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的儒学基因与价值传承*

2023-03-04 05:12罗香萍
深圳社会科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

罗香萍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275)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强调:“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如果不从源远流长的历史连续性来认识中国,就不可能理解古代中国,也不可能理解现代中国,更不可能理解未来中国。”[1]工匠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推进改革开放起了重要的作用。当代中国工匠精神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尤其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的影响。从中华文明的连续性的角度出发,深入挖掘工匠精神的儒学基因,才能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提供创新空间,从而更有力地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更加凸显。通过弘扬工匠精神,使从业者具备敬业、精益、专注、奉献、创新等素质,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铸造中国品牌,实现“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2]的目的。同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能大幅提升劳动者收入,持续扩大消费需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也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和紧迫任务。

一、工匠精神的提出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工匠精神。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3](P25),党的二十大报告阐述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为“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4](P15),工匠精神与其中的“天下为公、革故鼎新、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等存在契合之处。工匠精神是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其内涵为“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5]。工匠精神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特别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其中蕴含的爱国敬业、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传承创新等精神,丰富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丰富了中国精神,凝聚了中国力量。在马克思看来,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就是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要认清人的真正价值,不断提升人的主体性,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从而克服劳动异化,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工匠精神是一种“仁者爱人”的积极为他人和社会服务的精神自觉,是一种不受外界压力所迫而产生的追求精益求精、尽善尽美、道技合一的崇高境界。因而,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劳动价值观与工匠精神所追求的境界,其实质是一致的。深入挖掘工匠精神的儒学基因,有助于贯彻《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学界从工匠精神的文化源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从儒家文化来审视工匠精神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肖群忠、刘永春提出工匠精神在中国文化中表现为“尚巧”的创新精神、“求精”的工作态度和“道技合一”的人生理想[6];李宏伟、别应龙提出中国传统工匠精神体现为尊师重教的师道精神、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求富立德的创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知行合一的实践精神[7];孙晓玲认为中国古代优秀工匠的精神气质为“以技立身,技高为尊;工巧业精,技道合一;敬天爱人,以人为本;物勒工名,爱惜物名;慎重传承,尊师重道;传统悠久,亦有局限”[8](P25-30);钟亮梅提出要充分吸收儒家思想蕴含的丰富的工匠精神基因以培育当代中国工匠精神[9];薛栋认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体现为“崇德”“尚技”两方面[10]。上述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内涵,但不够全面深入,对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内涵的逻辑关系缺乏细致的分析;肯定了儒家思想对塑造工匠精神的影响,但没有深入儒家思想体系内部去探讨其对工匠精神的影响,文本选择也不够充分。如果不对工匠精神的儒学基因做精细分析,抽象地谈论弘扬工匠精神,是缺乏文化底蕴和文化自信的。因此,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周礼》《论语》《孟子》《荀子》《礼记》《周易》《天工开物》《梦溪笔谈》等文本,研究工匠精神的儒学基因及价值传承,以期深化我们对于儒家思想塑造工匠精神的作用的认识,为构建新时代工匠精神提供文化底蕴。

二、工匠精神的儒学基因

众所周知,儒家主张“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虽不直接从事工匠技术活动,但儒家并没有轻视工匠技术活动,而是“肯定工匠技术活动的社会价值”。[11]子夏提出“百工居肆以成其事”(《论语·子张》),《周礼·考工记》记载“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礼记·中庸》把“来百工”——发展工匠技术作为治国的“九经”之一,足见对工匠技术的重视,并提出“来百工则财用足”的观点,充分肯定工匠技术活动的社会价值。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古代优秀工匠群体体现出了非常丰富的精神气质。在人己关系上,受儒家“崇德爱民”“仁者爱人”等思想影响,工匠们积极承担使命,爱民利民,通过为他人提供价值来实现自身价值;在善美关系上,儒家强调“尽善尽美”“致中和”,匠人追求“尽善”人格,作品要符合传统伦理道德和审美要求,尽善尽美、讲求中和;同时,儒家主张君子修行应“切磋琢磨”,工匠也应精益求精,心思要缜密、选材要精、工艺要巧,专注投入、刻苦钻研;在巧实关系上,儒家强调“正德、利用、厚生”“以巧尽器”,匠人要遵循规矩、心悟自得,作品既要巧夺天工,又要经世致用;在故新关系上,儒家主张“日新盛德”,工匠应与时偕行、守正创新;在道技关系上,受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工匠应由技进道、以道养技,实现“道技合一”的境界。因而,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工匠精神体现为“仁者爱人”的职业初心、“尽善尽美”的职业愿景、“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以巧尽器”的职业要求、“日新盛德”的职业修养以及“道技合一”的职业境界,体现了信仰、行为和价值的有机统一,凸显了儒家崇德爱民、德艺兼修、讲求中和、经世致用、守正创新、追求境界等思想对塑造工匠精神的重要影响。

