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 钰,丁恒星
(1.徐州医科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徐州 221004; 2.中国矿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明确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1]。这标示了中国共产党坚定文化自信、实现文化自强、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以淮海战役革命文化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是支撑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动力之源。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出发,科学解读淮海战役红色文化的传播价值,深刻解析淮海战役红色文化的传播逻辑,系统探讨淮海战役红色文化的传播路径,铸就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使命担当。
淮海战役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在淮海战役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由思想、观念、行为、精神构成的特定的文化形态,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传统和作风、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质。淮海战役红色文化代表一种先进文化,既包括非物质文化形态,如革命文献、文艺作品、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也包括物质文化形态,如革命遗物、革命根据地、纪念场所和领袖人物的故居等。作为一种理论意识形态,它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
习近平强调:“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2]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中国共产党的红色基因库。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是为纪念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而建立的革命英烈丰碑,这座丰碑记录着人民解放军以60万兵力战胜80万兵力的国民党,创造了“以少胜多”的战争神话。习近平总书记在徐州瞻仰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时,嘱托当地相关部门和领导干部要“把纪念塔和纪念馆建设好、管理好,用好这里的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淮海战役精神发扬光大”[3]。淮塔管理局牢记总书记的嘱托,采取现场教学、体验教学、参观讲解等多单元分类组合的形式,形成了灵活的“菜单”式党日活动方案:广大党员走到纪念塔前,重温入党誓词;走向总前委群雕,倾听将帅家风;走在支前小道,体验推小车感受;走进粟裕纪念广场,感受现场学习。广大党员正是在走进中参观、在参观中学习、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升华。“开展党日活动进淮塔”活动正是在传承淮塔丰富的红色基因、探索淮塔特色的红色教育之中,震撼党员情感、触及党员灵魂、引发党员深思,达到提升党员精神境界的实效。
2017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时指出:“我们缅怀革命先烈,为的是继承他们的遗志,发扬他们的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他们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上不懈奋斗、永远奋斗。”[4]伟大精神具有无穷力量。淮海战役打响了决定全国解放的关键一役。淮海战役之所以大获全胜,不仅源于中国共产党高超卓越的决策指挥,标刻着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而且源于淮海战役孕育了“听党指挥、依靠人民、团结协同、决战决胜”的伟大的战役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克敌制胜的重要武器。开展形式多样的淮海战役精神进党课活动,成为加强广大党员干部的精神之需。为此,从内容设计方面,着眼于从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淮海战役的革命英雄主义、淮海战役的优良作风和共产党人坚持“一切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使命等四个主题设计微党课。这种微党课有效地实现了淮海战役历史、淮海革命精神、淮海革命文物和淮海战役现实的有机融合,达到触动党员干部心灵、引发其现实思考的效果。从形式设计方面,着眼于使形式新颖的情景党课和新媒体技术的空中课堂完美统一,这有利于打破人们收视的局限,满足人们用电视、手机等设备随时收看的需要。从方法设计方面,着眼于配合党性教育系列读本,丰富党员干部的学习资料。
