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娟 翟雪妮 唐兴军
(湖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他指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1]党的二十大将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写入大会主题内容,并在报告中明确提出:“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2]高校思政课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关键课程,是传承和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将伟大建党精神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就是要将共产党人的伟大精神动力元素融入课程、教材、实践,内化到思政课教师的教学理念之中,进而引导学生从理论层面深刻认识把握伟大建党精神,在实践层面传承践行伟大建党精神。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多重价值,是筑牢新时代大学生真理与理想信仰之基、明晰当代青年践行民族伟大复兴初心与使命之责、涵养大学生不畏艰辛敢于斗争之勇、培育时代青年对政党、国家与人民认同之忠不可或缺的内容和素材。在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实践中,必须以正确的党史观为指引,处理好历史与现实、抽象与具体、理论与实践等几对关系,探寻以党史为主线、教材为依据、实践活动为载体的多重融入路径。
伟大建党精神在形成和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展现出了马克思主义真理的科学性、人民性、斗争性与实践性,具有强大的历史穿透力和生命力,是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里不断创造辉煌、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根脉和基因密码。无论是在革命、建设与改革进程中,还是在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新征程中,都应该继承和发扬伟大建党精神,将其转化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支柱与实践的磅礴伟力。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融入伟大建党精神,同样具有多重价值。
伟大建党精神孕育并发展成熟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写照。科学的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为指引,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兴党的前提基础,是伟大建党精神生成的理论根基。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们从探求真理、传播真理到运用真理指导建党和革命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真理,无不体现了对真理的坚持与追求。如中国共产党的缔造者之一李大钊先生在留学期间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他发表了系列文章,主张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问题,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奠定了理论基础。在黑暗与恐怖交织的年代,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董必武等为代表的早期共产党人,以科学理论为指引,不畏艰难险阻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创建之初就明确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一大批共产党人以民族和国家事业为重,始终不渝为理想而奋斗。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有了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在国家危难之际抛头颅、洒热血,将个人安危甚至生命置之度外,才经受住了种种考验,不断谱写辉煌篇章。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信仰,树立为共产主义不懈奋斗的远大理想,激励大学生学习革命先驱将真理与理想相结合,进而做到将个人事业发展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相统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3]。让高校大学生在思政课中体悟建党精神的真理伟力,有助于在真理的感召下不断筑牢新时代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之基。
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的历史凝结与升华。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助于强化新时代大学生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担当。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使命任务。在百余年的奋斗历程中,共产党人始终没有忘记初心和使命,将奋斗的接力棒代代相传。历经艰难险阻,将一个备受欺凌、一盘散沙、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建设成一个国富民强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取得历史性成就,成功的秘诀在于践行初心、担当使命。高校思政课教学,重在培育学生的使命意识和现实社会责任感。然而,相较于过去身处物质匮乏年代依靠精神奋进的青年人,如今的大学生生长在物质充裕的环境,容易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担当意识。随着市场经济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精致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以及“佛系躺平”等消极价值观在不断侵蚀大学生思想。正是由于缺乏对中国共产党的百年艰辛奋斗史的了解,缺少对革命精神尤其是伟大建党精神的认同和传承,一些大学生乐于追寻个人安逸,形成了物质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而不能将个人学业、事业与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遇到困难畏首畏尾。