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杰 婧
(广州中医药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州 510000)
“互文性”的概念由法国符号学家克里斯蒂娃(Kristeva)在20世纪60年代率先提出,涉及文本受其之前作品影响的诸多方面。互文性是所有文本类型的基本条件,为口笔译等实践活动中的基本符号概念提供了理想的试验场(Hatim &Mason,1990:121)。在翻译角色日益凸显的全球化语境下,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媒介,互文性传递将直接影响翻译质量,而互文性又以其丰富的分类与表现手法,为翻译质量评估提供了一套可行的参数。但目前鲜见从互文性角度开展的翻译质量评估研究。另一方面,翻译语料库为厘清假设的对等关系、建立可靠的翻译规律模式提供了值得信赖的方法论工具,是翻译质量评估的重要来源(House,2015:107)。然而,质性评价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基于海量真实数据的语料库方法尚未在翻译质量评估中得到广泛应用。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以下简称“CSR”)报告作为非财务信息披露的主要形式,是企业与利益相关方沟通进而获得支持的工具。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发布英文版CSR报告,但大多是从中文版本翻译而来。因此,CSR报告的翻译质量不仅关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实践信息的准确传递,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企业的国际形象及其与国际利益相关方沟通的有效性。但由于当前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主要针对文学作品,国内外对专门用途英语翻译的质量评估尚属少见。因此,在对单语语境和翻译语境中的互文性分别进行阐释后,本研究旨在借助语料库技术,以CSR报告为例,构建一个专门针对商务文本的涵盖操作机制与互文符号参数系统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上述研究对象、视角和方法上的空白。基于上述研究目标,提出以下三个研究问题:
1.单语语境和翻译语境中互文性分别以何种方式存在?
2.互文翻译质量评估的操作机制是怎样的?
3.互文翻译质量评估的参数系统是怎样的?
依据是基于必须满足的统一翻译标准或是某一文本的具体翻译目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可分为原则导向型和参数导向型两种(Williams,2004:3)。前者多为学者根据个人经验提出的抽象翻译标准,因缺乏实证检验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此外,由于此类模式的初衷并非解决应用翻译研究中的质量评估问题,不具备系统的程序和参数,较难用于具体的翻译文本评估。因此,原则导向型模式不在本研究的讨论范围之内。参数导向型模式通常包含一组评估参数,用于源文本与目的语文本之间的多维比较,以评估翻译质量。
豪斯(House)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等理论,引入定量方法,构建了国际翻译批评界第一个理论与实证基础充分且具备比较完整的程序与参数体系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司显柱,2005)。她(1977)设定了语言使用者和语言使用两个维度。按照源文本分析-目的语文本与源文本对比-译文质量陈述的步骤,评估人员在这两个维度的八个参数上考察目的语文本与源文本的匹配程度,进而甄别隐性错误和显性错误。之后,豪斯(1997)对该模式进行了调整,将语域和体裁分析引入参数系统。近年来,在意识到研究发现可能在语场、语旨、语式上存在重叠后,她(2015)又提出翻译质量评估的新修模式(如图1)。
图1 源文-译文分析比较的新修方案(House,2015:127)
继豪斯的初始模式之后,威尔斯(Wilss,1982)提出了一个译文评估矩阵,横向包含错误、不适切、无法判定、正确及适切五个等级,纵向涵盖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范登布鲁克(van den Broeck,1985,1986)在“翻译质量评估三步法”中主张就体现文本功能的“文本素”对源文本与目的语文本进行比较。威廉姆斯(Williams,2004)立足论证理论,以论证宏观结构和修辞拓扑学为其翻译质量评估程序的基础(House,2015:15-19)。芒迪(Munday,2012)则将评价理论应用于翻译质量评估,通过对态度、介入和极差系统及其子系统的分析,揭示语言使用者的价值取向。