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一带一路”电影的国际传播:范式演变、价值转向与路径纾解

2023-03-02 14:27梁阿敏郎艳林
电影评介 2023年24期
关键词:一带一带一路文化

梁阿敏  郎艳林

数字时代如何将“一带一路”电影传播得更好,从而完成以海、陆丝绸之路共建国家为参与主体跨文化传播,并树立中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是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使命。当今,媒介化数字变革愈演愈烈,其引发的传播革命正改变着全球社会的基本形态,带来新的传播关系的重组与重构,并使电影在国际传播中的叙事、美学、视听语言等都多方面呈现出新的面貌。特别是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精进,深刻影响了国际传播格局,为“一带一路”电影的国际传播开拓了新的方向。这意味着“一带一路”电影需要借助数字化传播的独特优势,推动电影国际传播手段的创新,从而完成跨文化传播,进一步丰富中国电影叙事体系和话语体系。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电影作为跨国传播的文化载体,如何借助数字化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

一、数字时代下电影国际传播:范式演变与方向变革

数字时代电影的国际传播相较于传统传播方式能够更精准掌握观众偏好。事实上,在电影传播的全过程都会出现算法的身影,电影传播中的内容创作、观众需求以及传播等级都需要算法参与。电影编剧与创作者在获取原始素材、内容创作上也会受到算法的影响,这源于他们在处理观影信息时,依托于算法所作出的“观众画像”。例如,通过互联网播放的电影,观众观影数据能够轻松获取。智能工具不仅能夠捕捉观众在观影过程中的诸多行为,如暂停、加速、回放、评论等,而且通过对数据的深入分析,可以进一步洞察观众的观影消费习惯,甚至更深层次的生活方式、兴趣与个性特征等也会被挖掘,从而对电影剧本的创作提供更为全面的反馈数据。电影剧本的创作者能够借助外界反馈以实现更为精准的创作,通过对观众反馈的分析,使得创作更趋向于观众的期望。例如2021年的国庆档期电影《长津湖》(陈凯歌/徐克/林超贤,2021)因为精确掌握观众观影习惯,位列国庆档票房第一,并在档期内刷新了16项影史纪录。①据统计,2018年至2021年剧情类的影片始终远超于其他类型,而《长津湖》作为剧情类影片,迎合了观众期待②;同时,通过对观众数据中明星热度的分析可知,演员吴京、易烊千玺作为《长津湖》的主角也符合观众审美偏好。③算法正是通过勾勒观众的群体画像与个体画像,从而在影片传播中重新塑造供求关系和联结关系。

对于受众而言,数字时代的电影带来了个性体验与互动增强。数字时代电影消费已经成为一种场景化体验。技术可以增强观众的逼真体验,从而完成与观众的互动,增加观众黏性。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和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均认为在电影美学中“真实”“写实主义”是重要的价值;数字技术则完成了对“真实”的升维,走向了超真实阶段;“数字视觉特效所构建的影像精致程度,让所有真实与不真实的东西看上去同等真实了。”[1]技术加持之下,观众会生出新的感官知觉。人工智能、AIGG、脑电扫描、视网膜技术的应用,正在将观众的想象空间还原成真实画面,实现想象的“可视化”。例如《流浪地球2》(郭帆,2023)作为一部国产科幻片,大量使用3D打印、数字车床、激光雕刻等数字技术,将影片的美学表达推向极致,精细化的视觉效果更是让观众对未来世界的体验身临其境。

此外,这种真实性还体现在视觉、听觉、触觉的全方位感应,观众借助穿戴设备以人机交互的方式沉浸于电影情节。VR电影所产生的“虚幻力量”通过观众各类感知神经元传递至大脑,完成生命的建构与思考。个体在全景式的场景环绕中,逐步与外界真实世界隔离,并全身心进入到影像世界之中。随着场景转换、声音变化、触觉引导,此时的观众不再是一个置身事外的观察者,而是电影的参与者,他们在场景中获得极致体验,同影片中的人物角色一样感受悲欢。这是一场身体和心灵都在场的体验,所有的想象似乎都成为了可以感受到的真实存在。例如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最佳VR电影奖作品《苍穹》(法国,2019)作为一部探索宇宙之音的交互式作品,能够让观众置身宇宙之间,在不同波长的声音中观测引力波的产生,甚至化身为黑洞,感受黑洞的魅力。这种交互式的观影体验,使得主体感知更加具象,电影也逐步从外部世界走向内在体验,数字技术正在弥合真实与虚拟的鸿沟,引导观众获得真实体验,从而完成与角色的互动。

