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世界之家”: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的跨文化路径探索*

2023-09-14 03:18张琪云
深圳社会科学 2023年5期
关键词:跨文化深圳文化

肖 珺 张琪云

(武汉大学1. 媒体发展研究中心;2. 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一、缘起:中国跨文化城市建设的时代意义

城市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是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议题。一方面,城市已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实体场域,城市将不同群体、不同文化的多元传播主体聚集到一起,他们彼此交汇,通过持续不断的对话构筑复杂的社会网络、叙事框架和意义世界。另一方面,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城市自身迫切地需要提高城市规划、建设和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以有效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巨大风险挑战。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发展建立在改革开放后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成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途径。40多年来,中国作为全球化发展中的“世界之窗”,通过改革开放吸纳全球文化,在充分利用国内外市场和资源的基础上,不断转化“西方经验”,大力提升综合实力,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这在中国城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中逐渐呈现出独特的传播价值。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和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其中,城市建设是中国社会自身发展和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世界的基础性力量。全球城市传播实践已经发展出媒介化城市、可沟通城市、跨文化城市等理论解释。其中,欧洲社会针对西方国家发展中出现的结构性问题和对多元文化主义等理论思潮的批判,在过去十多年逐步形成跨文化城市(Intercultural City)理论框架及具体政策,并将其推广到全球156个城市,铺展出新型的“跨文化城市网络”(Intercultural City Networks),[1]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全球城市发展理论及路径。

2022年,张春雨和肖珺初步建构中国跨文化城市建设路径与评估指标,提出内部融合与国际交往的双重路径。[2]刘金波也在超大城市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中提出,可沟通、跨文化是以深圳为代表的特大城市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现实路向。[3]那么,作为城市传播创新路径,跨文化城市建设的中国特色是什么?以深圳为代表的中国城市,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世界之窗”发展至今,是否有可能探索出一条更具生命力的跨文化城市传播之路?

带着这些研究关切,本文以建设中国特色的跨文化传播理论和方法为目标导向,在既有的全球跨文化城市发展观的基础上,以深圳城市传播为研究对象,探索实践和理论层面的创新可能性。

二、理论基础:增进对话和理解的跨文化城市发展观

(一)城市传播:人、媒介和城市的流动性阐释

城市是人类生存空间和时间的一种组合方式,它是人类日常生活向都市迁移的结果。传播的多样性、弥散性和灵活性使得城市始终保持一种基于流动性的连接状态,传播将城市中的物质与非物质、自然与人造景观、区域与总体等连接成一个充满张力的系统。马克思主义城市社会理论研究者温权认为,列斐伏尔的城市批判理论建构以日常生活总体性革命为内容的人道主义城市乌托邦。与此不同,曼纽尔·卡斯特则强调在经济、政治与意识形态等要素的结构性矩阵中实现结构主义的城市批判。[4]广为人知的是,卡斯特也是网络社会(Network Society)理论的先驱。他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提出,数字化信息技术范式推动信息化资本主义为核心的全球网络社会的形成,超级城市的快速扩张和全球影响力也是在基于信息化、流动性等特征的全新传播网络中生成。2016年,澳大利亚学者斯科特·麦夸尔出版专著《地理媒介:网络化城市与公共空间的未来》(Geomedia: Networked Cities and the Future of Public Space),提出数字媒介是城市环境中无处不在的基础设施,媒介技术、具身行动和城市地理元素将会融合创造全新的公共空间,甚至创造新的城市类型。[5](P2-7)

中国城市传播成为近十年传播学研究的新领域。吴予敏2014年提出,城市传播研究及其公共性问题的思考呈现出“媒介化城市”(Mediated City)和“可沟通的城市”(Communicative City)的两种视角。[6]2015年,复旦大学团队推出系列研究作品,他们基于中国城市的历史与现实,提出城市传播的跨学科视野,推出“可沟通城市”的新城市主张和评价体系。[7-9]自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相关讲话发表后,聚焦城市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相关研究迅速增加,各类城市国际传播能力测量的指标体系和榜单陆续推出,成为新的热点。

城市传播相关理论在不断重建人、媒介、城市之间的关系,数字化技术、跨媒介融合、平台化传播等已嵌入城市生态系统,城市传播和人类社会发展之间形成互构式的生成关系。既有研究十分强调城市文化的重要性,城市从来不是简单的“经济体”和景观世界,城市还是文化创造、储存和流变的地方。那么,如何从文化间沟通的跨文化视角去理解城市传播?城市是否有可能成为全球传播新的节点,生成更好的跨文化关系和命运共同体呢?跨文化城市相关理论或许可以为中国城市发展开辟新的方向。