(一)“仁者爱人”的职业初心

职业初心是指工匠在从事职业时最初的心意、愿望和原因。受儒家“仁者爱人”“修己以安人”等思想影响,工匠不仅精通技艺,而且通过技艺服务百姓、造福社会、建设国家,体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仁爱精神,这与《周礼·考工记》所说的工匠的职责在于“富邦国,养万民,生百物”是一致的。

儒家强调君子应“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通过自我修身达到平治天下的目的。作为一名工匠,首先也应思考如何修身,即如何为人处世、如何成人的道理。儒家强调“仁爱”,其本质是人伦道德。“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论语·颜渊》记载:“樊迟问仁。子曰:‘爱人’”。仁道不是光爱别人,而是先修养好自己,再成就他人,正所谓“修己以安人”。《论语·雍也》还指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正如黎红雷所说,“作为一个具有道德自觉的仁者,一方面要‘立己’,主动地按照仁道的要求来修养自己,不断地自我完善;另一方面要‘立人’,积极地按照仁道的要求去关爱他人,与人友好相处。”[12]因此,工匠只有通过关爱、帮助、成就他人,为他人带来价值、为社会创造财富,自我价值才能得到最充分的体现。《周礼·考工记》指出:“百工之事,皆圣人之作也。烁金以为刃,凝土以为器,作车以行陆,作舟以行水:此皆圣人之所作也。”工匠通过发明创造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最终成就自我价值。工匠在琢器、治家、筑城、营国等方面都体现出了“仁者爱人”的职业初心。善于琢器的舜和善于治水的禹就是典范。《孟子·公孙丑上》记载:“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自耕稼、陶、渔以至为帝,无非取于人者。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于与人为善。”《韩非子·难一》记载:“东夷之陶者器苦窳,舜往陶焉,期年而器牢。”《史记》也记载:“舜……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这些记载表明:早在4300年之前,舜就本着“舍己从人”的仁爱精神制作陶器,追求精工细作,杜绝粗制滥造,同时也能影响带动周围的人认真从事,因而越来越多的人追随舜,“一年而所居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这就是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最早记录。再以善于治水的禹为例。《尚书·益稷》记载:“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孔子也说:“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论语·泰伯》)《孟子·滕文公上》记载:“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大禹治水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敬天爱民,躬自劳苦,致力于沟渠水利事业,一心只求为百姓兴利除害。可见,在舜和禹身上都体现出强烈的担当精神和舍己利人的仁爱精神。同时,古代官员们也心系百姓,兴修水利、造福于民。据《史记·河渠书》记载,战国时期的水利学家、蜀郡太守李冰修建都江堰,首先是“避沫水之害”,即治理洪涝灾害,其次才是灌溉农田,改善民生。

深受儒家“仁者爱人”思想影响的古代工匠们,忠诚报国、爱民利民、忘我奉献、止于至善,不懈追求人格和技艺的完善,体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仁爱精神。

(二)“尽善尽美”的职业愿景

职业愿景即职业规划,希望将来以目前的岗位为发展基点,后续能发展到什么职位和状态。工匠一旦树立了“仁者爱人”的职业初心,因其志向远大、使命感强烈,必定会追求“尽善尽美”的职业愿景:工匠应先追求“尽善”人格,有好人品才会有好作品,好作品也是工匠“尽善”人格的呈现;善美结合,作品要符合传统伦理道德和审美要求。