观众作为观影主体,在数字时代被赋予了更多主动性与选择权。在非数字化环境中,观众想要获取对一部影片的观影感受渠道往往有限,媒体的评价更多的是精英阶层的议程设置,而与观众的旨趣相去甚远。走进电影院之前,他们对影片的评价往往来自于过往的经验与认知,如通过自己熟知的演员、导演去判断一部影片的好坏。观众因为对影片无法获取足够丰富的信息,自然无法通过判断做出最佳选择。“传统制”影院体系下,电影的主要经济支柱一直来源于票房收入,这意味着电影的内容创作往往趋向迎合广大观众的审美,从而限制了对个性化需求的满足。在此背景下,电影观众面临着较为有限的自主选择机会。然而,数字时代的到来突破了这一阻碍,观众的观影逻辑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数字平台和社交媒体为观众提供了更多信息和更多互动空间,观众可以在社交媒体通过文字、声音、图片、短视频等方式分享观影心得、推荐电影、参与在线讨论,甚至与制片人、演员进行互动,这种互动又会反馈至电影从业者。与此同时,社交平台的强互动性与平等性也确保那些具有相对小众审美趣味的观众能够在其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兴趣社群。因此,个体审美并未被“定制化”影片所湮没,反之,影片内容创作在多元审美的参与中也逐渐摒弃了单一迎合外界的趋势,走向内在,呈现出更加多元与丰富的表现。

二、数字时代“一带一路”电影国际传播的价值转向

提升“一带一路”电影国际传播效果,可以借助智能化技术加持打破文化传播壁垒,使“一带一路”电影更好地适应在地化观众口味;利用电影文化软实力赢得议程设置高地,提升其国际传播的软着陆;利用智能技术搭建故事与人民“命运与共”的叙事网络,将“一带一路”电影故事元素融入世界各地的观众互动中,建立更加紧密的“命运与共”的故事联系,提升电影在国际传播中的话语魅力。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历史文化、民族特色、宗教信仰等各不相同决定了“一带一路”电影的国际传播是一项跨文化、跨区域的传播。由于受众文化的不同,极易在传播主客体之间形成滞阻。“意义总是因人而异的,是建立在个人经验之上的,是个人反应组合的结果;无疑,任何两个人理解的语义是不同的。”[2]电影国际传播中,观众的立场一般受制于过往的经验和文化的影響。因此,如何更好地打破文化壁垒,寻求共融共通,是“一带一路”电影国际传播亟需解决的关键性问题。数字时代,智能工具的应用能够最大程度地挖掘大数据的价值,了解不同文化和地域的观众对电影的审美倾向、文化认同和故事偏好。同时,也能更好地对语言、象征符号、情感因素进行全方位分析。在此基础上,电影制作者可以对电影的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对白语言等进行精细化调整,使其贴合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口味,从而确保电影在国际市场的吸引力与共鸣。基于文化差异性基础上寻求共识的传播方式,“一带一路”电影在数字化的推动下,将最大程度地在海外不同文化和地域环境中广泛传播。

政治学家伯拉德·科恩认为,媒介在告诉人们应该思考什么问题时并不成功,但是在告诉人们有什么问题可以思考方面,却非常成功。[3]“议程设置”正是引导受众对相关事情和问题的关注,从而抢占舆论高地。“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世界区域性政治倡议,在国际上存在认知偏差与误解。“一带一路”电影的国际传播可以利用新媒体巧妙进行议程设置,在“一带一路”电影创作与宣发中,突出与各国的合作与共建以及参与国家的多元性和共同努力,从而建立更加平等和包容的形象。此外,在电影内容中应体现文化融合和尊重,展示各参与国家的文化特色,避免对其他文化的偏见和歧视,并通过电影传达文化多样性和平等对话的理念,减轻文化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

