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夯多遍”法在上海临港堆山造景中的运用

2023-03-02 09:14崔梓萍
山西建筑 2023年5期
关键词:夯法临港安全系数

崔梓萍

(上海临港新城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上海 201306)

1 概述

堆山造景技术在国内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常利用建筑废料、工程废弃土方填筑地基,并在上面布景绿化,国内比较有名的项目有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堆高48 m)、天津南翠屏公园(50 m)、江苏无锡金匮公园(54 m)、上海辰山植物园(12 m)[1-4]等。

上海临港新片区现状地形平缓,规划有较多的新建大型绿地,城市开发过程中,随着地下空间、河道水系、公用管网等的建设,产生大量待消纳土方,通过在大型绿地里营造丰富多彩地形同时消纳土方,是符合绿色低碳的多赢途径。

由于回填土体量较大,大面积堆山会破坏原有基地的平衡状态,为了控制地基沉降和保证山体稳定性,应根据不同的地基形态特点选择压实工艺,常见的回填土压实工艺有碾压法和强夯法。碾压法分层填筑较薄、分层数量多、作用深度小,对土质要求也高,而强夯法一次可回填较厚土层,适用于堆山造景工程。强夯法是法国梅那技术公司首创的一种针对软弱地基的处理方法[5],传统的强夯法,夯击能超过3 000 kN·m,适用于碎石土、砂性土、湿陷性黄土和含水率不高的杂填土地基的加固,但是针对含水量高的土,特别是淤泥质黏土和饱和软黏土,过高能级的强夯会使超静孔隙水压力无法迅速消散,从而引起“橡皮土”,而且容易造成软黏土结构破坏[6],郑颖人提出使用低能级强夯法,先轻夯,后重夯,逐级加能的方法,使超静孔隙水压力2 d内消散,有效地避免了“橡皮土”现象的发生[7]。

上海临港新片区位于东南沿海,1/3的土地是围海造地而成,周围水系发达,地下水位高,堆山使用的周围工程弃土天然含水量也高,传统的强夯法极易对地基土造成破坏或者压实度不足,本次工艺选用平锤和小直径柱锤相结合的“轻夯多遍”法,一方面夯锤可以顺利起锤,同时也保证了夯实作用深度,满足设计要求。

2 轻夯多遍法运用工程实例

2.1 项目简介

项目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用地北至杞青路,南至花柏路,西至沪城环路,东至环湖西三路,根据“地形营造”规划,对楔形地块进行微地形堆筑和现有地形优化,建成公益性林地,同时对现有林地进行功能提升。本次施工共涉及6个地块,总面积657 509.11 m2,本文以五号地块为研究对象,面积106 053 m2,设计最高点8 m,边坡坡率最大为1∶5(见图1)。

2.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对拟建场地进行地勘探测,结果显示,在60.35 m深度范围内的地基土属第四纪全新世(Q4)及晚更新世(Q3)沉积层,主要由粉质黏土、淤泥质黏土和粉砂组成。拟建场地地层分布主要特点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在加固深度范围内,土质以黏质粉土和砂质粉土为主,天然含水率(质量分数)在30%左右,渗透性差,大面积的堆土会造成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因而在堆土前需要对原始地面进行夯实处理,增加下层的承载力。

表1 原场地地勘资料表

2.3 施工方案

2.3.1 夯击参数选择

1)地基处理:为了消除大面积堆载造成的地基不均匀沉降变形,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工后维护费用,需要对原始地基进行满夯一次(1次由5遍组成),采用直径2.5 m的平锤,锤重15 t,夯击能2 250 kN·m。

2)山体加固:将填土一次堆高至设计高程,使用直径为1.1 m的柱锤,锤重15 t,由于柱锤底面积比平锤小,单点夯击面积小,夯击强度较平锤大3倍~5倍,夯击能范围控制在1 000 kN·m~1 800 kN·m以内。

