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正,何 佳 ,张华春
1.西南石油大学:a 党委宣传部,b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2.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1731
截至2022 年12 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1],互联网与人民生活日益融为一体。人们不仅从网络中获取信息,还通过网络表达意见、交换想法。新媒体形式的发展、自媒体平台的涌入、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使越来越多的社会现实事件在网络中得到呈现和关注,越来越多的民众声音进入网络舆论场,舆论声量对公众思想状况和现实行为的影响通过网络被进一步放大。在这一时代背景下,青年的网络信息化程度较高,在我国近11 亿网民中,20~29 岁年龄段群体占比14.2%[1],大学生则是其中的主要群体。由于大学生正处在成长阶段,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尚不稳定,加之其长期身处校园,接触社会信息的渠道主要是网络,因此,网络舆论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尤为突出。近年来,在各种网络舆情中,相比客观理性的正面观点,非理性舆论以其强烈的情绪煽动、对立的观点评论、鲜明的语言风格和潜在的行为指引,影响着大学生的判断力和认知力。党的二十大明确要求“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网络生态”[2]。因此,分析网络非理性舆论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既是完善舆情治理理论的必要内容,又是对大学生群体身心发展的关怀,更是对新时代加强网络生态建设与管理的现实回应,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研究网络非理性舆论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首要前提即是厘清网络非理性舆论的基本内涵与突出特点。舆论由来已久,网络舆论作为信息时代网民话语权力扩张和实践的体现,其非理性表达是何种表现、有何种特点、对大学生产生何种影响,都需要在廓清网络非理性舆论概念边界之上予以明晰。
舆论,“舆”即公众,“论”即意见。舆论是公众对现实社会整体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的总和[3]33。传统社会的舆论作为一种群体意识,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便形成,并以控制机制的形式发挥社会稳定作用[3]27。现代社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问题持比较一致的看法,就此形成相对稳定的话语表达,形成舆论。舆论场上各种声音此起彼伏、观点争锋相对,按照表达方式大致可以划分为理性舆论和非理性舆论两种形式。造成舆论“非理性”的因素众多,而理解“网络非理性舆论”可以借助理性舆论的概念。
理性舆论是指人们以理性表达方式表达的意见聚集而成的舆论[4]。理性表达是指人在理性思维的控制下,经过审慎思考作出的话语表达。与之相对,非理性表达是受理性思维之外的精神因素影响作出的话语表达。网络非理性舆论即是人们以非理性表达方式,通过网络媒介输出并呈现和传播于网络空间,干扰人们理性健康的网络参与和现实行为的意见集合。宽松的互联网言论环境使网络非理性舆论呈现出看法片面、情绪极化、语言失格等外显特征,往往还升级表现为煽风点火、造谣侮辱、曝光他人隐私等强情感主导的网络暴力。
相比理性舆论,非理性舆论在信息偏差普遍存在的网络环境下,利用情感引导,更易获得大多数民众的支持。人是情感丰富的动物,群体情绪的集聚极易导致集体行为的无意识、不理智,因此,网络非理性舆论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2.1 群体观点极端化
在网络不发达时期,人们对事件的了解和评价主要依靠电视、报刊、杂志等专业新闻媒体,获得的观点集中且权威。而网络发达的当下,人们的观点来源广泛、立场多元,呈现出未经挑选的泛滥化趋势。这固然有利于社情民意的充分体现和交流,但面对众说纷纭的观点,网民会优先习惯性地选择与自己立场一致、利益相同、产生共鸣的看法,并由此聚集为一个舆论群体,形成相对稳定的舆论圈层。这种圈层多见于微博、微信、知乎、抖音等网络社交平台,人们不断搜集公共事件信息并进行深入讨论。在社交网络信息茧房效应[5]的作用下,持相似观点的人被不断吸纳到圈子内,舆论观点持续集中并不断强化。即是说,在网络平台,当人们发现自身观点与一定舆论群体相似或得到他们的支持时,就会天然地融入该舆论群体,进而更加积极地分享和扩散这种观点;而当人们发现自身观点属于少数派时,为避免孤立无援,往往会保持沉默或迫于群体压力支持多数派。舆论一方的沉默伴随着另一方的增长,循环往复,以致一方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声音越来越弱小,形成“沉默的螺旋”[6]。由此,多元化意见的表达逐渐转变为几个主要群体的观点交锋。这些观点彼此防御、论战,表达逐渐偏斜甚至走向极端,造成群体观点极端化。