(二)跨文化城市:增进文化间有效对话的全球城市发展观

“跨文化城市”的理论渊源之一是欧洲社会延续已久但又遭遇批判的“多元文化主义”理论。该理论将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作为核心价值,但由于其在面对移民等欧洲社会问题时的局限性,使得欧洲迫切需要新的理论对此进行修正,由此,“后多元文化主义”等社会思潮应运而生,[10]“跨文化城市”理论和实践就是其中一种。

“跨文化城市”是在基于多样性、包容性的基础上致力于保障不同文化群体在城市中平等、和谐、可持续地共存,并大力推动、拓展和实现文化间、国际间有效对话的一种全球城市发展主张和可行路径。它是一种新的跨文化融合模式,转向互惠性和平等认同的、倡导社会团结的、可持续的跨文化城市建设,是以跨文化视角进行城市治理的一种方式方法,是未来国际化城市发展的方向之一。[11]平等、多样性和积极互动是跨文化城市的三个核心原则。跨文化城市能够容纳不同国籍、出身、语言或宗教信仰的人。多样性被视为城市发展中的重要资源,在不损害人权、民主和法治原则的情况下,积极打击偏见和歧视,通过调整治理结构、机构和服务来适应多样化人口的需求,确保所有人的平等机会。在与企业、民间社会和公共服务专业人士的合作中,跨文化城市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行动,以鼓励跨越文化、性别、年龄和其他差异的融合和互动。[12]前述的“多元文化主义”在实践中因过度强调群体间差异,有时会造成不同文化群体的分离、边缘化或隔绝的情况,导致差异成为城市治理的矛盾来源。而“跨文化城市”则强调差异是一种创新性资源,城市治理者和社会大众需要建立对文化差异的科学认知,进而将跨文化与跨文化对话的价值内涵纳入各项城市治理、公共政策制定与实施的框架中。

2007年,英国团队发表的《跨文化城市:实现多样性优势的规划》一书提出城市发展的跨文化视角,包括城市的开放性指标、文化素养和跨文化城市建设的具体步骤,认为这种新思维能替代以往处理文化多样性的平行或者对立的城市生活模式。[13](P235-327)2008年,欧洲委员会联合欧盟委员会发起“跨文化城市项目”(Intercultural Cities Programme),制定了16项具体策略,鼓励以跨文化的视角进行城市治理,在处理移民等问题时,还试图探索新的跨文化融合模式(Intercultural Integration Model)和跨文化市民(Intercultural Citizenship)的评估指标。2014年,希腊学者发表《跨文化城市身份与人类跨文化城市》一书,其首次提出的“人类跨文化城市”(Human Intercultural Cities)倡导团结共存、基于平等和承认人类尊严的参与式治理,将恢复地球每个地方生态系统的和谐视为人类责任。[14](P2-5)近15年来,“跨文化城市”已从欧洲复制到全球一百多个国家。这一城市发展理念认为,政府在跨文化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是“跨文化城市”建设的范本之一,他们建设“跨文化公共空间”、制订反对种族主义和歧视的措施等项目,[15]并在2021年与深圳成为友好城市。墨西哥城,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代表在系列文件中承诺维持平等、防止和消除歧视。[16]

上述对城市传播、跨文化城市的文献分析可见,关于城市的研究由来已久,但将媒介、传播、国际传播、跨文化传播等与城市连接起来的研究则是新近的事情。跨文化城市,作为一种增进对话和理解的全球城市发展观,2008年从欧洲发端,逐渐扩散到全球。2014年,中国学者开始逐步引入相关理念,尝试对上海、青岛等城市发展规划予以建议。[17](P145-152)[18]2022年的相关研究开始聚焦跨文化传播对中国城市治理的重要意义。[2]本文将在既有城市传播和跨文化城市发展观的基础上,以跨文化传播和中国先进城市发展经验作为切入点,勾勒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跨文化城市建设的特色路径。

三、深圳跨文化城市建设基础、分析框架与方法

(一)深圳建设全球跨文化城市的可行性

深圳是中国城市建设的范本,是我国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深圳已成为一座充满魅力、动力、活力、创新力的国际化创新型城市。2019年8月9日,国家正式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明确支持深圳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扩大开放新格局,助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努力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成为全球标杆城市。[19]那么,深圳城市建设形成了哪些突出的文化特色呢?

