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年级单元教学实践

2023-03-03 14:03张文丽
家长·中 2023年12期
关键词:统计图数学教师

张文丽

素质教育背景下,教育教学已经不再单纯地注重提升学生的应试能力,而是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教师不能把数学学习变成题海战术和对知识点的死记硬背,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意识、数学能力等数学核心素养。以“单元教学”为核心的小学数学教学,其目标是使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教学侧重点从点到面转向整体单元要点凝练的教学,并辅以相应的学习任务,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及数学能力的培养。

一、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学科知识迁移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实施单元教学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科知识的迁移。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各个章节的知识点处于分散的状态,前后联系不紧密。这种情况给学科教学带来了较多困难,特别是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很多学生会遇到较多阻碍,很难保证学科教学效率。如果教师能够全面推行单元教学模式,就可以将阶段学习内容当成一个整体,引导学生借助旧知识学习新知识。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难度显著降低,还能巩固自身的知识体系。

(二)优化数学课程教学模式

新课标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转变,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采取有效的策略与措施实施教学,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让学生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转变为主动的学习状态。在实施单元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综合地解读单元知识,并根据自身对学生认知特征及学习规律的了解与分析,整体优化并组合教学的各个要素,提高课程教学与学生的适配性。这样便能让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课程学习活动中,让他们自主地完成对相关知识的探究与建构,在脑海中关联并梳理相应的知识,有效实现数学课程教学的创新与优化。这样不仅能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与水平,还能够推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引导他们获得多元化的感悟。

二、小学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要点

(一)知识与素养并重

在小学单元教学设计中,教师要将知识与素养并重作为重要教学目标,让学生自主完成知识探究和建构的过程,促使他们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综合素养也能得以全面提升和发展。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特征和发展规律,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并通过对教学过程的优化设计,让学生有更多机会进行知识研究,促使学生在灵活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强化数学学习能力,获得丰富的学习经验,促进综合素养的发展。

(二)组织交流合作

由于年龄影响,小学生的知识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较弱,在学习中对教师有着较强依赖性。要想促使学生实现深度学习,仅凭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促使他们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积累学习经验。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其运用到数学单元教学活动中,可以促使学生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形成思维碰撞,拓宽问题解决思路,积累更多先进、优秀的学习经验,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三、小学数学高年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一)明确单元教学目标,找准教学方向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种植花朵和培育人才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没有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很可能会出现教育上的偏见和不同。在多元化的教育环境中,教师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还要懂得如何去发现、尊重和引导每个学生的个性。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全面素质教育,让每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道路上茁壮成长。因此,新课标背景下围绕单元开展教学,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心理需求等明确教学目标,找准教学方向,并在其中加入一些有趣的元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构建单元知识的联系,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例如,在“小数的初步认识”单元教学时,教师需要先明确目标,然后围绕这个单元的关键点和难点分解课程知识和内容。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构建出一个全面知识结构。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将“促使学生理解小数内涵”作为目标,然后向学生解释和讲述小数的构成及其背后意义,并使他们认识到小数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从而激发出学生的自我探索和求知的欲望。

(二)整合单元知识,构建知识结构

单元教学模式开展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对整个教学单元的内容形成一个整体的印象,并对知识结构了解得更加透彻。小学数学单元教学的开展更加注重让学生系统化地掌握知识,为了更好地优化单元教学方案,教师要对知识结构进行分析和把握,结合学生的需求对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增强各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开展更具针对性的教学,帮助学生实现知识的融合,构建更加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与梯形”时,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对直线、射线、线段等有所认知并掌握其特点,学习平行四边形并学会对角度进行测量。在开展单元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有关“梯形”的概念,教师可以将平行四边形融入其中,要求学生对比这两个形状的联系以及区别。另外,在落实单元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对单元知识产生深层次的认知,在循序渐进中对知识进行梳理,进而内化所学,让学生在单元知识学习中,掌握有关垂直、平行的概念,掌握有关平行四边形、梯形等的特征,让学生具备空间概念,培养想象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聚焦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有序开展单元活动

新课标注重学生在課堂中的主体地位,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以新课标的理念为依据,以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与发展规律为考量点,为学生创造自主参与单元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以此爱上数学学习,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

例如,在学习“角的度量”这一数学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从结构上带领学生共同分析测量的属性,这样学生不但能够对测量萌生兴趣,逐渐掌握测量角度的使用方法,也让学生清楚测量的意义所在。因此,教师可以先讲解量角器与计量仪器的使用方法,然后开展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通过亲自操作来获得有关该知识的直接经验,这将对学生日后的数学学习产生重要的影响。