1.2.2 舆论情绪对立化
舆论观点抒发和传播着群体情绪,尤其是当教育资源、医疗保障、贫富差距等社会敏感问题爆发于网络形成负面热点事件时,舆论情绪极易走向极端,引起对立情绪泛化。网络热点事件备受关注和讨论,多因其与网民自身利益相关,代入感强,易使网民从事件中感受到自身权利受损,处于不平等地位,产生相对剥夺感[7]。在相对剥夺感的影响下,人们会产生愤怒、不满等失衡情绪并体现在舆论观点上。此时,不同立场的观点碰撞也极易演变成激烈的舆论情绪斗争。对立的舆论斗争不仅带给了舆论各方更鲜明的情感底色,还易导致各方群体由单纯就事而论的舆论情绪上升为网民之间的个人情绪,形成剑拔弩张的网络舆论氛围。以2020 年以来热议的“离婚冷静期”为例,本意是关怀婚姻、维护社会稳定的制度设计,但因女性在婚姻中的弱势地位、网民对法律的片面解读和实际执行程序的不完善,导致网络上出现了离婚冷静期“限制婚姻自由”的言论,一石激起千层浪,重新点燃了舆论场上长期存在的性别对立情绪。除了因敏感问题反映社会现实,易引起热烈讨论、造成情绪对立外,现实中还存在着一些因网友主观臆断而对舆情当事人进行道德谴责造成舆论情绪对立的现象。网民或是根据事件的只言片语,或是在网络推手和网络水军的舆论引导下,充当起“道德捍卫者”,为事件迅速贴上是非标签,将当事人推向风口浪尖。无论是17 岁寻亲少年网暴事件①17 岁寻亲男孩刘某在经历幼时被亲生父亲卖掉、养父母因故双亡后,重新寻得亲生父母,但后因不堪承受亲生父母颠倒黑白的言论及网友谩骂、造谣、质疑炒作等网络暴力,于2022 年1 月24 日服药自杀身亡。,还是上海女子求助外卖员为父送菜打赏200 元被网暴②2022 年4 月3 日,上海疫情防控期间,虹口区一女子委托外卖员为青浦区的听障父亲送菜,事后为表达感谢,在外卖员拒收手机转账后,为其充值200 元话费并主动宣传外卖员感人事迹。4 月6 日,此事在网络上广泛传播,一些网友认为女子家庭经济条件宽裕,仅支付200 元酬谢过少,批评女子吝啬。当天,女子因不堪舆论压力而坠楼。,都体现了非理性舆论情绪对立化可能造成的二次伤害。
1.2.3 对话形式冲突化
现实生活中,出于法律规范、伦理道德、人际关系、现实利益等方面的考量,人们通常会运用合理方式有节制地表达诉求、主张权益,对于事不关己的其他公共事件,则抱着能少一事就少一事的避嫌心态,默默围观不作声张。这种自我保护心理在匿名的互联网得到了极大满足,因此,当热点舆情曝光于网络时,网民脱掉了社会约束的外壳,敢于真实地表达情绪和想法。而激烈的社会竞争、长期悬而未决的社会矛盾、沉重的社会压力等多方积累的负面情绪,使网民在匿名掩护下往往采取非理性的方式参与网络生活。这种非理性的语言表达通常与两极化的舆论观点和情绪并存。伴随着意见争论,在非理性情绪的助推下,网民之间的对话互动呈现出冲突化趋向,由单纯的意见对立偏离事件本质,上升到观点对立方之间、观点一方与事件当事人之间的言语攻击、道德谴责、人格侮辱和造谣诽谤,甚而发展成人肉搜索、人身骚扰或聚众斗殴等恶性事件,影响社会安定。
有研究表明,人类自婴儿时期起,对威胁性刺激信息就有着更强的注意力偏好,相比花朵和笑脸,婴儿能更快检测到蛇和愤怒的脸[8]。也就是说,人们在接收信息时抱有负面偏好,更倾向于关注非理性信息。然而,主要经由权威平台传播的网络理性舆论,作为一种结果展示和舆情引导手段,依然是单向度的内容输出。比之此类弱关系的信息输送,非理性舆论通过群体内部同质性较强的网络社交圈互动,更能引起圈内乃至跨圈层群体的深度讨论。因此,就信息供给的“知”与“思”而言,网络非理性舆论对网民思想行为的影响更显著。大学生正处于接受与认同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的关键期,网络非理性舆论所反映的社会实然问题与高校教育倡导的社会应然状态不同,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行为的重要因素。
拉康认为,人在看自己的时候是通过他者的眼睛来看自己的,因为如果没有他者的形象,他不能看到他自己[9]。即人只有感觉并认识到他人的存在,才能获得对自我的认识,他人对自我的建构产生重要影响。网络非理性舆论以其信息倾向、信息要素、信息渠道影响着大学生的社会认识。