3)堆填土性质:堆填土主要来自于周围建筑场地的基坑开挖土和建筑垃圾,天然含水率在(质量分数)25%~30%之间,通过击实试验,得到填土的压实最大干密度为1.63 g/cm3,最佳含水率(质量分数)17.4%。

2.3.2 夯点布置要求

夯点布置为4 m×4 m正方形布置,夯点直径2.5 m(若采用同心夯击方法,中间柱形锤为直径1.1 m),间距为4 m,第1遍~第4遍夯点布置图如图2所示,夯点间错位夯实,通过4遍处理覆盖所有待夯面。

2.3.3 夯击能量调整

由于堆填土是附近工程弃土,土质松散,含水量高,使用小直径柱锤夯击时,很容易使锤陷入太深,造成起锤困难,所以要调整夯击能,先使用1 000 kN·m的能量轻夯一遍,使表层土体形成稍硬的承重层,再以200 kN·m的增量逐渐将夯击能量增至1 800 kN·m,在每级夯击能下夯击一遍,至最高能级1 800 kN·m下进行满夯收尾,这样在表层土体不破坏的情况下,可以作用到更深层的土体,起到更好的加固效果。

3 轻夯法施工过程控制与监测

3.1 压实效果检测

由于粉质黏土在轻夯加固后会有时间效应,标准贯入试验选择在夯击处理结束后的14 d进行,静载荷试验选择在夯击处理结束后的28 d进行。

在山体堆筑过程中,土体应达到密实度要求,若设计未规定,标准则应达到85%以上,由于此地区土层含水率较高,在施工前必须将施工场地范围内的积水排除干净。

取夯后原始地坪表面土层和堆高场地面层以下-0.5 m,-1 m,-1.5 m,-2 m的土层进行环刀实验,压实度值见表2。

表2 地表下1.5 m以内压实度检测数据

地基处理使用平锤夯击,夯击能为2 250 kN·m,压实度达到91%。

山体加固,使用夯击能1 000 kN·m~1 800 kN·m的柱锤,反复多次夯击,逐级加能,较小的夯击能可以将浅层的土先排水固结,表面逐渐形成“硬壳层”[8],并在后期可以承受较大的夯击能量,使能量向下传递。从环刀取样试验可以看到,面层以下1.5 m范围内含水率(质量分数)在18%左右,远低于原回填土30%左右的含水率,表层土体压实度在85%以上,说明在夯击过程中,水分逐渐排出,形成表面“硬壳层”,在后续增大夯击能以后,表层土体未液化也未破坏,“硬壳层”大约为1 m。

3.2 标准贯入试验

堆高至8 m后,在强夯前的原状土上选取1个点,在强夯后的场地上选取2个有代表性的点,进行标准贯入试验,试验击数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夯击前后标准贯入击数统计表

本工程山体加固地设计最高点为8 m,从标贯结果可以看出,在8 m以上范围内,强夯后土层的压实度比强夯前得到明显的提高,8 m以下为处理过后的原始地坪,压实度没有显著变化,说明在含水量较高的粉质黏土堆高场地,使用小能量的柱锤,可以满足现有堆高场地的强夯要求,其有效加固深度达到8 m以上。

在处理原始地坪时,使用直径为2.5 m的平锤,锤重15 t,落距15 m,根据Billam公式,取K=0.15时,z= 5.4 m。

堆高场地处理时,使用柱锤,锤重15 t,落距10 m~12 m,夯击能由小到大逐渐递增,1 000 kN·m有效加固深度为18 m,1 800 kN·m有效加固深度为22 m。

从计算结果可以看出,使用柱锤,由于底面积小,计算有效加固深度也比平锤深3倍~4倍,所以在本工程中,堆填土可以一次堆至设计标高,强夯后也可以保证堆填土的有效加固要求范围。

3.3 平板载荷试验(堆载法)

在试验区域上挖出1 m埋深的坑,在坑内放置承压板,载荷板尺寸为1 m2,利用混凝土试块提高支撑反力,逐级施加荷载,测定地基承载力,判断承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进一步评价轻夯多遍施工加固工艺的处理效果。总共选取3个点(S1,S2,S3)进行了试验,其中点S1试验结果如表4,图3所示。