其一,“世界之窗”已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文化符号。1994年,作为景观的“世界之窗”正式开园,其打出的“您给我一天,我还您一个世界”的口号风靡一时。景观建设精选了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8个景点,几乎浓缩了世界古今文明史,成为中国人推窗看世界的窗口。深圳的高速发展和经济特区的特殊价值使得“世界之窗”从景观表述逐渐成为一种修辞隐喻,比如,深圳市政府主办的“深圳发布”曾在公众号中写道,“世界之窗”成为“世界文化”的承载者和展现者,“搭建起跨文化交流桥梁”,越来越多的国外媒体和游客又把她“当作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一个标志,关注国外的文化在中国落地的痕迹”。[20]再如,广东省人大代表曾提出,深圳“还应该成为中国的‘世界之窗’,打造成世界中心城市”。[21]在人们的使用和媒体的修辞中,“世界之窗”从深圳特殊语境中辐射开去,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文化符号,也是世界理解中国的文化标签。

其二,“来了,就是深圳人”的移民文化。深圳是中国最年轻的城市,吸引了全国各个地区和民族的建设者涌入,成为全国最大的移民城市。2009年,“来了,就是深圳人”这一宣传标语获得人们的强烈共鸣,其简单直接地展现深圳多元包容的城市品质和心态,“深圳有着海纳百川的胸怀,对各种先进文化、进步观念和生活方式充分地尊重和接纳”,[22]让人感觉不到自己是“外乡人”。深圳为了广纳人才,曾在全国率先开展应届毕业生接收“秒批”改革,市政府还为满足条件的精英人士提供高额租房和生活补贴。除了国内移民,深圳还欢迎国际人才移居,其处处显示的开放和包容让这里成为“洋打工”的“乐土”。[23]“来了,就是深圳人”凸显一座城市对海内外移民的友好接纳和支持,这一点在城市风貌宣传片《深圳:移民实验》中有生动展示,该片的境外观看量近125万,有海内外网友评价深圳是宜居而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其三,城市国际传播能力始终居于全国前列。深圳在各类城市国际传播能力评价中均名列前五,如:中国城市国际形象传播影响力(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2020)、中国城市形象宣传片海外传播影响力指数报告(人民日报海外网数据研究中心,2020)、城市国际传播能力(北京外国语大学,2022)、城市海外网络传播力(北京师范大学,2022)、中国国际传播综合影响力先锋城市(参考消息报社等,2023)等。可以说,深圳的全球关注度不断提升,其城市国际传播水平远远领先于国内其他城市。

其四,未来城市发展的文化定位。《意见》对深圳发展目标提出明确要求,“到2025年,深圳经济实力、发展质量跻身全球城市前列,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到2035年,深圳高质量发展成为全国典范,城市综合经济竞争力世界领先,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成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到本世纪中叶,深圳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发展样本,深圳有望成为全球先进城市和现代城市文明的率先塑造者。

上述四点分析可见,在朝着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标杆城市的道路上,深圳已具备建设全球跨文化城市的基础。那么,如何通过跨文化传播提升城市的社会治理水平和国际传播效能呢?这将是本文着力解决的问题。

(二)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

其一,分析框架:中国跨文化城市建设评估指标与深圳特色的结合。分析框架将在既有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结合深圳城市发展的自身特色,探寻具有中国特色的跨文化城市建设之路。既有研究[2]提出中国跨文化城市的两维评估体系:内部融合与国际交往。内部融合有四个层次的评估指标,政府的政策制定与实施、城市的文化内容与活动、城市的公共空间与服务、市民的公共参与和感知评价,下设具体测量指标14项,其目标是考察城市是否致力于建构一个基于开放、多元、公正、融合、和谐等理念的城市共同体。国际交往有三个层次的评估指标,城市的国际交往与影响力、媒体的国际传播基础设施与影响力、政府涉外的机构设置与服务,下设具体测量指标22项,其目标是考察作为主要的传播主体如何在全球范围或战略区域范围内在政治、外事、经济、贸易、科技、文化、传媒等方面跟其他国际城市或人员进行互动、交流与合作以及取得哪些效果。内部融合、国际交往的两维评估体系具有普遍性,而深圳的城市建设中还包含一个特殊的跨文化接触区,即粤港澳大湾区(下文简称湾区)。综上所述,本文将内部融合、国际交往、湾区共同体作为论证深圳城市发展经验的三重维度。