为厚植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淮塔管理局以讲好红色故事为契机,开展“红色故事进校园”活动。针对不同学生群体,分层设计红色故事内容;针对不同学生诉求,分类设计红色故事形式;针对不同故事素材,提炼不同的精神力量,真正做到了面向不同青少年群体进行红色故事创作的理念。例如,面对大学生,讲解员要着力讲述有关培养勇担民族复兴大任精神的红色故事;面对中学生,讲解员要着力讲述有关传承革命传统意识的红色故事;面对小学生,讲解员要着力讲述有关培养爱党爱国情怀的红色故事。讲解员主动走进校园、走近学生,或是承担辅导与培训小小讲解员的任务;或是负责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故事编排红色舞台剧,指导大中小学生一起展演;或是向学生推荐红色文化教育阅读书目,如《行走中的红色课堂——淮海战役之旅》等教育读本。2023年10月13日,“红色故事进校园”首次尝试以“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淮海战役支前文物展”的形式走进了复旦大学,展览迎来了60多个团队、超万人的参观学习。此次活动旨在帮助青年学子在更加直观、易懂、感兴趣的前提下,引发他们对淮海战役红色故事和伟大革命精神的思考和感悟,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艰苦卓绝革命斗争的历程,表达出对淮海战役历史的崇敬和对人民的热爱之情,从而迸发出为祖国、为人民而奋斗的热血与激情。
“无论何种文化事物,均由意识与物质两种因素构成,缺少其中的任何一种,都形不成文化事物。”[5]从本质上来讲,淮海战役红色文化是对人们进行价值规范教育的一种隐性知识,是一种理论意识文化,这种文化具有改造人们的主观世界、促进人们精神成长的特殊作用。淮海战役红色文化成功地实现了红色文化资源、伟大革命精神、红色战斗故事三者之间的有机融合,我们从红色资源中提炼出淮海战役的精神力量,与时俱进地传承淮海战役精神的时代价值;我们从红色资源中体悟到广大人民的力量,矢志不渝地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使命;我们从红色资源中汲取奋进力量,凝心聚力地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踔厉奋发。淮海战役红色文化,生成出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和对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任。从这个层面上讲,传播淮海战役红色文化契合了人们内生式的精神发展需要。新时代新征程,淮海战役红色文化是夯实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基础,更是我们铸就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源泉。为此,我们应以传播淮海战役红色文化为契机,传播好中国声音、讲述好中国故事、表达好中国立场、彰显好中国精神,助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传播淮海战役红色文化要遵循人们对文化认知、情感认同、信仰笃定和实践笃行的心理结构规律,体现出“知识的整体性、信仰的共识性、情感的连续性、运行的协同性”的逻辑特征,形成“从知到行,从行到知”的动态循环的联动结构,实现“知”与“行”在传播过程中的互动式发展。当然,在传播过程之中,四个核心要素发挥着不同的角色作用:文化认知是传播起点,情感认同是传播基础,信仰笃定是传播关键,实践笃行是传播目的,是一个认知共识、情感共鸣、信仰共振、实践共行的逻辑过程。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6]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处处体现了文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直接或间接的推动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红色文化的滋养。淮海战役红色文化的传播发展是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动力之源,也是夯实社会主义文化自信自强之“基”。淮海战役是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伟大的爱国主义战略决战,中国人民解放军用“小米加步枪”的落后装备打败了使用美式飞机大炮的精锐部队,书写了以60万人战胜80万人的战争神话,成就了一座人民战争的不朽丰碑。那么,60万人战胜80万人靠的是什么?靠的是解放区的老百姓,这胜利是解放区的老百姓用肩膀扛、用担子挑、用小车推出来的。解放区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组织领导下积极支援前线,累计出动民工543万人,大小车88.1万辆,筹集粮食9.6亿斤(1)相关数据和资料由淮海战役纪念馆提供。,其规模之大、任务之重、投入人力物力之多,为古今中外战争史所罕见,为淮海战役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今,一辆简陋的小推车、一件支前模范穿过的“百衲衣”等作为支前文物的重要见证,陈列在淮海战役纪念馆,成为国家的一级文物。以物为史,这些文物见证了人民群众支援淮海战役的辉煌历史和文化记忆。
