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汉琪
石墨烯作为一种革命性新材料,2004年一经问世,便引起全球范围的广泛关注,学界普遍认为,这是一种改变世界的战略性新兴材料。作为我国石墨烯材料领域的主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第十三、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青联委员,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史浩飞一直在科研道路上攻坚奋斗。
自2011年被引进到中科院重庆研究院起,史浩飞全身心投入到新材料与光电器件领域的研究,石墨烯成为他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史浩飞勤奋专注,一路走来,从无到有,其间的重重困难可想而知,可他笃信,“科学研究道阻且长,只要胸怀梦想,就能一路奋勇向前。”
当选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以来,史浩飞致力于从实验室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把个人兴趣与行业诉求、国家需求相结合,拓宽视野、提升素质、积极履职,为营造一流科研环境努力奉献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我们党对科技创新事业的高度重视,为科技工作者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战略任务、提出了要求。”此番连任全国人大代表,展望未来,史浩飞信心满满:“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是科技现代化,科技创新已成为大国博弈的主战场。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我深刻认识到科技自立自强的紧迫性和重要性,今后将以更高站位、更广视野、更强担当做好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以创新实践推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2000年,史浩飞考入电子科技大学光电信息学院。完成本科学业后,他又进入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硕博连读,开展微纳光学与光电子学领域研究。“在光电技术领域,最基础、最底层的是材料的支撑”,为此,2009年博士毕业后,他前往美国密歇根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接触到新型材料石墨烯。他与石墨烯的渊源,也就此开启。
石墨烯,一种由碳原子紧密堆积而成的二维晶体,是一种新型纳米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学、电学、力学特性,在电子学、光学、能源和传感器等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能。“石墨烯的出现,将为电子信息和能源等领域带来颠覆性变革,我当时就立志要从事石墨烯材料的研究,并实现这种新材料在光电子领域的应用。”史浩飞回忆。
当时为了做研究,史浩飞曾经在美国购买过一片石墨烯薄膜,这片面积仅有4英寸大小、肉眼几乎不可见的薄膜,却价值1000美元。当时,这种石墨烯薄膜只能在实验室进行制备,所以很难获取。这个技术被少数几个实验室当作最核心的技术秘密,想要进一步研究石墨烯的史浩飞心中一直憋着一股劲儿。
2011年,中科院重庆研究院成立,当年9月,院长袁家虎带队到美国招揽科技人才。史浩飞回忆,当时他与招聘组四个人,谈科技、谈国际形势、谈研究方向,三小时的交谈未曾提及关于工资、待遇的内容。几个月后,满怀报效祖国的激情与梦想的史浩飞就拎着行李来到重庆,他也成为当初中科院重庆研究院首批引进的科研人才中最年轻的一位。
作为研究团队负责人,史浩飞引进和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迅速组建了50余名科研人员的高水平创新研究团队,涵盖材料科学、光学工程、凝聚态物理等学科。彼时,国内的石墨烯材料领域研究还处在刚起步阶段,面临着一系列未知的难题。史浩飞几经思索后,决定带领团队自主创新、从头探索。“要让石墨烯实现应用,就要让它从微观走向宏观。”制作大面积的石墨烯薄膜,是史浩飞团队的第一个实验目标。
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史浩飞和团队克服了实验条件简陋、技术人才缺乏等问题,工作和生活成了实验室到宿舍的“两点一线”,在实验室熬通宵是家常便饭。在近乎不停歇的实验研究和技术制备中,他们仅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就取得了成果,成功突破了大面积单层石墨烯薄膜的制备技术,制备出国内首片15英寸的单层石墨烯。这样的大尺寸,达到了当时国内最高水平。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石墨烯行业的不断发展,石墨烯技术创新成果频出。“如果说我们前几年在修炼‘内功’,那么从现在开始就必须下山‘游历’。”那几年,史浩飞时常去各地开展学术交流,加班出差成为常态,有时一周,有时十天。他的行李很简单,一个双肩包,就放在研究院里,方便随时出发。
2013年,史浩飞带领团队攻克了大面积单层石墨烯规模化制备技术,建成国内外首条量产的单层石墨烯薄膜生产线,实现每年100万片的石墨烯薄膜产能,成为国际最大的石墨烯薄膜材料生产基地。核心生产设备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整体技术已实现转移转化,产生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史浩飞介绍:“设备的工作原理,是在1000摄氏度的高温环境中,由碳原子在铜片的衬底上沉积、连接、生长,最终形成一层石墨烯薄膜。”石墨烯薄膜的大规模生产在全球都是一个难题,在这里实现量产还只是过了第一关。“在新材料领域,我们必须紧盯最前沿、走在最前方,为国家做出更好的石墨烯材料。”
什么是更好的石墨烯材料?史浩飞介绍,就是要从工艺、结构、性能等各方面,向石墨烯理想的特性不断靠近。
从2016年开始,史浩飞和团队开始重点研究石墨烯单晶的制备。为了在研究上有所突破,团队工作人员经常加班到半夜一两点。围绕怎么把石墨烯材料做到更理想和怎么把石墨烯真正使用这两点,7年来,史浩飞和团队一直在尝试研究突破。“这已经数不清是第几次尝试了。”史浩飞笑着说。
2022年,史浩飞带领团队针对高质量石墨烯材料制备和应用的关键技术瓶颈,从理论、方法、工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研究,最终在石墨烯材料制备上取得重要突破,实现了在非单晶衬底上生长石墨烯。通过多年不懈研究,史浩飞团队与韩国蔚山科学技术院、香港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等多个国际一流科研机构院校联合攻关,为高质量单晶石墨烯的规模化制备提供了新途径。
“人们常说好土壤才能种出好庄稼,但我们通过努力,让不好的‘土壤’也能种出好‘庄稼’!”史浩飞尽量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如果把石墨烯比作庄稼,衬底就是石墨烯生长的土壤。最初,他们是在多晶铜衬底生长石墨烯,并实现了规模化制备,但石墨烯晶界的存在导致其性能达不到理想状态。近年来,学界发现,在单晶铜衬底可以生长单晶石墨烯,有效消除晶界的影响,不足的是,衬底处理起来时间周期长、规模化制备成本高。
