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丛莲
中午,永兴村村主任林大为下班回到家,惊讶地发现大门紧锁,忙拿出手机给父亲打电话,问他家里人都去哪儿了。
林父回答说,村里的万九爷去世了,全村人都在万家帮忙,让他也赶紧过去吃“杠子肉”。
林大为一听,顿时眉头紧皱。本地有一个风俗,抬棺材上山必须用特制的大木杠,所以村民就把死者去世后到出殡前的这段时间,去参加逝者家属举办的坝坝宴叫作“吃杠子肉”。
永兴村是巴蜀境内一个地势偏僻的小山村,过去是有名的贫困村,近年来依靠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扶持,加上林大为领导有方,不仅顺利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集体经济产业更是发展得红红火火。
村民们在日子富裕后,愈加重视丧礼习俗,家里若有老人去世,就要大办丧宴,并且认为来吊唁的宾客越多,宴席办得越隆重,就越有面子。一场丧事办下来,花费十万元再常见不过,正应了一句话:死要面子活受罪。
林大为知道,万大爷生前患有肺癌,之前的治疗费已经掏空了家底,如果丧事大操大办,又要给家庭增添一笔债务。但人一死,全村人都会去帮忙,不去就是瞧不起逝者。逝者家里经济再困难,也要把丧事办得热热闹闹,以免被人说不孝,因此造成恶性循环。
林大为上任以来,积极响应政府提倡的“光盘行动”,一直想摒除办红白喜事时大肆铺张浪费的陋习,可惜还没有想到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吃“杠子肉”林大為是肯定不会去的。他在家里煮了一碗面条,填饱肚子后,就去查看村里正在修建的农家乐施工情况。
身为返乡农民工,林大为曾常年在外漂泊,见多识广,深知外面金窝银窝再好,都不如建设好自家的草窝实在,遂在三年前回到村里,继而进到村委会工作。
林大为走马上任后,在村支书周军的支持下,因地制宜为村里制定了发展规划。第一步就是成立永兴村集体经济有限公司,承包了村里连片十里的上百亩水田,上游养蛙,中游养虾,下游养鱼,成功打造出永兴村“十里渔乡水产品养殖基地”。
第二步,林大为在十里渔乡周围陆续修建观光区、钓鱼区、原生态农产品售卖区、农家乐餐馆等,为接下来实施“永兴村一日游”旅游项目打好基础。
林大为站在即将竣工的农家乐门口,正想着起个什么响亮的名字时,周军来了。
“林主任,关于农家乐的负责人,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面对周军的询问,林大为摇摇头,提出开会研究。
两人来到村办公室,召集村两委成员,就如何经营好农家乐进行商讨。
林大为首先发言:“大家都知道,旅游的重点是吃喝玩乐。吃排在第一位,能让游客在农家乐吃得放心,吃得舒服,吃了还想来,对我们村旅游品牌的推广至关重要。因此,我建议公开招聘农家乐负责人,让有意愿的村民都来竞争,通过考试,择优录取。”
林大为的想法得到了与会人员的认可。接下来,会议继续讨论农家乐的经营理念。
大家对此众说纷纭。周军提出请名厨来坐镇,而林大为认为特色服务才是关键。
“啥特色服务?”
林大为卖了个关子:“特色服务的内容我先保密,等农家乐开张后大家自然就知道了。”
会议结束后,村委会立刻在村务公示栏贴出了招聘农家乐负责人的启示。
招聘期间,有三位村民报名。
林大为和周军一看,三位报名者的条件都不错:一位叫张山,之前在镇上开过餐馆,有经验;一位叫李进才,参加过厨师培训,有技术;还有一位叫王全,在城里的大酒店工作,懂餐饮业务。
农家乐装修完工后,选拔农家乐负责人的考试就开始了。三位考生将化身为农家乐服务员,根据相同的考题,开展就餐游客的接待工作。林大为和周军邀请了村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组成评委团,对三位考生的表现进行现场打分,分数高的胜出。
考试开始,第一个出场的是张山。
当一批由村民假扮的游客来到农家乐门口时,张山立刻笑容满面地迎了上去,热情地招呼就座。
“老板,你这里有啥好吃的?”
面对游客的询问,张山滔滔不绝地推荐道:“本店的招牌菜有焖大虾、酸菜鱼、红烧鸡、鲜锅兔、小煎鸭等,所有原材料保证都是原生态绿色食品,绝对新鲜。”
“听起来真不错,所有招牌菜一样来一盘。”
“好嘞!”张山响亮地答应一声。
“老板,我们12个人,如果坐一桌,你这桌子有点小啊。”
张山忙建议道:“我们农家乐的餐桌是10人一桌,你们12个人坐一桌确实很挤,就餐也不方便,最好坐两桌,可以宽松自在地享用美食。”
“两桌就要多花一倍的餐费,划不来哟。”游客中有人反对。
张山随机应变道:“这样吧,我给你们打九折,再送你们两张优惠券。只要下次拿着优惠券来这里就餐,就可以再次享受九折优惠,怎么样?”
“这还差不多。老板,你真会做生意。”游客们纷纷表示满意。
至此,张山顺利地完成了接待任务。
第二个出场的是李进才。
“老板,店里有啥好吃的?”
