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秀娟,孙 超
(黑龙江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0)
2021年5月3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行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形成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为我国改革发展稳定营造有利外部舆论环境,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1]为此,翻译人才培养任务显得尤为重要,翻译学科建设也排上日程。黑龙江大学翻译学科具备进入国内一流学科前列、世界一流学科行列的发展潜力。其支撑学科——外语学科,在第一轮“双一流”建设周期内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引领国内外语学界,特别是俄语语言文学学科。黑龙江大学参与的《公共服务领域俄文译写指南》《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笔译能力等级量表》标准、《语言文字规范: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两项翻译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以及大库容的英语语料库成为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石。凝练的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翻译标准与评价研究、中国典籍外译与国际汉学研究、语言服务研究等学科方向,符合翻译学科内涵。“十四五”期间,黑龙江大学翻译学科应抓住机遇,在已有成绩的基础上开拓进取,取得预期成果,实现一流学科建设目标,为国内翻译学科的发展起到指引作用。
黑龙江大学翻译学科建设基础优良,依托具有80多年建设经验的外语学科,已形成明显的优势特色,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发展潜力巨大。新时代、新机遇、新挑战,面对国家发展需要,翻译学科应与时俱进,迎合国家人才培养需求。
学科历史悠久厚重。翻译研究与俄语学科同源同发展,可追溯到1941年成立于延安的中国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当时学校主要培养军政翻译干部。俄语学科在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在1987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在1999年设立外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2010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经过8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以俄语为“龙头”的外语学科形成国内引领、国际知名的发展格局,涌现出李锡胤、华劭、张会森、刘耀武、宁春岩、张家骅、郑述谱、金亚娜等一批学术名家、翻译家。翻译研究作为外语学科的重要方向之一,在长期的发展中培养了一批翻译人才,产出了大量成果,为翻译作为独立学科建设奠定了基础。
学科门类层次多样。2010年,黑龙江大学获批翻译本科专业,目前该专业在俄语学院和西语学院分别建设。2011年,获批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目前建有俄语口译、笔译,英语口译、笔译,日语笔译,朝鲜语笔译方向;2020年,翻译专业获批为国家一流专业。学术学位层面,俄语学院在2005年已建有翻译学方向,培养了不少硕士、博士翻译理论人才。2017年,黑龙江大学还与莫斯科国立大学签署共建“高级翻译学院”协议,实现中俄资源优势互补,共同培养高层次、专业化、实用型翻译人才。
师资力量实力雄厚。翻译学科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2个、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团队1个、省级头雁团队1个。现有专职教师191人,其中国家级高级人才8人、省级高级人才15人、“普希金奖章”获得者6人、“普京奖”获得者1人。目前,外语学科具有各项翻译成果的教师有30余位,涵盖各外语学院和研究中心。
学科平台支撑度高。翻译学科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1个、中俄两国政府批准设立的俄语中心、中俄联合研究生院、我国在俄罗斯建立的第一家孔子学院、教育部中俄人文交流与合作研究中心和上海合作组织俄语翻译中心、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学院中俄学院、与俄罗斯科学院共同设立的中俄国际术语研究中心、与圣彼得堡大学共建的俄语对外水平等级考试测试中心等平台。同时,设有黑龙江大学与莫斯科国立大学联合高级翻译学院、教育部试点中俄学院。
翻译类成果丰硕。近5年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俄罗斯《语言学大百科词典》翻译工程”结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现汉词典翻译工程”立项;先后完成《新时代俄汉详解大词典》(4卷本)、《新时代大俄汉词典》,以及俄罗斯《语言学大百科词典》《新华字典》俄译工程等标志性成果。《新时代俄汉详解大词典》收词30万条,获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类一等奖。翻译学科教学团队主持开发的《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由国家语言文学工作委员会(简称国家语委)和教育部联合发布。与教育部考试中心签署《笔译能力应用性量表研制与应用研究》合作协议,参与主持开发了全国英语翻译专业(笔译)八级考试大纲与样卷。