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翻译界涌现出一批参数导向型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吴新祥、李宏安,1984;范守义,1987;穆雷,1991;冯志杰、冯改萍,1996;李晓敏、杨自俭,2003; 侯国金,2005)。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司显柱(2007,2016)借助系统功能语言学、篇章语言学和言语行为框架,构建了针对中英语对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该模式自首次提出几经改进,图2展示了司显柱翻译质量评估最新模式的总流程。
图2 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流程总图(司显柱,2016)
参数导向型翻译质量评估多遵循定量方法,但其缺陷是无法评估译文整体内容的可接受性(Williams,2001)。首先,部分模式虽结合了量性与质性评估方法,但一方面,少数案例研究为检验其普适性带来了难度,另一方面,人工识别偏离数量,使大规模评估中的可操作性不甚理想。其次,参数系统未免笼统。如在偏离识别中,仅以实现语言三个元功能的词汇语法系统为参数,而未明确各维度上的把控点;在对等考察中,仅提及文本类型/属性作为参数的可能性,缺乏对具体操作的进一步说明。
哈提姆、梅森(Hatim &Mason,1990)率先将互文性理论系统应用到翻译研究,引发了探讨这一前景的持续浪潮(Littau,1997;García &María,2001;Hermans,2003)。如费德里奇(Federici,2007)将译者比作“置身新的未知文学世界的旅人”,将其互文能力比作“旅途中的行囊”,认为从事互文翻译的译者是不同语言与文化世界的中介者与阐释者,并对其提出诸多要求。法拉查德(Farahzad,2009)强调源文本与目的语文本间的互文关系,对翻译中语内层面和语际层面的互文性加以区分。萨克拉里奥(Sakelariou,2015)认为,在西方翻译研究中引入互文性视角,重塑了翻译学科的发展进程,因为随着确保原作绝对地位的等级制度的瓦解,翻译实践与译者角色的价值将日益凸显。
事实上,中国学界中翻译与互文性的学术姻缘并不在外国文学之后(罗选民,2006:6),但相当一部分文章本质上为对西方互文翻译理论的引介(黄念然,1999;罗选民,2012)。与国外互文翻译研究一样,多数研究为对互文性运用于翻译研究的可能性之理论阐释(秦文华,2007;甄晓非,2014)。理论研究的另一热点为从互文性视角集中对翻译过程所涉某一要素进行探讨,如译者地位(吴非、张文英,2016)、翻译过程(徐方赋,2013)、机器翻译(夏家驷、杨绍北,2004)、篇章连贯(钟书能、李英垣,2004)、翻译教学(黄文英,2006)、翻译批评(李多,2017)、意识形态(鲁硕,2008)等。显然,国内对互文翻译的一般理论研究中,简单模仿和重复太多(罗选民,2006:7),而互文视角下的翻译过程要素研究,几乎没有触及到翻译质量评估的领域。
应用研究方面,虽然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商务体裁,但主流研究对象仍被文学文本占据,至少存在两大不足。首先,缺乏专门针对商务文本互文翻译的理论建构。其次,主导研究方法仍是质性的,如例证法和案例分析等。甚至鲜见基本的定量研究,更遑论语料库方法的应用。
互文性的早期定义始于一个生动比喻——每个文本都是由引语拼凑而成的马赛克,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Kristeva,1969:146)。之后,研究者先后从不同视角对互文性进行了分类(见表1)。
表1 互文性的主要分类
需要指出的是,本研究未直接选取上述任何分类或其对应的表现手法作为互文翻译质量评估的参数系统,但有必要探究现有分类方法的共性,以对单语语境中的互文性进行详尽描述。首先,简单地说,互文性即某一文本与广义上其他文本间的错综联系。广义的文本包括语言、文化、文学等相互作用的场域,涵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中被后现代大师们归入“大文本”范畴的各个方面(秦文华,2002:57)。其次,互文性的多样性已得到广泛认可,具体表现手法包括引用、典故、体裁和形式等。第三,相当数量的分类方法存在重合,体现为一种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例如,邵志洪的分类明显具有包罗万象的意义,因为“intratextuality”的概念本身即与连科的“internal intertextuality”和哈提姆、梅森的“passive intertextuality”互文,而“extratextuality”与连科、费尔克劳和罗选民等的分法几乎并无二致。第四,也是最重要的,虽然冠以不同类名,绝大多数研究者都采用了二分法。所有二分法本质上均以这样的事实为前提——互文性是有形程度的变元,互文关系所在的跨距以有形性和无形性为两个端点。该跨距是由主体文本(host text)、主体语言(host language)中的其他文本和主体文本所在的主体文化圈(host culture)组成的一个复杂网络,其无形性由内向外逐渐递增。在互文翻译质量评估中,可针对特定体裁类型在该网络中设置弹性的参数系统。由此,单语语境中的互文性重新定义如下(图3)。