智能技术可以构建中国故事与世界人民“共融共通”的叙事网络。智能化技术促使人们从现实世界走向“身份不在场”的虚拟世界。这类现象级的传播模式,能够打破具有差异性国家的文化壁垒,实现共融共通。“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说明了中国与世界各国是包容互鉴、合作共赢关系,这类关系体验能够更好地通过“一带一路”电影中的虚实技术得到满足。智能化传播工具的扁平化有助于消弭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角色区隔,在元宇宙的框架下,信息可以更加自由地在不同文化、地域和社群之间流通,有利于消除国家之间的角色差异,形成更为平等和共融的交流格局。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和智能算法的应用,可以深入洞察不同用户群体的文化认知、审美趣味等特征,从而为“一带一路”电影的创作和传播提供有针对性的策略。此外,通过社交媒体、在线平台以及人工智能推荐系统,将“一带一路”电影的故事元素与世界各地观众进行互动,可以提升电影在国际传播中的话语魅力。

三、数字时代“一带一路”电影国际传播的路径纾解

首先,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4]“一带一路”电影的国际传播应当充分挖掘文化的故事要素,通过叙述文化背后打动人心的故事,将观众吸引至文化的深层。电影制作者需要细致挖掘中国文化的多元元素,结合人物、情节、细节,呈现各种层面的故事,这样能够在差异性文化中找到共同点,实现求同存异。例如,通过“一带一路”巡展机制进入海外国际电影节展映的部分电影不再追求巨型制作的感官刺激,而是聚焦于东方美学、民族美学,将镜头放在普通人,《柔情史》(杨明明,2018)讲述了柴米油盐生活间一对母女的故事,《我的姐姐》(殷若昕,2021)主题聚焦家庭亲情,《莫尔道嘎》(曹金玲,2020)将镜头对准了一名保护原始森林的工人。除了聚焦自身文化之外,也应站在多元的角度以及复杂的国内外局势考虑问题,对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加以了解分析,找到连接点与共同点,求同存异,加大传播的认同感。2018年“一带一路”电影周展映中,《何以为家》(黎巴嫩/美国,2018)凭借兼容并蓄的内在底蕴走入中国观众的视野,取得了3.76亿元票房的好成绩。《何以为家》之所以取得成功,正是对接了其他国家的话语体系,不仅着眼于对个体与人性的关注,更包含平等、战乱、环境等人类共同面对的议题,进而在差异性文化中寻求共同关切。

其次,利用数字技术实现“一带一路”电影类型创新与主题深化。数字化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全面介入使得电影创作者更愿意尝试崭新的题材和风格,同时,也使得类型多样化的影片成为可能。数字技术可以运用在视觉特效、音频处理、角色创造、画面合成、场景生成、制作流程等各个流程,过去可能难以实现的情景表达,通过技术加持则可以进一步实现。通过计算机现实、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电影创作者能够创造出逼真的幻想世界,这进一步拓展电影类型的边界,为科幻、奇幻类电影提供更广阔的表现空间。例如,《流浪地球》(中国,2019)正是通过先进的视觉效果技术,呈现出宏伟的太空场景与夺目的特效,将观众带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宇宙冒险之旅。云计算技术使得电影制作更加灵活,分布式制作架构允许团队在全球范围内协同工作,促使不同文化和背景的创作者共同参与制作。又如,电影《长城》(中国/美国,2016)正是全球化制作与分布式团队的典型,该片汇聚了来自不同国家的顶级制作团队,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创作者赋予了影片更具包容性的意义,进一步深化了影片主题。实时渲染技术能够使电影制作者在制作过程中实时预览效果,从而更灵活地调整剧情、画面和音效,促进电影的即时调整和创新。再如,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国,2019)采用了实时渲染技术,使得影片呈现出绚丽的画面和更为自由的创作方式。借助数字化手段,“一带一路”电影也应完成自我革新。“国产电影大多数都依赖于宏观的制作场景,忽视了内容自身的重要性”。[5]一方面,将技术在宏大叙事中应用转向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社会大众普遍关心的命题,调整共建国家观众对叙事内容的接受程度。另一方面,利用云计算技术联合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创作者,形成分布式制作团队,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共同记忆,融入到整部影片的制作中。例如将周边国家民众来华谋生、中国人民前往周边国家的交流与建设等民心交往叙事情节融入电影,能够勾勒出与周边国家命运共生的共同体。此外,古代共同历史,也是唤醒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因子,如张骞西域求马、佛教东传、玄奘西行取经、马可·波罗冒险之旅等这些历史的创新与整合,亦能更具有说服力。

