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丁春林
相关参数如下仙乐(SELO)120方镜箱技术指标
2004年7月3日,上海华侨摄影协会相机收藏研究会主办的《相机收藏研究》报第27期一版刊载祖忠人文章《洗去历史尘埃重现早期国产相机制造一幕— —追寻生产“仙乐”相机的历史真相》。二版刊载夏复华文章《一款早期国产方镜箱相机现身沪上》、郑德辅文章《补正中国相机春天的追思— —兼忆我的父亲郑崇兰》。三篇文章全方位报道了“仙乐”照相机的来龙去脉(图1)。
图1 仙乐照相机(宁波3R堂收藏)
研究会发现“仙乐”相机后,追根溯源,找到了郑崇兰先生之子郑德辅,维纳氏电影照相器材厂资方代理人高式熊、员工郑学惠、朱纪成、陈福慰,以及研究会祖忠人、赵振新、夏复华、吴曾乐、徐光化等人,他们在中华相机史料博物馆进行了追述与求证(图2)。
图2 高式熊、郑德辅、郑学惠、吴曾乐在上海中华相机史料博物馆进行了追述与求证
图3 郑崇兰肖像
据郑学惠先生回忆,当年在工厂的库房里摆满了仙乐相机零部件,这批没有装配完成的相机原来是维纳氏工厂与英国依尔福公司上海办事处的董守绩(英商买办)签有协议,以“仙乐”(SELO)为品牌,委托维纳氏工厂生产120胶卷方匣式照相机,英商支付了定金。由于抗日战争爆发,董买办一时失踪,就影响了相机的生产。1947年,董买办回到上海,继续履行合同,仙乐相机由此诞生。
夏复华先生说“仙乐相机的整体加工工艺十分精细,旋钮的外缘用模具冲压成花边形,不仅有利于防滑还起到美化作用,比起同年代产品有过之而无不及,相机外饰部分还采用镀铬工艺,至今光亮如新,让人称奇。用最挑剔的眼光审视发现,与当代相机的工艺来比也绝不逊色。通过说明书得知,该机生产于1947年,设计者郑崇兰。由英国依尔福公司监制,在说明书的封底刊登依尔福公司“仙乐”(SBLO)胶卷的广告(图4)。”
图4a 说明书封面
祖忠人说: “ 生产仙乐牌(S E L O)照相机的工厂,具有车、钳、冲、电镀、烤漆规模,而绝非家庭作坊。因此,可以说这是中国工业化生产的照相机。”
郑崇兰之子郑德辅,1942年生于上海。出版有《世界文化名人邮票鉴赏大图典·戏剧家与电影家》,历年来在《集邮》、《上海集邮》、《文汇报》、《新民晚报》等报纸杂志发表论文近百篇。2021年我采访他时,他说:“以前家里有过维纳氏做的三脚架、切纸刀、纸质曝光表、放大机等摄影器材”。
据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中国电影家列传》、1998年出版的《中国电影物资产业系统历史编年纪》两本图书,都刊有关于郑崇兰和维纳氏电影照相器材厂的介绍文章。
1933年,郑崇兰在上海创建义昌照相仪器厂,厂址在白克路(现凤阳路216号)。1935年3月,义昌照相仪器厂迁至赫德路赫德村(现在常德路1026~1028号,图5)后,改名为维纳氏照相器材厂,规模很小,设备有车床6台、冲床3台,大小钻床2台、铣床1台、滚齿机1台,大都是买旧货自己进行修理后使用。生产灯具、印相机、放大机、三脚架及云台、照相切纸刀以及方镜箱等照相器材。1941年,日本侵占上海后停止营业。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上海维纳氏照相器材厂由郑崇兰进行重建,并改名为维纳氏电影器材厂。根据吴蔚云等人提议,维纳氏厂试制电影摄影机和其他制片设备。这一想法得到了昆仑影业公司史东山的大力支持。他们仿照美国米契尔N·C型摄影机,连夜动手拆卸,3天内画出草图,开始进行研制。
图5 1930年维纳氏电影器材制造厂厂房
图6 维纳氏制造的三脚架云台(朱宗讯 收藏)
郑崇兰对产品质量要求十分严格,亲自把关,一丝不苟。不少要求高精度的零部件,硬是靠工人师傅极其细心地用手工磨制出来。对运转中易磨损部件,则选用特种钢材淬火加工。由于对质量的高度重视,所以到整机总装时,除了由于一张图纸发生误差,使“抓片爪”长出5mm需要返工外,其余部分都一次装配成功。经过10个月的艰苦奋斗,终于在1947年3月,中国第一部35mm电动有声电影摄影机诞生了,并立即投入影片《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拍摄,使该影片成为我国第一部用国产摄影机拍摄的故事片。并在影片开头的字幕加以说明“本片用国产维纳氏厂郑崇兰制造的摄影机拍摄”以志纪念,当时上海《新闻报》曾刊登过这件事。到1949年,这台35mm电动有声电影摄影机共生产了12台(图7)。
图7 维纳氏摄影机
