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羽安
又是一年开学季,经历过盛夏别离,很多小伙伴就要开始全新的学习生活了。面对新的变动,我们心中难免会生出小小的慌乱与胆怯。如果这时你不知该向谁诉说,不知该怎样表达心中的困惑,向书籍取经可是个好方法哦!不知道怎么做?别急,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向书籍取经吧!
1.“因为”与“所以”:像解一道数学题一样解开“阅读心情”吧!
小伙伴们一定非常熟悉数学大题的解题格式吧,我们不仅要得出答案,还要注重推导过程,其实阅读也是这样。
当我们在新环境或是新的学习生活中感到孤独、悲伤时,从书籍中汲取能量是个非常有效的改善方法。但一口气地闷头读书可不行,带着“推论思维”去读才更高效。比如,我们来到新学校,周围没有熟悉的好友,这时我们就可以读读名家笔下的“孤独”。首先,我们可以思考“孤独”这份心情产生的原因,在书中标记下来,带着这个“原因”来读作者后面写下的“孤独”带来的影响,这是不是很像我们用题干信息推导出答案的过程?
这种方法也非常适合大家去读篇幅较长的文章,你会惊奇地发现,文章前后的呼应非常奇妙!因为阅读过程中加入了我们自己的思维推导过程,所以即便文字體量很大,读起来也不会觉得混乱,反而能让我们理解得更加深刻,这份解读也自然会化作我们内心的力量哦!
推荐书籍:《孤独是一个人的清欢》
林清玄关于生活处事态度的散文集。一直很喜欢林清玄成熟优美的笔法,比起一些心灵鸡汤式的书籍,读这本书就像是和在作者平和对话。相信你读完后一定会感受到那份恬静从容!
2.“否定”与“认同”:简单的发散思维进行阅读辩论吧!
第一种方法建立在我们同意作者观点的基础上,我们认同作者,并从他们的文字中汲取力量,释放自己心中的难过和烦恼。但,若是我们并不同意作者的观点呢?
小伙伴们,积累议论文的论点和论据的机会来喽!当我们与作者的观点相悖,在阅读时就可以带一支笔,把文中表达观点的句子划线。从这个观点联想到其他事件(比如储备的论点、论据)或是自己现在的经历,在书上贴一张便利贴,记录上为什么我会反对这个观点,又或是思考如何将自己积累的素材用作反驳对方观点的论据。运用这个方法,我们的阅读便升级成了一场单人辩论,当你再翻开书,这些便签自然就变成了正反面论据,书也变成了一本论据积累册!因为表达生活态度,记录生活方式的书和我们的日常很贴近,推荐喜欢头脑风暴和想提高议论文写作能力的小伙伴来读!
书籍推荐:《理想的下午》
文字整体风格很温和,表达的观点却非常精巧,适合小伙伴静下心来慢慢阅读。书中舒缓的文字很治愈哦!(还可以学习怎样温和地阐述自己的论点!)
话题征集:
1.你有被文字治愈过的经历么?是怎样的文字?和我们分享一下吧!
晞月:《勒着青藤成长》这篇文章曾在一个备考的闷热夏夜为我送来了凉爽的风,这风从此便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青藤会将藤上的瓜果勒出深深的伤痕,正如在学生时代的我被严母勒出的“伤痕”。读这篇文章前,我一直苦恼于母亲对我的严格要求,时常觉得自己是被强扭的瓜。
读过后,我恍然明白,自己不是被强扭的瓜,而是母亲用心呵护的瓜。那些令我感到疼痛的藤,何尝不是母亲对我的呵护,有些苦只有早一点吃到,未来才是甜的。现在我已经离开校园生活有一段时间了,“青藤”一直提醒着我如何去面对生活中那些勒人的青藤,苦口的良药……
温顾南浔:我一直是一个特别珍惜物品,特别喜欢“把最好的东西”留到最后享用的人,但这样的习惯有时候会让我变得很纠结。因为害怕失去,我不舍得立刻吃喜欢的食物。
直到我读到这样一句话——“不要把好酒留到美好的一天。这会把好酒浪费在好日子里。在美好的一天,所有的酒都是好酒,连坏酒都会变成好酒。在糟糕的一天喝好酒,才是它的用途。”这句话彻底开导了我,让我明白享受当下、活在当下,让自己快乐地过好每一个日子,而非一定等到特定的美好之日才享用。
2.你是如何去读这些“工具式生活治愈书”的?有什么独特阅读方法吗?
林郁游:我很喜欢记录书中的金句,一针见血,说到人心坎儿里去的句子便是这种书的最好总结。先通读画出金句,再回过头精读文字,这样我能把内容记得更清楚。有时候我还会把金句当成个性签名,这些文字表达的既是生活中的治愈,也是我读文字时难言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