图3 单语语境中的互文网络
图3表明,在单语语境中存在着三种互文性。第一种互文性存在于主体文本内部,以各种显性手段实现文本自身的衔接与连贯,我们称之为“自互文性”。第二种互文性存在于主体文本和主体语言之间,体现于形式固定的显性手段,如引用、陈词滥调、习语、谚语、惯用语等,半显性的“去语言化”手段,如典故、戏拟等,或在篇章布局、纲要结构、写作方法和主题倾向等方面为主体语言所共享的隐性惯例,如结构、体裁、功能、主题等。其中,隐性手段尤其需要读者对主体语言中的前文本具备一定的背景知识加以识别。我们称第二种互文性为“语篇互文性”。第三种互文性存在于主体文本和主体文化之间,甄别的前提条件是读者能够深刻掌握构成主体文化诸多方面的知识,包括隐性的主流价值体系、审美习惯和社会历史因素等等,我们称之为“文化互文性”。图中的双箭头代表互文关系的双向性。换言之,正如主体文本会受其所在主体语言和主体文化中前文本的影响,主体文本也为其之后的文本提供了互文参照。三种互文性由内向外辐射,构成了互文网络,互文性的显性程度与对读者互文知识的要求程度成反比。
互文网络与哈提姆、梅森的互文链条(如图4)可谓异曲同工。为了理解主体文本,读者必须跨越意识形态上中立的本义,探索语言使用背后的意义总和,拼凑所有的互文指涉,搭建成一条线索,将主体文本内后面出现的互文符号、先前出现的互文符号与被唤起的整个知识领域串连起来。而在翻译语境下,这一从前文本到主体文本的互文链条被进一步扩展,即囊括了内嵌被转移的互文指涉的目的语文本(Hatim &Mason,1990:121-122;133)。
图4 翻译语境下的互文链条(Hatim &Mason,1990:133)
源文本与目的语文本虽跨越了两种不同的语言系统,但显然二者本身就构成了互文关系,因为前者作为前文本,直接诱导了后者内容与形式的产生。使情况更加复杂的是,目的语文本作为目的语中的主体文本,也处于其自身的互文网络之中。法拉查德(2009)指出翻译中存在两个层次的互文性。其一为语内层次,即源文本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其之前的所有同语言文本相关联。其二为语际层次,即目的语文本与源文本及其他所有相同或不同语言的译文相关联。类似地,韦努蒂(Venuti,2009)认为翻译涉及三组互文关系——源文本与其他任何语言文本间的互文关系、源文本与目的语文本间的互文关系(即传统意义上的对等概念)以及目的语文本与其他任何语言文本间的互文关系。然而,二者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二。第一,仅考察了语篇维度范畴,忽略了源语或目的语中主体文本内部的互文关系。第二,与多数其他学者一样,探讨的多为狭义的具体文本,而较少关注文化因素。此外,法拉查德强调目的语文本与其他所有相同或不同语言的译文之间的互文性。这表明,一方面,他忽略了目的语、目的语文化中其他原创文本对目的语文本的影响,另一方面,该分类方法更适用于一个源文对应多个译文的文学翻译的情况。然而,就CSR报告翻译而言,鉴于其实用功能,往往仅存在一个译本。至于韦努蒂的“其他任何语言文本”则过于笼统,需要考虑的文本范围太广,对翻译质量评估缺乏可操作性。因此,基于单语语境中的互文网络,可以合理衍生出CSR 报告翻译语境中的互文模型(如图5)。
图5 CSR报告翻译中的“互文哑铃”
一方面,源文本、目的语文本与源语、源语文化以及目的语、目的语文化分别形成各自的互文网络,另一方面,翻译过程本身中源文本与目的语文本便构成强势的互文关系,使翻译语境中的互文模型呈哑铃状。翻译CSR报告时,译者的任务是通过互文符号识别源文本中各层次的互文关系,旨在实现源文本-目的语文本互文性的对等,或必要时结合目的语文本中各层次的互文关系对源文本中的互文指涉进行转移。相应地,评估人员需对译者在上述过程中的表现实施量性和质性评价,这就牵涉出互文翻译质量评估的操作机制问题。
在翻译实操层面,译者需对源文本中的互文符号保持敏感,这是理解源文本进而产出目的语文本的起点。相应地,评估人员需以这些互文符号为参数,衡量译者对互文性识别、解码与编码的适切性。三个互文维度的显性程度各异,表明互文符号遍布语言系统的各个层级,可以是单词、短语、从句和从句序列等具体元素,也可以是文本、话语和体裁等符号系统单位(Hatim &Mason,1990:134)。哈提姆、梅森指出,互文翻译包含三个步骤。首先,识别互文符号;其次,将互文符号追溯至其前文本,评估互文指涉在互文空间中的符号学地位;第三,重新评估该互文符号在源文本中的符号学意义(Hatim &Mason,1990:134-135)。过程如图6所示。
那么,在互文翻译质量评估中,评估人员可以在哪些层面挖掘?针对译者对互文符号的识别、解码和编码,评估人员需遵循哪些评估程序?每一阶段需考察哪些互文维度?我们认为,各类型前文本中的参数集合(集合1、集合2……)恰好与互文性的三个维度——自互文性(显性内互文性)、语篇互文性(显性、半显性及隐性外互文性)和文化互文性(隐性外互文性)——一一呼应,每一维度均可根据体裁类型设置具体的评估参数。互文空间的跨越反映了连结源文本和目的语文本各自互文网络的强势互文关系。具体说来,互文翻译质量评估的操作机制如图7所示。
