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训练三则

2023-02-28 07:41李琳孙俊强
读写月报(初中版) 2023年11期
关键词:藤野鲁迅老师

李琳 孙俊强

(一)

在鲁迅先生故居

郑文燮

或许是一种机缘,或许是冥冥中的感召,纯属偶然,我在暌隔三十余年之后,又回到了北京。北京城市的变化之大,几乎使我难以辨识,先前熟悉的街衢大都不知所往,连僻野荒郊的阜成门外都鳞次栉比地建了高楼。我要寻找的旧地是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的鲁迅故居。拐了几个胡同,周遭都是用红颜料刷写的加了醒目圆圈的“拆”字,好在鲁迅故居的门匾还在,寻找起来还不甚费事,只是在阴晦的冬日显得突兀而孤独,冷清的小四合院依然冷清!

鲁迅在北京生活了十余个年头,一共搬了三次家。“家”这个词对鲁迅先生来说,或许并不确切,他一生或许都没有过“家”,鲁迅是孤独者。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建立。鲁迅从故乡浙江绍兴到北京的教育部供职,在教育部做“佥事”,夜晚回到他寄居的绍兴会馆,在冷冰的屋子里百无聊赖,靠研读《佛经》和抄写古碑打发时日。钱玄同来看望他,希望他给《新青年》写点文字。鲁迅用疑惑的目光看着钱玄同,说:“写文章有什么用处!”这个在推翻满清封建专制王朝的辛亥革命中激进的青年对“革命”感到失望。他说,以前我是奴隶,现在我是奴隶的奴隶,“革命”了,“维新”了,世事依然还是原先的老样子。1926年3月18日,他任教的北京女子師范大学的学生刘和珍等,在向段祺瑞执政的国务院和平请愿时,惨遭枪杀。鲁迅先生满腔激愤,写了《记念刘和珍君》的文章,说:“三月十八日,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青年学生的热血,使鲁迅由《彷徨》到《呐喊》。

鲁迅是周家的长子,对家庭更多一份责任。他到北京以后,把母亲、妻子朱安从故乡绍兴接到了北京,连同从日本留学回国的二弟周作人及他的日籍妻子羽太信子及子女,住进了他在西四八道湾购置的新居——一所宽敞、豁亮的“三进”大四合院。不久,周氏兄弟反目,鲁迅不得不搬出八道湾,另觅居处。他用一本书的四百元版税,在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买了一所小四合院,也就是现在鲁迅博物馆的所在地。

四合院实在太小!院子里种植的两棵白丁香占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空间,似乎再也容纳不下几个人物的活动了。周遭的几间小屋,一间作了书房,一间住着一个女佣人,另外一间北屋住着鲁迅的母亲和妻子朱安。母亲和妻子的木床相对而立,床上挂着白夏布蚊帐,都是老家带来的旧物。鲁迅在母亲和妻子的住室连通了一个长条形的小间,戏称“老虎尾巴”。鲁迅在这“老虎尾巴”里写作和住宿,室内仅一床一桌一椅而已。床是单人的板床,两条长凳上横架着一块木板,褥子是单薄的,被子是陈旧的有着小点蓝花的布衾,床上用竹竿挂着一顶发黄发灰的夏布蚊帐。书桌旁的白墙上挂着一个镜框,里面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照片。“阴冷”“悲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孤寂的鲁迅先生相互注视,似有话要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经受过死神的洗礼,是从沙皇的绞刑架上走下来的,他在执行死刑的最后一刻被“赦免”,幸存下来。