为此,要发挥伟大建党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其融入思政课教学,以增进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意识,引导他们主动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就是要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学习共产党人敢于牺牲、英勇斗争的气魄与品格。“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是在斗争中成长和壮大起来的,斗争精神贯穿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4]中国共产党创建于民族危难之际,每一步成长都十分艰难,但是共产党人敢于涉险滩、啃硬骨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如方志敏宁死不屈,用敌人给他的供词纸笔写下了《清贫》和《可爱的中国》等传世之作;有“满门忠烈”之称的戴克敏一家,在其父亲戴雪舫的影响下,戴家先后有14人参加革命,13人为党和人民献出了宝贵生命。这都是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真实写照。虽然今天我们处在和平与发展的年代,但外部风险挑战和内部社会矛盾一刻也没有平息,尤其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更需要新时代青年以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勇毅前行。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一些仇华反华势力企图遏制中国崛起,霸权主义、单边主义有所抬头,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也面临内外叠加的风险与考验。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接续者,大学生要保持居安思危的清醒认识,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器批判各种错误思潮,用伟大建党精神洗涤心灵,在社会实践中勇于历练自我,善于与各种困难挑战做斗争,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时勇于牺牲个人利益乃至生命。
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助于培育高校大学生忠于国家和人民、忠于党的忠诚品格。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一种政治品格和价值立场,是一个民族国家团结奋斗的社会基础,也是伟大建党精神的核心要义。中国共产党从最初的50多名党员发展为9 800多万名党员,成长为世界第一大党,饱经磨难而依旧朝气蓬勃,就是因为共产党人始终坚守忠于党和人民的政治信念,把人民利益作为执政的最高价值追求,从而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对中国共产党人的基本要求。正如《党章》所明确的:“党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保持最密切的联系,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不允许任何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5]这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检验每一位党员是否在思想上、行为上真正入党,能否真正做到忠于党和人民,忠于党的事业,锤炼政治品格与修养的政治宣言。如何永葆党的生机,把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需要培育为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接续奋斗者。孔繁森用他的一生践行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建党精神。作为阿里地区的地委书记,他将毕生精力都用来为老百姓谋幸福,真正做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孔繁森进藏为民服务的事迹教育高校大学生只有树牢忠于党和国家、为民爱民的鲜明的政治品格,才能在时代坐标轴上找准个人定位并实现个人理想。当代大学生要牢牢扎根于人民群众,继承党的光荣传统,践行伟大建党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接力奋斗,做忠于党和国家、不负人民厚望的时代新人。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具有多重价值,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从时代背景来看,伟大建党精神孕育于民族危难、国运衰退之时,而历经百余年的变革发展,当今中国比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于世界舞台中央,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授课中要针对时空变化与环境变迁问题,引导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伟大建党精神的现实价值,在融入中衔接好历史与现实的跨越。从内容和表达形式来看,伟大建党精神意蕴深厚,用32个字来表达是对中国共产党建党兴党精神的高度概括,在理解上存在一定难度,将其融入思政课之中也就必然面临抽象与具体如何有机统一的问题。从融入路径形式来看,当前思政课主要是通过理论教学来开展,路径形式较单一,如何用好实践手段,促成大学生在知、信、行上合而为一,打通理论与实践的阻隔,也是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伟大建党精神历久弥新,要将其融入高校思政课,必须解决好历史与现实的跨越问题。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要从大历史观的视角来解析伟大建党精神生成的历史必然性。比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关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教学,可以通过对伟大建党精神生成的历史解析,让当代大学生从历史视角理解领会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从百年党史中体悟马克思主义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深刻理解、领悟伟大建党精神是在科学理论的指引下孕育形成,在革命斗争实践中丰富发展的。从现实来看,伟大建党精神作为“新时代提升大学生精神风貌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6],在当下不但没有过时,反而更需要传承发扬,在立德树人过程中活化利用。比如要构建以双循环支撑的新发展格局、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序衔接、扎实推进共同富裕,都需要全社会弘扬践行伟大建党精神。通过贯通历史与现实,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担起历史之重担、明晰时代之使命,在真理的指引下实践奋斗。激励他们以史鉴今,坚守理想信念,强化专业素养,自觉用马克思主义真理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在学习中把握人类发展进步趋势规律,不断厚植爱国情怀,增强政治定力,忠于党和人民,以民族复兴为己任,建功立业新时代。