人对事物乃至世界的认识经过后天的刺激和训练而成。为了获得点击量和话题度,一些媒体倾向于对热点事件进行负面议程设置,将事件以非理性形式呈现于网络,进而引发网民宣泄负面情绪,散播非理性舆论。同时,因意识形态、宗教信仰、文化背景不同,这些非理性舆论往往夹杂着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大学生网络信息鉴别能力较差,接收到非理性舆论后极易受其影响,偏离事件主题,陷入非理性舆论引导的思维方式。而这些舆论反映的非理性认识,往往与学校教育所倡导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状态相悖,与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内容和理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相冲突[10],冲击着大学生的社会认识。于是,在舆论的次级、多级交锋过程中,各种非理性舆论不断强化着大学生对事件的非理性认识,使原有的理性观点动摇,甚至崩塌重建为非理性观点。
非理性舆论交流场域也影响着大学生社会认识。互联网进入社群时代,社交网络替代传统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首要渠道。以微博、微信、微视频为代表的社交媒介,超越传统新闻媒体成为新闻信息的第一落点[11]。网络非理性舆论主要通过社群网络传播,使主流意识形态的网络阵地建设被区隔和削弱。社群内部成员同质性较高,舆论观点事先经过内部认知倾向筛选过滤,因此,在群体内部“回音室”效应下,较之于群体外的网民,亲密的关系联结使社群内部更易形成稳定的意见气候,持续影响成员认识。长此以往,就会造成大学生非理性认识固化,阻碍其形成客观理性的辩证思维方式,进而陷入非此即彼、标签式的思维习惯,最终影响其发展独立自主、理性批判的思维能力。
态度是个人指向一定对象、以一定观念为基础的评价性的持久反应倾向[12],影响着人们在生活中注意什么样的对象、对对象的关注程度、认知和信息加工、反应倾向和行为表现。网络非理性舆论作为刺激大学生认识的信息源,影响着大学生对整个世界的认识感受、社会情绪,并随着事件的积累和时间的沉淀,塑造大学生的社会态度。而非理性舆论影响的不当态度一旦成为大学生性格的一部分,就会相对稳定且持久,内化为思想行为方式,威胁着原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弘扬的社会态度。
网络非理性舆论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往往就在于议题本身暴露的问题违背了公平正义等公序良俗,否定了我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刺痛了网民的敏感神经,使网民体会到相对剥夺感。相对剥夺感是人们将自身处境与某种标准或参照物进行对比,发现自身处于劣势地位而产生的被剥夺感。这种感受会引起不满、委屈、怨恨等负面情绪。在热点话题中,大学生容易将自身代入到话题情境中的弱势一方,与之取得共鸣,产生相对剥夺感,激发负面情绪。在负面情绪的引导下,大学生与其他网友分享和交流非理性舆论,引起负面情感共振,甚至诱发群体极化,造成舆论和情绪对立。近年来,网络媒体的飞速发展助推公共事件频频曝光,无论是就事件本身的愤怒、谴责、批判,还是舆论场上各执己见的对立,网络负面情绪始终出现在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中。久而久之,网络非理性舆论不仅影响大学生正常参与网络生活的态度,还会进一步延伸到现实生活中,阻碍大学生培养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导致一部分大学生疏离社会、责任意识淡漠,不愿意进行情感思想交流,人际关系冷漠,不敢直面困难和挑战,走上与向上向善的社会态度截然相反的道路。
价值观是主体基于自身需要对客体重要性的理论化、系统化认识。它在后天的社会交往中形成,是基于社会认识和情感态度上的深层次心理变化,是人思想文化素养的核心。大学是青少年价值观从稚嫩到成熟快速成长的重要时期。网络成为大学生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重要平台,帮助他们树立价值认识、积累价值判断、作出价值选择。在这一过程中,网络非理性舆论体现的多元价值理念对大学生形塑和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非理性舆论影响大学生的价值认识。各种网络非理性舆论信息真假难辨、观点鱼龙混杂,大学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容易不经过考证即盲从各种非理性舆论,错误看待非理性舆论价值。而当不同立场的非理性舆论展开观点博弈时,又容易引起大学生思想混乱,使其接受的主流价值认识体系受到冲击,难以作出正确的价值辨识,引起大学生认识混乱,从源头上让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变得曲折。