图6 源文本到目的语文本的的互文指涉
图7 互文翻译质量评估的操作机制
图7显示了互文翻译质量评估识别、评价和修正三个阶段所涉互文网络中涵盖的互文维度。源语主体文本和目的语主体文本所在的互文网络均开发了三组参数,根据CSR报告的具体体裁特征详细介绍如下。
至此,“互文哑铃”及前述操作机制仅为翻译质量评估提供了宏观环境和大体步骤。为确保量化评估的可操作性,需开发一系列参数,以识别自互文、语篇互文和文化互文三个维度上的偏离和对等。现有互文性表现手法的一个共同点是几乎全部基于文学文本。因此,需要借助语料库方法,聚焦CSR报告的体裁特点,适宜调整而非直接借用任何已有的表现手法,以便设置能够满足CSR报告互文翻译质量评估需求的参数系统。
1.自互文维度
(1)语法衔接:衔接性连词及副词
自互文性体现为语法衔接、词汇衔接和结构衔接。连词是语法衔接最常见的手段,包括衔接性连词、副词等功能词或短语,通过建立语篇序列、组织话语流、创造衔接性与延续性来促进命题意义的实现(Halliday &Matthiessen,2004:30)。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法衔接相较于外部世界的表征更侧重文本的内部组织。这对翻译质量评估的启示在于,遵循目的语群体构建文本的惯例产出的译文比不遵循该种惯例的译文质量更高。此外,通过语料库工具进行词性赋码,可以获取源文本、目的语文本和目的语可比文本在衔接性连词和副词分布上的差异,进而识别目的语文本在语法衔接上的负操作。
(2)词汇衔接:标准类符型符比
词项的复现是词汇衔接最直接的实现形式(Halliday &Matthiessen,2004:571),它指的是为保持内容的连贯性,相同词项在某一文本中被重复使用。借助语料库工具计算类符型符比(type/token ratio,以下简称TTR),恰好可以反映相同词项在文本中的重复使用程度。一般来说,TTR越高,词汇使用越具多样性。然而,由于某种语言的类符数在一段时期内是相对固定的,文本篇幅越长,受型符稀释的影响,TTR越低。因此,将标准类符型符比(standardized type/token ratio,以下简称STTR),即每千词的平均TTR设置为自互文维度的参数,可就词汇衔接对库容不同的三个语料库进行比较。
(3)结构衔接:平行结构
平行结构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属于同一语法层次、具有相同句法功能并通过并列连词(或逗号等)互相连接的语言结构(章振邦,1981:383)。在CSR报告的目录及正文的主副标题中存在着大量典型的平行结构,尤其是源文本,包含许多字数、句法结构相同的标题。即使这些平行结构被冗长的正文割离开来,它们在形式上相互呼应,提示读者其陈述的是某一具体企业社会责任议题的不同方面,缔造了内在的逻辑性与系统性。
2.语篇互文维度
(1)引用
引用也称引语或引文,用于“通过标题、章节等披露信息来源”(Sebeok,1986:829)。CSR报告中的引用主要有四种形式。第一,以原始形式出现在引号内的直接引用。第二,转述形式的间接引用。第三,省略信息来源的间接引用。在CSR报告的源文本中,这类引用通常来自古诗词或散文,最常出现在董事长致辞或未来展望部分。最后一种是将前文本中某一表达置于引号内,作为作者话语内容一部分的嵌引。以大量“数词+缩略词”结构为代表,如“三重一大”、“两学一做”、“五险一金”、“三会一课”等。由于省略的内容往往具有更重要的信息价值,译者和评估人员需尤为仔细应对这类互文符号。
(2)惯用语
惯用语是个相对模糊的集合概念,汉语的谚语、歇后语、习语、陈词滥调、四字成语(涉及具体典故的除外)等在本研究中均属惯用语范畴。与引用和典故相比,这类语言资源大多来自民间的口口相传,在反复使用中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表达方式,并遗失了出处。惯用语多出现在CSR报告源文本的案例、专题报道等记叙性文体中。
(3)典故
作为一种间接暗指,典故因仅仅提及主体文化中具有特定文学意义的人物、地点或事件而具有简洁性和隐蔽性。因此,对这一互文符号的识别需要读者具备源语文化一定的文学背景知识,以确保对典故具有足够的敏感性。与惯用语一样,典故多出现在CSR报告中的董事长致辞、未来展望、案例陈述和专题报道等“软文本”中,在源语读者中产生特定的文化效应。这要求译者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使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将这种文化效应成功移植到目的语文本中。
(4)戏拟
戏拟是通过模拟名人风格或以夸张方式表现人们熟悉情形的、具有幽默感的语言仿造。读者能够迅速还原戏拟的前文本,并得知哪一部分因何作了替换。戏拟不仅包括对惯用表达或文学作品中词句成分进行转换、挪用或改写的显性戏拟,还包括与体裁、主题等发生联系的成构戏拟(罗选民,2006:73)。鉴于CSR报告中几乎没有成构戏拟,本研究中的戏拟仅指狭义上的显性戏拟。
(5)结构互文性:部分及子部分