再次,依托智能技术实现“一带一路”电影的精准投放。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要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增強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时效性。”[6]智能技术构建的传播模型能够通过观众数据、传播规律、地区特点以及未来传播趋势,实现对电影的精准化传播。随着数字时代的进步,电影传播工具也在革新与进步,多样化的传播工具使得电影的营销开始由线下转至线上。微博、微信、短视频、直播因各自优势不同,在电影营销中也承担着不同的角色。智能技术除了对观众数据的分析获取观众偏好,还会主动联结潜在观众,挖掘观影需求。一方面,通过社交媒体展开话题预热活动,为后续电影传播奠定基础。通过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设计影视热点话题,引导观众对影片的关注,在影评区域带动观众对话题进行讨论,从而强化互动挑起观众的观影期待。根据《2023国庆档电影数据洞察报告》,2023年国庆档《坚如磐石》(中国,2023)官方抖音粉丝及点赞数据打破国庆档历史纪录,其中粉丝数为114万,点赞数为7139万。[7]《坚如磐石》宣发团队通过各类手段在短视频预热,从影片本体、主创阵容、延伸挑战等角度提升电影关注度,实现了影片的未映先热。这一方式拓展了电影、短视频和观众的共同影响力,增强了电影传播的时效性;另一方面,“院线+网播”模式能够实现对不同类型电影的精准投放。影片的制作成本、视听效果等特征决定了电影在大银幕上的表现,高质量的视听体验更适合在院线展映,而倾向于剧情类的小成本片则适合在网络播放。同时,观众的属性和观影习惯决定了影片的展映方式,如影片的受众是年轻一代,则倾向于在线观影,而更广泛的观众则对传统电影院的观影体验有更高的需求。此外,地域、文化也是制片方在选择播放平台时应当着重考虑的因素,一部具有文化多样性的影片,可能会因为影片中普遍存在的人性、情感共鸣以及高质量制作而具有全球影响力,这类影片更适合在全球网络观众平台播放。

结语

数字化时代的发展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和交流,也为“一带一路”电影的国际传播提供了巨大机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电影国际传播的内容创作、观众需求以及传播等级都经历了全方位的变革。“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电影要想打破文化壁垒,实现国际化传播目标,必须全面整合智能技术。这要求我们在“一带一路”电影国际传播中巧妙利用技术在差异性文化中寻求共同关切,实现电影题材创新和主题深化,并实现电影的精准投放。借助“一带一路”电影的国际传播,能够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参考文献:

[1][美]罗伯特·考尔克.电影、形式与文化( 第三版) [M].董舒,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3.

[2][3][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第二版)[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5-66,262-263.

[4][6]习近平.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N].人民日报,2021-06-02(01).

[5]陆琼.“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影视文化的传承与传播研究[ J ].电影评介,2019(18):61-63.

[7]微博电影.《2023国庆档电影市场洞察报告》[EB/OL].(2023-10-7)[2023-11-15].https://m.weibo.cn/status/4954251152593902?wm=3333_2001&from=10D1093010&sourcetype=weixin.

猜你喜欢
一带一带一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谁远谁近?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