首先,工匠应追求“尽善”人格,这一要求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对善美关系的价值取向,即善对美的统摄,以善为美。李泽厚指出,“美之所以不是一般的形式,而是所谓‘有意味的形式’,正是在于它积淀了社会内容的自然形式”。[13](P27)社会内容即以“尽善”为前提。孔子评论《韶》乐“尽美矣,又尽善也”,评论《武》乐“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八佾》)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一语道破缘由:“然舜之德,性之也,又以揖逊而有天下;武王之德,反之也,又以征诛而得天下,故其实有不同者。”[14](P68)孔子通过比较《韶》乐和《武》乐,其实包含了以善为美、善美相统一的思想。而长期浸润于儒家“修齐治平”思想的工匠,其活动从根本来说也是道德实践,工匠要追求“尽善”,就要不断“修身”,“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礼记·大学》)。《尚书·大禹谟》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心存敬畏地去追求真理,按规律办事,精诚真切并始终如一,保持中正之道,这正是工匠精神的体现。《礼记·中庸》全面阐释了工匠精神:“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君子既要尊崇德性,按照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又要遵循科学规律,勤学好问;既要目标远大,又要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追求细节的完美;既要达到至高完美的境界,又不要违背科学规律,出现过或不及的偏差,且能做到常守中道、坚守执着、始终如一。可见,工匠追求“尽善”的境界,应做到志向远大、心存敬畏、按规律办事、常守中道、追求细节完美、精诚真切并始终如一。《礼记·月令》记载:“是月也,命工师效功,陈祭器,按度程,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即工匠要按规律和技术要求做事,不能制作淫邪奇巧的器物动摇君心,把名字刻在自己所制作的器物上,以表示对质量负责。这种“物勒工名”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工匠的道德责任感,极大地提高了器物质量,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造就了一批又一批的巨匠名师。《荀子·王霸》记载:“百工忠信而不楛,则器用巧便而财不匮矣。”工匠忠诚信实,就不会粗制滥造,器械用具就会做得轻巧灵便,资材也就不会缺乏了。这些论述都充分体现出工匠应追求“尽善”——即敬业、诚实、负责、精进等职业道德,这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敬业、诚信”是相通的。明代漆器师黄成所著的《髹饰录》认为髹漆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伦理体现在“三法”、“二戒”、“四失”、“三病”、“六十四过”上,[15](P51-52)反对漆工弄虚作假、偷工减料、粗制滥造、不负责任等不道德行为。

其次,工匠作品要符合传统伦理道德和审美要求。以建筑为例,“‘尽善’的内容在建筑及城市规划设计上体现得最为突出,它们具有讲究秩序,注重等级的原则,即所谓‘主次分明,秩序井然’的位序观,这一点是儒家伦理道德之‘善’的集中体现。”[16]古长安城、故宫、孔庙等都是典型的代表,反之,不能体现伦理道德至“善”的建筑被认为是不美的。孔子评价管仲“树塞门”为“不知礼”,因为“此皆诸侯之礼,而管仲僭之,不知礼也。”[14](P67)对于“尽美”的形式,《礼记·中庸》提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主张。儒家对“中和”的追求,反映在匠人的作品上,就是“中和之美”。建筑的“中和之美”体现在讲求对称与均衡,《周礼·考工记》记载了营建国都的原则,“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匠人营建都城,左右对称,前后呼应,以展现严肃、方正、井井有条与中和之美。

工匠追求的“尽善尽美”的职业愿景,突出了“尽善”人格对于工匠的重要性,同时工匠作品应符合伦理道德和审美要求,而这都需要工匠秉持“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用心钻研、执着坚守。