简单地说,结构互文性指具有结构上的类同关系或相似之处。邵志洪(2010:481-503)认为,结构互文性辐射构词、语句、语篇三个层面,包含新词创造、仿词和戏拟(句子模仿和写作模仿)等(见表2)。
表2 结构互文性(邵志洪,2010:481)
如前所述,习语变体、句子模仿和写作模仿大致等同于显性戏拟,而互文构词显然在追求文字游戏和生动描写的英语文学作品中更为常见,而在CSR报告(尤其是中文报告)这类体裁中甚是少见。因此,本研究中的结构互文性仅指写作结构互文,以CSR报告的部分和子部分为评估参数。
(6)体裁互文性:语轮及语步
专业作家在某一体裁内总是以一致的方式组织整体信息。但另一方面,话语社区的成员常常利用这些限制,在社会公认的目的框架内实现私人意图(Bhatia,1993:29)。因此,通过对比CSR报告典型子体裁的源文本和目的语可比文本的结构组织,能够揭示其在实现交际意图方式上各自的倾向性。由于为了翻译质量评估的便利,需从源文本和目的语文本中提取有代表性的部分进行比较(Newmark,2001),本研究中我们选取CSR报告中高度惯例化的子部分作为体裁分析的对象,包括报告简介和董事长致辞。
体裁互文性维度的评估参数可借鉴斯韦尔斯(Swales,1990)的语步理论。他提出以语轮和语步为体裁结构的判别要素。正如每个体裁都服务于某一交际目的,每个语轮也都服务于从属体裁整体交际目的的某一典型交际意图(Bhatia,1993:30)。同样,每一语步也都进一步服务于从属该语轮目的的交际意图。
(7)主题互文性:主题词
主题互文性指同一主题在不同文本中的参与性。文学作品中的主题既可以是具体的人物形象,也可以是某一抽象概念,在作品中反复提及,或以不同方式呈现于不同文本。幸运的是,语料库工具能够生成主题词表,即相较于常规使用频率异常高的词的集合(Scott,1996:53)。主题词揭示了具体体裁的“话题性”以及该体裁在功能上的显著特征(McEnery et al.,2006)。通过对比源文本、目的语文本和目的语原创文本的主题词表,可以洞悉翻译过程中的主题变化,开展原因分析,并对操作进行评估。
(8)功能互文性之信息层面:插图配文及新闻、案例标题
简单地说,功能互文性即文本使用上的相似性。豪斯(2015)在探讨翻译文本功能时批判了赖斯基于语篇类型学的三分法,认为其过于简化。而后她将文本功能定义为文本在某一情景中特定语境下的使用(House,2015:26)。
作为非财务信息披露的一种形式,CSR报告详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实践,因此首先具备内容主导的文本类型特征。为丰富信息维度,提高可读性,文内会穿插大量图片,下方配文简要说明图中人物、地点或事件。此外,为增强说服力,常报道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及其相关绩效的新闻与案例,如所获荣誉、产品服务创新、社会责任行动等。顶部注有一行文字,概括新闻或案例主要内容。这类配文与标题在功能上等同于新闻语篇的导语,相较于报道主体,能更快速地吸引读者注意,使其在有限时间内通过浏览配文和标题最大限度地获取报告的主要内容。因此,设定插图配文及新闻、案例标题为参数,对CSR报告翻译信息层面功能互文性的转移进行评估。
(9)功能互文性之宣传层面:评价性形容词及副词
需要注意的是,CSR报告作为一种商务话语,在提供信息的同时,还具有维护公共关系的宣传目的(Wang &Guan,2013:463),而宣传功能主要是通过态度层面的人际意义实现的。评价性形容词和副词作为评价和情态的两种主要表达途径在源文本中广泛使用,传达了公司对其上一财年社会责任履行自豪、确信和乐观的态度。就宣传性质的CSR报告的翻译质量评估而言,目的语文本需向目的语可比文本无限靠拢,以最大程度地贴合人际意义态度层面的实现模式,从而满足目标读者的期待,达到类似的言后效果。因此,设定表达公司对其履责态度的评价性形容词和副词为参数,对宣传层面功能互文性的转移进行评估。
3.文化互文维度:文化负载资源
文化差异往往是译者面临的最大问题,也是造成读者误解的最主要原因(Nida &Reyburn,1981:2)。翻译的文化转向已被广泛接受,互文翻译归根结底也是文化的翻译。现有的互文性分类大都以狭义的文本为基础,而对广义还是狭义概念的取舍决定了互文研究的外延。换言之,自互文和语篇互文维度并不能涵盖所有互文符号。因此,我们引入文化负载资源作为互文网络第三维度的参数,它指的是除上述互文符号之外读者可以从中获得中国独有的文化意义的任何语言单位。
综上,CSR报告翻译质量评估的参数体系总结如下表。
表3 CSR报告互文翻译质量评估的参数体系
表3表明了各维度互文性的方向性和可见性。自互文性展现了文本内部自身的指涉关系,属于内互文性;语篇和文化互文性均涉及文本与其外部其他文本(广义上)的联系,属于外互文性。从内至外,随着参数形式变得无形,文本与其前文本关联的跨度逐渐增大,互文性的可见性逐渐降低,需要读者识别付出的努力也逐渐增大。