其次,非理性舆论影响大学生的价值判断。舆论体现了人们对事件的反应程度和价值评判,反映了不同价值观。在网络舆论场内,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东方的各种思想观念和文化体系相互碰撞,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消解着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权威性。尤其是网络热点事件中的非理性舆论,成为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重要载体。它们对是非曲直的判断或通过鼓吹民权上升为制度抨击,或出于个人主义追求利益至上,以不当的价值导向扭曲大学生的价值判断。
最后,非理性舆论影响大学生价值选择。价值认识和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心理基础,价值选择是前两者的直接行为表现。网络非理性舆论通过影响大学生价值认识、价值判断,与社会主义价值准则争夺行为主导权,使大学生接受不当的价值观念,从而进行价值输出。在此不良导向下,一些大学生表现出不注重精神修养只追求物质攀比,不谈论价值理性只追逐工具理性,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行为取向。这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违背的价值失范行为,不仅不利于大学生的身心成长,还会招致批评和否定,引起大学生自我怀疑,增加大学生的思想压力。
行为是在意识指导下,受主客观因素影响的人的外显性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13],是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行为准则。网络非理性舆论通过影响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准则在大学生行为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网络非理性舆论首先通过影响大学生的社会认识、社会态度、价值理念去影响大学生的行为选择。网络非理性舆论观点极端化、情绪对立化、对话冲突化的特点易使舆论氛围紧张,让人们由单纯的意见相左上升到观点攻击,甚至延续到线下冲突。陷入舆论非理性思维的大学生,可能会效仿这种行为,学会网络暴力。习惯于网络对战的大学生面对现实问题同样易受情绪影响盲目冲动,缺乏冷静思考,易倾向性地采取对抗性方式而非沟通协商解决冲突。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不仅包括校园暴力事件,更涉及校园环境的稳定安全,影响大学生品格塑造和人际关系培养。
此外,非理性舆论还影响大学生网络人格塑造。网络人格是指在网络交往中表现出来的稳定持久的个性心理特征。由于客观条件限制,每个人的现实人格都存在着不可避免的缺点,心中预设有一个理想人格并为之努力。互联网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理想人格实现场景,大学生通过网络设定自己期望的个性品格,在网络平台上构建起有别于现实的网络人格,实现人格“升级”[14]。然而,网络非理性舆论中潜藏的一些不良倾向影响着大学生的认识,使其网络人格表现出标榜个人主义、推崇及时行乐、炫耀虚假财富等特点。虚拟与现实形成反差,网络人格扮演得越“完美”,真实人格就显得越落寞。久而久之,无法逃离人格“梦境”的大学生在网络中迷失,混淆虚拟与真实的区别,可能会造成社会角色错误定位,形成双重或多重人格,甚至诱发心理疾病,影响健全人格的养成。
尽管网络非理性舆论容易对大学生思想行为造成消极影响,但其作为意见表达的一种方式,体现了网民主动表达的诉求,充当了社会情绪的“调水阀”,反映了公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仍有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而与非理性舆论博弈成功的大学生,往往也更能坚定已有观点、敢于理性发声。对网络非理性舆论进行理性规范和正向引导,提高大学生应对能力,就要遵循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牢牢掌握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2]这一要求,综合利用多种技术、渠道、手段构建协同应对格局。具体而言,就是要从大学生主体入手,强调政府、社会、学校、家庭根据自身角色和功能定位共同参与到网络非理性舆论的治理之中,共建非理性舆论治理合力。
3.1.1 树立网络自律意识
