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提升高校英语教学的策略研究

2023-03-01 20:25赵玉阳
绥化学院学报 2023年9期
关键词:思政英语教学大学

赵玉阳

(大连财经学院 辽宁大连 116622)

随着各国交流的日益频繁,各国的文化也随之产生激烈的碰撞,我国高校大学生是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大的人群,一旦这些大学生在思想上出现动荡,势必会对国家文化的认可度降低,造成一系列影响大学生思想与政治见解上的滑坡。在高校外语教学中充分利用课程思政,潜移默化地坚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修养,能够在提高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增强其人文素养,满足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一、高校英语教学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与日俱增,需要大量的英语人才,对于新时代人才的定义也不同于以往,不仅需要有过硬的英语功底,还需要在思想和政治上增加对本民族的认同。在大学期间,大学英语依然是课时多、影响大、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英语作为国际交流的语言工具,具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要求大学生要有更高级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要通过各种渠道实现英语的交际作用。尤其是跨文化教育,通过对西方英语国家历史、文化、日常生活等进行教育,增强国内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扩大学生的国际视角。大学英语在拓展大学生认知、提高综合能力上,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各国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各国交流的主要语言工具,是我国除了母语之外最为重要的语言学科,是各级学生认识世界、了解国外文化的重要途径[1],学好外语对于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然而,长久以来英语教学过于偏重国外文化的教育,导致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认可度降低,在思想和政治上不成熟,要想彻底改变这种倾向,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思政课程教学,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思想政治教学,在学习中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正确看待中西方人文差异。大学英语教学适时施行“课程思政”,既不影响英语专业教学,还能够潜移默化地强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增加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从根本上满足国家对人才的硬性要求,让更多的优秀的英语人才实现自我价值,成为中国文化传播者。

二、高校英语“课程思政”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思政意识弱化。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以及不良网络信息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政意识普遍处于弱化趋势。当今时代是互联网时代,网络带给我们便利的同时,一些不良信息也贯穿其中,很多大学生接触网络的初衷是为了在学习、生活的同时进行休闲、娱乐,但网络中海量的信息很容易让大学生迷失自我,面对各种图文、影视、游戏等不免沉迷其中,诱使价值观的标准发生改变,模糊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界限。在互联网和自媒体的世界里,很多不良信息违背了道德和法律,在不法分子的故意传播下,很容易干涉大学生的思想,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消极影响,长期处于这样的影响下,对大学生三观的形成、专业课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

(二)教师缺乏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大学英语教师往往重视英语成绩,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则鲜有提及,究其原因,在于大学教师受到传统教学思维的影响,认为在时间有限的英语教学中,教会学生英语知识、英语应试能力、英语交流技巧,让更多的学生通过每学年的测试,顺利考过四六级、托福、雅思等就是教学的全部目标,至于思想政治教育则不属于自己的责任,没必要承担相应责任。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思政教育程度不高,与教师没能肩负起应有的责任有很大关系,薄弱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必然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

(三)英语教材中西方元素过多。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外语学科必然会涉及英美等国的历史、文化、生活等,这些内容主要集中在教材中,课堂上也会以影视、音乐、ppt等多种形式出现,四年的学习生涯,大学生很容易被这些西方文化和意识所感染,又因为教材中鲜少体现中国文化,导致很多大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缺乏认同感,大量西方元素的影响,很多大学生意识形态会更加偏向西方,导致道德理念和价值观等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偏离了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所以必须提高大学生对本民族的认同感,否则就会出现中国文化“失语”的现象[2],这不仅影响教学效果,也会因为思政理念的缺失,不利于中国文化在国际交流中平等、双向的传输。

三、高校英语教学引入课程思政的策略

(一)多途径提升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理念。时代的发展注定对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作为肩负国家建设的接班人,高校大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英语能力,还要在思想上有一定的敏感性,坚定爱国主义立场。高校英语教学只有融入思政理念,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传输思政理论,才能满足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3]。