那天天气阴霾、沉郁,像要下雪的样子。我在鲁迅故居待了很久。大约是我太专注、太虔诚的目光吸引了讲解人员——一位和善的中年女性,她打开“游人免进”的门,“破了例”,让我进入先前只能够隔着玻璃窗看到的内室。这样我就真切地触摸到了“老虎尾巴”,“尾巴”墙上挂着那张陀思妥耶夫斯基阴冷的照片。我在鲁迅先生曾经沉思默想的藤椅上坐了一会儿,望着窗外的景致,一座依然不大的荒芜的园子,园子角落里有一圈石头的井栏。据说这井水实在苦涩,不能饮用,只能用来浇灌园中的几棵枣树,也就是鲁迅先生《秋夜》中劈头所说的“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在我还是中学生的时候,我就在课文中读到了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我曾向授课的语文老师请教过这句话的意思,老师支支吾吾,也未说出个所以然来。其后很久,我都未曾明白鲁迅先生写这句话的深意。而现在,身临其境的我,感悟到了鲁迅先生孤独、寂寞和无奈的心境——这是否就是鲁迅先生说过的“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呢?这是否就是鲁迅先生说过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呢?

走出鲁迅先生故居,天上纷纷扬扬下起了雪。踏着落了雪的白茫茫的土地,我在近旁的一条胡同口,找了一家小店铺,喝了两碗羊杂碎汤,全身顿时燥热起来。

(来源:《散文百家》,有删改)

【阅读训练】

1.请概括选文第一段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情感态度。

2.在第二段,作者称鲁迅先生为“孤独者”。鲁迅先生的孤独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原文加以概述。

3.在描写鲁迅先生故居的布局和陈设时,作者为什么要着重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照片?请作简要分析。

4.文章结尾的画线句意味隽永,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我在近旁的一条胡同口,找了一家小店铺,喝了两碗羊杂碎汤,全身顿时燥热起来。

5.在游览鲁迅先生故居时,作者想起鲁迅先生的文章中有“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的语句。对这句话的深意的理解,作者由“未曾明白”转而有所感悟。请你结合原文并联系现实,探究这句话的深意。

(二)

漫啜秋光浓似酒

叶静

独自走出去,我发现秋天最摄人魂魄之处,当在于那空明的秋光。

一个秋晚,我独自走在山路上,太阳在西山冈上跳荡,欲落未落。从树林的空隙间透出来的亮光,格外惹眼,像闪光灯突然打开,要把松林和果林定格在一幅未命名的油画中。秋林在沉静中打发黄叶归去,满目是金色的眩光。听到的是秋天沉实的脚步声,鼻尖前弥漫着浓浓的秋香:成熟的草木的香味、果实的香味、菊花的芬芳,就连蝴蝶的翅上也凝满素馨。秋天的灵魂,全在于一个“清”字。

一个背着草捆的老人,沿着斜坡慢慢走下山来。我不知道他那捆草的用途,却从那微青微黄的草色上,看见了秋天的成色。也许每个人的心里都在积蓄着寒风到来之前的温暖:收获一只瓜,割取一把草,团起一筐落叶……尽管燃烧和取暖已经不需要柴草和落木,但在乡下,草和农民,秸秆和季节,乃至谷壳和收成,都贮满秋天的深切情怀。柴扉遮掩着的,是古典的诗意与现代的失落感。

秋光入目,如浓浓的琼浆入口,令人陶醉。天地原来只是一只巨大的海碗,盛着清冽的酒醴,任你啜饮。山鸟彼此鸣和,这种俚俗的语言已经跟被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差无几了;蝉声渐弱,像一支摇篮曲的余音,终于隐没在昏暝的光影中。银杏树上,显露出缀满白果的枝串,松鼠从这枝腾跳到那枝,褐狐一般的身影,似乎已在空中画出了线条。果实的光芒是我第一次看见的,就像我第一次目睹画家画柿子、石榴,满纸上只有线条,那种温柔的曲线,是旋律,是思路,是时光的足迹。

老人继续缓缓地走下山去,背上庞大的草捆越来越像一座山。刚才还有些微青的草色现在一点也看不见了,全是金黄。田野在他面前铺展开来,成为一块画板,老人也许就是一团墨,一滴巨大的浓墨。一个身影在秋天能够成为一滴墨,这是他自己所不知道的。

