时代推动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题中之义。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我们坚持走农民富农村美农业强的乡村振兴之路,全面实施和有效推进乡村振兴各项目标任务。乡村文化及其所特有的价值观念决定着农民的“精气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农民的精神生活方式、道德信仰、伦理规范及理想追求。乡村文化振兴是一项思想性、政治性、自觉性很强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乡村振兴的“根”和“魂”,也是其他“四大振兴”的动力源。而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正蕴含于乡村文化振兴实践中。首先,从走好乡村现代化道路的角度看,要推动乡村文化现代化发展。实现传统乡村文化的时代塑造,建设较为成熟与完善的乡村文化精神体系、乡村文化规范体系等,增强乡村文化的伦理意蕴,这是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理想目标。其次,从服务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要以乡村文化的力量铸魂育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系列乡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增强农民的文化自信自觉,发挥乡村文化的育人功能与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功能,使人心向善的同时也能够心有所安,这是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的现实目标。最后,从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角度看,农民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最终落脚点。促进精神文明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深化乡村文化体制改革,拓展文化市场,繁荣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社会主义文艺事业,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等,不断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精神生活需要,进而实现农民精神富有,这是新时代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最高价值旨归。

1.3 促进农民优质精神资源共建共享是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物质与精神的 “双富裕”。我国实现的“两大奇迹”及脱贫攻坚取得的决定性胜利,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农民实现共同富裕夯实了更为强大的物质基础。与此相应,农民也有了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新发展阶段,实现新时代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共享理念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要实现新时代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就要立足农民的身体心理健康状况、生产生活能力实际,以共享发展理念为主线,以切实有效解决城乡之间、乡村内部的精神文化生产与农民精神需求的不均衡不充分问题为突破口,既要发挥制度优势、政策支持、资金扶持促进优质精神文化资源的全面、渐进共享;又要鼓励经济发达地区对农村地区进行精神文化资源方面的帮扶,积极调动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实现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这项大工程中;还要激发全体农民精神文化生产的内生动力,继承和创新乡土性文化,实现乡村传统文化的“双创”发展,以期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精神文化产品;更要增强家庭“反哺”意识,传承孝道伦理,为农民提供精神慰藉,最终促进全体农民优质精神资源的共建共享。总之,要发挥共享理念的富民效应,使农民在精神生活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因此,我们不仅要把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这块“蛋糕”做大,还要把“蛋糕”分好,更要将其落实在关乎农民精神福祉的重点领域上,如公共设施与服务、养老保障、老年教育、医疗健康等方面,让精神文明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才能使共同富裕行稳致远。

2 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面临的现实困境

2.1 新时代城乡居民精神生活状况差异显著

城乡差距是我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问题的具体表现之一,是共同富裕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目标实现的关键阻力之一,也是全球主要经济体转型过程中的普遍问题。自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部署以来,城乡融合共识日益深化,城乡发展失衡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缓解,但城乡居民精神生活差距的进一步缩小仍大有可为。具体来说,城乡居民精神生活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思想层面。在思想观点和道德理念上,部分农民虽已从保守思想和陋习恶习逐步转向现代化和科学化,但多数城市居民已具备符合市场经济环境下的主流思想及崇德向善的道德法律意识。在价值取向上,部分农民“等靠要”“小富即安”思想已有很大转变,但大部分城市居民已把生活重心从经济效益转向美好精神生活。二是精神状态层面。在社会风气上,部分农村干部受“唯GDP”政绩导向影响,对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没有城市干部强,以至于农民精神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城市居民强。在心理健康状况上,部分农民,特别是老年人因“空心化”及缺少子女照料而没有城市居民的心理健康素质良好。三是精神文化行为层面。由于城乡之间的文化产品与服务还存在差距,导致城乡居民在精神生活方式上呈现出多样化、多元化与单一化、碎片化的鲜明对比。另外,2022 年全国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469 元,其中农村居民人均1683元,城市居民人均3050 元,[3]表明农村居民文化消费尚未达到全国人均水平,且与城市居民精神文化消费差距明显。这与多数农民在文化消费场景中还在追求传统的“物”,而城市居民以现代的“人”为核心的消费理念息息相关。总之,城乡居民在思维观念、精神状态与精神行为等方面尚存一定差距,这是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现实梗阻。