国内外影响较大。依托黑龙江大学上海合作组织俄语翻译中心、黑龙江黑大翻译服务有限公司、哈尔滨传思桥翻译服务有限公司,黑龙江大学承担教育部、国家税务总局、国防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网信办、黑龙江省体育局、哈尔滨市国际经贸洽谈会、哈尔滨国际冰雪节等机构和重要国际性活动的俄语和英语口译服务工作500余场;承担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哈石油管道公司、哈尔滨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局、国际商报(英文版)等机构俄语和英语笔译工作达800余万字。黑龙江大学承办了“中石油管道工程建设翻译人员培训”“第三届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工作会议”等活动;与中国外文局翻译专业资格考评中心共建“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推广基地”。
受教育部考试中心委托,主持制定《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笔译能力等级量表》标准,并由教育部和国家语委共同发布《语言文字规范: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受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委托,制定《公共服务领域俄文译写指南》,该指南制定公共服务领域俄文译写基本规则和方法,同时提供多个服务领域共800余条公示语的推荐译文。
对俄合作办学、学术交流在国际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黑龙江大学与莫斯科国立大学共建高级翻译学院,与圣彼得堡大学共建俄语对外水平等级考试测试中心。2019年6月,俄罗斯当代优秀文学汉译作品由合作方圣彼得堡大学赠送给习近平主席。黑龙江大学曾接待时任俄罗斯国家杜马主席等多位俄方政要来访,正在成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战略研究和资政建议的提供者、中俄人文交流合作的践行者。
研究方向明确。翻译学科建设方案确立翻译与国际传播研究、翻译标准与评价研究、中国典籍外译与国际汉学研究、语言服务研究4个重点建设方向。
研究团队稳定。翻译学科现拥有6个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授权领域,涵盖俄语、英语、日语、朝鲜语4个语种。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俄语语言文学专业、法语语言文学专业都设有翻译方向的本科和学术学位硕士招生计划。拥有教授、副教授8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8人,50%以上教师有博士学位,翻译方向教师占20%;中青年教师占70%以上,已成为骨干力量。
研究成果衍生。标准与语料库建设可持续发展。黑龙江大学主持制定《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笔译能力等级量表》标准、《公共服务领域俄文译写指南》,为后期的多语种标准制定奠定了基础,可拓展至俄语、日语、朝鲜语、法语等语种的翻译能力等级量表——笔译能力等级量表,初步形成国内非通用语种翻译能力量表研发高地。300万库容的英语语料库建设与研究已取得了大量成果,为进一步建设与开发俄、英、日、法、德、西、朝、阿8个语种的超大型多语种平行语料库做好了经验准备,为黑龙江大学翻译学基础研究、翻译硕士专业学位发展和翻译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培育提供翻译技术支撑。
在国家战略层面,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一带一路”倡议、加强文化自信与中华文化“走出去”、“双一流”建设等重大决策为黑龙江大学翻译学科发展提供了机遇。2022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文件中指出,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调整为可授予博士专业学位,这预示着翻译学科即将成为一级学科,翻译专业博士学位点申报工作即将启动[2]。这为黑龙江大学实现翻译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的突破提供新机遇。
然而,学科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如翻译研究和翻译实践队伍散落于各外语二级学院,尚不能形成合力;学科队伍中大师级人才缺乏,现有人才还存在不稳定和流失的风险;与其他高校的异质化竞争优势不明显,主要表现为研究方向特色不够鲜明、国际化拓展力度和国际影响力还不突出;现代信息技术与翻译学科建设融合深度不够。
积极推动翻译及翻译学科的战略理念变革,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3]。以“继往开来、聚焦国际前沿”为基本思路,以加快国际化进程为手段,以将翻译学科融入国家学科体系为近期目标,即通过5年建设,翻译学科进入国内一流学科前列、世界一流学科行列,为中国由教育大国变为教育强国贡献力量。为此,黑龙江大学依托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整合翻译研究队伍,联合传播学、汉语语言文学等学科,推动学科交叉,使聚焦的4个学科方向均衡发展、重点发展、特色发展。