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存在抽象与具体的张力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将伟大建党精神概括为32个字,是从四个层面对中国共产党创建及发展历程的经验和规律的总结凝练,具有高度概括性、抽象性。如果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仅仅聚焦于这32个字,难免会剥离伟大建党精神的生动历史感和现实感,将具体的中国共产党历史高度抽象,其思想政治教育与育人功能可能被削弱。因此,要消解抽象与具体的张力,务必讲清楚抽象的伟大建党精神与具体的百年党史之间的关系。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对伟大建党精神进行分层解读,进而引导学生感悟精神真谛、切实在学思践悟中提高能力。比如“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党人对真理与理想的追求坚守。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先进的知识分子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感召下调查宣传、兴办报刊、出版发文、开展运动、起草党纲等,他们发出敢为人先的时代强音。最终之所以能够成功建党并领导人民取得革命成功,就在于对真理的孜孜追求、对规律的把握运用、对理想的持续坚守。“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从实践层面阐释了中国共产党创立和成长壮大的奥秘。一百余年来,中国共产党围绕初心使命实践奋斗、开拓创新,始终把实践实干放在前面,善于在实践中深化认识、在实践中反思总结,在总结中成长发展,不断续写着革命、建设与改革事业的新篇章。“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更是对共产党人面对现实与困难的精神状态和态度的真实写照,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鲜血践履承诺、取得伟大胜利和历史性成就的壮丽史诗。“对党忠诚、不负人民”从价值层面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旨归。从建党到兴党,共产党人从来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而是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作为价值立场和行动指南,描绘出人民至上的生动画卷。从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构成与发展来看,伟大建党精神是源头和根本,在伟大建党精神的引领下,共产党人谱写出一部包括红船精神、长征精神、航天精神、抗疫精神等在内的宏大精神谱系,是抽象与具体的高度统一。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伟大建党精神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质,蕴含着丰富的理论价值,但仅以理论说教的形式难以将之有机融入到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尤其难以内化到大学生的实践言行之中。列宁曾指出:“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还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7]这是因为,实践能把一定的认识理论变为直接的现实,把主观的东西变为客观的东西。因此,实践育人是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政课教学的重要路径和手段。但是,当前思政课教学往往以理论说教为主,缺少师生互动和实践环节,很少开展生动体验式的实践活动。空洞单调的纯理论教学,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能引发逆反心理。伟大建党精神是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要充分把握其实践性特征,坚持贯彻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原则,在讲透彻建党理论的同时组织各种实践教学活动。要善于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充分利用好红色育人资源,在实践教学中增进学生对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解、强化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要弥合理论与实践的鸿沟,必须深刻领会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性,发挥好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教育主导者作用,以实践教学为载体引导时代青年弘扬精神赓续血脉。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指引,把理论学习、社会实践和职业规划统一起来,将精神传承落在实际行动上。
要更好地实现将伟大建党精神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必须针对大学生所处成长阶段的特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通过一体化的教学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具体来看,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要以历史为主线、教材为依据、实践活动为载体,透析建党理论、讲好建党故事、回顾建党历程,让伟大建党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入脑入心入行,真正实现建党精神育人价值功能的有效转化。
