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笑君
前几期讲了科幻小说的写作要点,今天讲讲“轻幻想”。我一直都特别喜欢“轻幻想”题材作品,这些年也一直在坚持写一些轻幻想题材的校园小说。这次,请允许我王婆卖瓜,以自己发表在《儿童文学》的《最后一封信》为例,和大家分享校园轻幻想小说的写作心得。
心得一:
要素不用多,只找一个“幻想核”
同样是幻想,“科幻”就比较“重”,属于“大幻想”。比如《三体》里,人们要把地球推出太阳系,地球环境因此剧变,人类也因此空前联合,把当前现实世界的发展大环境、大主题几乎整个推翻了;纯粹架空的“大幻想”像“哈利·波特”系列,在完全平行的魔法世界里,“神奇动物”“魔法植物”和各色“咒语”全由作者一砖一瓦重新搭建和设定。这些作品幻想浓度高,与“现实”距离较远。
所谓“轻”,就是和上面的“重”“浓”相反,小说里的幻想元素占比很小,或者说,这些元素在故事里“起作用”的频率并不高。比如,几年前大火的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就是一个十分出色的“轻幻想”故事。剧中,没有出现太多“大场面”“大特效”,男主角的“特异功能”除了青春永驻,顶多就是暂停时间或瞬移,而这些本领发挥作用的场景,也多是在游轮、木屋、马路、化妆间等现实场所,并非天花乱坠、天马行空的肆意想象。因此,“轻幻想”之“轻”,关键就在于幻想要素不能过多,最好只找一个“幻想核”。
“幻想核”并不是一个官方概念,在“大幻想”里也很少提(因为幻想“核”太多了,也就无所谓“核”了)。但在“轻幻想”里,这个“概念”对构思故事很有帮助。“核”是“核心”的意思,也就是说,幻想要素最好就控制在一个关键点上,保证整个故事的幻想浓度不过高,同时又能作为整个故事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
在《最后一封信》里,我的“幻想核”就是一个——“信封”。
我没告诉他们,我有一个可以把信寄给任何人的信封——也是在外婆的床底找到的。
那只信封有A3纸那么大,只要在信纸正文的开头写上收信人的姓名,无需地址,放进信封后10分钟左右,这封信就会消失,出现在收件人的桌子上、裤袋里、床头柜……反正,只要是离收信人最近的、能够被发现的地方,就都有可能。每次寄送的距离越远,信封就会变得越小,直到再也塞不下一封信。
只聚焦于这一个幻想物件,我实现了两个目标:第一,控制了全文的幻想浓度;第二,通过这只信封,我串联了整个故事的脉络和人物成长——初级阶段,吴平用这只信封仅用来利己,比如接近女生,报复校霸等;升级阶段,吴平用信封帮朋友实现心愿,学会了利他;最终,吴平不再使用这只信封,反而把它作为激励自己的物品,实现了心灵成长。
只设计一个幻想元素,不费尽心思设计出大堆天马行空的物件,幻想小说自然就“轻盈”起来。这个结尾也意在传达,就算现实中有所谓的“神奇”物品,到最后,我们很可能也不再需要,因为成长后的我们已经有足够强大的能力去面对这个世界。进一步降低了“幻想”在文中的作用力度,使故事更加落地。
而且,这种写法的好处是,大大降低了幻想的难度,毕竟,幻想一个元素,可比凭空编造各种新花样要简单多了。这一点,还可以学习《哆啦A梦》,漫画里每个小故事都只聚焦一个道具,道具的使用场景也都和大雄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这就是精致有趣的轻幻想。
心得二:
要找对这个“核”,关键看有没有深挖的空间
“轻幻想”故事整体与现实保持一致,但仅仅多了一点幻想元素,就让整个故事变得不同。关键就在于,这个元素要找对、找准,从而四两拨千斤。
怎么才能知道这个元素适不适合作为“核”?就一个标准:是不是能够不断深化、深挖。
《最后一封信》全文7000字,我在写作时主要挖了三层:
第一层:信封最原始的含义,用来寄信。现在中学学校不允许学生带手机,所以在这个背景下,写信、寄信依然是常见的行为。可如果放在大学、职场里,以“信封”作为“幻想核”的尝试就不那么可靠了。因此,作为中学生在校期间的通讯工具,是信封在文中发挥的第一层作用。
第二层:信封里的信可以寄给任何人。这一层,是幻想的第一个维度。日常中,一个信封只能寄给一个人,可在这里,我给了信封“任意寄”的功能。这就跳脱了每只信封只能用一次的局限,让它被一直使用,伴随主人公一路前行。