(三)“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

职业态度是指个人对所从事职业的看法及在行为举止方面反应的倾向。区别于一般工人,追求技艺的精湛与产品的精致细密是工匠精神的体现。受儒家“止于至善”这一追求极致和完美思想的影响,工匠“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体现为精心、精湛和精良三个方面。精心即要有缜密的心思,工匠要有甘于穷思毕精的意志品质;精湛,即工匠要有善于精雕细琢的技艺才能;精良,即工匠要有近于精金良玉的气度风范去打造精品。

首先,“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要求工匠心思缜密、选材要精、工艺要巧。《周礼·考工记》说:“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工匠在制作产品时,心思要缜密,要把寒温之天时、刚柔之地气、优良之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再配以精巧的工艺,才能制作精良的器物。荀子也说“刑范正,金锡美,工冶巧,火齐得,剖刑而莫邪已。”(《荀子·强国》)他认为模子平正、材料精良、技艺高明、火候适当,才能铸成质量上乘的莫邪宝剑。《周礼·考工记》特别重视材料的选择和工艺的精巧,例如“弓人为弓”,谓“取六材必以其时。六材既聚,巧者和之。”选择最适当时节选取最好的材料,再施之以工巧,就是“九和之弓”:“材美,工巧,为之时,谓之参均;角不胜干,干不胜筋,谓之参均;量其力有三均”。三个“三均”称之为“九和”。“九和之弓”实为得天时、地利、材美、工巧的完美之“弓”。《舆人》篇记载舆人做车厢所用之木“圜者中规,方者中矩,立者中县,衡者中水,直者如生焉,继者如附焉”,充分体现了严苛的要求和精巧的工艺。同时,《轮人》、《车人》诸篇中,对车轮的制作和检验规定了10余项详细技术,涉及选料、外观、功能、检验标准等方面,例如轮子要经得起圆规、曲尺、水、垂线、黍、称的检验,这些无疑要求工匠要心思缜密、工艺精巧。

其次,“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要求工匠必须具备“切磋琢磨”的专注投入、刻苦钻研的精神。“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出自《诗经》,原意是指匠人对骨器、象牙、玉石、石头进行切料、糙锉、细刻、磨光时所表现出来的认真制作、一丝不苟的精神,《诗经》引用此语说明君子的修行也应如此。孔子对这一精神高度肯定,认为君子自修应切磋琢磨,不断提升自己。朱熹从工匠道德的角度,做出了“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的解读。[14](P53)而最能体现精益求精的故事,就是《史记·孔子世家》记载的“孔子学琴”。孔子不急不躁、不厌不倦、研精究微、精思专攻,既深得琴技之能,又深谙琴道之味。《天工开物》中描述白瓷制作工艺异常讲究,实施每一个步骤都要按部就班、有条不紊,每道工序都要一丝不苟、精心在意。例如,手持利刃刮削泥坯时,稍微颤抖,烧成后就会有缺口。画碗的青色釉料只用无名异一种,还要辨认上、中、下料。装坯时手持坯器用力稍重,烧出后瓷器就会凹陷变形,不再复原。“共计一坯工力,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17](P202)古往今来,精品总是工匠们用尽巧思、厚积薄发、潜心打磨、千锤百炼的结果。

“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需要工匠坚守初心,一生做精一件事,心无旁骛、专注投入,激发蓬勃的创造力;更要致知力行、攻坚克难,耐得住枯燥与寂寞的考验,能于重复与琐碎中逐步提升自己的技能,努力把简单的工作做到极致。

(四)“以巧尽器”的职业要求

职业要求即影响人们能否从事某一职业的各种内外因素的总和,如学历、经历、知识、技能等。“巧”即心灵手巧,技术高超,人们习惯用“能工巧匠”“巧同造化”“巧夺天工”等词语来盛赞水平高的匠人。