网络自律意识是网民自身对网络行为的主动约束和自觉规范。大学生加强网络自律意识,主动践行健康积极的网络行为,重点应抓好如下事项。一是要明确网络主体地位,重视自身言行在网络空间的影响。面对多元观点,充分发挥主体性、积极性、创造性,学会理性思考、谨慎表达、关注他人感受,积极维护和引导网络舆论的理性走向。二是要培养网络底线思维。底线是判断行为是否逾越的标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大学生要自觉遵法守法学法用法,不以言语伤害他人合法权益,同时也要学会保护自身合法利益。网络空间不是失德之所,虚拟身份下的个人言行更需要遵守社会公序良俗,营造友善环境,维护网络文明。三是要培养批判思维能力。具备批判思维能力是网络行为自律的集中表现。网络环境纷繁复杂,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只有培养清晰敏锐的判断力和勇于自我批判的能力,才能避免被各种非理性舆论假象迷惑,主动排除非理性舆论的负面影响。
3.1.2 提升网络媒介素养
网络媒介素养是指人们能正确判断和估计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作用,有效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素养[15]。网络媒介素养主要包括如何利用网络媒介更高效地获得信息、辨别信息、分析和利用信息、传播和创造信息。传统的互联网课程教育侧重于学习专业网络应用技术,缺乏对大学生网络生活参与能力的培养。提升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基础是学习网络技术理论知识,重点则在于正确运用媒介技能。网络空间充斥着大量多元异质的信息内容,大学生应积极开展网络媒介实践,参与到网络传播运行机制之中,发现信息内容及信息传播对个人的效用与社会的意义;提升深度使用网络媒介的能力,能够利用媒介进行信息整理,辨别观点的真假,不盲从、不迷信,合理地进行理性表达。在此过程中,大学生能够不断内化网络媒介素养,提高对网络信息的判断力、抗干扰力和表达力,增强建设和维护网络环境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进而自发成为网络媒介素养的传播者和倡导者,形成网络媒介素养提升的良性循环。
3.1.3 加强负面情绪管理
情绪是事件发酵的助燃剂。大学生要在情绪化的浪潮中始终保持独立自主的理性思考,降低网络非理性舆论的意见干扰,就要增强情绪管理能力。一方面,面对突发事件,大学生要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矛盾冲突,通过合法合规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化解矛盾,增强舆论情绪甄别能力,避免受到负面情绪影响做出盲目冲动的行为。另一方面,大学生要树立健康乐观的良好心态、积极向上的生活理念,当有负面情绪产生时,及时向老师、同学、朋友倾诉,通过专业的心理咨询或运动、娱乐等方式化解。此时,一味压抑反而容易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身心健康,更可能出现情绪激动、言辞激烈的言论或采取暴力、极端方式发泄不满,对他人造成伤害,这种情况一定要全力避免。
3.2.1 提升政府舆论引领及治理效能
政府必须加强舆论引领和治理工作,掌握舆论领导权,适时监督、澄清和控制非理性舆论,正确引导舆论走向。首先,建立和完善意见反馈渠道。网络非理性舆论的产生,部分原因是民众认为自身诉求无法得到现实回应或官方与民众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信任危机。因此,要及时将非理性舆论苗头扼杀于摇篮之中:一是要畅通群众反馈意见、投诉上访、检举控告的线下渠道,及时回应网民意见建议;二是完善信息公开和议政监督平台,完善平台一站式服务功能,提升政府互联网办事能力和效果;三是下沉式开展政府工作,依托新媒体账号,创造性地根据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信息公开、舆论引领、政务服务、形象宣传等,重视与网民尤其是大学生群体的情感共振和关系认同。如“成都发布”“北京发布”“南京发布”等官方政务微博开展的下沉式信息服务深受网民认同,影响力位列2022 年度“全国十大党政新闻发布微博”前三。
其次,持续推进网络空间法治进程。依法治国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2021年以来,我国互联网治理已进入强监管、严问责、重处罚的时代[16],目前,已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互联网治理法律法规体系。未来,相关部门除了要根据现实需要加强网络立法工作外,更需在执法、司法、普法方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进程。一是要完善互联网信息传播监管机制,加强新闻媒体的引导管理工作,从源头杜绝虚假消息的产生。压实互联网平台主体责任,加大实名认证、数据安全、信息审核等工作力度;完善虚假信息反馈机制,利用自主监测和网民反馈等渠道收集虚假信息并及时通过官方平台发声澄清,对相应消息来源进行处罚。二是要定期开展如“清朗”“剑网”“净网”等专项治理执法行动,集中处理违法违规的网络乱象和突出问题,加强对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三是要常态化开展网络普法工作,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让网民了解虚假信息的危害,学会鉴别和举报虚假信息,维护自身网络权益。如对典型舆论事件进行专题普法,定期联合相关平台开展网络普法,举办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等活动。