1956年1月,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中,经上海市文化局批准,将维纳氏电影照相器材厂并入国营上海电影机械厂,郑崇兰任副厂长。1957年5月20日,他跟随以电影局副局长王政新为团长的 “中国电影工业技术考察团”赴苏进行电影工业考察,代表团成员有郑崇兰、孙延禄、薛廷芳、丁玉生五人。他们访问了苏联电影工业、制片、供销、科研等25个单位,考察了将近65种电影机械产品,与苏方交流了电影行业方面的经验。1964年4月9日,建立上海电影机械设计研究所,并聘请上海电影机械厂郑崇兰副厂长为该所技术顾问。
1996年,宁波出版社《新纪元漫录》刊载郑学溥的文章《鄞县郑宜亭郑崇兰父子事略》,他说:“郑宜亭,浙江鄞县人。郑崇兰是郑宜亭的长子,1893年出生,幼年仅读2年村塾,就走上谋生道路。从钱庄学徒、店员、洋行栈务员,到火柴煤油所推销员等职,艰苦的环境磨炼了他,使之从小勤奋好学,处事严肃认真。在学徒期间已学得一手好字;在洋行工作时,由于业务需要,进上海英语业余补习夜校学习英语,三年工夫即能独立会话,从而阅读外文书籍,翻译科技资料,为以后研究和制作照相、电影器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郑崇兰是个胸怀大志的人,在洋行工作时,结识了一个德国商人,懂摄影,郑崇兰就向他学习摄影,并通过他购得一架新型的德制柯达雷丁娜照相机,钻研摄影技术。不久,他就辞去原来的工作,由他父亲的资助,在上海提篮桥开设汇山照相馆,走上了摄影的道路。
“汇山”是一家小照相馆,由于技艺高超,所以顾客盈门(图8)。当时,天一电影公司的明星也常常请汇山拍剧照,因此逐渐熟识了许多影界人士。经朋友介绍,郑崇兰于1927年进入上海天一影片公司,担任电影摄影师,拍摄了《女律师》(裘芭香编导、胡蝶、李萍倩主演)、《白蛇传》(邵山客编剧、邵醉翁导演、胡蝶、陈玉梅主演)等片,成为我国第一代电影摄影师。在“天一”期间,郑崇兰热心助人,积极帮教青年吴蔚云提高摄影技术,使之迅速成长,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电影摄影师,郑崇兰实为他的启蒙老师。
图8 汇山照相馆拍摄的照片
当时,上海发生工人运动,天一公司工人因不堪恶劣的工作条件举行罢工斗争。郑崇兰同情工人,为他们提供集会场所。又因与公司意见不合,即辞去天一摄影师职务,转入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执拍,拍摄了《王氏四侠》、《二度梅》等影片。以后一度离开电影界,又在静安寺对面开设“雪鸿照相馆”,因颇具特色而闻名上海(图9)。他还曾研究引进在绸布上印照片和在瓷盆上烧制照片的技术,并取得成功(图10)。
图9 雪鸿照相馆洗印的照片
图10 《时报》 1930年12月19日的报道
我国的电影、照相业起步晚,所有器材都依靠进口,每年白银外流不计其数。郑崇兰有一颗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决心自制器材,抵制外货。于是,就对每一种进口的摄影器材进行研究,特别是在生产“仙乐”牌方镜箱的过程中,由于试制成本高、时间长、亏蚀大。他就用“汇山”的盈利贴补研制改进工作,曾制成样品若干,直到1947年才装配成功200多只。
1948年夏,美国好莱坞华商著名摄影师黄宗沾来沪时,亲眼看到可与美制“米契尔”摄影机媲美的中国“维纳氏”摄影机,竟出自一个弄堂小工厂,十几个工人之手,用普通的机器设备制作而成的,大为惊讶,不禁翘起大拇指,连称“中国人了不起”,黄与郑遂成好友,经常从海外寄来有关科技资料,给予支持。
1948年孙明经在南京主编的《影音》,第7卷第2期第1页刊登“维纳氏(VENUS)电影器材制造厂”广告,采用中英文介绍,厂址在:“上海赫德路(今常德路)1026—30号,电话:36748”。工厂产品有“本厂专门制造动片摄影机、动片放映机、印片机、洗片机、各种电动机、静片放映机、录音机、小型摄影机、影业用各种器材”。第2页刊登郑崇兰文章《自制电影摄影机经过》。
1949年7月,新中国诞生前夕,郑崇兰的一位至交,后来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一机部副部长沈鸿同志曾致函鼓励,认为摄影机等创制品“关于人民教育颇大,应善为处理……对提高我们人民的文化,是有她一定的地位的,应当配合我国电影事业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对他研究的电影摄影机大加赞赏(图11)。此信更坚定了郑崇兰为新中国电影事业作出贡献的决心。
图11 沈鸿部长给郑崇兰的信(上海电影博物馆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