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其兵
(1沭阳县中医院南关院区<沭阳南关医院>影像科 江苏 沭阳 223600)
(2沭阳县中医院影像科 江苏 沭阳 223600)
宫颈癌是女性高发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在相关筛查发现[1],2014年—2020年年宫颈癌前病变检出率150.9/10万,宫颈癌检出率26.1/10万,“宫颈癌前病变+癌”检出率177.0/10万,早诊率89.9%。因此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以及临床诊断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宫颈癌早期诊断率明显提高。但现今宫颈癌日趋年轻化,其发病率明显提升,使宫颈癌早期精准诊断成为临床研究重点。近年来,宫颈癌MRI检查逐渐过渡至多模态定量精准功能成像技术,包括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动态增强(DCE-MR)扫描技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病变检出率[2-3]。本研究分析DWI、DCE-MR技术对宫颈癌患者的临床价值,报道如下。
选取沭阳南关医院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疑似宫颈癌患者80例,年龄35~72岁,平均(58.80±3.18)岁;患者因阴道不规则流血、阴道排液或(和)膀胱刺激征而就诊。纳入标准:①患者均为新发病例;②检查至手术时间不足1周;③临床资料完整;④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 临床检查质量差,有运动伪影者;②病灶过小,无法在图像上显示;③临床检查前有抗肿瘤病史;④依从性差者。
GE公司GE公司3.0T Discover 750型MR仪,体线圈,患者检查前,适当憋尿充盈膀胱,扫描范围为耻骨联合下缘的部位至髂前上棘部位。扫描序列:矢状面T2WI:扫描层厚为4.0 mm,层间距为1.0 mm,矩阵为320×256,回波时间在101.7 ms。矢状面DWI:扫描层厚为4.0 mm,层间距为1.0 mm,矩阵为128×128,回波时间在83.5 ms。冠状面T2WI:扫描层厚为4.0 mm,层间距为1.0 mm,矩阵为320×224,回波时间在60.2 ms;轴位DWI:扫描层厚为5.0 mm,层间距为1.0 mm,矩阵为128×128,回波时间在81.6 ms。多b值经单次激发平面回波(SS-EPI),TR为2 500 ms,TE为70.5 ms,b值分别为0、800、1 000、1 500 s/mm2。
DCE-MR扫描:先进行FA序列扫描作为蒙片,对比剂为钆喷酸葡铵(北京北陆药业,国药准字H10960045),剂量约为15 mL,经肘静脉团注,速率为2.5~3.0 mL/s,用LAVA序列进行连续性扫描10期,前4期为无间隔、连续扫描,最后6期每期扫描间隔30 s,扫描时间25 s。由两名经验丰富、资深的影像学医师双盲阅片,综合评价图像信息。DWI扫描后图像由后台自带工作站自动处理,生成DWI图像及表观扩散系数(ABC)。
DWI+DCE-MR联合诊断方法同上,最后对两者的结果综合分析,判定病变情况并记录。
所有患者在临床诊断后均进行手术处理,留取肿瘤标本,术中采用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确定手术方案。
①比较DWI、DCE-MR技术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患者诊断后的1周内进行手术病理检查,分析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② 比较DWI、DCE-MR技术对宫颈癌分期的诊断符合率,按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4]拟定的标准,分为Ⅰa期、Ⅰb期、Ⅱa期、Ⅱb期、Ⅲ期、Ⅵ期;③比较宫颈癌组与非宫颈癌组患者的ADC值及DCE-MR诊断参数:转运系数(Ktrans)、速率常数(Kep)、容积分数(Ve)。④典型图像分析。
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采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80例拟诊为宫颈癌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宫颈癌42 例,其中鳞癌25例,腺癌12例,腺鳞癌5例;38例为非宫颈癌者,其中20例患者为宫颈肌瘤,18例患者为宫颈纤维瘤。DWI+DCE-MR技术诊断宫颈癌的诊断效能均高于单一诊断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不同诊断技术对宫颈癌诊断分布情况 单位:例
表2 不同诊断技术对宫颈癌诊断效能比较[%(n/m)]
DWI+DCE-MR技术对宫颈癌分期的诊断符合率97.62%,明显高于DWI的71.43%、DCE-MR技术的73.81%,见表3~表5。
表3 分析DWI技术对宫颈癌分期的诊断符合 单位:例
表4 分析DCE-MR技术对宫颈癌分期的诊断符合单位:例
表5 分析DWI+DCE-MR技术对宫颈癌分期的诊断符合单位:例
宫颈癌组患者ADC值显著低于无宫颈癌组,Ktrans、Kep、Ve显著高于无宫颈癌组(P<0.01),见表6。
表6 比较宫颈癌组与非宫颈癌组患者的ADC值及DCE-MR诊断参数(± s)
表6 比较宫颈癌组与非宫颈癌组患者的ADC值及DCE-MR诊断参数(± s)
?