其二,研究方法:问卷调查和文本分析的混合研究。基于上述三重维度的研究设计,本文采用混合研究方法以期获得相对全面和科学的论证。问卷调查采用封闭式和开放式问题结合的方式完成对深圳市民的调研。问卷通过“Credamo见数”发布,主要面向深圳从事涉外工作和传播交流等工作的市民,测量他们对深圳文化的认知、对深圳包容性的感知、对深圳国际影响力的感知以及他们的涉外沟通能力等。在剔除无效问卷后,最终回收500份有效回答。问卷显示,受访市民职业主要包括:公务员、事业单位职工、国企人员、文化传媒从业者、国际交流人员等。分析的文本来源包括全网抓取的开放文本,含相关政策文件、研究报告、新闻报道、论文、年鉴、通报及国内外社交媒体平台或网站的语料等。具体来源包括:深圳相关党委政府部门的网站、融媒体账号中公开发布的政策文件、政府工作报告、政务新闻报道等;深圳新闻媒体等机构发布的本地新闻报道;国内外发布的全球城市评估指标与结果描述;国内相关平台(哔哩哔哩等)、全球知名旅游博客(TravelBlog等)中关于深圳的讨论语料。混合使用两种研究方法使得本文获得了非常丰富的素材,为更加聚焦跨文化传播对深圳城市发展的意义和功能,本文作者历经多轮文本辨析,逐步确定文本选择的标准和分析程序。后文对相关素材的使用遵循以下的文本编码规则:在微博抓取的语料编码为“评论内容”(W@用户名,评论时间);在哔哩哔哩抓取的语料编码为“评论内容”(B@用户名,评论时间);在微信公众号抓取的语料编码为“评论内容”(G@用户名,地区);在TravelBlog抓取的语料编码为“评论内容”(T@用户名,评论时间)。

四、跨文化传播有效提升超大城市的现代化水平

跨文化传播作为面向文化差异的对话之道,始终聚焦我/我们与他者如何交流的问题。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跨越不同国家、群体、语言、代际、民族等交流的鸿沟,通过持续不断的文化间传播促成人类社会的彼此感知、对话、合作和理解,在文明交流互鉴中构建更团结、更美好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据此,国际传播在一般意义上所强调的国家间政治沟通和说服过程可以通过跨文化传播进行调适和优化,进而建设“和而不同”“相向而行”的“朋友圈”,实现和平、合作、发展和共赢的互惠性理解。城市如何通过发展跨文化的城市传播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呢?这方面,深圳逾40年的改革开放实践共享了珍贵的经验。

(一)内部融合:开放包容、市民参与、跨文化融入带来回家的归属感

问卷结果显示,受访市民对深圳文化的认同程度较高①评分标准为1~5分。,“市民对于深圳文化的了解程度”平均值为4.094,“市民乐意向外国朋友介绍深圳文化”的平均值4.632,他们对“深圳是一个拥有多元文化的城市”同意程度最高。受访者提及,“深圳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感觉到幸福,感觉到自己是这个城市的一份子、是这个城市的主人;在人们的心目中应该自然的没有区分“本地人”和“外地人”的意识;城市会提升人们对于不同文化的理解和看法”,等等。文本分析显示,人们对深圳就业、落户和房产政策具有一定认同感,有网友拿着不动产权证书在深圳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前拍照并分享自己有“家”的幸福,如“以后不再是返深,而是回家啦”(W@我家包子微博,2022-6-17);“接下来就等落户了”(W@橘野笙,2022-7-28)。有网友表示“深圳作为大家看着成长起来的城市,大家更多是带着看孩子的爱护心态去看待的,深圳的每一点成绩都离不开每个人的贡献”(B@一小花美男鬼灵龙,2022-5-24)。深圳开放包容,温暖如家的城市气质渗透在社会治理的诸多细节中,令市民感受强烈、认同度较高。

1. 跨文化的城市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深圳现已成为继北京之后全国第二座汇聚56个民族的超大型城市。自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从单一的汉民族成分,发展到2002年已拥有55个少数民族。深圳市的少数民族群体具有年轻化、高学历、上进心和联系广泛等特征,各民族没有专门的居住地。作为全国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与人口聚居最多的城市,深圳帮助多民族群体通过民族间交往和知识培训更快地融入城市集体之中。近年来,深圳市民族团结发展促进会开展“民族论坛”活动,举办的关于少数民族培训会近百场,这些增强了民族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族情感要比内地强烈得多。[24]

