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庆华,王雅兰
(湖南农业大学 教育学院,湖南 长沙 412100)
建国以来,劳动教育一直是我国不同时期开展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劳动教育政策是影响劳动教育能否顺利开展的主导因素,其受不同时期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变迁样态。研究劳动教育政策不仅有利于引领和规范劳动教育的发展,而且也顺应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本研究以政策文本为切入点,结合重要教育会议及重要领导人的讲话精神,以建国以来的劳动教育政策为研究对象,揭示我国劳动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今后劳动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参考。
新中国成立伊始,我国处于“内忧外患”的局面且物质严重匮乏。加快生产建设、推动恢复国民经济的步伐,成为这一阶段最迫切的任务。但同时,我国“以俄为师”的策略使教育事业初见成效,一时间毕业生激增。然而人们饱受传统“学而优则仕”观念的影响,掀起轻视“体力劳动”的不良之风。因而,纠正“轻视体力劳动”思想、解决毕业生过剩问题,并鼓励其投身生产劳动,成为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初衷。这一阶段的劳动教育侧重“体能教育”,旨在号召更多毕业生全身心加入生产劳动大军。
1.1.1 教育目的: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恢复国民经济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北京顺利召开了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议,奠定该阶段我国劳动教育服务于生产建设,为工农开门的总基调[1]。针对当时部分毕业生只想升学不想参加劳动引发的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1954年,共青团中央颁布了《关于组织不能升学的高小和初中毕业生参加或准备参加劳动生产的指示》,这是国家首个关于劳动教育政策的正式文件,开创了国家鼓励符合条件的毕业生跻身劳动生产大军,服务国家生产建设需要的先河[2]。此后,国家相继出台《关于全国中学教育会议给政务院的报告》《关于高小和初中毕业生从事劳动生产的宣传提纲》等文件,意在加强群众对体力劳动的重视程度,从而解决劳动与教育相脱离的问题,强调学生参与劳动生产对国家发展的重大意义,从而推动毕业生顺利就业。由此,不难发现,此阶段劳动教育政策孕育的初衷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以助力恢复国民经济。
1.1.2 实践路径:开展生产技术教育,初显劳动教育课程雏形
为了让毕业生更好地积累并掌握与生产实际相关的知识,促使其进一步投入生产。①在小学阶段:在课内开展以图画、美工等手工劳动为主的生产技术教育[3],课外开展以栽培等农业生产劳作为主的活动,并针对课内外活动制定详细的课时计划;另外增设农业常识课和农业基础课[2],以促进毕业生顺利就业。②在中学阶段:倡导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有意义的体力活动。同时,在教学计划中新增工农业基础知识课和实习课,并规定中学各阶段生产技术教育的课时和生产实习的种类及实习时长[2]。尽管中小学各年级劳动教育的具体实施内容、课时和方式略有不同,但是将工农业生产知识融入劳动教育中,以达到促进毕业生更好就业的初衷始终不变。至此,各学校大力开展生产技术教育,我国劳动教育课程初显雏形。然而,伴随1958年国家教育经费的减少等原因[2],勤工俭学成为践行劳动教育的新途径。1963年6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的《坚持不懈地好好组织学生参加生产劳动》[4],至此,我国劳动教育政策处于停滞状态。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我国教育工作逐渐回归正轨。同年,教育部正式提出在全日制中学[5]和小学开设劳动课[5],劳动课从此被正式纳入到我国标准课程体系中,与其他学科课程拥有同等地位,劳动教育政策开启了新篇章。伴随着技术革命的兴起和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对投身现代化建设的劳动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阶段更加注重“技术教育”,侧重于加强劳动者专业技能的培养以服务我国现代化建设。
1.2.1 教育目的:提高劳动者技能,推进现代化建设
随着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教育对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确定了该阶段劳动教育致力于提高劳动者技能,推动现代化建设的目的。一方面,我国非常重视对高校人才专业技能的培养。1980年5月,《关于部属高等学校生产实习问题的通知》提出,学生在劳动生产与实践过程中需掌握相关技术内容[5]。1987年7月,《高等学校毕业生见习暂行办法》强调,高等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多种与专业相关的实习活动,以提高专业技能的学习意识和实践能力[5]。另一方面,我国将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高度结合并置于重要战略地位,明确指出其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三大明确提出要“把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进一步彰显科技与教育相融合对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意义[6]。1993 年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是提高新时代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着重职业选择和职业分工的劳动教育,以适应新时代变革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7]。1998年发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更是强调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引领未来全球新风尚,为新世纪劳动教育既定的发展方向拓宽了道路[8]。由此不难看出,这一阶段劳动教育目的是致力于提高劳动者技能水平,使劳动者更好地成为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力量。
1.2.2 实践路径:开设劳动技术教育课,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首先,应突出强调培养学生技术能力在劳动技术教育课程中的重要性。在基础教育阶段,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应侧重学生基本技能与涵养的提高[9];在高等教育阶段,应通过强化专业实习训练以实现学生专业技术与素养的提升。其次,应将技术教育融入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并明确将劳动技术教育课程作为学校的必修课程[5]。教育部于1986年正式制定了较为详细的中学劳技课程教学大纲,从此劳动教育课程的主要目标、教学要求、实施方式等有了更明确的规范,使得教学内容有据可依、教学实施更加有的放矢[3]。最后,1991年出台的《普通中小学校督导评估工作指导纲要》,强化和规范了劳动技术教育的课程实施准则,保证了劳动教育课程的顺利开展。至此,我国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逐步建立,劳动政策的内容实施有了明晰的发展方向[7]。