首先,“以巧尽器”要求工匠在掌握规矩的前提下要追求技艺之巧,使物(器)尽其用。《周礼·考工记》指出:“知者创物,巧者述之,守之世,谓之工。”智慧的人创造器物,心灵手巧的人循其法式,守此职业世代相传,叫做工匠。儒家认为工匠要想实现技艺之巧,必须熟练掌握规矩。孟子说:“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孟子·告子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离娄上》)荀子也指出:“故绳者,直之至;衡者,平之至;规矩者,方圆之至。”(《荀子·礼论》)《礼记·少仪》记载:“工依于法,游于说”,即工匠应依规矩尺度行事,研究所造器物的大小长短。《齐民要术》也体现出很强的技术规范精神,以“作酢法”为例。“大率麦麴一斗,勿扬簸;水三斗;粟米熟饭三斗,摊令冷。任瓮大小,依法加之,以满为限”,[18](P107)指出了作醋原料及数量、比例、程序、方法等。《营造法式》记载了不同房屋对柱子长短要求不同,对于如何使柱子完全垂直,也做了细致而准确的说明。《营造法式》规范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很强,值得我们借鉴。可见,作为工匠不能有丝毫的马虎和随意,也不能投机取巧,应刻苦钻研,扎实掌握本专业的工艺流程、专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发展和创新,从而实现技艺之巧。

其次,工匠要实现技艺之巧,必须要心悟自得。孟子说:“梓匠轮舆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孟子·尽心下》)孟子指出工匠能把制作的规矩准则传授给别人,但不能够使别人一定具有高明的技巧。朱熹解释道:“人之巧在心,拙者虽得规矩,不以成器也。”[14](P365)“拙者”就是缺乏悟性,只知道照搬照抄规矩法度。所以,孟子提出:“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要实现自得,工匠要有强烈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的思维以及丰富的知识、经验和智慧,能顺应自然的法则,注意观察、思考、钻研生活中微小事件,善于把握工具和自然物的特性,敏锐地发现并利用物与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从而发明各种工具、革新技术和工艺。“百工祖师”的鲁班就是其中的典范。《礼记·檀弓下》记载:“季康子之母死,公输若方小,敛,般请以机封,将从之。”季康子是鲁国大夫,他非常讲究排场,季家墓应当属于比较复杂的墓葬工程。“般”即公输般,公输般就是鲁班。关于“敛”与“机封”,据郑玄注说:“敛,下棺于棉,般若之族多技巧者;见若掌敛事,而年尚幼,班请代之,而欲尝其技巧。”孔颖达疏说:“其若之族人公输般,性有技巧,请为以转动机关空而下棺,时人服般之巧”。可见,鲁班善于心悟自得,利用物与物的因果关系,采用“敛”的方法——“采用类木把杠加木葫芦(滑轮)的吊装机具”,[19](P45)将下棺的工具制作得更加省力、高效。西汉时期,工匠制作出了精美的能反射铜镜背后图案铭文的“透光鉴”。之所以能透光,沈括认为是由于铸造时冷凝快慢的不同导致的。可见,工匠心悟自得,用心精妙,善于把握铜镜的特性,善于精心设计镜面、细心研磨镜面有很大关系。

“以巧尽器”这一职业要求体现的技艺之巧,是实用利民的,《礼记·月令》和《周礼·考工记》都强调“功致为上”,荀子也强调“尚完利,便备用”,反对奇技淫巧,这一要求与儒家崇尚的实用理性是一致的。

(五)“日新盛德”的职业修养

职业修养是工匠在职业活动中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思想(意识)、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等。受儒家“日新盛德”思想的影响,工匠的职业修养体现为进德修业、守正创新。