一条小河在我脚边歇息着,清清潭水似乎不溢不漫,总是那么含蓄地保持着它的素养。野生的猕猴桃攀枝扯蔓,坠下的椭圆形果实散发出童年嗅惯的香味。这是一种自己能酿出酒香的野果,它用熟透的浆液,用时间混合着耐心来发酵,用布袋似的容器,盛放着原生态的精华。祖父曾告诉我,所有的果子最后都要掉落,只有僵桃留在树上,那是一些风吹不动的犟种。我从祖父坟前走过,慢慢领悟了这句话的含义。

祖父在世时,有年秋天歉收,补种荞麦。那年秋天,荞麦大丰收,祖父沉醉在红秆绿叶的麦地里,捋下几粒籽实放到嘴里嚼,嚼出满嘴白粉。而后开始收割,再大捆地背着麦棵子回去,我看见祖父的背影一如眼前背草老人的形象。

秋天的分量,只有他们用肩背称量得出来。

秋天的浓度,只有他们用呼吸测试得出来。

(来源:《视野》,有删节)

【阅读训练】

1.文章第二段作者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漫啜秋光”?请简要概括。

2.按要求赏析句子。

(1)蝉声渐弱,像一支摇篮曲的余音,终于隐没在昏暝的光影中。(从修辞角度)

4.结合全文说说最后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三)

我的“藤野先生”

徐红

①遥望中学时代,已时隔二十多年,可是我的语文老师龚汉城却如在眼前。

②我无须再另费笔力去描绘他的音容,因为有一幅现成的肖像画最适合他,那就是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除了没有一撇八字须,其他可谓惟妙惟肖,连朗读课文时抑扬顿挫的声调也毫无二致。

③二十多年前的语文课本实在像一本政治读本,老师教得平平淡淡,我也学得索然无味。可是有一节语文课我至今记得清清楚楚。龚老师那天一反常态地对我们说:“今天我们要学一篇课文——《藤野先生》,这是文学作品,作者鲁迅是我国现代最伟大的文学家。”

④这个黑瘦的、衣着模糊的藤野先生远远地从异国他乡走近我,我分明感觉到他内心深处蕴藏着博大的爱。当他得知他的学生要远他而去时,他把自己的一张照片送给学生,背面还写上“惜别”二字。当我第一次读到这段文字时,竟不能抑制自己。文学,原来能把生活中最有情感的东西展示出来,能把沙漠润出绿洲。我抬头望着在上课的龚老师。他镜片后的眼睛似乎亮了些,他黑瘦的脸庞似乎有些红晕,他的声音高低起伏,又戛然而止,怔怔地望着我们。我凝视着他的目光,我明白,他就是我们的藤野先生。

⑤厌倦了大批判的文章,我开始写散文,写老师、写同学、写亲人、写自己,写一切能抒发我情感的文章。好像龚老师的评语一次比一次长,分数一个比一个高。龚老师在语文课上经常念我的作文,后来又把我的作文抄在大白纸上,先贴在教室门口,后贴在校园里。一张张大白纸上用毛笔抄着我的作文,字迹工整清秀。我仿佛觉得他就是我的藤野先生。

⑥中学毕业我便要背起行囊去插队。临别,龚老师并没有送照片给我,却给了我两本书,一本是《朝花夕拾》,一本是《呐喊》。扉页上有工工整整的楷体“留念,龚汉城”。

⑦后来,考大学时,由于数学成绩不佳,我未能考上梦寐以求的复旦大学中文系,进入了一所师范大学。我觉得我的作家梦,我的文学理想,就像放飞的风筝,远远地离我而去,心情很郁闷、失落。第一封信寄给的是我的老师,信中大概说了许多牢骚话。不久,我收到了回信。第一行字是“亲爱的未来的老师”。我不记得后面有多少鼓励性的话语,仅就开头这一行字,那么神圣、那么美丽,我明白今后該去做什么了。

⑧后来,我也成了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常常向我的老师汇报我的教学成绩,比如获得了教学比赛一等奖,出书了,评上高级职称了。他总会很高兴,黑瘦的脸上洋溢着笑容。