如今,他们已实现在多晶衬底外延高质量单晶石墨烯薄膜,突破了70年来人们对单晶材料外延的认识,一方面打破了学术界“多晶衬底生长多晶石墨烯、单晶衬底生长单晶石墨烯”的传统认识,另一方面衬底处理时间从过去数十小时大幅缩短至十几分钟,在降低规模化制备成本的同时,保证了石墨烯的性能,将有效推动高质量石墨烯的规模化制备和应用。
面对成绩,史浩飞直言,目前,石墨烯要真正推开产业化的大门还面临很多挑战,从产品到商品,产业链有待完善。史浩飞比喻:“石墨烯就像科技界的万金油,能够与很多材料结合起来应用。”科学家们更希望能创造一些石墨烯独有的应用领域,这正是史浩飞的压力来源,也是他对石墨烯兴趣盎然的所在,更是他不断努力的方向。
年轻的史浩飞作为中科院重庆研究院石墨烯材料与应用的带头人,承担了科技部86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科研项目十余项,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先后获得了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重庆市优秀党员、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国家级人才计划领军人才等荣誉和称号。
目前,史浩飞和团队正在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积极开展石墨烯光电器件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为我国核心元器件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他始终认为,科技工作者应有家国情怀,对国家应当有责任、有担当。“在研究选题上,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做有价值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实事求是,从真实的原始数据中发现客观规律,做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科研成果。这是我们团队共同的信念和追求。”史浩飞说。
2018年,史浩飞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人大代表的身份让我自觉关注国家和地区发展大局,站在更高视野看待科研工作。”谈及五年来的履职经历,史浩飞感受颇深。作为一名来自科研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他紧密围绕科研评价、基础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知识产权、教育民生等问题,为科研人员鼓与呼,提出了14项建议,大部分都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正面回复和采纳。
在2020年全国两会上,史浩飞提交了《关于加强知识产权刑事保护的建议》。针对以往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立案追诉标准过高,刑事处罚相对较轻,尤其在罚金刑上,处罚力度过轻的情况,他建议:降低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入刑标准;降低侵犯商业秘密罪定罪量刑标准;提高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罚金标准。
令史浩飞十分欣喜的是,这条建议得到了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的回复,相关意见也在修订的司法解释中得到采纳。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在联合发布的《关于办理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中采纳了史浩飞的建议,《解释》将侵犯商业秘密罪入罪数额从“五十万元以上”调整至“三十万元以上”。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是完善产权保护制度的重要内容。从我们科研人员的角度来看,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史浩飞认为,加强知识产权刑事保护,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不仅有利于维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激励企业创新发展,更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史浩飞在分组审议中表示,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要实行“揭榜挂帅”制度,他建议加上“赛马”制度。“这主要是由于一种技术的创新往往存在几条路径,前途未卜,‘赛马’制度就是让多个团队各自提出方案并开展阶段性工作,再择优选用。”当时,国家发改委工作人员也在会场,记下了这个建议。不久,“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发布,采纳了增加“赛马”制度的建议。“能为完善国家政策做点贡献,很有成就感。”史浩飞说。
五年来,史浩飞逐渐认识到一份好的建议应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反映问题的准确性、切合实际的可行性。要以小见大,使承办单位便于办理;题目要新颖,内容要实在;要遵循拟写的原则、范围、形式与注意的事项,对于办理中可能会有难度的问题,要不怕烦,不急于求成,循序渐进,争取群众的合理要求能够逐步解决。“总结成一句话,提建议要像做科研那样严谨精细。”
履職,不仅是会上的条分缕析,闭会期间积极行动也是关键。科研之余,史浩飞总是尽力挤出时间,尽心履职。定期走访群众是他一直未落下的事,仅去年的走访就有10多次。此外,会后他积极参加代表调研、视察等各项活动,参加全国人大、国家部委和市级单位举办的各类视察、专题调研、座谈会等活动数十次。例如参与全国人大赴重庆关于长江立法和水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前期调研,参加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部分全国人大代表赴贵州省考察检查工作等。尤其是在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川渝能源保障一体化建设”专题调研中,他提出在高比例绿色能源并网的趋势下,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可对能源系统整体的高效稳定运行提供技术保障和有力支撑,值得加快推广应用,并撰写了闭会期间代表建议提交全国人大。通过这些活动,他以人大代表的身份有效履职尽责。
今年是史浩飞作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第一年。他认为,代表履职既要立足本职领域,熟悉情况、摸清底细,又要具有大局观,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推动科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他说:“我将继续奔走在祖国大地,倾听群众呼声,不断为国家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责任编辑 王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