首先,日新盛德的职业修养要求工匠“进德修业”,不断提高道德品格和专业能力。正如夏燕靖指出:“工匠精神所表达的实际乃是匠人手艺之才能与文人倡导的品格之德性的二者结合。”[23]《周易·乾·文言》也说“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提高道德品格,经营事业,推忠于人,以信待物,品德日进日新;修饰言辞,真诚信实,事业兴旺发达。所以,进德和修业相辅相成,不可偏废。朱熹说:“虽有忠信之心,然非修辞立诚,则无以居之。”不讲诚实,即无真正的忠信之心,就会毁掉事业,更谈不上创新力。《周易·系辞上传》也说:“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大业的特点就是“富有”,而真正的“富有”不只是财富的积累,它应是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盛德的特点就是“日新”,即持续永远的日日增新叫做盛美德行。在儒家看来,要做到“日新盛德”,必须要“修身”。工匠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要明确工作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赚钱养家,而是人格的完善。要树立先德行、后技能,有一流的心性和德行才会有一流的技艺的观念。在长期的坚守和实践中,工匠们对自己所从事的技艺倾注巨大的热情和心血,越来越敬畏天命、知天命,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从一份匠作之业到为国争光,进而传承文明;做事越来越专注,满怀恭敬与感恩,“执事敬”“事思敬”“修己以敬”“敬其事而后其食”,浮躁心、功利心、攀比心逐渐减少;从最初的爱岗敬业到爱国爱民、利国利民,体现出工匠们的仁爱之心;勇于坚守初心,挑战时代难题,充满解决困难的智慧和勇气,不断体现出“日新盛德”的职业修养,最终成就了大国工匠的梦想。

其次,“日新盛德”的职业修养还要求工匠与时偕行,守正创新。“守正”就是坚守正道。关于“创新”,商汤《盘铭》刻自勉箴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诗经》云“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周易》认为“日新之谓盛德”,《周易·杂卦传》云“革,去故也;鼎,取新也。”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偏离守正的创新就会误入歧途和死路;创新是守正的路径,只有创新才能更好地实现守正。无数能工巧匠正是顺应时代的需要,切合社会和人民的需要,以伟大的创造能力创造了辉煌的中华科技文明。工匠要做到创新,关键要具备创造性思维,而这正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和灵魂;必须积累丰富的知识、智慧和经验,才能厚积薄发;要敢于打破常规,勇于实践,才能冲破积习,于锐意进取中引领时代发展。“百工祖师”的鲁班就是典范,他创造性地发明了云梯、钩强、刨、墨斗、曲尺、锯、栓、石磨等工具。被誉为“天下之名巧”的马钧,一生勤于思考、乐于实践,巧于发现、巧于精思、巧于穷工,他认为“虚争空言,不如试之易效也”,以不畏嘲讽、不畏质疑、不畏冷落、不畏寂寞的勇气,创制了能连续提水的龙骨水车(又叫翻车),“灌水自覆,更入更出,其巧百倍于常”。[21](P89)他造成了指南车,使杂技模型活动起来,在诸葛亮的基础上改造连弩,使发箭的效率增加五倍。他还改进了织绫机,由120个蹑(踏具)全都改用为12个蹑,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可以织出各种奇妙的花纹。工匠除了要具备创造性思维,还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行技术或工具上的变革。《后汉书·蔡伦传》记载的蔡伦的“造意”,不是突发奇想,而是在面对“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这两大问题上不断寻求改进的创造性思维,最终用树皮、麻头以及破布、渔网造成了全世界普遍运用的“蔡侯纸”。[18](P86)《梦溪笔谈》还记载了北宋的水工高超发明了三节压埽法,成功地堵住了黄河的决堤。同样,北宋的印刷工毕昇善于总结经验,用心思考,他创造性地发明了用胶泥制作成字模的活字印刷,从而代替了版印慢、成本高的雕版印刷。生活于宋末的纺织能手黄道婆,她发明了轧棉用的搅车、三锭脚踏纺车,改进了织布机,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黄道婆的革新精神,尤其令人称道,一直影响着后世的工匠们。

纵观古代杰出的工匠都是秉持“日新盛德”的精神,通过进德修业使事业兴旺发达,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推动科技进步,造福百姓,最终达到“道技合一”的职业境界。

(六)“道技合一”的职业境界

职业境界是指工匠的思想觉悟、精神修养和实践历练所达到的状态。所谓“道技合一”,一是道以技显,工匠希望通过手中的技艺领悟到“道”的真谛,实现“下学上达”;二是技因道进,工匠对于“道”的爱好,有利于技艺达到与大道相合的神化境地,从而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

