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亚红
(威海海洋职业学院思想政治部,山东威海 264300)
课程思政建设关乎高校立身之本,是高校提升立德树人成效的一项基础工程、系统工程和战略工程。[1]2020年5月,教育部下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在全国高校掀起了课程思政改革建设的热潮。目前,学界对于课程思政改革的内涵理解略有差异。本文认为课程思政改革包含着两层含义,一是从宏观上看,课程思政是指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大思政育人格局。这就要求所有高校、教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育人目标,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的统一。二是从微观上看,课程思政是指各高校不断拓展各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方法和途径,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高校通过不断完善课程思政的工作体系、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统筹做好各个专业、各类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提升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地方文化反映了当地民族的发展史、文明史和奋斗史,承载着民族精神传承的基因和底色,与当地民族有着千丝万缕的情感联系,深刻影响着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2]地方特色文化是与特定区域相联系的极具鲜明个性、地域色彩浓厚的,形态多样的地域文化。作为一种育人资源,体现为物质文化资源、精神文化资源和制度文化资源,它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来源和支撑,可以丰富教育教学资源,拓宽教育教学实践路径,使课程思政更具亲和性、实效性,从而实现学生从“知识体系”到“文化体系”再到“价值体系”的塑造,完成学生思想体系从碎片化向完整化的转变。
肩负起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现代大学的基本功能和历史使命。[3]一方面,地方特色文化进校园进头脑,能促进地方特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利于文化的有效传承、发展和传播。另一方面,高校发挥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功能,将增进学生对地方及地方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将有助于为地方发展培育和留住人才。这些人才将是地方文化的传承者与发展者。
文化资源作为课程思政元素,为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建设提供丰富、鲜活的素材资源,也是最接近现实、最接地气的教育资源。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学生对学校驻地的文化是非常感兴趣的,希望教师能够在课程中融入地方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内容。地方特色文化贴近学生的生活,容易拉近学生与地方的距离,更容易产生情感共鸣。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期待,使学生从地方特色文化内涵中汲取养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成长成才规律,有助于高校培育具有家国情怀、工匠精神、创新创业能力的时代青年。
地方特色文化传承与课程思政的内涵都是“育人”,都是通过价值引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二者具有发展目标的同一性、价值导向的一致性、实践的契合性,能够丰富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容和形式,拓宽课程的内涵、广度和深度,增强课程思政的感染力与吸引力,有助于提升高校课程思政育人的实效性。
从实际来看,地方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思政改革建设整体是不足的。一是高校缺乏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相关政策支持。这导致高校在挖掘利用地方文化资源方面动力不足,因缺少支持而导致存在现实的困难。二是地方高校、教师课程思政理念薄弱,对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蕴含的思政教育价值认识不足,缺乏思政资源因“地”制宜的理念,课程思政建设缺乏统筹规划,进而导致教师“不知道融什么、怎么融”。三是高校相关政策制度缺乏,没有给予教师更多的政策支持。高校整体缺乏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思政改革建设的经验,这就必然导致融入不够,融入不深,也融入不好。
课程思政改革建设对教师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融入课程思政建设,需要教师熟悉地方特色文化,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同时具备高超的课程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一方面,高校教师来源范围广,如本校有一半以上的教师都来自外地,他们对地方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不熟悉,这就造成了挖掘利用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进行育人有困难。另一方面,教师对课程思政改革建设认知不足,将思政教育、课程思政孤岛化、简单化现象明显。例如,有些教师单纯认为课程思政就是将专业课、基础课等课程加上思政内容。另外,教师课程思政设计水平不高、经验不足,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时生搬硬套,课程内容突兀、前后不衔接、转折突然,可谓“为赋新词强说愁”。
课程是课程思政的本源,课程思政的建设与实施是课程思政改革的关键。高校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处于边探索边实施阶段,质量参差不齐,效果不尽如人意。主要表现有:一是课程思政未纳入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未写进课程教学目标,缺乏课程的系统设计;二是缺乏有效的教学创新手段和方法、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和标准等;三是存在个别教师为了完成课程思政建设任务而应付了事,在实际教学中走老路或走形式等情况,实际教学与课程思政设计差之千里。
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必须要构建“三全育人”的大思政格局,然而实际中存在高校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合力薄弱、思政课程与专业课教学内容协同力度不足、特色校园文化建设不足、“第二课堂”开展不够、缺乏有力地方文化资源支撑等问题。这就导致高校所计划构建的系统完善、统一协调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尚不健全,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支撑不足。
地方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利用要紧紧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目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主线,坚持文化育人,树立因“地”制宜思政资源观,将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课程思政教学之中。
1.内容上坚持契合性