2. 无障碍文化提升弱势群体的城市归属感

深圳从法律层面保障弱势群体的生活归属感,出台了全国首部无障碍城市建设立法。自2012年以来,深圳已实现从“无障碍环境”到“无障碍城市”的转向。[25]“无障碍环境”强调单维度物理层面的空间改善,“无障碍城市”是“理念、制度、器物”的延伸和城市文化的改善。残障人士余佶璟2011年通过网上求职来到深圳,一家希望“就业助残”的企业成为她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11年来,在深圳立足的余佶璟又帮上万残障人士找工作。她觉得“深圳是座有爱的城市”,她也想“用爱去回报社会”。[26]有网友也评论,深圳“越来越多的残障人士走出家门、融入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G@马克小子,广东)。

3. 志愿文化成为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深圳1989年就诞生了全国第一个志愿者组织,参考湾区的表述,志愿者在深圳也被称为“义工”。深圳也在全国首倡“志愿者之城”建设、诞生全国第一批国际志愿者。截至2022年11月,深圳已有注册志愿者351万余人,占常住人口1766.18万人的比例约20%,这意味着约每5个人中就有1名志愿者。对于很多移民人口,“义工组织就像是一个大家庭”,“通过关怀关爱他人而获得他人关怀关爱”。深圳的志愿者还能接触到全世界的朋友,他们在各种国际性活动中“把深圳的形象、深圳的热情、深圳的温暖,展现给全世界的宾客”。此外,深圳还有外籍志愿者超过4300人。2022年,深圳抗击疫情期间,在深的不少外籍志愿者积极主动参与社会服务,他们说:“我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深圳就是我的家”。[27-28]志愿文化不仅可以让不同文化背景的陌生人成为志同道合的新朋友,还能有效提高深圳的社会凝聚力和城市治理水平,成为“小政府”与“大社会”的管理服务连接器。

4. 多元丰富的城市文化与友爱关怀的公共生活

深圳现有59家城市博物馆、十大标志性建筑、49个体育馆、1238个公园、超100个购物中心等。[29]深圳举办面向市民的各类文化活动,如连续举办21届的“深圳读书月”。问卷显示,20%的人认为深圳读书月活动能够代表深圳,有利于消除对深圳“文化沙漠”的印象。有网友写道,“清晨图书馆门口的长龙,深夜24小时书吧的读者,随处可见热爱学习的年轻人”,“崇尚阅读是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一直保持高速发展的动力原因之一”,很多读书论坛和读书会活动令人感受“书香城市的内涵,结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W@倩妞0,2020-8-21)。深圳作为移民城市,对外地人普遍友好,是“年轻和现代的结合,充满青春活力的城市”(B@抖音中毒阿漫迷,2022-8-24),其人文关怀体现在公共空间治理的细节中,如有网友谈到“感觉大多数人都讲理,说话能把前因后果说出来……头一次坐地铁的时候焦头烂额,服务区的小姐姐还写了个纸条教我怎么转线”(B@痴nerd,2022-8-22)。深圳市政府还鼓励市民通过各种渠道参与城市治理工作,为此开通“深圳12345热线”微信公众号、“i深圳” APP、深圳政府在线等互动渠道。多元丰富的城市文化生活有效激励市民线上线下的积极参与,人与人,特别是对陌生人的友爱关怀也成为人们融入现代化城市的一种情感路径。信息、行为、情感和态度的传递使得人们通过连接和对话形成一种聚合的共享文化。

5.人工智能将带来城市创新生态

深圳被誉为“最互联网城市”,光纤接入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公共信息资源的数据库建设、智慧城市产业的创新发展等在国内外均居领先位置,有网友评论:“这些年各种科技真的肉眼可见的进步”(B@苦寂-,2022-4-27)。“最互联网城市”正在迈向“人工智能城市”,深圳率先完成人工智能产业专项立法,《深圳经济特区人工智能产业促进条例》(2022年)和《深圳市加快推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应用行动方案(2023—2024年)》。[30]“城市+AI”将广泛覆盖公共服务、智慧医疗、城市治理、智能制造、低空经济等领域的26个应用场景。算力、算法和数据的资源统筹将深化人工智能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渗透,比如民生诉求平台嵌入民意速办AI机器人,将提高平台响应服务效率和质量。通用大模型、智能机器人的研发和应用将加速重塑人类生活形态,深圳将在人-机互动中生成一些新的城市文明。比如,有微信用户展望:“人工智能先锋城市呼之欲出,相信未来的深圳更加智能、智慧、亲民、宜居”(G@漫步,广东)。

深圳一直秉持的开放包容和全面推动的市民参与,让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得以快速建立连接,寻找到温暖、友爱、多元的文化共同体,跨文化融入推动形成一种回家的归属感。“人工智能城市”正在改造和创新深圳市民的日常生活形态,有可能克服陌生感带来的传播效率和交往质量问题。当然,从跨文化城市建设内部融合的理想目标看,深圳在未来发展中还有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政府对少数群体权益的关注和支持、对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的推广和认同、市民和政府工作人员的跨文化意识和能力等。