结合互文性视角和语料库范式,本研究尝试探索了以CSR报告为代表的商务文本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基于对互文性类型学的批判性调整,首次提出单语语境和翻译语境中“互文网络”和“互文哑铃”的概念,以及包含识别、评价和修正三个阶段的翻译质量评估操作机制。本研究还提出针对商务文本互文翻译质量评估的参数系统,证实了将互文性应用于翻译质量评估的可操作性,从而丰富了互文性理论。该模式可以为今后的相关研究,尤其是在其他专门用途英语体裁翻译质量评估的参数设置方面提供借鉴。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披露英文CSR报告,本研究为其提供了一个具有实用参数的评估框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监督中国企业外宣质量的效果。但需承认,目前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尚处形而上层面,其可行性仍待实证检验。未来研究可通过获取自互文、语篇互文和文化互文维度各参数上翻译操作的具体数据,开展商务翻译质量陈述。亦可进一步探讨各参数对翻译质量的相对价值,以便在科学的权重设置方案指导下提高量化评估方法的准确性。
A Corpus-Assisted Intertextual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Model of Business Texts
PAN Jie-jing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Guangzhou 510000)
Abstrac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textuality,an attempt is made to construct a TQA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model targeted at business texts,with CSR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reports as an example. It is found that there exists an “intertextual network” in the monolingual context,which covers three dimensions,namely,self-intertextuality,discoursal intertextuality and cultural intertextuality. In the context of translation,intertextuality is an “intertextual dumbbell” consisting of the ST’s and the TT’s respective intertextual network linked by the strong intertextu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Furthermore,an operation mechanism of intertextual TQA including the three stages of identification,evaluation and modification is proposed. In terms of the parameter system,textual features of CSR reports taken into account,cohesive conjunctions &adverbs,STTR (standardized type/token ratio) and parallelisms are set as the three parameters along the self-intertextual dimension. References,conventional expressions,allusions,parodies,parts &sub-parts,moves &steps,keywords,picture captions and news &case headings as well as comment adjectives &adverbs are set as the nine parameters along the discoursal intertextual dimension. As for the cultural intertextual dimension,the only parameter is culture-loaded resources. With the assistance of corpus technology,the operability of this operation mechanism and parameter system is also discussed.
Keywords:intertextuality;intertextual network;intertextual dumbbell;TQA;corpus;business t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