首先,高校要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不断在宣传栏、官网、公众号等平台展开课程思政的宣传,多渠道地进行思政教育,让广大学子明确肩上的重任;其次,大学英语教师要重视教学活动与思政教育之间的联系,教学内容设置做好中西方文化的对比,适时融入爱国主义思政理念,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最后,课业的设置方面,大学英语教师要通过对外来文化的讲解,让学生主动接触与其相对应的本土文化,将我国的文明与西方文明进行客观比较,形成自己的认识标准,不断提高思想高度,使课程思政的作用不断升华。

(二)提升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水平和教育意识。大学英语教师要改变课程思政“事不关己”的错误认识,专业课成绩固然重要,但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思想道德教育的育人功能不能缺失,真实有效地在外语学习中实施课程思政教学[4]。

首先,高校组织专门的团队做好培训内容,加大对英语教师的思想道德教育力度,切实提高相关教师的思政水平。针对一些专业知识过硬的教师,更要鼓励他们研读思想政治理论,争做本专业与思政的带头人;其次,高校要鼓励大学英语教师仔细研读教材,做好融合中西方文化元素与课程思政的教案,在专业知识的讲解过程中,适时进行本土文化的渗透,加深对学生思想道德和专业知识的双向教育,在不耽误专业课的基础上适时加入课程思政的内容;除此之外,高校要组织专门的人员认真制定课程思政实施效果的奖励机制,对于在教学上课程思政教育效果突出的教师要给予奖励,并将其相关经验在高校教师中推广,将相关考核结果纳入到职称、晋级、薪资等评定中,鞭策更多的高校英语教师深入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研究中,提高教育队伍的课程思政质量。

(三)优化大学英语教材,增加思政教学内容。教材的编写直接影响到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成败,是成功开展英语教学活动的基础与保障,相关教育部门要重新审视当前大学英语教材,削减英语教材中过于美化西方的内容,适当加入中国元素,消解西方元素对大学生思想的冲击,让大学生对外来文化产生清晰的认知。

首先,大学英语不可避免涉及国外历史、文化,教师的讲解不要刻意美化外国的文化,要以客观的态度为学生点评、讲解中西方文化差异,让学生们透过外国文化去反思本国文明,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产生共鸣,从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高度认同,让学生们的道德标准和思想内涵得到显著提升。其次,教材中要增设专门的篇幅作为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将大学英语教材打造为集专业教学、思想教育于一体的教学范本,以西方文化导引出对中国文化的讲解。比如词汇进行分析,可以引用课程思政加以解释,以一个简单的单词people为例,教师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以人为本”这一理念融入其中,将课程思政具体化,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

(四)采用新型教学模式,融入情景教学。大学英语要想摆脱母语的影响,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情景提高教学效率。纵观大学教育的实际,将思想政治教育与英语教育真正融合在一起才是践行课程思政的最佳途径[5]。

首先,相关教师要接受新型教学模式,以灵活、创新的教学方式展开课程思政教学,加快思想政治教育与英语教学的融合,确保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实现课程思政。比如涉及英美政治、经济体制的英语知识,教师讲解时可以将我国的相关体制作为参照,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加深学生对于所学内容的记忆程度,在拓宽英语知识范围的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对本国相关体制产生一探究竟的想法,实现大学英语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其次,大学英语教师要重视情景教学模式,将其引入略显枯燥的英语课堂中,激发大学生对于高校英语的学习兴趣,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认真学习,高效地积累英语知识。另外,随着教学设备的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高科技设备进入到大学英语课堂中,课程思政也要与时俱进,通过多媒体教学不断创新,让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情景教学的魅力,教师的教学变得更加轻松。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对于英语人才的培养也提出新的要求,既要有过硬的专业能力,还要有积极向上的思想认知。高校英语教学融入课程思政是培养新型人才的明智之举。高校英语教学推行“课程思政”教学模式需要从实际出发,提升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辩证看待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能力;提升高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水平和教育意识,切实实施课程思政教学;优化大学英语教材,增加思政教学内容,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采用新型教学模式,融入情景教学,完成高校英语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工作,将高校英语教学工作全面引入科学化、体系化的教学模式,让更多的大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成为新时代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猜你喜欢
思政英语教学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