(二)国际交往:文化沟通、对外传播不断缩小深圳和世界的距离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取得全球认可的成绩。2023年1月,《深圳市委书记、市长致广大市民朋友的拜年信》中提到,“深圳经济在全球城市排名第10位”,2022年“全球招商大会签约投资总额8790亿元”,后续将明确深圳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使命责任和目标定位。[31]尽管深圳的成就令世界瞩目,“但其在世界范围内尚未形成与其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国际传播力建设体系”。[32]那么,深圳这些年的国际交往具体有哪些做法呢?

1. 全方位对外交流有效提升城市的国际化水平

以开放促进改革,坚定推进国际化是深圳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坚持的方法。2006年,深圳宣布将申办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大运会(2011年)的口号确定为“深圳,和世界没有距离”,成为深圳“国际范”的话语表征。2020年,深圳市委外事办曾经详细解读过“没有距离”的内涵,文中从国际交往的角度解释,“没有距离,表达了深圳愿与世界各国人民共有美好家园,同享文明成果,携手迈向未来的崇高理想”。[33]目前,深圳国际友城数量已达到90个,遍及全球57个国家,上文提及的跨文化城市典范巴塞罗那就是其中之一。此外,以华为、中兴、比亚迪等为代表的大批深圳企业也不断“走出去”。近两年来,深圳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东南亚市场作为国际贸易新的发力点,主要包括新加坡、越南、匈牙利等11个国家和地区。截至2022年3月,深圳企业已在全球146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设立了8307家企业及机构。[34]还有网友提到外贸“新三样”(特指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的走俏体现了深圳产业技术创新在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G@A.小曾,广东)。商贸、世界级重要活动、友好城市网络是实现“没有距离”的关键纽带,通过“走进来”和“走出去”的全方位对外交流快速提升深圳的城市国际化水平。

2. 国际性文化活动大力推广城市国际形象

问卷结果显示,大多数人都认为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博会)能够代表深圳,占比达到了86.4%;超过一半的人认为深圳高新技术博览会、“一带一路”国际音乐节、深圳国际文化周能够代表深圳,分别占比66.2%、62.8%、52.6%。深圳艺术国际化给外国旅行者留下深刻印象:“Fast eclipsing its neighbor Hong Kong as the destination for international bands wanting to break into China, Shenzhen boasts an exciting live music scene”(深圳有令人兴奋的音乐会现场,迅速超越了邻居香港,成为想要打入中国市场的国际乐队的目的地)(T@Sarah Karacs,2017-1-29)。问卷也显示,受访者对政府部门通过海外账号、投放国际宣传广告、投放城市形象海外宣传片、推进城市形象的海外传播平台建设等方式推广深圳评价较高(详见表1)。

表1 市民对过去一年深圳市开展城市国际形象推广活动的认同程度

3. 地方国际传播多呈现向内传播

问卷显示,受访市民接触国际信息/新闻的最主要渠道还是国内主流媒体的融合媒体矩阵(88.2%)和国内社交媒体平台(76.8%),国外主要社交媒体平台和国内自媒体账号的占比均约49%,其他主要国际媒体信源均低于40%(详见表2)。深圳的本地媒体作为地方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主力军,都在积极尝试国际传播。深圳涉外专业新闻机构主要有《深圳日报》、深圳卫视国际频道、City Plus、《深圳特区报》等,如《深圳晚报》曾策划制作《深圳是我家》(Shenzhen Is My Home),以外国人的视角和内心独白,采用短视频 Vlog形式,记录外国人眼中最真实的深圳。问卷显示,受访者普遍高度认可深圳当地媒体的国际传播能力,以1~10分的打分标准来看,平均值达到8.618;受访者对深圳国际评价的认同程度十分乐观,以1~5分的打分标准来看,受访者认为国际社会对于深圳城市形象的整体评价是正面的(平均值4.36分)。数据分析显现一些悖论,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深圳,其市民能接触的国际化信源却十分有限,其媒体机构国际传播的目标用户也多是“出口转内销”。

表2 市民接触国际信息/新闻的主要渠道(多选题)

