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制造企业如何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效率

2023-03-03 11:26张羽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3年12期
关键词:核算资产部门

张羽

际华三五一五皮革皮鞋有限公司

现阶段,制造企业为提升自身盈利空间,已普遍重视提升资产投入产出效率。而规范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严格监督管控固定资产购置、使用、维护以及报废处置环节是避免资产价值流失、发挥最大资产使用效益的重要保障,能够推动制造企业持续、稳定发展。鉴于此,当前加强对制造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环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制造企业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

第一,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能够维护制造企业社会形象。固定资产管理能力反映着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也影响着企业创造价值。企业在制定投资决策时,管理水平、管理效率都是重要的考量因素,因此,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是其形象的重要体现,也影响着其投资吸引力。第二,管理固定资产也是提升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途径。企业可以固定资产性能、类型为基础,通过加强分类管理、落实日常维护,维持良好的资产使用状态,降低资产报废率,提升企业经营效益,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优势。第三,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能够合理控制企业现金流。固定资产采购环节会减少内部现金流量,通过加强固定资产管理,事前调查企业内部需求,以满足实际工作开展需求为基础,避免重复购置,能够减少企业不必要的资金支出。因此,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也有利于企业现金流量管理,通过严格把控资金收支,提升企业管理效率[1]。

二、制造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独立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

当前,制造企业组织架构不够完善,并未设置相应的资产管理部门,导致各项工作落实不到位,从而影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效果。一方面,企业管理人员具有认知缺陷,未意识到管理固定资产对企业发展的意义,认为固定资产管理是财务部门的职责,与自身关联性不大,从而未能履行好相应的统筹、协调职责,导致固定资产管理部门建设工作未能提上日程。同时,也因企业缺乏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氛围,导致各部门员工不配合财务部门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不重视履行固定资产使用与管理相关责任,以上是导致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部分企业虽设置了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但并未详细划分各个主体的责任,导致各项工作对接困难,在工作开展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员工就推脱责任,难以有效追责,更无法达到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效果[2]。

(二)缺乏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第一,因企业缺乏固定资产管理氛围,各项制度建设尚不完善,甚至照搬其他企业制度,并未考量自身的实际情况,导致实际工作缺乏依据。例如,企业因缺失采购计划,重复采购同种资产,使得固定资产闲置,浪费企业资金。在资产使用环节,因制度中缺乏有效的责任划分,随意调用固定资产,使得实物、台账之间信息不一致,不利于后期进行盘点,也难以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在资产报废处置环节,管理制度并未明确相应的处置流程,残余价值评估与回收不到位,对提升企业整体经济效益不利。第二,部分制造企业虽具备较为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但因内部监督考核机制不足,导致员工未能严格依据管理制度开展各项工作。

(三)固定资产财务核算不准确

制造企业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常采用建立固定资产卡片的方式采集固定资产信息、计量固定资产价值。但因后续环节缺乏统一的核算方法与处理流程,导致财务核算结果不准确。例如,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环节依据新企业会计准则相关规定,企业需选择科学的固定资产折旧方式。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是当前常用的资产折旧方法,但实际核算过程中,因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适用性考量不周,容易产生核算结果与实际情况之间的差异,对会计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产生不利影响。此外,业务部门未能及时向财务部门提供固定资产管理信息,且提供的信息准确度不足,导致折旧费用计提推后,也常因管理部门变动未能及时同步财务使得折旧费用分摊不准确[3]。

(四)固定资产使用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其一,制造企业并未针对技术含量较高的设备,严格要求设备操作人员的从业资质,使得后续的资产使用环节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二,制造企业不重视培训固定资产使用人员,导致其资产使用、维修以及保养等各个环节的知识欠缺,难以充分合理地使用固定资产,是对企业资源的浪费;其三,企业不重视对固定资产使用人员加强考核,部分企业虽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机制,但没有匹配相应的激励方案,固定资产使用情况难以切实影响员工的利益,员工缺乏责任感,资产管理工作形式化问题严重。

(五)固定资产信息化应用不足

当前,制造企业开展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会涉及较多数据信息,但由于信息化建设不足,导致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无法高效开展。一方面,部分企业并未建立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通过财务系统管理资产,仅停留在核算层面,无法发挥最大的固定资产管理效能。在此过程中,常需要企业财务人员手工录入相关数据,建立表格及台账,会导致数据信息采集不全面、不准确,影响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工作质量。另一方面,部分企业虽具备相应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但因片面引进外部系统,并未依据企业实际工作需求设计系统功能,因而在实际工作环节无法有效利用,需要企业重点关注。此外,系统数据端口对接不足,难以及时获取所需数据信息,不利于推进固定资产管理工作高效开展[4]。