伟大建党精神依托于党的百年光辉历史存在,建党精神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建党兴党故事的高度抽象凝练。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善于运用这些有血有肉的建党历史和故事,丰富拓展高校思政课教学形式内容、丰富教学素材,进而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党史故事能够以生动的叙事、鲜活的人物来启智润心,引导高校大学生“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2]。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善于挖掘贴合思政课内容的党史资源、讲好建党兴党故事,提高大学生在思政课上的抬头率与点头率。用正确的党史观和大历史观来把握评价建党历史的关键人物、重大事件、重要活动,引导学生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中感悟伟大建党精神,培育学生胸怀历史责任和历史使命。高校思政课教师在选取党史故事时要聚焦“四史”,也要结合中国文明史和世界文明史,以宏大的历史视野开阔学生思维,把握历史主动,明晰时代使命责任。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史论结合,在理论讲解中穿插运用党史故事。例如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教学,可以引入中国共产党建党兴党的历史故事,来阐释坚持走群众路线、以人民为中心干革命搞建设谋发展的历史必然性,正确认识和处理群众、阶级、政党、领袖的关系。将彰显伟大建党精神的革命人物、红色故事与思政理论课有机结合,不仅激发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兴趣与爱党热情,而且通过绘声绘色的讲述传播,实现运用建党精神浸润大学生心智、启迪青年品格的目的。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将伟大建党精神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必须以思政课教材为依据,透彻分析建党精神生成的理论基础与理论逻辑,让学生从学理上信服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和最大优势,从而增强高校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自信认同。在思政课教学中,要让学生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历史中感受到科学真理的力量。以陈独秀和李大钊为代表的中国进步青年,通过学习、宣传马克思主义,让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的真理在工人群众中传播并逐步被广泛接受,这为中共一大的顺利召开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创造了理论条件。同时,要启发学生善于在兴党历程中总结经验规律,不仅要用好马克思主义,还必须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让尊崇科学理论、注重革命实践的品格贯穿思政课教学之中,让伟大建党精神活起来、用起来,从而“强化大学生群体对党的全面认同”[8]。比如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关于“中国共产党对革命新道路的探索”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当时的国情开展理论教学,从中国共产党对革命真理的探索追求,到革命历程中的英勇奋战不怕牺牲,最终开辟革命新道路。用历史事实和数据来讲道理,让学生深刻理解只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才能正确指导中国革命实践、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人民开创正确的革命新道路。从学理上回答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进而增强时代青年的政党认同。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建设要向改革创新要活力……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教育引导学生把人生抱负落实到脚踏实地的实际行动中来[9]。实践是认识的必要关键环节,实践教学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和方法,因此要以实践为载体赓续伟大建党精神,推动高校思政课的价值运用与转化。首先,挖掘并利用好红色资源,引导学生参与传承伟大建党精神的实践教学活动。将具有地域特色、真实鲜活的地方党史、革命史融入思政课,发挥校史的育人功能[10]。根据思政课教学计划,组织学生探访革命先烈后代,收集口述史资料、建立口述资源数据库,让学生在与受访者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到那些抛头颅、洒热血的事迹不再是定格在书本上的文字,而是来源于身边鲜活的事例故事。其次,探索开设伟大建党精神红色课堂。组织大学生参观革命遗址、红色展馆以及红色人文景点等,鼓励学生参与红色场馆志愿讲解员。探索开设红色实践课堂,激发大学生学习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兴趣,铭记百年奋斗历程中的苦难与辉煌,从而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鼓励学生社团组织开展党史知识竞赛、党史故事我来讲、党史研学创意设计等活动,激发大学生的报国志、爱国情。再次,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手段,开展传承建党精神的虚拟实践活动。比如,可通过VR技术和现代光影技术还原中共一大会议场景,让学生不出校园即能身临其境体验红色遗址场馆,在视觉冲击下引发大学生对建党艰辛历程的共情,体悟建党兴党的艰辛历程。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如举办伟大建党精神为主题的微课、微电影、微视频等原创作品比赛,不断拓展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渠道,推动伟大建党精神的传播形式与话语创新。
总之,伟大建党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源头,既是对百余年建党、兴党、管党、治党经验规律的高度概括凝练和党领导人民实现“四个伟大创造”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全面推进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支撑[11]。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高校思政课,就是在系统把握建党精神科学性、实践性、斗争性和人民性的基础上,传承赓续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精神品格,教育和引导新时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党史观,在学习和实践中汲取百年党史的营养、积蓄团结奋进的力量,勇于实践担当。在融入过程中,要处理好历史与现实、抽象与具体、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在实现路径上,要以历史为主线讲好建党兴党的历史进程、以教材为依据透析伟大建党精神的理论逻辑、以实践教学为载体实现伟大建党精神的价值转化,切实提升以史化人的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