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时,首先要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然后从地方特色文化资源中寻找与其同频共振、有价值“共鸣”的能够契合的内容。两者的契合要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注重道德修养、创新创业教育、工匠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的融入。例如,在本校港口与航道课程教学中,笔者通过融入甲午海战故事,使学生认识到没有强大的海防就没有强大安全的国家,提升学生建设强大海防的责任担当意识。
2.方向上坚持价值导向性
高校要坚持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地方特色文化资源内涵丰富,底蕴丰厚。高校将其融入到课程思政建设之中要基于价值引领。这对于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实际意义,能够真正有助于实现课程思政改革建设的目标,真正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
3方法上坚持多样性
首先,融入方法上要坚持多样性,既可以是课堂上润物细无声的融入,也可以借助文化的不同载体,通过文化实践活动育人。教师可以采用小切口,以小见大的方式呈现,也可以是宏观的、多角度的呈现。其次,方法的采用要兼顾启发性与情感性。对于深刻道理,教师要让学生“悟”出来,要启迪心智、浸润人心,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引发学生的共鸣,触及学生的心灵,进而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1.培育教师队伍“主力军”
课程思政设计与实施的关键是教师。所以,培育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素质教师队伍至关重要。一是高校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既要让教师走出去,参加课程思政、文化育人、教育教学能力相关的培训,同时又要邀请专家学者走进来,为本校教师进行课程思政建设的培训与指导,让教师掌握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的原则、方法和技巧,整体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改革建设的意识和能力。二是高校要推进课程思政改革体制机制的建设,加强顶层设计,做好政策导向,通过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引导教师关注并积极参与课程思政建设。例如,高校可将课程思政建设写进绩效考核方案,编入职称评聘文件,作为考核的必要条件之一,从而创设课程思政改革的环境。三是组织课程思政建设展示活动,助推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例如,高校可举办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比赛,优秀教学案例展示、课程思政建设交流会等,进一步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的水平和能力。
对教师自身而言,一是要改变意识。加强对相关政策文件的学习,认识到课程思政是趋势,是思政育人的必然要求。教师要树立“三全育人”理念,同时树立因“地”制宜的思政资源观。二是教师要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教师要走出校园,深入地方的图书馆、博物馆、风俗馆、纪念馆等学习了解地方文化,通过阅读书籍、拜访专家学者、地方文化名人等增强自身对地方文化的认知。三是吸收借鉴优秀案例和做法。教师在自行学习课程思政相关内容之外,还要注意吸收借鉴各高校的典型案例、示范课程,获取经验,提升自身课程思政建设的水平。
2.抓好课程建设“主战场”
高校以立德树人为人才培养目标,而课程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因而必须发挥课程的“主战场”作用。一是高校要建设思政主线明确、思政资源丰富、育人效果显著的课程体系。高校要组织教师对除思政课程之外的各门课程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使各门课程共同发挥协同育人、合力育人的功效。二是高校要立足于课程培育方案,梳理好课程和地方特色文化的关系,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课程教学的目标和方法之中,有机融入到教材内容,汇编成校本教材。三是建立地方特色课程资源库。高校要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建设一个随时更新的地方文化教学资源库或课程资源共享平台,方便教师了解地方文化资源并进行课程思政建设。四是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高校可利用效果好的课程思政典型案例,为其他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示范和样板。
3.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
高校课程思政改革建设的成效最终是要通过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实现的。一是教师要积极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教法是课堂教学的工具与手段,是教师与学生间的桥梁和纽带。[4]所以,教师要以创新方式方法为关键,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故事教学法、情境模拟法、案例教学法、对比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来开展教学。例如,本校在思政课及课程思政改革建设中所推崇的,采用故事教学法“讲好地方故事”就是一个卓有成效的探索,不仅使课堂教学更具温度和吸引力,而且更能走进学生的内心,激发情感。二是教师要注重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以提升课堂教学的亲和力和吸引力。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书籍、校本教材、活页教材等开展教学;另一方面,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借助视频、图片、动画、演示等进行教学内容的呈现,还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开展教学。三是教师要在教学中探索文化的实践体验,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教师可以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参观学习、动手操作、实际体验等方式,在理论知识与技能学习之外使学生得到情感上的认同、精神上的满足、思想上的提升。
4.形成校园文化“主打色”
学校课程思政改革建设需要“打好组合拳”,将地方文化引入校园,打造具有支撑力的校园文化。一是要精心设计打造校园环境。学校在标识标语、景观布置、活动设施、场馆雕塑等方面要凸显地方文化特色,彰显学校校风校训,营造浓郁的地方文化氛围。二是建设地方文化展馆、文化体验中心和实践活动中心等,拓宽学生活动的载体,让地方文化可感可知可触摸。例如,本校的明德文化中心、红色文化展厅既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的体验中心,同时也为课程思政建设和实施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实现活动育人。高校要充分发挥与地方特色文化的天然情感联系,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团活动、开展服务地方的“第二课堂”活动等,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地方文化,感受地方文化魅力,坚定文化自信。
实际上,以地方特色文化为载体和内容开展课程思政改革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对高校及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要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和安排,结合自身实际,围绕立德树人育人目标,努力破解课程思政改革建设难题,切实推进课程思政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