毛泽东指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7]情感源自人们与生俱来的一种需求、一种能力、一种认知方式和一种非理性要素。对淮海战役红色文化传播的基础源自情感认同,这种认同感满足了人们对情感意义的追求。解放区的老百姓坚定地站在共产党一边,跟着中国共产党走。据华野司令部电台台长季凌回忆,“支前民工推着小车,带着一张狗皮、一捆煎饼、一个葫芦瓢,就跟着部队服务了几个月时间”(2)相关数据和资料由淮海战役纪念馆提供。。在支前过程中,涌现出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和先进事迹:“一等支前模范”河南夏邑县支前民工王登祥,雪地运粮往返300余公里,冻坏双脚,膝盖以下被截肢;江苏涟水县支前模范左云渠随军挑运炮弹100多天,衣服补了又补,一直穿在身上,这件衣服被队友成为“百衲衣”;“人民的母亲”山东日照县范大娘送子参军,儿子牺牲后,她强忍悲痛,积极为解放军加工军粮、赶做军鞋;淮海战役中江苏宿迁的共产党员、运输团的中队长高全忠,率领400余名民工用350辆小车送军粮,遭敌机袭击身负重伤昏迷,醒过来后又继续保护军粮,最终因流血过多光荣牺牲。2023年10月13日,淮海战役纪念馆走进复旦大学,举办“淮海战役支前文物展”。来自复旦大学历史系的大一新生顾骄阳参加了志愿讲解工作,她说起让自己十分感动的朱永兰的事情:“她只有18岁,我今年也是18岁。她是自己一个人推着350斤的小推车支援前线送粮食,看到这些实物就觉得心里很感动。”复旦大学博物馆副馆长麻赛萍说:“这次展览,于博物馆而言,是为广大观众的文化生活和大思政建设注入了更多能量;于我而言,则成了一次内心的洗涤。”(3)同①。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时指出:“淮海战役就是小推车推出来的胜利,我们要好好回报人民,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8]来自鲁、苏、豫、皖、冀五省共543万民工和民兵倾力支前,展示出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伟大力量。令人感动的是,百万民工日夜奋战在千里支前运输线上,他(她)们推着小车,赶着骡马,将解放军急需的粮食、弹药、衣物等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他(她)们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日夜救助转运伤员。据不完全统计,随军民工22万人,二线运转民工130万人,后方临时民工391万人,共计543万人;大小车88.1万副,挑子30.5万副,船只8 539只,担架20.6万副,牲畜76.7万头,挑子30.5万副,汽车257辆;共运输粮食9.6亿斤,运输弹药1 460万斤[9]。1951年2月,陈毅会见苏联驻华大使时曾说:“淮海战役的支前民工达500万,遍地是运粮食、运弹药、抬伤员的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用小车、用扁担保证了部队作战。这是我们真正的作战优势。”[10]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立足当下,淮海战役红色文化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立场成为理解淮海战役故事、筑牢人们信仰之基的动能所在。
习近平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11]13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到中国共产党的多种优秀精神品质,如建党精神、斗争精神、钉子精神、奋斗精神、创造精神等。那么,淮海战役的革命精神是什么?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书写了“依靠人民、决战决胜”的战争传奇,体现了人民用小推车推出大胜利的“听党指挥、团结协同”的“小推车”精神。2017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缅怀革命先烈,为的是继承他们的遗志,发扬他们的精神。”[5]小推车推出了坚不可破的革命理想,展现出数百万支前民工听党话跟党走、追求革命理想的缩影;小推车推出了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谱写了一曲一往无前、无私奉献的动人凯歌;小推车推出了万众一心的磅礴力量,创造了战勤工作中以分散、落后的农村经济支援大规模战略决战的奇迹。