最后,健全网络舆论监督管理机制。要使理性舆论占据网络舆论主阵地,除了加强对话沟通与法治建设外,政府相关部门还需现身舆论场,通过研判、过滤、引导各类舆论来加强网络舆情监管,减轻非理性舆论中的有害信息和负面情绪对网民尤其是大学生思想的侵袭。在舆论生成初期,监测平台可以利用网络舆论信息过滤技术,对涉及色情、暴力、恐怖等敏感内容的信息进行屏蔽,从信息源上阻断不当言论。在舆论发酵期,将舆论场的讨论动态与特定群体的舆论监测相结合,根据经验对各类舆论进行归类分级,对可能进一步发酵的负面舆情予以重点关注,采取相应预防措施,阻止非理性舆论升级。当舆情引起网络广泛讨论后,平台要快速跟进,梳理主要舆论情绪和立场观点,联合相关部门和媒体以公告、通报、意见领袖评论或新闻发布会等方式回应社会关切,持续关注舆论场后续反应。当舆情逐渐平息直至淡出网民视野时,平台即可降低该舆情等级并放松关注,就本次舆情的生成发酵过程进行梳理,总结出此类舆情的网络运行规律及网民舆论心理波动规律,为今后应对同类非理性舆论提供经验和解决方案。
3.2.2 营造理性包容的社会舆论氛围
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改善网民精神面貌,降低非理性舆论的传播影响,需要共同塑造理性包容的社会舆论氛围。首先,要在全社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健康的社会风气,引导网民认识趋于理性、价值评判更加包容,主动减少发布和传播非理性舆论。以刘翔为例,人们关于刘翔的讨论有2008 年因伤退赛的“失望论”和2012 年再次因伤退赛的“体育精神喝彩论”,两者截然相反,对比鲜明。舆论风向的转变反映了人们的社会心态更加从容开放,价值评判也更加多样包容,不再推崇“唯成功论”,更倾向过程与结果并重,更主张价值体验与人文关怀。
其次,现代媒体要加强行业自律,回归职责本质,做真实客观理性的事实报道,坚持积极向上的舆论引导。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媒体在舆论场中左右意见气候和舆论风向的能力显著增强,媒体有责任营造和谐的舆论氛围。一是专业媒体要发挥舆论引导优势,积极设置正面议程,利用议程设置和报道强度引导舆论走向,通过直指事件本质、安抚舆论情绪、引发民众思考引导舆论回归理性。二是自媒体要加强自我规范,提升媒介素养和信息传播能力,预防“情感先行,理性在后”;增强法治意识,尊重客观事实,提供真实有效的内容输出;扮演好关键意见领袖角色,坚持正向价值引导,拒绝过度炒作、恶意抹黑等行为。三是媒体行业内部要加强规范管理与融合创新,适时对新媒体从业者组织专业的培训,开设专门的媒体监督渠道;促进行业内专业媒体和自媒体内容生产的优势互补,将专业媒体的权威、全面、持续报道与自媒体对舆论风向的敏锐关注相结合,实现舆论共振,从而引导大学生支持认同理性舆论,自觉反对非理性舆论。
最后,网络平台要落实主体责任,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效益,当好内容把关人,创建和谐文明的平台环境。一是建立完善的信息审核发布机制。利用算法识别技术和人工审核环节对不适宜公开传播或涉嫌虚假发布、煽动情绪、鼓吹对立的信息限制发布,将容易引发次生非理性舆论的不当言论扼杀在摇篮中。二是完善虚假信息反馈机制。利用实时话题分析技术与用户举报功能及时察觉并甄别谣言;精准辟谣,将辟谣信息运用算法分析投送给可能对谣言感兴趣的网民,并对涉嫌造谣的信息贴上特殊标识或删除;在平台内定期发布违规情况通报与用户违规处罚决定,以起到常态化警示和规范作用。三是定期开展平台环境治理和主题宣传活动。如定期集中封禁捏造事实、骗取流量的网络营销号,结合时事热点,以开设专栏、话题置顶等方式联合官方媒体或部门进行主题宣传活动,引导网民关注社会正面事件,积极参与社会活动,逐步提升社会认识,营造理性舆论氛围。
3.2.3 完善高校的网络素养教育工作