进入21世纪,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改变,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养人才是时代赋予劳动教育的新命题。只有解放人的能力,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能推动劳动教育政策走向历史新高度,进一步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1.3.1 教育目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助力实现“中国梦”
1999年,随着《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颁布,劳动技术教育与其他“四育”共同致力于促进个体的素养发展,成为这一时期劳动教育政策的新起点[10]。至此,我国点亮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的信号灯,劳动教育的落脚点也逐渐回归到提高人的“素养”上来。2001年5月,国家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更是激起全国各地基础教育改革的新浪潮,愈发侧重于学生的劳动感受、体验、技能等多方面的综合素养的提升[10]。自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其一,以法律为手段使劳动与教育发展相结合,为劳动教育政策的有效实施保驾护航。如201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在第一章第五条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11]。其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重要会议上发表与劳动教育相关的讲话,对引领新时代劳动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如2013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中给予劳模精神充分肯定[12];2015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中再次强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并将“劳动精神”与“劳模精神”并提[13];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把劳动教育上升到全面育人的重要层面,确立了“五育并举”育人格局[14];2020年11月24日,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劳模精神、劳动精神与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15]。其三,我国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有关劳动教育专项政策的文件,如《教育部 共青团中央 全国少工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华全国总工会办公厅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深入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的通知》等。总体来说,在此阶段我国对于劳动教育政策的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不仅确定了“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各阶段劳动教育政策的制定也趋向专门化和规范化,劳动教育政策也开始注重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以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3.2 实践路径:开设综合实践课,发挥劳动课程特色
这一阶段劳动教育课程的开展方式愈加丰富且更具创新特色。一方面,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共同组成综合实践活动课,被列为基础教育必修课,作为学校劳动教育的课程载体[11]。另一方面,2003年发布的《关于加强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场所建设的意见》,使农村学校劳动实践基地成为了学校开设劳动教育实践的新平台,蕴含了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也为后期劳动实践基地的开设创造了条件[16]。2014年颁布的《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到,建立学生素质档案,规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使得劳动教育不仅成为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还在一定程度上关乎学生的升学[17]。2020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更是将劳动教育作为完善教育评价的工具[18]。不难看出,这一时期的劳动教育政策侧重点在于开设综合实践课。让学生参加多样化的实践活动,不仅能培养其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念,使其从中获得劳动参与感,还能培养学生的分工意识和实践能力。至此,我国劳动教育课程体系逐渐完善,开始独具创新特色。
研究发现,新中国劳动教育政策是伴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总需求而应运而生的,且具有明显的外生性。首先,建国初期,中小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劳动教育政策产生的直接原因:该时期劳动教育以注重个体体能教育和恢复国民经济为主。其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起,社会迫切需要能够推动现代化建设的技术型人才。此时劳动教育的重心开始从体能教育转向技术教育。最后,进入21世纪,知识经济开始兴起。提高学生素养,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成为当代劳动教育的首要目标。至此,劳动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总的来说,劳动教育政策的侧重点经历了从体能教育-技术教育-素养教育的转变,实际上也是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的巨大转变。因此,劳动教育政策的转变主要受外在驱动力影响且不断向前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生产力相对落后。劳动教育政策还处于萌芽阶段,因此劳动教育的内容必须与生产方式相适应。当时,国家大力发展生产建设,劳动教育的内容侧重于传授与工农业生产需要相关的实践知识。通过开设手工劳动课、农业常识基础课、生产实习等以帮助毕业生积累生产实际经验,促进其顺利就业。此时劳动教育政策的实践形式比较单一,劳动教育课程初具雏形。改革开放以来,信息技术革命开始兴起,我国生产力有所提高,劳动教育政策进入飞跃式发展阶段。为了满足新时代对技能人才的培养要求,国家开设了劳动技术教育课,颁布了独立教学大纲,并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机制,更加注重教育与技术的融合,劳动技术课从此成为基础教育的必修课。至此,我国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已初步建立。进入21世纪,面对知识革命与全球化浪潮的兴起,我国劳动教育政策进行再一次变革,进入到质的改变阶段。此阶段,国家取消了劳动技术教育课程的独立地位,设置了综合实践课程。课程形式愈加丰富,包括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等。内容也不再局限于对技能的掌握,更多强调对人的全方面素养的培养,回归人自身的价值,鼓励追求个人幸福,创新了劳动教育课程特色。因此,建国至今,劳动教育政策的内容始终紧跟我国生产力发展的脚步,且不时进行调整与完善,从单一的生产技能培养上升到对人综合素养的培养。