⑨1994年的一个暑假,我带着新出的一本书去探望老师。他正患乙肝在家休息。他的脸依然黑瘦,还透着点棕黄,他的声调依然抑扬顿挫,但语气急了些,眼睛没有以前亮,但多了一份慈祥。我把书递给他,他翻到扉页,上面我也写了一行字:“留念,您永远的学生。”他笑笑说:“我们现在是同事,我不过比你年长。”并亲自拿来剪刀、胶水,将“您永远的学生”贴盖住。

⑩1997年,龚老师患肝癌去世。我没有他的照片,不能像鲁迅那样把先生的照片挂在书桌前,每至夜间,瞥见先生的面貌,增加勇气。但龚老师的形象却永远伴随着我在课堂里。每当我站在讲台上,我就像我的老师一样,给我的学生开启文学之门,让我的学生在文学中寻回失落的美丽。

(来源:《新人文读本》,有删改)

【阅读训练】

1.本文开头运用了什么叙述顺序?有什么好处?

2.龚老师热爱学生的高贵品质是从哪些事情上体现出来的?

3.本文中的龚老师和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有哪些相似之处?

4.文中作者把自己的老师称为“我的‘藤野先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文章最后一句“让我的学生在文学中寻回失落的美丽”,这个“失落的美丽”指什么?

【参考答案】

(一)

1.写寻找鲁迅先生故居的过程以及故居周边的环境,隐隐有一种批评时人淡忘鲁迅先生和漠视文化传承之意。

2.①生活方面:鲁迅先生居住在北京的十余年里多次搬家,寄居寓所,没有更多的爱好,兄弟反目,百无聊赖,以学术研究打发时日;②精神方面:鲁迅先生的精神孤独,他能清醒地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因此对革命感到失望,对现实社会感到失望。

3.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照片,突出其“阴冷”“悲悯”的特点,并由此写到他的命运,突出其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以此烘托鲁迅先生孤独、寂寞和无奈的心境以及在民族危难之际大无畏的抗争精神。

4.明写因喝羊杂碎汤而全身燥热,实际上隱隐表达了作者在游览过程中的不满、钦佩、振奋等复杂情感。

5.这句话表明了院落环境和居住生活的单调、枯燥,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法言语的疲惫感、沉闷压抑和挣扎无力的绝望感。作者身处鲁迅先生故居,感受他的生活环境,回忆他的为人处世,体会到了他孤独、寂寞和无奈的心境,钦佩他在社会黑暗、革命有着局限性、民族前途难卜的情况下,却顽强地战斗,绝不向黑暗势力低头的不朽精神。

(二)

1.①写了太阳西下的情形及落日照耀下树林的色彩。

②写秋天成熟的草木所散发出来的气息和芬芳。

2.(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傍晚时分的蝉声动听优美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秋光的喜爱之情。(2)“犟种”一词表面上是说那些没有被风吹掉的僵桃,实则是形容祖父,写出了祖父面对生活中的苦难不屈服的精神。

3.衬托祖父的形象,“背草捆的老人”这一形象和祖父互为印证。说明像他们这样勤劳、坚持、有耐心的人,才会获得人生的丰收,得到温暖。老人也是秋光中的一道风景,对老人进行描写,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有利于揭示主旨。

4.①强调只有辛勤地劳作,坚强乐观地面对生活,才能渡过难关,才能获得人生的丰收。②总结全文,点明文章的中心。

(三)

1.倒叙。引起作者的回忆,强调了老师在“我”心中的地位。

2.①把“我”的作文抄在大白纸上并张贴。②临别时在送“我”的两本书上留念题名。(或:龚老师并没有送照片给“我”,却给了“我”两本书。)③回信鼓励“我”。④把“您永远的学生”几个字贴盖住。

3.相同点:(1)两人都长得黑瘦;(2)两人说话都抑扬顿挫;(3)都平易近人,对学生充满爱。

4.表达了作者对老师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5.“我”的作家梦。

(作者单位:山东省烟台市莱阳市柏林庄中心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藤野鲁迅老师
鲁迅,好可爱一爹
藤野先生谈鲁迅
藤野先生眼中的鲁迅
鲁迅《自嘲》句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追问,让文本解读走得更远……——从《藤野先生》的阅读教学所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