4. 语言的多样性成为深圳人日常生活和涉外服务的特色优势

旧时深圳本地主要有三大语言,分别是本地话(属于粤语,也称“围头话”)、龙岗客家话、大鹏话(粤客混合方言)。1984年,深圳提出“用普通话统一深圳语言”的要求,并成立推广普通话办公室,逐步成为“最普通话”的城市之一。[35]当然,作为移民城市和国际化大都市,深圳市民现在能熟练使用的语言具有明显的多样性。问卷显示,500位受访者中共有204位从事涉外工作(含湾区服务),占比约41%。他们最熟练使用的语言包括:英语、粤语、潮汕话和客家话(详见表3),还有一些受访者能熟练使用法语、德语、俄语和韩语。受访者中有107人在工作中经常使用英语,还有21人在工作中使用粤语、客家话、法语和德语。他们在工作中进行国际传播能力培训的频率偏高,以1~5分的打分标准来看,平均值达到3.93。面对常驻外籍人士,深圳也注重以多语种呈现城市标识,疫情期间,深圳还通过网站、微信等多种渠道每日发布中英双语疫情通报及多语种官方资讯。[35]不过,受访者表示,他们在工作中遇到国际沟通障碍的频率仍旧较高。

表3 市民熟练使用的语言(多选题)

上述分析可见,40多年,深圳在努力拉近和世界的距离。通过经贸活动和国际友好城市等路径,深圳既能“走出去”,又能吸引大量世界级企业和人员“走进来”。多年来,文化产业带动的消费类文化活动吸引了很多国际关注,政府为主体的城市形象宣传也提升了深圳的国际知名度和美誉度。移民城市和较高的国际化程度使得语言等文化形态丰富多样。但需要看到的是,深圳的跨文化交流和真正面向海外的传播仍显不足,主要体现在市民的跨国文化交流和信息接触、涉外专业新闻机构的国际传播效能、媒体国际访客影响力、针对外国人的信息矩阵建设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等方面。

(三)湾区共同体:情感交流和合作发展的城市共生

国家将湾区战略视为深圳后续发展的重要机遇,深圳将要不断加强与港澳地区的共生融合。作为刚刚起步的工作,深圳市民对湾区共同体的主要认知有两点。

1. 情感是湾区共同体发展的社会基础

问卷显示,市民评价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区域影响力,以1~10分的打分标准来看,平均值达到8.72。在对湾区交往与合作中存在问题的表述中,受访者主要聚焦文化与经济差异、交往热情度、开放性不足、经济与文化交流较少、制度推进等六个方面,情感是他们多次提到的细节。如湾区交往还是要“深入到人与人之间,感情是基础,加强三地的感情交流,增强凝聚力”,但目前大家“交往不是很热情,总感觉有隔阂”,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深入了解彼此的发展理念和共同利益”。其他还包括对交通、通行程序等的建议。

2. 各类活动和群体间互动推动合作发展

各类展览与开展经济、科技项目等活动带来了线下群体间的交流、接触,让群体间不断增进了解,在网络空间中也激发了网友们的讨论并形成网络讨论空间。比如,在对深圳市举办的主题为“城市生息”的第九届深港双城双年展(深圳)的微博讨论中就显现出大家对城市共生发展的期待。讨论人群以青年群体居多,他们对包括游戏、影视、艺术、建筑等领域的内容兴趣强烈。有网友写道,“第一次见到将展览融合在城中村里的做法,参观起来就像体验一个奇特的巨型艺术装置。敢于直面城市弊端的政府,总是令人敬佩的。有了思想的加入,连破旧都显得有趣合理起来,从此多了一种观看城市的方式”(W@YILIAWU,2018-3-10)。还有评论认为,“展览主题是城市共生,大概是以艺术的角度,去讲解城市、城中村的各种现象和发展”(W@张胤laji92454,2018-3-11)。网友们进一步思考城中村如何成为适合人类的居住生态与方式,有网友表达“街道像科幻片、动漫片里描绘未来的场景”(B@码农小白菜,2021-10-30),城中村是人类未来的可能性。2023—2024年,深圳将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智能算力统筹调度平台,[36]推动湾区数据、算力等数字经济生产要素高效流通,实现湾区共同体的一体化发展。

这些鲜活的讨论表明,湾区共同体首先是一种跨文化的生活共同体,是湾区各处的人们在对生活细节的设计、参与和思考中逐步实现区域融合。历史延续的血脉和地理关系是湾区发展的基础,形式多样的文化间交流和传播创新则会积累更为积极的情感和信任,人工智能等创新科技则有望实现共享共创的文化动力,进而推动湾区城市间的合作共生。

