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翔 张旭峰 邓珍强 李 洪
(1 太原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太原 030000)(2 山西东升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太原 030000)
(3 成都基准方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太原 030000)(4 北京盈建科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太原 030000)
我国装配式建筑已经发展了近70年,2013年以来,中央及地方政府持续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加之装配式技术发展日趋成熟,形成了如装配式框架结构、装配式剪力墙结构等多种形式的建筑技术,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迎来快速发展新阶段。
2017年发布的国家标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 51129—2017)(简称国标),将装配率作为装配式建筑的最终考核指标,规范了全国各地对装配式建筑装配化程度不同的衡量标准。
山西省装配式建筑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规模效益尚未完全体现,一段时期内需要政府激励、扶持、引导行业发展,根据地区发展条件,于2019年10月发布了《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DBJ/15-163—2019)(简称省标),规范了山西省装配式建筑基本评分项、计算规则及具体含义。山西省相关部门于2020年4月13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太原市装配式建筑工作的通知》(并住建字〔2020〕82号),明确规定了山西省装配式建筑应按照山西省省标进行评价。
主体结构指标计算涵盖两部分内容,包括竖向构件和水平构件。竖向构件的评价指标按照对应预制混凝土体积比例来衡量;水平构件的评价指标按照对应预制构件水平投影面积比例来衡量。
省标将高精度模板作为单独的一项评价指标,一定程度上来说对该项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起到很好的催化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省标和国标评价指标中主体结构预制部件计算比例方式有些区别,一是省标针对双面叠合墙、单面叠合墙、装配复合模壳体系引进了主体结构竖向构件调整系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型工业化建造技术的发展,同时反映各类新技术的工业化程度;二是省标根据叠合板底筋直径所需要锚固长度的要求(见表2),将水平预制构件后浇混凝土可计入预制混凝土宽度由300mm 放大至400mm,这更符合实际项目中对后浇带宽度的需求。
外围护墙、内隔墙非砌筑这两项在装配式评分表中分值占比较大,在一般的住宅及商业等项目中作为必得分项,且产品如ALC 条板、预制条板、三明治墙板应用最为广泛且工艺成熟。
对于内外墙集成化技术,省标较国标评价增加了围护墙集成化中墙体与保温隔热一体化技术及内隔墙集成化中内隔墙与管线一体化技术两项内容,主要是因为山西省装配式发展仍处于初步及快速发展阶段,相较于其他两项集成化技术更容易被现有的企业接受,同时也促进装配式围护墙与内隔墙集成化技术得到更快的发展与推广。
省标对全装修做了更加具体的要求与说明,一是对建筑功能区地面、墙面、顶面的建筑性能与连接材料等的安装与做法;二是对建筑基本使用功能要求达到设备设施安装;三是对公共建筑的公区与确定功能的室内区域做出要求。
干式工法楼面、地面在公共区域应用已较为常见,通过架空地板技术可以将地面铺设的管线掩藏其下,在北方地区可也可以采用干式地暖模块实现,但此技术在住宅户内卫生间及厨房等涉水房间的应用用尚未被大众接受,在选择此项装配式技术应用时应结合项目定位、产品标准综合考虑。
厨房和卫生间集成化技术,采用全干法安装,便于检修与维护,同时缩短施工时间,但对开间尺寸有一定限制,会影响到建筑户型整体布局,同时受限于产品生产厂家的材料及工艺水平,整套产品的质感档次较难被开发商和业主接受。山西省评价标准强调其集成性和功能性,在制作和加工阶段实现装配化。同时为了推广集成厨卫,省标将这两项中的集成吊顶分离出来,可单独得分,也可与整体干式做法面积比例一起评价。
省标中关于管线分离的定义是:机电、水暖设备管线在非承重墙中集中布置,且管线及点位预留、预埋到位即可认为实现墙体管线一体化。现场安装管线时出现对隔墙剔凿、切割、修补等情况时,不应属于墙体与管线一体化。省标将水平和竖向分别进行计算,笔者认为此做法对装配式项目的推广起到很好的鼓励作用。
省标增加了四大类鼓励项,主要包括BIM 技术应用、绿色建筑、新体系、新技术应用和EPC 总承包管理模式,如表1所示。
表1 省标增加的四大类鼓励项
省标鼓励装配式项目采用绿色建筑、BIM 技术、新技术新体系的应用等,制定了相应的规范,提升装配式建筑品质。装配式建筑设计采用BIM 技术可提高装配式深化设计精度,同时可指导构件生产、施工模拟、预制构件碰撞检查、钢筋碰撞检查、预留预埋等工作,使建筑信息管理更精确使建筑信息管理更精确。
某装配式住宅楼为剪力墙结构,该楼座装配式建筑面积为16217.22 m2,建筑高度为99.05 m,该楼座效果图如图1。
图1 某装配式高层住宅项目效果图
通过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本项目采用现浇剪力墙,高精度铝模,采用省标评价可以作为得分项。
(2)主体结构预制水平构件为预制混凝土梁和预制叠合楼板时,①国标评价中,水平构件计算比例为72.3%,得分为12.3分;②省标评价中,梁板计算比例为71.6%,得分为10.8;预制楼梯计算比例为88.6%,得分为2;采用预制阳台板计算比例为81.7%,得分为2;国标与省标主体结构得分评价得分分别为12.3分与19.8分。
(3)本项目采用两种评价方法计算内隔墙与围护墙非砌筑计算比例及得分相同。
某装配式商业楼为框架结构,该楼座装配式建筑面积为3241.60 m2,建筑高度为13.20 m,该楼座效果图如图3所示。对该楼座采用国标与省标分别进行装配率计算,数据对比如图4所示。
图3 某装配式框架商业楼项目效果图
图4 某装配式框架商业楼项目国标、省标得分对比
在框架结构中,由于楼梯梯段尺寸不统一,若采用预制楼梯,则模具种类比较多,该商业楼座采用现浇楼梯,从得分来看,明显国标计算的预制水平构件比例更有优势。
图2 某装配式高层住宅项目国标、省标得分对比
采用了干式工法楼面地面工艺做法(见图5),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管线分离得分值,采用架空地面的干式工法做法,管线可敷设在架空层内,从而实现管线分离。从得分上来看,省标和国标在此评价方法的前提下结果一致[3]。
省标3.0.3(1)中将“主体结构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20分”作为认定装配式建筑的一项标准,尤其在装配式框架结构中在不采用预制竖向构件的前提下,较难满足此得分要求,建议调整为“主体结构部分的评价分值不低于20分(框架结构不低于15分)”。
现有鼓励加分项内容中对于新技术、新体系的应用尚不明确,此加分项旨在发展和推动装修式技术的升级和创新,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由于该项得分界定的不明确,必须在提出方案后,经专家会讨论得出相应结论,才可认定为可得分项,实际应用非常少[4]。
基于对国标与省标装配式建筑评价方法及项目应用,得出以下结论:
(1)对于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国标与省标由于计算方式的区别,装配率计算结构相差较大,明显看出省标评分高于国标。
(2)对于装配式框架结构来说,国标计算结构与省标相差不大,省标在细化得分上并没有得分优势,省标与国标装配率计算结果基本相同。
(3)鼓励加分项对于结果的影响较大,不同项目的受影响分值在0~5分。
(4)对于当前山西省的装配式建筑发展来说,省标更加适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具有更强的引导性,适应性和可实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