图1 病例DWI及DCE-MR图像
宫颈癌早期无特异性表现,随着疾病进展逐渐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排液等,其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对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MRI是一种较新的医学成像技术,具备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可多方位、多序列成像,能清晰、全面显示各组织结构以及周围组织、器官侵犯情况,但常规MRI平扫对早期宫颈癌的诊断价值及分期评判有所局限[5]。随着MRI诊断技术的发展,使多模态MRI逐渐用于临床。其中DCE-MR是在注射对比剂后,对病灶组织进行分期扫描,从而获得病变组织的形态学及生理学特征[6]。DWI技术是通过施加扩散梯度场,评价病灶组织的水分子扩散运动过程,进而为临床医师提供组织的对比度,用于评价组织性质。
本研究发现,DWI+DCE-MR技术诊断宫颈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一诊断技术(P<0.05)。且DWI+DCE-MR技术对宫颈癌分期的诊断符合率97.62%,明显高于DWI的71.43%、DCE-MR技术的73.81%。说明采用DWI+DCEMR技术可提高宫颈癌的早期诊断率,准确评价肿瘤分期,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其结果与王丰等学者研究相一致[7]。原因是DWI技术可反映人体组织内水分子微观运动过程,因宫颈癌肿瘤细胞繁殖并分布密集,细胞核大,胞浆少,此时会限制水分子运动,致DWI呈高信号,ADC图呈低信号[8]。DCE-MR可准确反映肿瘤细胞内血流情况、血管内对比剂廓清过程。但在宫颈癌早期,肿瘤细胞数量少,恶性程度低,单一检查均受限,此时在DWI成像的基础上联合DCE-MR扫描,可进一步获取宫颈癌早期强化成像,使肿瘤组织与阴道、子宫肌层等组织差异明显,进而能提高肿瘤检出率,增加肿瘤术前分期诊断准确性[9]。
肿瘤新生血管缺乏完整基底膜,内皮细胞间隙增加,裂隙性血管网缺乏舒张、收缩功能,从而导致肿瘤微血管通透性增加;新生血管数量多,微循环血容量增加,血流速度加快。因此DCE-MR诊断中的微循环灌注中,Ktrans反映了肿瘤区域内血流速度及血管通透性,Kep反映了组织内对比剂廓清速度,与血管通透性、血管密度有关;Ve则代表了肿瘤血管外细胞外间隙的容积;当肿瘤内血管数量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加,均会体现在相关参数变化。DWI技术测量的ADC值反映了肿瘤内水分子的扩散运动特性,其值大小与成像物质的分布有关[10]。本研究发现宫颈癌组患者ADC值低于无宫颈癌组,Ktrans、Kep、Ve高于无宫颈癌组(P<0.05)。说明了恶性病灶区域DWI、DCE-MR参数指标均发生改变,原因是肿瘤细胞增殖明显,细胞密度增加,细胞外间隙缩小,从而会限制水分子的扩散运动,导致ADC值降低。同时肿瘤恶性程度高,数量增殖巨大,新生血管数量多,使肿瘤组织灌注升高,血管通透增加,从而致Ktrans、Kep、Ve升高。因此根据DWI、DCE-MR参数变化,可准确鉴别病变良恶性及病理程度。
综上所述,DWI联合MR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宫颈癌的临床价值高,对宫颈癌临床分期的诊断符合率高,综合临床诊断多种参数,发挥各自优势,可提高肿瘤的确诊率。但本研究有一定局限,研究样本量少,仅对肿瘤性质进行判断,缺乏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研究,因此在以后研究中仍需要扩大样本量,丰富研究内容,从而在最大限度上明确DWI与MR动态增强扫描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