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慧麟
在对中国民族民间舞学习的过程中, 笔者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有莫大的兴趣, 由此促使笔者对在当代背景下创作的民族民间舞蹈有所学习与研究, 发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所具有的“独特性”。 为此, 笔者对“独特性”进行了深度的研究, 目的是日后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编创中能够更准确地把握其不同于其他舞种的特点。
在现当代背景下,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节目层出不穷, 优秀的作品日益增多。 但是, 如何评价原创作品的创作价值以及作品的优秀程度, 这基于中国民族民间舞特有的民族属性、 风格特点以及动律、 体态特征, 也就是笔者所说的“独特性”。 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过程中, 编导通过对民族属性、 风格特点、 动律、 体态特征的整体把握,再加上对其民族民俗习惯、 风土人情的理解进行创作加工,从而创作出完整且优秀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品。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 有着源远流长的文化历史背景, 因此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也有着它一定的 “独特性”。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独特性与当地人们的生活习惯、性格特点、 体态特征、 民俗习惯、 风俗习惯以及地势地域、经济水平、 文化背景等一系列情况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是人民群众集体创作的成果, 从群众中来, 又回到群众中去, 它是人民群众情感的体现, 它的形式以及风格特点都是由一个民族的信仰、 精神、 审美意识所赋予的。 就同是汉族舞蹈的安徽花鼓灯与山东鼓子秧歌来说, 安徽花鼓灯舞蹈要求“溜得起, 刹得住” “紧收、 积蓄、 突射” 当中有“扭、 晃、 颤、 颠、 抖” 等灵活多变的舞姿, 舞动起来灵活、 轻快、 调皮。 而山东鼓子秧歌舞蹈要求“稳、 沉、 抻、 韧”, 体现了山东大汉似泰山般伟岸的形象特征, 舞动起来奔放不羁、 气势磅礴, 形成了一种粗犷豪迈、 英武矫健的形象与风格特点。 由此可以看出, 地域不同、 文化不同, 两地群众的性格与体态不同, 从而衍生出来的民族民间舞蹈也有着不同之处。 也正是因为这样,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具有“独特性”。
笔者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品进行深度学习与研究后,发现其在如今的舞蹈发展中, 出现了很多以不同种类、 不同形式来表现的作品。 对如今的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品进行分类后, 笔者总结出以下几类: 一是传统类民族民间舞蹈作品; 二是创作类民族民间舞蹈作品, 在创作民族民间舞蹈作品中又分接近传统类与脱离传统类; 三是旅游类民族民间舞蹈作品, 笔者这里指的旅游类民族民间舞蹈作品也就是当地旅游业所做的实景演出; 四是专业类与业余类。笔者在此将传统类民族民间舞蹈作品与创作类民族民间舞蹈作品进行分析。
说到传统类民族民间舞作品, 笔者第一时间联想到了由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所举办的两台专场晚会,即“沉香·一” “沉香·二”。 这两台晚会里的作品均可称之为“传统民族民间舞蹈作品”, 编导下乡采风, 与当地群众进行交流与观察, 参加当地的风俗礼仪, 跟随当地艺人学习当地纯正的舞蹈动作。 对当地所闻、 所学、 所见, 进行归纳, 不添加任何的艺术创作与加工, 将当地群众的民俗习惯、 风土人情、 体态特征以及动作的风格特点、 动律特征、 民族属性原汁原味地搬上舞台。 例如, “沉香·二”当中的“铃铛舞”, 它归属于彝族舞蹈, 俗称“跳脚”, 彝语又称“恳合呗”, 是彝族人民在祭祀时所跳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 也有人说, 彝族先民在兵荒马乱的战争时期, 领头人为了能够使将士们安心, 故筹建了歌舞队, 将马铃在手中有节奏地摇响, 同时伴着词曲, 以此鼓舞士气, 稳定军心, 同时也为牺牲亲人而送行。 编导将其纯正的歌舞搬上了舞台, 将其固有的形式搬上了舞台, 将其历史的背景搬上了舞台。
说到创作类民族民间舞蹈作品, 笔者第一时间联想到了继“沉香·一” “沉香·二” 之后, 由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研究基地所举办的“沉香·三”, 以及一系列由北京舞蹈学院中国民族民间舞系举办的“大美不言” 舞蹈专场。 笔者这里列举的“沉香· 三” 中的作品就是前面所说的接近传统类的创作类民族民间舞蹈作品, 编导会在其创作的作品中融入当地民族所固有的民族民间舞蹈动作以及动作套路。 而“大美不言” 中的作品则是前面所说的脱离传统类的创作类民族民间舞蹈作品, 编导将当地民族所固有的民间舞蹈以及动作套路打破, 在其风格动律上进行创作与编排。 接近传统类的创作类民族民间舞蹈作品与脱离传统类的创作类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又有着不可置疑的共同性, 作品都是在传统民族民间舞蹈与文化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与加工的。 编导将在当地所闻、 所学、 所见进行归纳后, 加以艺术创作与加工, 以及编导对当地的民俗习惯、 风土人情的理解, 和对当地舞蹈动作的风格特点、动律特征、 民族属性的掌握, 从而进行故事的发展和动作的编排。 这里用高度老师所说的一句话“我们依照传统模样的东西, 做了无数种新的样子”。