首先,道以技显,学技是工匠悟道的重要途径,苦学技艺一定要上达大道。“道”即天地与人间社会的规律或准则,包含天道与人道。“技”即具体的途径、方法、技艺。儒家之“道”侧重人道,即“‘道’代表德性为中心的整全人格的塑造”,[21]具体包含仁爱之道、忠恕之道、中庸之道、内圣外王之道等。孔子认为君子应“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更为可贵的是,儒家主张“君子下学而上达”“君子学以致其道”,认为君子应由具体技艺通达于大道。这与庄子“技进乎道”的思想一致,不同的是道家之“道”更多倾向天地自然之“道”①庄子描述的“轮扁斫轮”“运斤成风”“佝偻承蜩”等故事,说明道家认为只有合乎自然之“道”、顺应天然之理这一根本的标准,才是衡量工匠的技术实践的终极依据。这说明道家和儒家不同,道家既不以利国利民或经世致用作为工匠的理想目标,也不以“德”作为工匠的最高人格理想。。以“射”和“御”为例。《礼记·射义》记载:“射者,仁之道也。射求正诸己,己正而后发。发而不中则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孔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孔子通过反复练习射箭,悟出了射箭先要端正自己,少苛责别人,要谦逊,养成“君子之争”的“仁道”,这正是“技进乎道”、下学上达的最好诠释。再以“御”为例。根据《孔子家语·执辔》记载,通过御马技艺的提升,得知治国理政进退缓急的大道。虽然儒家“六艺”是君子的必修课,但这种由技入道的精神延伸到治玉行业,“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智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坠,礼也……”(《孔子家语·问玉》)匠人通过潜心治玉,从“玉德”中感悟“仁、智、义、礼”等为人处世之道,关爱他人,踏实细致,有棱角不伤人,谦逊包容,最终由技进道,实现了匠人精神的升华。

其次,以道养技,技因道进,对于“道”的爱好,有利于手艺技巧达到与“道”相合的神化境地。儒家认为,君子为了要通达大道,应提倡“为己之学”,学习技艺不是显耀给别人看,而是通过技艺使自己的人格与精神更加完善;要有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如痴如醉的忘我状态,甚至有“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奉献精神,刻苦训练,兢兢业业地工作,日复一日,乐以忘忧,直至行云流水一般完成工作。孔子不仅十分“好学”,他还以传承“斯文”的传道者自居。正因为对“道”的爱好,使孔子精心钻研周朝的礼乐文化,并进行损益,最终成为闻名天下的礼乐专家。孔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学琴于师襄子都是以道养技的例子。《孔子家语·辩乐解》还记录了孔子痛斥子路鼓琴,说他“曾无意于先王之制,而习亡国之声,岂能保其六七尺之体哉?”可见,对圣贤之道的爱好,有利于提升手艺技巧。

审视工匠“道技合一”的职业境界,正体现了工匠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技巧,同时不断养成高尚的职业道德和修养,这正是一种刚健有为、止于至善的崇高人生境界。