高校是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集中巩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阵地。提高大学生网络素养,增强大学生对网络非理性舆论的判断力、抵抗力,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本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应有之义。相较于受政府和社会引导,大学生在网络生活实践中更易潜移默化地接受网络规范教育,而高校的网络素养教育更为直接、系统和专业,教育成果也更为显著。当前,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网络素养方面应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抵御各种网络不良现象和言论对大学生思想行为造成的消极影响,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归根结底需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网络世界是现实社会的延伸,现实社会所倡导的价值规范依然适用于网络。高校要用好课堂主阵地,依据时代特点,将网络经典案例融入教学,加强日常道德规范教育、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推动大学生在网络生活中追求真善美、拒绝假丑恶。我国正处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高校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教育,及时跟进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培养大学生以唯物的、历史的、辩证的眼光正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厘清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临时性问题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根本性制度缺陷的本质区别,冷静审慎地对待多元思潮与意识舆论。
其次,推进网络规范教育。除了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思政课教学内容外,高校还应专门开设网络安全教育课程。课程应以网络伦理道德教育为基础,将典型案例作为教学素材,通过情境创设、模拟辩论、实战演练等方式提高学生健康参与网络生活的能力[17],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教会学生辨别舆情事件中各方立场与观点的是非曲直,分析非理性舆论表达的本质内容。在学生思想状况发生偏差时,要及时纠正错误观点倾向、强化正面价值取向,提升其情绪控制能力,使学生在舆论煽动下不盲目跟风,学会文明上网、理智表达。目前,我国已有高校开设网络规范课程并免费开放学习资源,如“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的复旦大学《全球网络空间治理概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网络安全》、福州大学《网络空间安全概论》等。
再次,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长期身处“象牙塔”内的大学生社会经历相对匮乏,政治嗅觉迟钝、想法观念幼稚、心理敏感脆弱,易受网络非理性舆论影响,积累消极情绪,形成心理压力,影响身心健康。对此,高校要积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网络心理健康知识纳入课程教学和活动教育之中;配备专业基础设施和高水平师资团队,为大学生提供免费心理咨询服务;加强与大学生的思想情感交流,帮助他们宣泄消极情绪、端正失衡心态、减轻心理压力,引导他们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习和生活。另一方面,高校要打好社会现状“预防针”,将学生可能遇到的社会不良现象、价值观念困惑、学习工作难题及人际关系问题等进行困难预设,预先为学生做好心理铺垫并设定针对性的指导方案,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积极应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防范消极的社会态度与行为抉择。
最后,加强校园网络舆情管理。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场域,高校身处热点舆情之中,如果不能妥善应对舆论,就会削弱甚至动摇教育主体权威,从而损害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说服性。当本校舆情发生并造成一定影响时,高校应及时公布信息、澄清事实、回应关注、表明态度,主动引导舆论焦点转移到评价校方作为上来,降低次生非理性舆论传播,让学生在实战中增加非理性舆论应对经验。