表4 S1平板载荷试验沉降汇总表

3个点的平板载荷试验,得到的结果均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试验荷载,且桩顶沉降速率达到相对稳定标准,3个点的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50 kPa,极限承载力均达到300 kPa,故认为轻夯多遍处理后的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50 kPa,满足设计要求的不小于150 kPa。

3.4 边坡稳定性讨论

一般高堆土存在的不稳定是通过不均匀沉降、局部塌陷或整体滑坡体现,本文采用岩土工程常用计算软件GeoStudio来分析边坡稳性问题,推荐计算的方法为比较成熟的Morgenstern-Price极限平衡法,分别计算强夯过后的天然状态和持续降雨后的堆土,来对比安全系数的变化,根据DZ/T 0218—2006滑坡防治工程勘察规范,滑坡稳定性评价标准见表5。

表5 滑坡稳定评价标准

为了简便计算,本文计算稳定性系数时,持续降雨状态的堆土参数按照饱和状态下取值,模拟过程中岩土参数整理见表6。

表6 极限平衡计算模型岩土物理力学参数

从图4的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当前的高8 m、放坡率为1∶5的山体加固中,使用轻夯多遍法施工,天然状态下最低安全系数滑移面的安全系数为2.582,持续降雨状态下的安全系数为1.784,根据滑坡稳定性评价标准,属于稳定状态。

为了验证本方法在临港地区施工的适用范围,模拟了相同岩土参数条件下,堆山高度增加到20 m、坡率为1∶2.25的情况下的安全系数,从图5可以看出,在天然状况下,最低安全系数滑移面的安全系数降为1.209,但是在持续降雨状态下,安全系数已经降低至0.869,超过了安全范围。

实践中有期望能营造更高更稳定的人造山体,本次工程尝试采用小直径柱锤一次性堆高后多遍夯实的方法堆高了8 m,通过实践和模拟讨论了夯实效果和边坡稳定状况,对未来使用人工干预的方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快速堆高至50 m甚至更高的人造山体提供了借鉴依据。

根据前述,安全有效加固深度计算为20 m左右,因此在继续堆高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以15 m为一层,每层边坡率维持在1∶5以下,分层重复使用轻夯多遍法夯实,可避免边坡失稳的情况发生。对因场地限制下极限边坡率的讨论,也会在累积更多工程数据后予以探索。

4 结论

1)在临港地区,原状土含水率较高,在堆山之前需要对原地面进行加固,后续土一次性堆高后,采用小直径柱锤先轻后重,逐级加能,可以有效避免土体液化和破坏,表层压实度可以达到90%左右。

2)使用夯击能小于2 000 kN·m的柱锤,由于底面积较普通强夯的平锤小,夯击强度可以成倍的提升,有效加固深度可以达到20 m左右。

3)在城市景观林地营造过程中,经过轻夯多遍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150 kPa,多遍工艺可以有效消除工后沉降,在上层形成了固化硬壳层后,无需压路机压实处理,便可回填种植土进行景观营造。

4)使用“轻夯多遍”法处理临港地区高含水的软弱土层,边坡安全系数较高,且在持续降雨状态下,边坡也不会失稳,在使用柱锤轻夯多遍加固高填土时,一次性堆土高度不宜超过20 m,超过20 m需要分层夯实,并且保持每层边坡放坡率不大于1∶5,才能保证持续降雨状态下边坡的长久稳定。

猜你喜欢
夯法临港安全系数
碎石土库岸边坡稳定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市政道路软土路基强夯法施工技术研究
考虑材料性能分散性的航空发动机结构安全系数确定方法
展望临港新片区金融改革与创新
临港新片区开拓上海发展战略空间
强夯法在高速公路路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Self-improvement on Classroom Teaching
电梯悬挂钢丝绳安全系数方法的计算
重夯法施工技术处理公路湿陷性黄土应用探讨
接近物体感测库显著提升安全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