所谓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的“独特性”, 就是创作者将传统的民族民间舞蹈素材, 如民族属性、 风格特点、 动律特征、 体态特性、 民俗习惯、 风土人情, 在其创作的作品中建立创作者独特的叙述方式。
民族属性、 风格特点、 动律特征、 体态特性、 民俗习惯、 风土人情都可归到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独特性” 之中, 编导在其固有的“独特性” 的基础上加以自身的理解,从民族民间舞蹈的创作内容、 事件典故、 人情世故、 风土人情等方面进行对比后达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然后进行实际操作, 选择将民族的“独特性” 融入作品之中, 进行编创与创新, 从而体现了编导自身的“独特性”, 同时也展现了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创作的“独特性”。
高度老师创作的胶州秧歌舞蹈作品《一片绿叶》, 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作品中的经典剧目之一, 剧目以胶州秧歌为基本动作元素, 在形式上、 动作上、 音乐上、 节奏上大胆创新与突破, 使得胶州秧歌在这里脱俗求雅, 蕴含着现代气息。 形式上, 编导以“扇子” 代表“绿叶”, 开头扇子从头上掉落在地, 便意味着绿叶的凋落, 从此展开故事发展。 动作上, 编导运用胶州秧歌里的“8 字绕扇” “胸前抱扇” “推扇” “碾步” 等动作, 抓住“扭” 与“拧” 的动作特点, 刻画出绿叶的娇嫩与女子的柔弱。 同时, 编导将现代舞的动作呼吸和发力方式与胶州秧歌的动作元素相融合, 在动作力度上、 幅度上加大对比, 使动作松弛有度、流畅自如, 打破了传统的套路性动作。 音乐上, 编导用了“交响乐” 的形式, 将交响乐的表现形式与民族乐曲融合。节奏上, 编导将整合的八拍打破, 在复拍上下了不少功夫,许多小味道便从这里出来。 笔者在与高度老师学习时, 经常听到“这样做, 是你做的。 要是换我做, 我肯定不这样做”。 可以看出高度老师自身的“独特性”, 正是这样, 《一片绿叶》 的“独特性” 才那么明显。
杨丽萍老师创作的傣族舞蹈作品《雀之灵》, 也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作品中的经典剧目, 杨丽萍老师通过对孔雀的仔细观察, 模仿孔雀“迎风而立” “展翅高飞” 等栩栩如生的形象动作, 将其与傣族舞蹈独特的动律特点相融合, 加以编创。 同时, 还在形式上有很大的突破, 笔者认为可以形容为更具个性化、 更具现代化、 更具图像化。 她大胆地打破传统, 吸收了现代舞能够充分发挥舞者肢体能动性的优点, 创造出新的动作语汇。 在《雀之灵》 开头,用“孔雀手” 直观地表现出孔雀的形象, 以及将身体的各个关节都赋予节奏化, 造型变化各异, 表现出孔雀的机敏、灵活跟高洁。 这些动作源于传统, 却又别于传统和体现了编导与《雀之灵》 本身的“独特性”。
查龙浩老师创作的土家族舞蹈作品《丧俚调》, 该作品是笔者参加第13 届首尔国际舞蹈大赛的节目, 并获得民族创作青年组第二名, 以及文中提到的专场晚会“沉香·三”中的节目之一。 作品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土家族舞蹈的“跳丧舞” 为动作元素进行编创, 作品中主抓“跳丧舞” 的典型动作, 如八字步、 绕手、 哈腰、 屈膝、 摆胯等。 同时, 编导考虑到故事发展的延续性, 为了能够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更加贴切“跳丧” 这个题材,于是选择了一个能感受到逝者存在的人物, 俗称 “通灵人”, 用这样一个在舞台上少有的人物形象来叙述整支舞蹈。 还加入了使人物形象更为凸显的形象动作, 如“仿佛听见” “扶地听声” “疯癫抽搐” 等。 笔者认为最值得一提的是, 编导用独舞演员展现跳丧舞二人对跳的传统动作,强烈地体现了剧中人物精神状态恍惚, 不相信亲人已逝去的事实。 同时又在其传统的基础上, 进行了形式上的创作,展现了作品《丧俚调》 别具一格的“独特性”。
笔者认为,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独特性”, 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的“局限性”, 但正是因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有了这些“局限性”, 所以才使得中国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富有“独特性”。 因此, 创作中的局限性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转化为独特性, 它们是可以相互存在的。 那么中国民族民间舞的创作相较于其他舞种而言, 它更要遵循其体系, 其在动作、 音乐、 题材上会有一定的局限性。
在现当代背景下,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创作多少会受时代所影响, 近些年有不少现代藏族、 蒙古族舞蹈作品都融入了当代背景下现代舞的意识与动作。 人们之所以能看出剧目所属民族, 是因为编导充分把握其独特性, 而不是被其局限。 我们既要在创作上打破局限性, 不断创新, 也要运用舞蹈的“局限性” 来进行创作创编, 所以抓住各民族民间舞蹈的独特性, 是民族民间舞蹈创作的本质。
我们可以发现,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具有风格性与独特性, 地域的不同导致风格的不同。 舞蹈编导对其进行学习与体验后进行创作与加工, 抓住民族文化的特性, 充分地展现当地的民俗文化、 生活习性, 又将当地舞蹈的风格特点、 动律特点、 性格特点融入在作品之中。 编导为了保证风格准确、 主题贴切, 往往会选择亲身体验, 扎根于当地,了解当地文化, 体验当地风俗, 观察当地人们的习惯, 学习当地民族的原生态动作, 为的是在创作剧目时能够更准确地展现当地民族、 民俗文化, 以及当地人们的性格、 动作特点, 在这种“局限性” 下编出来的民族民间舞蹈作品具有笔者所说的“独特性”。
民族的艺术就是世界的艺术, 将中国民族民间舞推向世界, 需要我们抓住其独特, 突破其局限, 不断开拓创新,发展具有本民族特色、 有文化烙印的民族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