三、制造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优化对策

(一)建立独立的固定资产管理部门

一方面,制造企业必须转变传统管理理念,重视固定资产管理,通过宣传和对标工作,促使管理层转变传统的观念认知,从而更好地统筹、协调固定资产管理部门组建工作,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氛围;另一方面,制造企业组建固定资产管理部门要合理设置相关岗位,明确人员的岗位工作职责、岗位权限。例如,在采购固定资产时,各部门需向资产管理部门提出采购申请,资产管理部门、财务部门分析采购申请的合理性,在具备可行性的情况下进行采购。后由采购部门向供应商询价,选择购置性价比高的固定资产,在企业收到资产后,资产管理部门要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此外,针对资产处置,企业要在资产管理部门成立专门的资产处置小组,通过相关人员专业分析,制定相应的资产处置方案,财务人员要做好相应的账务处理工作,以实现企业预期的资产管理目标。

(二)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

第一,制造企业需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采购制度。企业可通过加强固定资产预算管理,明确企业需求,结合市场采购价格波动、订单生产周期,由财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审核,配合预算管理部门,编制相应的采购预算方案,在实际采购活动中严格落实,遵循“无预算不支出”的准则。同时,企业可加强预算绩效考核,对资产采购进行有效考核,确保内部采购方案有效执行。第二,企业需对固定资产使用、维护制度加以完善。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需严格依据资产信息,建立相应的档案卡,对资产的属性、数量、价格、维护修理、盘点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遵循“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严格划分各个主体责任,避免固定资产随意转借,提升企业资产使用效益。第三,制造企业要完善现有的固定资产报废制度。财务部门盘点企业固定资产,要全面关注数量、价值以及资产损坏情况,若固定资产性能无法满足继续使用条件,资产管理部门需及时申请报废,并严格遵循内部处理程序,确保处置过程合理、规范。同时,企业也可寻找第三方机构,对已报废资产的残余价值进行合理评估,做好相应的回收工作,并及时录入相关信息,维护好企业的经济利益。总之,制造企业要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为各项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依据,也要制定严格的监督考核机制,确保员工严格执行各项制度,收获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效果[5]。

(三)规范固定资产核算流程

当前,制造企业需以会计准则为基础,对资产初始价值、持有以及残余价值进行全面核算,以明确内部投入与产出关系。固定资产未入库前,企业要对固定资产购置成本进行核算,包括购置费用、税费、运输费、安装费、装卸费以及服务费等。在持有环节,要考量自身实际,从财务、税务不同角度评价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合理性。例如,针对内部投入使用的大型设备,若企业当下生产计划较为密集,资产损耗也会相应增大,应采取加速资产折旧的方式,对资产损耗加以弥补。在固定资产报废处置中,应依据会计准则相关规定,核算、评估固定资产残余价值,对固定资产核算与财务处理流程加以规范,保障各项数据信息准确、有效。此外,企业可积极利用信息系统,保障业务部门及时向财务部门提供固定资产相关信息,提升信息的准确性,避免折旧费用计提推后的问题,若管理部门发生变动,也需及时向财务部门提供相关信息,做好相应的折旧费用分摊工作。

(四)重视固定资产操纵培训与个人考核

人员素质全面影响着企业固定资产管理质量,通过加强内部人员素质建设,可为实现高效的固定资产管理提供保障。具体而言,企业需从员工培训、绩效考核两个层面入手。首先,企业需重视对车间人员机械设备使用保养技能、维修技能的培养和提升,确保操作人员在日常工作开展过程中规范、有序地使用固定资产。其次,制造企业需对设备操作人员展开定期考核,要求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考核达标后方可为相关人员发放操作证。若设备技术含量较高,应配置专业水平较高的操作人员,落实好相应的使用责任制度。最后,做好人员考核工作,针对使用固定资产熟练、固定资产管理知识储备丰富的员工应及时加以奖励,反之,对不合格的人员要做好处罚,通过考核与奖惩制度,提升人员综合素质、调动人员积极性,确保企业固定资产科学、合理使用。

(五)发挥信息技术在固定资产管理中的作用

当前,制造企业必须重视通过信息技术建立自身核心竞争优势,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高效管理固定资产。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可独立于其他系统外单独开发,可涉及入库管理、盘点管理、易耗品管理、预算管理、系统分析、编制报表等各个环节。此外,也可高效利用射频技术,识别资产条形码标签,提升信息录入效率,确保实物与系统信息一致,减少资产闲置及浪费的现象。同时,企业也需重视系统数据端口对接工作,全面覆盖工单管理、生产计划管理、现场安全管理以及财务报表管理等各个环节,确保固定资产管理涵盖企业经营各个方面,并做好信息的共享,全面提升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效率。

综上所述,相比于其他类型的企业,制造企业固定资产占比更大,会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固定资产管理对于提升企业内部管理质量至关重要。企业需对内部组织架构加以完善;通过转变管理层意识,及时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提上日程;划分好部门职责,确保内部工作快速对接;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体系,为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依据;企业也需配套完善的监督考核机制,督促员工严格依据各项制度开展工作;规范固定资产核算流程,严格依据会计核算准则要求确保资产核算准确;重视固定资产操作培训及个人考核,通过定期展开培训,提升固定资产使用人员的综合素质,促使其在工作中更加高效地使用固定资产;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固定资产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依据实际工作开展情况完善系统功能模块,更好地储存、共享固定资产管理信息,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保障。

猜你喜欢
核算资产部门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央企剥离水电资产背后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7部门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