2.2 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不平衡

社会发展不平衡,一定程度上是由于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不平衡。新时代农民在经济收入、社会制度、养老保障、医疗卫生、公共基础设施等物质生活方面的发展,与在科学教育、民主法治观念、文化资源、人居环境、公共文化服务及家庭自身等精神层面的发展失衡,导致农民的物质发展与精神享受不够充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不同区域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发展不协调。从南北方的视角来看,南方农民物质生活质量高于北方,但北方的精神富裕程度相对南方而言略高。从东中西部的视角来看,东中西部地区农民在精神生活富足、生态环境宜居差距较小。进一步说,东部地区均有明显优势,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且西部农村地区物质与精神生活呈恶化趋势,并形成了南“强”北“弱”的格局[4]。其次,农民内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发展不充分。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显示,我国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50979 万人,占36.11%。[5]在60 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中,60 ~69 岁的低龄老年人口占比为55.83%;70~79 岁老年人口占比为30.61%;8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为13.56%;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平均标准同比增长11.7%,老年教育得以有序发展,老年人权益也得到了进一步保障,[6]但不同年龄段的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同步提升仍有很大空间。最后,农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平衡,受客观社会历史影响而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大体来说,物质贫困决定精神贫困,农民在温饱、住行、医疗卫生等物质生活需要方面得不到充分满足,就容易导致精神空缺、心理失衡、社交欲不强、道德素养不高等现象。反之,农民精神慰藉长期不足,就容易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并引发家庭代际传递现象,难以激发其全面发展的内驱力。总之,只有用好“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的辩证法,让农村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相匹配,使农民物质不贫乏、精神不缺失,实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协调统一,推动乡村“物”与“人”双向发展的现代化,才能进一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

2.3 农村精神生产与农民精神生活需求不适应

不同生产能够满足不同需要,高质量的农村精神生产是数字化时代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一方面,精神生产受物质生产制约,但精神生产可以拉大“应有”与“现有”间的张力,从而为客观实践发展提供动力。即是说,优质的精神产品能够满足农民日益多元的精神需要,调节农民的精神交往关系,实现农民精神生活“质”与“量”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这个“度”中的协调统一,从而为农民实现美好生活提供精神动力。另一方面,农村精神文化生产决定着农民精神需要能否满足以及满足的程度。强化农业精神生产,着力提高精神供给质量与效益,有利于加快培育新的精神消费增长点,扩大农民精神文化内需市场,从而为农民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但当前,我国农村精神文化创造、精神产品更新有待加强,精神效能尚且不足、精神文化体制机制较为匮乏及精神资源公平分配与精神生活权力享有还未实现协同发展,导致农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还未得到满足,激发农民创造精神财富的内驱动力还不够强劲,农村精神生产与农民精神生活需求匹配错位或脱节等现实难题依然存在,这不仅降低了农民精神文化参与的积极性与精神生活享受的丰富性,也使得农民的生活满意度大打折扣。再一方面,“老年资源论”认为,老年人是一种人力资源、社会财富和发展活力来源。老年农民是家庭成员生产、生活的重要帮手与有力后盾,而且不同程度地参与家庭重大事务的决策,是积极能动的主体。若能在处理好农村精神供需矛盾的同时,不断满足老年农民对美好精神生活的向往,老年农民也能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实现共同富裕中突出主体地位,发挥首创精神,进而推动全体农民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作出更多贡献。此外,从养老的角度看,新时代农民面临精神养老功能弱化、老年农民自我供给不足、农村社区精神养老供给缺乏等困境,这表明农村精神性养老产业还有一定提升空间。需要指明的是,2021 年全国农民工总量为29251 万人,其中外出农民工17172 万人,[7]可知农村空巢老人数量巨增,精神孤独则是空巢老人面临的一大难题,在此我们要密切关注并扫除空巢老人的精神生活障碍。

3 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进路

3.1 以改善整体生活环境为出发点,建立健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体制机制

在制约农民实现美好精神生活的因素中,经济基础支撑不够是根本原因,民主法治意识不够强、人居环境有待优化是直接原因,教育程度偏低、文化基础设施与服务不够健全是内部原因,社会保障尤其是养老、精神养老保障程度不够高是重要原因。因此,五位一体高质量发展是满足农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的前提和基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之根本。要发挥党在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主要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要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凸显治理效能。针对城乡居民精神生活存在差距的问题,要建立健全与我国分配制度相适应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机制,处理好市场供给与资源配置的关系,促进精神生活资源的“公正分配”,构建优良的精神生态系统。针对农民物质生活与精神享受不充分问题,要建立健全实现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长效机制,涉及领导体制和工作管理机制、投入机制、精神文明治理机制、联系和服务群众机制、舆论引导工作机制、文化创作生产体制机制、政治保证机制和法律保障机制、社会各界参与机制、精神生活富裕考核与评价机制等内容。针对农村精神生产与农民精神生活需要不相适应问题,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提升精神内核,将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坚持实现“双效益”相统一的正确精神生产导向,健全农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

二是提供强有力政策支持,做好后勤保障。针对城乡居民精神文化消费差距问题,可立足各农村地区具体实际,提供一定范围内的优惠政策,增强农民精神文化消费动力。针对农村精神生产动能不足问题,在鼓励生产要素向西部转移的同时,要充分发挥乡贤作用,完善农民返乡创业的相关扶持政策,提供培养新生力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鼓励有文化、会经验、懂技术的城市人才下乡为农村地区提供人才支撑,创造农民精神文化新的消费需求,扩大农村精神生产队伍。

三是要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动协调持续发展。针对城乡文化基础设施与服务存在差距问题,要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农民精神生活差距为主线,更进一步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大对农村地区教育、文化事业、文旅产业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特别是要加大对西部地区公共资源倾斜和支持力度。针对农民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法治意识及心理健康素质等问题,要加大对农民教育事业的资金扶持力度,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还要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此外,可通过法律手段优化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生态环境系统。包括创新农村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与实施体系,建立健全保障农民精神文化权益的相关法律法规,尊重农民对精神文化资源的选择与追求的权力,赋予其更多精神文化资源共享的权利等。