五、迈向“世界之家”: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的可能路径

前述从内部融合、国际交往和湾区共同体三个角度论证跨文化传播如何有效提升深圳的城市现代化水平。可以发现,跨文化城市建设更重视通过城市内在文化的互通和吸收实现国际化城市的对外传播和世界连接。此外,深圳个案呈现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即“家”“归属感”“开放包容”“不排外”“没有距离”等观念表述频频出现在研究语料中。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标杆城市,来自不同国家、民族、城乡、语言、性别等个体和群体之间,还包括残障等弱势群体和社会公众之间,通过政策制定、社团组织、媒体沟通、艺术活动、生产消费等基本实现跨文化的生活世界。“家”成为这座中国特色经济特区的城市文化和精神内核,进而,类似深圳这样的跨文化城市发展和社会治理演进如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理论参照呢?本文在城市传播、跨文化城市理论的基础上,尝试提出迈向“世界之家”的全球跨文化城市传播的理念构想。

其一,“家”是人类连接的生命之场,通过世代传播形成汇通古今中外的文明论构。在深圳个案中,深圳的城市发展非常注重“家”的修辞和具有强烈归属感的共同体建设,如书香之家、读书之家、少数民族之家、残障人士之家、志愿者之家等。类似深圳的中国式现代化大都市,特别是超大型城市,面向从四面八方来的移民和多元文化群体,通过跨文化对话和合作可帮助居民尽快摆脱“陌生人”状态,在连接的共同体中找到“归属感”,追寻属于自己的城市中的“家”。尽管“家”是人类社会最普遍的基本结构,但“家哲学”则是具有中华文明特点的理论论构。“家”既是个体的,又是总体化、社团化的,在代际时间的绵延中不断萌芽和回旋。“家”成为一种个体、家、集团(宗教、机构、党派、国家或它们代表的意识形态)的“三体结构”,[37]具有生活世界和意义世界的双重维度。从生活世界看,“家”已跳出传统血缘、婚姻、地域的家族之“家”;从意义世界看,在生活世界的自然主义基础上,人类之“家”必然会产生超越自然主义立场的世界理解,语言、文字、视觉、艺术等各类传播交融地、复杂地生成何以为“家”的界定、解释和立场。“家哲学”[38]面对全球化冲击下现代社会日益严峻的婚姻、抚育、养老、性别等问题,需要借助非语境化的、开放的、包容的哲学思想反思和重建人类社会共同的“家”。于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而言,将“世界之家”作为一种城市发展的价值目标,将有利于在共建共享共创的共同体中实现“个体”之间的相互成就。城市作为现代社会重要的连接之域,将成为连接自我与他者、时间与空间、过去与现在的“世代共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其二,全球网络社区帮助城市发展为跨文化之家,新媒体跨文化传播形塑流动和弹性的“四海之家”。在深圳个案中,在深圳居住的外国人“不把自己当外人”,本国市民对外国人的态度则是“不分内外”。物理空间的“家”和话语修辞的“家”共同构筑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之“家”。此外,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的传播之网将持续性地拓展媒介化的、可沟通的、跨文化的城市新形态。媒介化进程使得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得以实现线上线下、虚实融合的城市传播。美籍华人学者陈国明曾用“家”的概念重新解释跨文化的全球网络社区。他指出,在新的联系紧密的全球网络空间中形成的全球社区(共同体)需要借鉴和践行“家”文化,建构一个以包容性为基础,于其中互动能感到安心与安全的全球社区,成为人类新的“文化之家”。[39]可以预见,快速迭代的新信息技术范式“正在通过文化完成自身的转型、数字传播技术和社会的互动带来时间、空间和结构作为权力的整体变迁,文化及文化间意义的生成与流动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明显”。[40]全球网络社区帮助城市实现没有距离或缓解冲突的数字对话,再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与合作共建“不排外”的跨文化之家。“家”“四海之内皆兄弟”“家天下”“家哲学”等思想资源提供城市作为“世界之家”的逻辑起点,政府则应秉持兼容并蓄、多元开放的城市文化。其中,新媒体跨文化传播形塑流动和弹性的“四海之家”,令个体在现代之“家”更加自由地调节与他者的关系,更加完整地实现与宇宙万物的交流。

“世界之窗”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隐喻。接下来,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城市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落脚点和结合部,从中华文明智慧中提炼而出的“世界之家”有望成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城市文明形态。深度嵌入跨文化传播的社会治理创新将有可能驱动迈向“世界之家”的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发展路径,以深圳为代表的超大城市可率先实践中国特色的跨文化城市建设之路。

猜你喜欢
跨文化深圳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深圳欢乐海岸喜茶LAB店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谁远谁近?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深圳
深圳医改破与立
深圳“去编”激起千层浪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