三、工匠精神的价值传承

随着智能制造的产生发展,工匠的生存空间受到了挤压,工匠精神也似乎没有“用武之地”了。事实并非如此,工匠精神中蕴含的“仁者爱人”的职业初心、“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尽善尽美”的职业愿景、“日新盛德”的职业修养、守正创新等优秀的精神品质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现代产业体系、铸造中国品牌、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同时,通过深入挖掘工匠精神的儒学基因,有助于从文化源头上认清工匠精神的丰富内涵,并结合时代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工匠精神中“仁者爱人”的职业初心揭示了劳动的动力,即为谁去拼搏奋斗。工匠们忠诚报国、爱民利民、忘我奉献、止于至善,不懈追求人格和技艺的完善,个人职业理想与社会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体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家国情怀和仁爱精神,这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的本质属性和为人类求解放的基本立场相一致,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爱国”“敬业”、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是一致的,既丰富了中国精神,又成为当代中国工匠爱国敬业、大任担当、真情倾注、心无旁骛的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源头。又如,关于“精益求精”的职业态度和“尽善尽美”的职业愿景,这与马克思主义真理与价值相统一的论述相契合,工匠在做建筑时既要体现力学的客观规律,又要体现审美规律,这二者在工匠精益求精的实践中得到有机结合。再如,“道技合一”的职业境界,这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论述相契合,与现代化的最终目标也是一致的。马思主义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重视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认为积极参与劳动是实现人的本质、创造幸福的重要手段。古代杰出工匠德技兼修,积极参与劳动,讲求质量与诚信,不偷工减料,反对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追求精湛的技艺,打造精良的器物,通过创造性的活动上达对人生大道的领悟,达到自由而美好的境界。这与马克思主义所构想的现代从业者能够遵从自由意志、实现自我价值,摆脱大工业生产时代中高强度、重复性异化劳动对劳动者肉体和精神的束缚,从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彼此契合的。因此,经由“结合”的结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让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现代的,让经由“结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二)有助于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全面部署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的国家战略,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又提出“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因此,通过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不断壮大高水平的创新人才和技能劳动者队伍,才能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实践。同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能大幅提升劳动者收入,持续扩大消费需求,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也是增强致富本领、缩小收入差距、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和紧迫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作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实践充分证明,技术工人队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建造的重要基础,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截至2021年底,全国技能人才总量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超过6000万人,高水平创新人才仍相对不足。另外,在人口总量开始减少的条件下,必须更加重视人口素质和质量提升,加快塑造新时代人才红利,推动经济发展由依靠劳动力等要素投入驱动转向依靠人力资本提升和创新驱动,培养更多高水平创新人才。要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应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纠正重视精英阶层而轻视普通劳动者、崇尚享乐主义而厌恶劳动、片面追求速度而不顾质量、心浮气躁而难以踏实做事等不良风气和片面认知,引导人们树立尊重劳动、爱岗敬业、严谨专一、注重质量、乐于奉献、改革创新、自强不息的价值观,树立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价值指引,尤其是改革创新精神。弘扬工匠精神,有助于培养人们心静、心稳、心慢、心细、心灵、心巧等健全、稳定、内在的心理素质,引导人们始终坚守自己的初心,专注忘我、精益求精,不断创新超越,以平常心看待人生的名与利、得与失,克服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等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5]。

(三)有利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有助于推动中国制造、铸造中国品牌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从国际形势来看,当今世界工业制造强国的形成,与重视工匠精神有密切联系。受基督教的新教伦理影响,人们追求勤奋努力、拼搏奋斗、严谨有序、节制有度,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推动了以德国为代表的西方敬业文化的发展。日本崇尚职人文化,日本的工匠将对技艺精益求精的狂热追求与自身荣誉联系起来,认为是一个人成功的标志和生命的全部意义所在。自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为推动制造业向智能化、信息化转型,纷纷实施工业变革。例如,德国提出“工业4.0”,英国提出“工业2050战略”,美国构建了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等。中国要想在这新一轮竞赛中胜出,就必须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从国内形势来看,我国制造业综合实力持续提升,我国制造业向智能、绿色、服务方向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档次不高等问题。因此,我国的制造业面临着转型发展,需要来一场全面提升质量的“品质革命”。2015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明确了制造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建设制造强国,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22](P6-7)追求质量至上、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则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价值引领与精神支撑,有利于从粗放型发展模式转向集约型发展模式,由注重数量转变为注重质量,这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制造强国的关键是质量强国,如果不重视弘扬工匠精神,不愿意花功夫精雕细琢产品和技艺,而是追求短期利益和规模效应,就会出现粗制滥造、假冒伪劣的问题,就不能有效提供给人们质量好的品牌。同时,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意味着对品牌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因此,铸就中国品牌刻不容缓。

工匠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的重要一支,为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推进改革开放起了重要的作用。工匠精神的时代价值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更加凸显。它不仅体现在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发展工匠精神的儒学基因,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同时回应了新时代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需要,有助于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利于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推动中国制造、铸造中国品牌。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大军,以“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精神从事工作,那么,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职业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工匠风采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工匠神形
职业写作
拿出精神
我爱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