具体而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与“量一量,看看谁猜得更准”活动,将角呈现在各个小组面前,让学生对角的大小进行估计,然后用量角器进行测量,哪个小组的估计值接近准确值则哪个小组获胜。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回归家庭,利用课后时间找一找自己家中隐藏的“角”并进行估算与测量,以此提升学生的推理能力。这样的方式能够促进学校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联结,让学生对“角的度量”产生更全面的认识与理解,并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思考,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四)明确单元教学主题,整合教学内容

单元教学主题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课时内容而设置的一系列活动或项目,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形成一定的概念或者规律,激发其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且不断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结合当前社会环境的变化及新课程改革政策,充分挖掘教材资源,突出课程的重要性,利用多种方法开展课堂教学,以此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拓展他们的知识面,全面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要求。为此,教师要明确单元教学主题,优化教材内容结构,构建高效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建立牢固的自信心,最终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分数乘法”教学时,首先,教师要明确本章的教学内容为帮助学生掌握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加减法等。其次,对本节课进行任务分解:第一,根据教材知识体系和教学要求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第二,围绕本课时的重点,以小组合作方式完成相关问题探究,并结合自主探索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最后,采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感知与想象,将生活中的事物引入课堂学习中,让学生亲身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激发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其更快更好地获取新知,提升问题分析能力、处理信息能力。这种教学方法既有效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增强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和信任关系。

(五)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开展单元教学

小学数学教材各个章节的排列顺序具有一定逻辑性,可以帮助学生实现逐步提高综合数学素养的目标。为了保证单元教学的质量,教师应当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为目标,积极创新优化单元教学方案。从宏观视角来看,小学数学教材中多个章节的数学知识都是有联系的,教师要积极探索各个章节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整合教育资源,并在此基础上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制定可以有效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教学方案。

例如,在“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学时,在开展单元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将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相关的数学知识融入其中,帮助学生更好掌握数理统计的概念以及三种统计图存在的异同。为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教师在课堂上应当设计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大主题。

在实践阶段,教师可以设置“一周零花钱调研”主题活动,邀请学生自行统计自己或者其他同学一周内的零花钱以及具体花销的出处。为了保证学生掌握“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知识,教师需要先从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开始,帮助他们深化对平均的含义的认识,掌握平均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独立绘制出条形统计图。然后,当学生已经充分掌握“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知识后,教师可以引入折线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概念,组织学生利用上述两种统计图,根据自己一周内实际使用零花钱的情况绘制出对应的统计图。

教师开展单元教学,可以使教学由“单一”向“复合”转变,促使学生扎实地掌握统计图模块的数学知识。但是,单元教学不能离开“单一”而去讨论“复合”,这两点不仅指教学内容,还指学生这一主体,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六)注重知识关联,优化单元教学

数学知识具有系统性、渐进性等特点,在丰富学生知识储备的过程中,教师要抓住各知识之间的关联点,系统地整理知识,利用单元教学模式优化课堂教学。

首先,根据知识的关联性制定单元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厘清所要学习的内容,从而使学科认知能力不断得到强化。其次,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组织学生开展多样化的知识关联活动,使他们在参与中掌握记忆数学概念的技巧。再次,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的关联性,对单元知识进行科学整合,以此优化单元教学,使学生更为清晰地了解学习目标,从而积极探索完成目标的有效方法。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时,教师可以将为运动会制作“加油”口号牌为线索贯穿整个单元的教学。第一步,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从三角形特征、分类等方面设计课程,以此形成单元教学内容。其间,教师可以尝试引入相应的生活元素,让学生进行知识关联,如提供多张生活物品的图片,让学生“对号入座”,对其进行科学分类,以此推动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发展。第二步,让学生利用所学内容制作“加油”口号牌。其间,学生可能由于实践能力较弱遇到许多困难,如口号牌稳定性差,这时,教师应引导他们进行知识关联,尝试在原来的“加油”口号牌中加入两条小棒,使它们构成一个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的稳定性固定“加油”口号牌,從而完成学习目标。教师可以借助这些活动,夯实学生对知识关联的理解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教师不能仅从课时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应从单元整体角度出发细化教材内容,进行整体化教学,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学生科学、系统地学习数学知识,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充分提高单元教学的实效性和价值性。在以后的教学中,广大数学教师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潜心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将每课时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体系中,促进学生完成自主迁移和自主建构,丰富他们的认知体验,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品格,勇于质疑和探索,揭开数学世界的秘密。

猜你喜欢
统计图数学教师
最美教师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如何选择统计图
与统计图有关的判断和说理问题
圆我教师梦
学会选择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