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在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开辟的道路上不懈奋斗、永远奋斗。为此,在实践中践行“小推车”精神,我们要坚定信念跟党走,始终践行党的初心使命,始终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走群众路线,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新时代新征程,为更好地实现淮海战役红色文化的传播使命,亟需认知、情感、信仰、实践等传播要素协同发力,以系统思维探索认知之向的高度、情感之源的温度、信仰之基的深度、实践之径的广度,从而提升人们认知的深刻性、情感的互动性、信仰的笃定性、实践的自觉性。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12]118-119历史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承。淮海战役传播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以解放全中国、结束中国百年屈辱历史为己任进行艰苦卓绝斗争的声音。淮海战役故事启迪人们对传承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淮海战役精神进行深度思考。一方面,我们要激发淮海战役红色文化的遗存活力,编印淮海战役相关的书刊教材,进一步推进淮海战役图书资料、文物及遗迹的保护工作。同时,深入开展淮海战役精神的研究工作,形成淮海战役历史学术研究网,加大传播淮海战役红色文化的力度。以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为契机,目前已核查并整理7 787件文物、1 062幅书画作品、6 101张照片及1 311份史料[13],建立了淮海战役文物藏品数据库,编辑了《淮海战役革命精神》等系列教材。另一方面,我们要做好寻根、聚魂、育人的大文章。如依托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高校雄厚的科研力量,成立淮海战役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同时,找准红色文化与淮海战役的结合点,实施淮海战役红色文化溯源工程,建立淮海战役暨区域红色文化研究会,组织开展学术研讨和参观考察活动,持续推进淮海战役精神进学校、进社区、进党课。
立足现实,我们可尝试在还原历史事件与创新视听效果之间有效勾连,在历史真实性与艺术真实性之间寻找叙事逻辑的平衡点。传播淮海战役红色文化可通过多重视角、虚实交叉的方式,把爱国主义内容融入到参观对象的情感之中。一是真实还原历史场景,增强淮海战役故事的历史质感。我们需要做大量战役功课,小到部分参加战役的战士名字、衣服样式,大到整个宏大战争的主要场景、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的兵力与装备等。这些服装与道具并不能真正承载淮海战役故事的叙事功能,但却能让参观对象感受到战役的大致历史概貌。二是纳入理想的浪漫主义色彩,用现实关照历史,增强淮海战役故事的“歌性意境”。1948年11月初,华东野战军文工团的文艺工作者随野战部队一起开赴淮海前线,创作了《乘胜追击》《捷报,捷报,歼灭了黄百韬》《歌颂淮海胜利》等40余首充满激情的战斗歌曲,组成了唱响全中国的《淮海战役组歌》,这些歌曲表达了人们追求战争胜利的浪漫色彩。为此,我们可以通过现场演唱和影像配乐方式融入到讲解故事之中,提升淮海战役的画面感,做到影像构成和美学表达的“虚”“实”统一。
在参观淮海战役纪念馆时,如果讲解员只单纯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很难实现“入脑入心”的传播效果,所以,讲解员从情感和情境的角度与参观对象建立情感互动链接、强化淮海战役作为精神符号的现实意义就尤为必要了。一方面,讲解员和参观对象互为主体性,做到参与听讲过程中的高度默契和关注同步。另一方面,讲解员和参观对象建立情感连带,学会善于运用情绪感染力。如在讲解过程中,讲解员可尝试从专注于战役本身故事的讲解上升到对战役精神、红色文化的内涵阐释,辅之以自己情感理解和观点表达,从而获取参观对象对其身份的认同。实现互为主体性和建立情感连带相互促进,将会大大增进双方的情感共振和关系增益,有利于提高讲解员对淮海战役故事内容的有效输出,实现对不同价值观念、不同文化属性及立场观点的有效整合。事实上,讲解员以自己身份影响信息和观点流动来塑造人们的认知,参观对象通常多处于被教育、被宣传、被传播的地位,很难实现真正的参与感。作为参观对象的我们非常需要拥有话语表达权,有着平等交流的渴望。