第三层:每寄出一次,信封就会缩小,而且,距离越远就缩得越小。这一层,是幻想的第二个维度,也是最关键的维度。
为什么这个想象很关键?背后有两个逻辑:首先,在第一个维度里,“信封”的“任意寄”功能其实无异于“手机短信”,想通了这一点,这个设定就会变得十分乏味,因此,再加一层“信封缩小”的想象,才会让这个想象独特起来。而且发短信还需要对方的手机号,信封的寄出是無需地址的,这就使幻想进一步暗合我们的心理需求,因为我们很多时候没说出口的话,就是苦于没有联系方式。其次,不断缩小的信封,最终将装不下“最后一封信”,这就导致信封的使用次数是有限的——
事实上,这是很多小说里常用的“倒计时”技巧。在冒险、幻想等类型故事里,一定会有一个“倒计时”——比如,还有1分钟炸弹就要爆炸了,专家必须在50秒内拆弹;还有1小时火山就要爆发了,必须马上带大家逃出洞穴;还有2天就要开庭了,必须在剩余的48小时内抓获真凶……
正是“倒计时”的存在,情节的紧张感才会油然而生,人物完成目标、达成心愿的动机也会更加强烈。在《最后一封信》里,吴平在一开始不愿意和好朋友分享这只信封的秘密,除了好朋友态度的不可预料,也因为寄信本身是“有限资源”,所以不愿轻易分享。所以,吴平后来同意杨帆的要求,帮他给妈妈再寄一次远距离的信,也足够显示吴平与杨帆的友情。
话已至此,其实“信封”还被我挖掘出了第四层作用:在杨帆的引导下,吴平发现,信封无法给死去的人寄信。
这完全是我的“灵感突发”之笔。构思前期,最先出现在我的脑海里的故事雏形,是主人公用这只信封给自己失踪的妈妈寄信,通过信封缩小的尺寸,来确定妈妈距离的远近,从而完成寻亲之旅……后来发现,“寻亲”话题离校园还是太远了点,于是对整体情节进行了重构。但因为有了这个前期构思,所以写作中突然想到,如果失踪的亲人已经去世,怎么办呢?
信封是万能的,但“给死人寄信”到底行还是不行?反复思量后,我的设定是“不行”——因为,一旦“行”,就会使幻想浓度提升,使“信”的去处难以自圆其说;而设定了“不行”,那么信封的功能就既新奇又合理,还兼具了可以帮人判断“生死”的作用,也就有了后面杨帆得知妈妈还活着,于是重燃希望、努力生活的结局。
所以,要找准校园轻幻想的“核”,首先去看,哪些物品是校园里、学习生活中最常见的,比如,一支笔(它可以记录下所有写过的字,在特定时刻把前一个人写过的内容自动复写出来),一块橡皮(它不是用来把字擦掉的,而是通过擦白纸,把一个人的心里话显示出来),一本笔记本(比如《死亡笔记》),一把伞(只有撑开了伞,天才会变晴;收伞反而会导致下雨)等。找到了这个核,再看能往下挖几层,如果只能挖一两层,那么写个一两千字的小文倒也不成问题,要写出七八千、万把字的轻幻想,至少得挖出三四层深意,才能让你的故事变得曲折动人。
心得三:
幻想很“轻”,请务必让现实变“重”
这里的“重”并不是要让现实“沉重”,而是指轻幻想故事里,幻想之所以轻,目的就是用来服务现实的,故事的主题最终还是要落脚到现实上。
《最后一封信》的核心虽然是神奇的“信封”,但最后,这只“信封”没有用完就退出了——
我没有提关于小禾的事情,只问他:“你妈妈有消息了吗?”
“没有。”杨帆的语调很平静,听不出是悲是喜。
“还没有?”我感到好累,只想大哭一场,“杨帆,真的有意义吗?你也看到了,满怀希望地等待,还是什么都得不到——真的什么都得不到!”
很多年以后,当我终于在上海拥有了自己的独立办公室,我把那只只够装最后一封信的空信壳摆在了书架上最显眼的位置,杨帆说的话又一次回响我的耳畔:
“当然有意义啊,吴平。”电话那头的杨帆似乎微笑了一下,“你要明白,如果有人给了你希望,就不要再埋怨结果。因为满怀希望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
现实世界中,很多事情不是努力就会有结果的,吴平想靠近小禾,希望落空;楊帆想找到妈妈,也没能如愿。可是,“满怀希望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信封给了人希望,这就足够了。很多事情,重在过程,而非结果。这是一句老生常谈,就算没有幻想的外衣,也人人皆知。这就是通过幻想的道具,回归到了现实的主题。
这也是我认为“轻幻想”故事最具魅力的所在,明明是“假的”,读完却又觉得那么“真”。
啰嗦了许多,如果这三点心得能为你带来启发,那就是我最大的荣幸了。让我们一起在轻盈的幻想中永葆写作热情、享受文学之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