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制定、实施及评估多以政府为主导,自上而下地推进实施。首先,国家根据不同时期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的总需求,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劳动教育政策,地方政府再根据中央政策文件的相关精神进行上传下达,而学校则是文件政策最终实施的落地者。其次,国家发布的劳动教育相关政策如教育目标、教学计划、课程标准等直接决定了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课程内容、开设方式和途径等。地方政府也会根据国家政策文件及精神做出适当调整,颁布一些地方性劳动教育政策,以确保劳动教育政策的顺利实施,这也间接决定了学校劳动教育的内容与进程。最后,“中央-地方-学校”这种自上而下的3级结构,是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主要推进形式,能够强有力地推进劳动教育政策的实施。
我国劳动教育政策总体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外生驱动力为主,缺乏内生动力。因此,要充分激发劳动教育的内在动力,唤醒劳动教育政策的内在活力。首先,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政策的重要途径,要深挖劳动教育的“育人初心”,促使劳动教育政策的重点回归个体价值。以个体身心全面发展为目标,逐步完善劳动教育的评价管理机制,进一步为劳动教育保驾护航。其次,劳动教育有机渗入其他学科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主要体现两个方面:其一,通过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各学科知识交叉融合,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其二,通过构建各学科间融合的桥梁,不断丰富劳动教育的内涵。最后,劳动教育是文化创造的动力源泉。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炼卓越的劳动教育元素,如古代神话“盘古开天”“大禹治水”等都彰显了我国劳动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劳动精神。同时我们也要不失时机地将当代先进文化中的优秀元素引入劳动教育,进一步丰富劳动教育的形式与内涵,加快沉淀当代优秀劳动文化[19]。
劳动教育政策的制定在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前提下,也应充分考虑各地区、各院校的经济情况、发展水平和目标培养过程中存在的差异,并据此做出相应调整。第一,针对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地区和院校,应适当给予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地方政府大胆创新,允许其结合本地实际,将中央政策进行“本土化布局”,“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地制订劳动教育政策,创办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动教育。第二,针对不同类型学校培养目标的差异化现象,应鼓励学校在相关劳动教育政策的指导下推陈出新,立足本校实际,统筹校内外资源,积极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劳动教育课程。从某种程度来说,地方政策是国家政策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是国家政策在地方的精准化实施,体现了国家政策上下衔接、共同促进的特性。而学校则是国家和地方政策共同作用于个体的具体表现。地方政府“因地制宜”,推进地方特色化劳动教育;学校“因校制宜”,推进劳动教育自主化,共同推进劳动教育政策本土化,推动劳动教育政策深入地区和院校。
政府、学校、家庭、社会都是推进劳动教育政策落地的重要环节,共建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多方联动“教育大格局”,才能推进劳动教育多样化开展,最大程度发挥教育政策的引导作用。家庭是劳动教育最初进行的地方,是劳动教育实施过程中的基础环节。千千万万的小家构成我们强大的国家,家庭力量不容小觑。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初步建立热爱劳动、积极参与劳动和创造劳动的正确价值观,还可以抓住生活中一切可以实践的机会,让孩子亲身参与到劳动实践活动中,并让其内心真正感受到劳动带来的愉快和价值。其次,学校是日常对个体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是劳动教育实施中最重要的一环。学校根据社会需要和个体发展特点开设了相关劳动课程和多种形式的课内外实践活动,充分锻炼其劳动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再次,社会也是个体进行劳动教育必不可少的大熔炉,是劳动教育实施中最牢固的一环。一方面,社会要加大宣传热爱劳动、尊重劳动、创造劳动的力度,利用榜样的正面力量,让劳动光荣和幸福劳动蔚然成风;另一方面,社会要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努力为学校劳动教育和个体构建实践桥梁,为广大学生创建不同的实践机会,满足不同类型及不同学段学生的实践需求。因此,共建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多方联动的教育大格局,是助力劳动教育政策顺利推进与实施的重要举措。
回顾建国以来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图景,从中厘清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变迁特点,对推动我国劳动教育政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要重视劳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应进一步认识劳动教育是提高个人素养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一环,始终坚持“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推动劳动教育为我国培养更多具有符合时代新需求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次,应立足我国教育改革实际,从实践中找到劳动教育问题的症结所在,不断建立并完善劳动教育政策的长效机制。最后,劳动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实施需要遵循客观规律,在抓住关键节点的同时需协调各方力量,勇于探索劳动教育政策变迁的新路径,共同构建包括政府、学校、社会、个人等多元主体在内的“多方协同”新格局[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