基于此,讲解员应意识到与参观对象进行交流的必要性,积极探索有温度的情感互动。从打破原来固有的语言逻辑思维出发,不应用理性的、客观的事实强硬裹挟参观对象,而是应积极帮助参观对象实现从“被动”到“主动”的身份跃迁,让参观对象成为讲述淮海战役故事的主人,成为传播淮海战役革命精神的主人。例如,讲解员应做到“人以群分”,充分了解每位参观者的个人偏好,洞察不同的情感需求,科学设计淮海战役的内容结构。同时,以“淮海战役红粉”一词来称呼参观对象,将讲述权以“众包化”方式下放给参观对象,推动话语权的回归。讲解员的角色则在于维护现场秩序和构建淮海战役红色文化情感,以一种交互代入感的方式维系同“淮海战役红粉”之间的情感,达成作为参观对象实现主体参与平等交流后的情感满足。与此同时,技术的效果正逐渐地改变人们感官作用的理解形式,讲解员与参观对象之间建立情感需求情景场尤为重要。讲解员应以参观对象的情感需要为考虑目标,实现情感需要与认知本身的有机结合,构建一种带给参观对象“精神性”满足的符号来打动他们。这需要讲解员通过提高淮海战役故事内容的丰富度,用表征丰富的情感符号对参观对象进行干预,引导参观对象沉浸到传播淮海战役故事的场景之中,让参观对象在“沉浸式观赏与注视”之中,完全浸入到预设好的故事情景,从而产生出强烈的观赏黏性和内容认可度。如讲解员可以通过三维空间的虚拟情景,不必用语言或文字对战役场面进行“脑补”,而是精心设计战役“看点”,选取最具震撼力的方式让参观对象以第一视角亲历淮海战役现场,以感染式的传播技术效果最大程度调动参观对象的感官。
在倾听淮海战役纪念馆的讲解过程中,我们开始思考淮海战役红色文化传播的意义,“意义是从符合自身的相互关联中发展来”[14]166,这就需要构建讲解员与参观对象“共同在场”的传播场域,开展良性互动对话。一方面,讲解员坚定淮海战役精神信仰的同时,需要考虑构建参观对象个人的价值语境,激发参观对象自我意识的觉醒,主动接受淮海红色文化的价值。为实现讲解员的话语语境从工具理性转向价值理性,渗透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讲解员应在以贴近参观对象、贴近现实生活话语氛围之中,实现淮海战役精神从“政治挂帅”转向实现唤醒参观对象的精神坚守。另一方面,讲解员坚定淮海战役精神信仰的同时,需要与参观对象在语言交流中实现互渗,最终达到升华价值共识的目的。同时,寻找红色文化话语与时代话语之间的契合点,协调“讲解员—参观者”话语比重的标准,创新红色文化话语与时代话语之间的有效转换机制,帮助参观者实现“话语交往—异质冲突—异质融合—同质和谐”的交融互渗,从而提升淮海战役精神的渗透力。
在多元化、现代化、信息化的今天,提升淮海战役精神的吸引力尤为重要。讲解员从多学科、多层面出发,学会将不同话语转换成红色文化话语,这需要讲解员借助文化话语这个中央处理器,实现不同话语形态之间的转化。这种转化开拓了淮海战役现场教学的话语空间,推动了逻辑严谨、层次清晰、形态生动、方式恰当的新型话语生成,精准做到随时切换。如讲解员在讲述淮海战役故事时,要把现实的社会生活转变为淮海战役的话语叙事,再把淮海战役的话语叙事引向社会生活,借助淮海战役纪念馆的教学场域将社会生活场域与参观对象的精神世界场域进行融通。这也需要讲解员借助文化话语这个中央处理器,实现不同话语场域之间的统一。淮海战役现场教学在话语空间上连接着参观对象个体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讲解员不仅要关注当下社会现实,而且也要关注参观对象的精神世界,实现社会生活场域与精神世界场域之间的统一。如讲解员宣讲淮海战役精神“敢打必胜、科学决策、勇于担当、团结协作、依靠群众”[15]时,应重点关注参观对象精神世界的成长,推动淮海战役故事从宏大外部世界向参观对象内部精神世界敞开。
5G技术的使用,推动了“泛终端”传播模式从线下到线上的空间转换,驱动互联网实现场景从虚拟到现实的自由切换,带给人们更好的体验。体验是人们以个人化的方式来认知世界和认知自我,它不是总要遵循理性客观的事实,而是更多依赖于个人沉浸感、情感、信念感等非理性因素,并且延展到人们日常生活实践中[16]。体验的一个最重要标志在于唤起参观对象主体意识的觉醒,更好地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我们以数字技术为支撑,依托大数据的分析预测能力对参观对象的多种需求进行前瞻性预测,对参观对象“关心什么、关注什么、关爱什么”进行数字化提取,科学把握参观对象的关注点,研判他们对待淮海战役红色文化资源的价值诉求。另一方面,我们以数字技术为支撑,实现淮海战役红色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在数字技术提供的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背景之下,运用多元AR和VR技术,紧扣中国式现代化对文化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实现技术赋权的聚合效应,建立红色文化资源基地网络平台和数据库。同时,以深入研究大数据特征和淮海战役红色文化传承特点为契机,虚拟淮海战役实景游览。通过加强淮海战役红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增加数字化远程教育技术、互动数字模型留言、萃取红色文化基因的方式,实现从教材战役故事向数字化战役内容的转化。
红色文化传播可以促进参观对象精神世界成长,引导参观对象精准找到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实现从“信仰共振”到“实践自觉”的角色转化。我们要“利用好红色资源、把发扬好红色传统、传承好红色基因”[17],挖掘淮海战役典型的文化符号,推动文化情感的精神层面与旅游实践体验协同发展,满足人们对红色文化需求与精神力量统一发展,延长淮海战役精神“活化传承”的文化产业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