面对游客的咨询,李进才乐呵呵地介绍道:“你们来农村旅游,吃农家宴是首选。我给大家推荐咱村农家乐主打的特色菜——四蒸四炒。四蒸就是烘肘子、粑粑肉、咸烧白、甜夹沙;四炒就是回锅肉、夫妻肺片、鱼香肉丝、麻婆豆腐,保证巴适安逸,没吃到就是白来了一趟。”
“那好,就来四蒸四炒。”游客们都表现出极大兴趣,但看到餐厅中的桌子坐不下12个人时,便问有没有大一点的桌子。
“实在抱歉,大餐桌还在采购中。这样吧,你们喝酒的坐一桌,不喝酒的坐一桌,更方便聊天交流。”
李进才安排妥当后,承诺要亲自下厨,做自己最拿手的回锅肉,顿时获得了游客们的交口称赞。
前两位考生均表现优异,评委们都为最后上场的王全捏了一把汗。
王全不愧是有酒店服务经验的,一上场就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桌布和插花,将餐厅装扮得干净整洁。
游客们进入餐厅后,照例提出第一个问题:“老板,有啥好吃的?”
王全递上菜单,请大家按照自己的喜好来点菜。
游客们摆摆手:“老板,你帮我们点吧。另外,你看看我们12个人,是坐一桌还是两桌?”
王全立刻在一张餐桌前加了两把椅子,毫不犹豫地说道:“就坐一桌,虽然有点挤,但坐在一起热闹,又不浪费钱。”
“老板,你做生意,不就是希望能多赚钱吗?”一个游客反问道。
“赚钱必须赚良心钱。”王全坦然回答后,又指着菜单的背面,宣布道,“在我这个农家乐里吃饭,必须遵守三个规矩,第一点菜不能浪费,不够再加;第二喝酒不能过量,不许斗酒;第三,吃饭不准喧哗,文明就餐。你们能遵守规矩我就上菜,不能遵守就请去别处吧。”
一名游客拿起菜单,果然看到背面醒目地写着“用餐三不”,不由得乐了:“老板,你就不怕得罪客人?”
王全指着窗外的田野道:“我们这个农家乐是我们村的集体经济产业,村民既是股东,又是供应商,蔬菜是自己种的,鸡鸭是亲手喂的,鱼虾是田里养的,可以说每粒米每棵菜都来自于大家的辛勤劳动。你们说,能随意浪费吗?”
“不能!”游客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他们本来就是村民假扮的,对王全的话自然感同身受。
“说得好!”随着一阵热烈的掌声,评委们从餐厅后面的雅间走了出来。
林大为紧紧握住王全的手,说道:“你的经营理念和我们所有评委的想法不谋而合,就是珍惜粮食,杜绝舌尖上的浪费。所以大家都给出了最高分。希望在你的带领下,‘三不农家乐的特色服务能为咱们村的旅游业锦上添花。”
一周后,“永兴村一日游”正式对外开放。
乘兴而来的城里游客,对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赞不绝口,有的去垂钓区钓鱼钓虾,有的到农产品售卖区疯狂采购,有的沿着十里渔乡的人行道漫步游玩。
中午时分,“三不农家乐”虽然人满为患,却井然有序。进餐的游客们在点餐前就先看了菜单上的“三不”规矩,无不响应遵循。
“我走南闯北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遇到劝客人少吃少喝的饭馆,这个‘三不农家乐真是让人印象深刻啊!”
“以往去景区吃饭,少说得花几百元。今天我们六人吃了还不到一百元,好吃又不贵,不虚此行。”
“十里渔乡风景好,‘三不农家乐规矩好,这里吃喝玩乐皆有趣,下周末我们还来。”
此刻,正在农家乐附近巡视的周军,听到游客们发自内心的赞叹,对身边的林大为竖起大拇指道:“林主任,我已经问过王全了,‘三不规矩其实是你的创意,也是你故作神秘的特色服务。我很好奇,这样的点子你是怎么想到的?”
林大为长叹一口气道:“还不是被逼的。自我上任以来,有不少老人向我诉苦,说如今生活虽然越过越好,但活得起却死不起。这让我一直寝食难安啊。”
“可是,农家乐的特色服务跟丧宴有什么关系呢?”周军着实不解。
林大为胸有成竹道:“有很大关系。你還记得吗?修建农家乐时,我一直坚持要把农家乐的规模建大一点,希望能容纳全村人同时就餐。因为‘三不农家乐除了为游客服务,还要发挥物尽其用的功能,解决全村历史遗留的大难题。”
隔天,林大为就在“三不农家乐”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他在会上宣布:“经调查并听取村民意见,从今往后,村里所有的丧事都统一在农家乐举办,招待客人简化为一日两餐,宴席标准参照农家乐‘三不规矩,同意的请举手。如果全部通过,就纳入村规民约,全村村民务必遵守。”
“好、好、好!生老病死,谁家也避免不了,以后我们终于不用再为办丧宴发愁了。”
会场里顿时掌声雷动,村民代表们无不积极响应,都把手举得高高的。
林大为看着村民代表们兴高采烈的样子,心里如释重负,跟着大伙儿笑得无比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