3.2 以促进“双富裕”的有机统一为落脚点,引领乡村精神文明新风尚

农民美好精神生活植根于精神 “生产-分配-交往-消费”的实践全过程。促进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积极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农村精神生活实践,走高质量精神食粮供给之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增强广大农村地区精神生产的创新性、精神产品分配的公平性、精神交往的价值性、精神消费的发展性,发挥社会各界力量在凝聚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合力方面的优势,还要努力营造“双富裕”新气象。

首先,针对农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一难题,可通过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过程中来。一是要遵循“第三次分配”,通过多种途径,借助多重手段,鼓励社会各界的高收入群体以慈善、捐赠等方式,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载体形式,多渠道筹措资金构建农民精神富裕的重要场所,拓宽农民精神交往平台,助推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二是要引导新乡贤更好发挥带富、助富作用,勾画新乡贤与农民精神生活利益的最大“同心圆”,建设利益共同体,增进新乡贤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归属感,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其次,针对城乡居民精神生活状况差异显著问题,一是要提高农村干部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思想认识,增强工作积极性,加快农村文化阵地建设,激发农民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热情。二是要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要注意新农村与文明城市建设相衔接,推进城乡在精神生活领域的融合发展;还要加强对媒体的正向引导,发挥舆论宣传作用,使更多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关注、关爱农民精神生活发展的实践中来。三是要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养,开展文明结对共建活动,增强乡村的群体认同,形成“守望相助”的共富格局。此外,还要倡导农民重视实现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双富裕”,并培养科学的精神文化消费观。

最后,针对农村精神生产和农民精神生活需要不匹配问题,一是要关注创新驱动,引领精神生产实现“双效统一”的价值导向,推动精神文化产品从粗放式逐步向高质量的方式转变,尤其要以科技力量赋能文化新发展、强化金融对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提升的助推作用、向增加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侧发力,进而提供优质、精准精神文化产品供给,以满足农民美好精神生活需要。二是要挖掘本地特色文化资源,将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统一起来,进一步强化针对不同区域农民实施差异化、精准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保障不同区域间的均等化公平供给。三是要提供更多更丰富的志愿服务活动,致力于推动区域之间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均衡发展,尤其要重视对老人特别是“空巢老人”精神生活的关怀与慰藉。

3.3 以实现“内驱外推”高度耦合为着力点,增强参与感归属感幸福感

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集高质量精神生产、高层次精神交往、高水平精神消费、高品质精神享受于一体。要从整体上解决广大农民精神生活面临的困境,必须增强农民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意识,激发“内驱力”,巧用“外推力”,从而调动农民参与到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精神消费及精神享受全过程,增进农民参与感归属感幸福感。此外,要增强家庭成员“反哺”意识,提高“反哺”能力,为农民特别是老年人提供及时有效的精神慰藉,这既是弘扬我国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的内在要求,也是传承孝道伦理、体现担当精神的必然旨归。

一方面,要激活农民创造美好精神生活的内生动力。针对城乡居民精神生活状况差异显著问题,要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流思想武装头脑,培养向上向善的道德观念、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科学文明的精神生活方式,拓宽人际交往领域,树立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价值理念。针对农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发展失衡问题,要把生活重心转移到精神生活需要的满足上来,通过参与精神生活交往丰富精神世界。针对农村精神生产和农民精神生活需要不匹配问题,既要发挥自身在精神生产中的能动性,又要借助优质精神文化资源提升精神境界,更要不断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

另一方面,要借助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外在推力。农民精神生活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家庭成员现实生活挑战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也要增强家庭“反哺”意识与能力。针对城乡居民精神生活状况差异显著问题,家庭成员可对老人进行悉心引导,潜移默化地使老人自觉转变思想观点、价值观念与道德理念,朝着有利于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的方向努力,实现老人“老有所为”“老有所乐”。针对农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不平衡问题,除了给予经济支持、物质性帮助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关注老人内心世界发展,重视老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增强物质与精神双向“反哺”意识与能力,积极主动履行赡养义务,实现老人 “身有所栖”“心有所依”“情有所寄”。针对农村精神生产与农民精神生活需要不适应问题,在外务工的家庭成员可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政策与资金支持下选择返乡创业,努力将传统家庭责任伦理转化为创业资源,以家庭为单元,多渠道寻求创收和事业发展的机会。若能实现返乡创业与家庭责任伦理之间的良性互动,既能化解精神供需矛盾,又能为乡村全面振兴与共同富裕增添人力资本。

总之,实现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一项复杂性、长期性工程,需要脚踏实地,久久为功。只有形成国家支持、社会协调、公民参与“三位一体”互联互通格局,缩小城乡区域农民精神生活差距、促进农民“双富裕”、化解农村精神供给与农民精神需求之间的矛盾,才能为农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力量之源,推动农民共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现代化成果,继而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和共同富裕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农民精神
共同富裕
虎虎生威见精神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饸饹面“贷”富农民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