3.2.4 发挥家庭的第一课堂育人责任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18],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基始性作用。在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风传承、家教培养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拥有更坚定的意志力、更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更持久的行动力,不会轻易被非理性言论左右。而家庭关系紧张、家风不正、家教缺位的成长环境,往往会导致孩子敏感多思抑或盲目冲动、情绪管理能力欠缺、畏难心理突出,易受非理性舆论影响。为了给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家长应从如下方面入手。
首先,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发挥好榜样示范作用。家长是陪伴孩子一生最重要的教育者。良好的家庭精神文化需要通过家风浸润、家教规训、家庭生活经历,以家长的言传身教使孩子耳濡目染。目前,意识形态斗争已借助网络渗透进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通过网络获得大量影响其思想行为的信息。家长要明确教育主体地位,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对社会现实问题保持理性判断,对网络热点议题及其舆论不偏听偏信,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形成独立的判断力和坚定的自持力。
其次,家长要衔接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统一性,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意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9],家庭教育是人的社会化教育起点。无论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还是将“爱国”置于首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一体观始终镌刻在中国人的民族基因之中。家庭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群体单位,理应承担起社会教育职责,培养孩子关于个人权利与社会义务、个人品德与社会公德、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正确意识,提升孩子的社会责任感,使孩子逐渐学会从社会层面看待网络非理性舆论,明确自身对网络非理性舆论的反应可能造成的社会影响。
最后,家长要把握家庭教育的时机性,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对话。尽管在高等教育阶段,大学生往往因长期异地求学无法持续接受家庭教育的熏陶,但家庭关系的亲密性使家庭教育拥有其他形式教育不可替代的优势。尤其是面对日新月异的网络世界,家长更应适时更新自身知识储备,及时关注社会热点和孩子思想动态,把握教育时机,通过定期关心问候、不定期家庭集体活动、事件讨论等方式,在交流中了解孩子的思想状况和心理动态,帮助孩子解决问题、缓解压力,让其保持开朗、阳光的生活态度,培养孩子对各种网络现象和网络非理性舆论的鉴别力、思考力与行动力,形成理性思维方式。
网络舆论攸关意识形态安全,意识形态安全攸关国家发展的前途命运。治理网络非理性舆论既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应对国际意识形态斗争的必要工作,又是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团结凝聚人民群众奋斗力量的重要手段。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0]。青年大学生是引领时代风貌的先头军,如何应对网络非理性舆论是事关青年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社会整体价值取向、民族复兴大业是否后继有人的重要议题。作为与互联网一同成长的数字原住民,当代大学生要志存高远、磨炼意志、锻炼本领、增长才干,直面信息时代多元思潮挑战,历经意识形态安全考验,在与网络非理性舆论的思想交锋中,自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思想武装、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道德涵养,立心铸魂,最终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