发挥传统优势,获得翻译专业博士点授予权。黑龙江大学有效吸收学校外国语言文学建设经验,在学科理念、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继承优良传统,加强科学研究和语言服务能力,为翻译人才培养奠定基础,争取在2023年获得第一批翻译专业博士点授予权。
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学科建设合力。加强顶层设计,整合分散在各外语二级学院和科研单位的教学、科研和智库资源,着力团队建设,形成4个学术团队,重点建设4个学科方向。
探索校政企“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联合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黑龙江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中译语通(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探索“翻译+复语”“翻译+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专家型翻译人才。
搭建平台,助推学科发展。以俄语、英语等老牌优势学科为主,带动其他语种协同发展,创建多语种的高级翻译学院,并使之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翻译人才培养高地;筹建“全国翻译大联盟”,力争成为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秘书处所在单位及国际翻译工作者联合会(FIT)会员,积极与世界翻译联盟互动,合作办学,促进学科国际化;整合各种智库平台,建立统一的综合性对俄智库,构建智库专职语言服务团队,服务龙江振兴和国家战略。
产出一批代表性成果。通过5年的建设,持续优化布局,打造学科特色,提升学科核心竞争力,确保翻译学科稳居国内同类学科前列,4个学科方向能够在国内产生重要影响。
“十四五”期间,黑龙江大学翻译学科按照聚焦的4个学科方向,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合作与交流等方面“更上一层楼”。
人才培养。黑龙江大学与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密切合作,产学研协同育人机制不断健全,翻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年度招生方面,翻译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3~4人,翻译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达到300人,本科生为100人,学术学位硕博研究生达20人。研究生就业率在98%以上,本科生就业率在90%以上。培育3~5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和科学研究成果,建成3~5本“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2~3本著作入选教育部研究生指定用书。
师资队伍建设。加大杰出人才和领军人才的培育与引进力度,增强后备力量,壮大教学名师、学术大师和著名学者等领军人才队伍,形成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相结合的优秀翻译师资队伍。培养和引进省级高级人才5人,培养和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学术视野、基本功扎实的中青年学术骨干,引进国际知名学者3人,引进资深翻译2人、青年翻译人才8人。
科学研究。集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学作品及中华文化经典翻译;研发全国非通用语种翻译能力等级量表;建立翻译质量评价标准;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路径;开展基于多语种平行语料库的翻译研究;推进《新华词典》俄译工程,形成阶段性成果;依托俄语学科资料中心,开展俄语资料数字化建设工程,将全部馆藏资料扫描后进行数字化处理,建成“黑龙江大学俄语资料数字平台”。
社会服务。以现有研究中心为基础,推出新的国际合作交流平台,成为国家与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智力支撑平台。形成系列数字化翻译成果,加大服务社会力度。为上海合作组织、中俄博览会等重要国际机构或组织,以及重要活动提供高端多语种口笔译和志愿者服务。推进翻译能力测评标准的应用与深度、广度研发。
文化传承创新。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外译具有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文艺作品。北方地区历来是多民族互动的舞台,具有丰富文化遗产,因此,黑龙江大学深入挖掘北方优秀民族文化,选取其中的代表性作品申报中华外译项目,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提供支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国学知识,服务国家文化战略。
国际合作与交流。黑龙江大学加大与莫斯科国立大学共建高级翻译学院的合作力度,持续扩大合作培养研究生规模,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创新翻译学科科研合作机制。与美、英等国高级翻译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实现教学资源互通,拓展研究生联合培养路径,提高学校翻译人才国际化水平,进一步深化涉外平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