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宁遥
我靠着想象,认识了一个叫时俞的少年,也靠着想象接近他的愿望,長成了一个很棒的人。
1
窗外的云绵延成锦缎,绿意染遍高高低低的枝丫,温暖的阳光洒在少年的侧脸上,有微风轻轻吹过,他的头发丝被柔和地吹起。我捏着准考证的手蓦然一紧,教室后方的时钟“滴答滴答”,我那颗晃荡的心仿佛快要跳出胸口了。“时俞。”老师在讲台上核对着考生信息,而我诧异地听到这个久违的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这是一年一度的数学竞赛,但刚刚平和的情绪在见到少年的那一刻,仿佛被分成无数条细线,乱作一团。老师开始分发答题卡,我还是不自觉地往他的方向望了一眼。他坐在靠过道的第一排,我坐在靠窗的第二排。
是他没错了。不过,眼前的时俞和记忆中的时俞交叠。那时,他是初中隔壁班的学霸,穿巡在各类歌唱比赛、数学竞赛里,算是年级里的一个“小名人”了。
2
初中时,同桌夏夏总爱提起他,但我起初并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直到我真正见到时俞本人,那时已经是秋天了。
他所在的吉他社在筹备新年晚会,桂花的香气带着零星碎落的花瓣飘过来。他们坐在枯黄的草坪上和着弦,在嘈杂的操场上,他全神贯注地拨动着手边的吉他,好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他时不时抬起头看向琴谱,我能看见那双眼睛清澈明亮,悠扬的歌声与桂花的暗香悬在空中,我好像听见心跳随着电流猛烈地跃动着。不远处,蝴蝶形状的风筝磕磕碰碰,升上幽蓝色的天空,我想,他好像的确和“传闻”中一模一样。
过了没多久,在年级的表彰大会上他作为优秀学生代表上台领奖,他穿了一件白色的衬衫,打了一个有点歪斜的领带。老师让他分享学习方法,他在台上真诚地分享自己学习时习惯去图书馆,喜欢挑战数学竞赛的历年习题,买了最新版的课时练。灯光打在他的脸上,少年的青春洋溢着,那一刻,总觉得他比宇宙里的星星还要闪亮。
我默默地拿出了笔记本,将他说的方法小心地记录下来,放学后立马坐车去市中心的新华书店,找到他说的课时练,满心欢喜地抱着厚厚一叠习题回到了家。我记得那个夜晚,习题仿佛变成了一片海,我环游在其中乐此不疲。
3
不知是宇宙听到了我的心声,还是我的目光太过热切,我开始频繁地“偶遇”时俞。也渐渐地拥有了一个特异功能,总能在茫茫的人海里,第一眼捕捉到那个少年的背影。我站在操场上认真地跳每一节操,在音乐停顿的间隙里,略显局促地看向他领操的方向。我不经意地经过他练琴的琴房,装成一个因为流连于音乐声而停留的同学。我端着水杯走进茶水间排在他的身后,拉着夏夏看他们班的篮球赛。
当时迷恋八月长安的“振华三部曲”,便学着书中喜爱的角色洛枳,写了一整本关于他的日记。“今天星期五,和夏夏看了他们班的篮球赛,风轻扬吹起他的刘海儿,他进了一个三分球,欢呼声好像要掀翻体育馆的屋顶了。我只敢将我的加油声,放进众多的呐喊声中。”日记本里标着不敢呈现的少女情怀,像环绕着的星云和沉醉时的梦呓,青春就被小心翼翼地刻录成无数个特别的片段。
因为时俞是“小名人”,听到关于他的讯息并不难。班上的学霸会聚在一起讨论他,我会佯装不经意地询问他们讨论的细枝末节,但在他们疑惑我为何想了解时,便做出云淡风轻的模样。在谈论中,我得知时俞想读的高中,是城北最好的一中,最喜爱参加的比赛是数学竞赛。我将听到的资讯记录在专属日记本上,开始查询城北一中的历年录取分数线,将自己的分数和城北一中的分数线比对。
月考结束后,会将走廊的红榜上时俞的成绩摘抄下来,一点点比对自己与他成绩的差距,有一股莫名的力量推着我往前走。每当疲惫至极时,我总会想到那个期待接近我的“星星”的愿望,将杂念抛诸一旁,静心学习。我也开始翻阅大量的数学竞赛习题,尝试解答其中的奥秘。在攻克难题的同时,我惊喜地发现自己对于数学有着超乎寻常的喜爱。
4
在我的整个初中,我与时俞一句话也没说过。无法想象一个“传闻”中隔壁班的男生,像小说的序言,编织在我的青春里。关于他,更多的来源是他人对他的论述或是评价。只是这场偶然的相遇,成为一个无声的契机,让我开始一路奔跑,也终于让成绩变得好一点,再好一点,也发现了自己对数学非同寻常的喜爱。
我靠着想象,认识了一个叫时俞的少年,也靠着想象接近他的愿望,长成了一个很棒的人。我如愿地拥有了追梦的坚持,奔跑的勇敢和执着的毅力。现如今他就坐在离我不远处的座位上,我们共享着同一间教室,共享着同一场考验。
我忽然发现在这场青春的假想里,少女的秘密有无回应并不那么重要,一直可贵的是那个不断奔跑的自己。想到这里,仿佛沉重的心事终于落地,我“唰唰”地翻阅着竞赛试卷,在涂卡纸上坚定地划下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