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与国内优势地区写生基地产业发展比较研究

2023-02-28 06:33边文刚巩朋
美与时代·上 2023年12期
关键词:产业发展乡村振兴

边文刚 巩朋

摘  要:甘肃省作为文旅资源大省和国内重要的写生目的地,现有写生基地数量严重不足,规模小、硬件差、服务弱、宣传少、客源稀,很多写生基地基本处于名存实亡、难以为继的境况。对比国内发展成熟的写生基地产业聚集地区,充分发挥文旅资源优势,以写生经济为抓手,以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为目标,带动地域文旅事业大发展,拉动地域经济发展和繁荣。为推进经济文化发展,促进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甘肃省更应致力于写生经济发展,以写生基地产业带动文旅发展,探寻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策略。

关键词:写生基地;乡村振兴;文旅资源;产业发展

随着写生热的兴起,近十多年以来,写生基地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一样纷纷涌现,极大地满足了社会中旺盛的写生需求。服务的方便快捷和安全舒适的保障也进一步激发了写生的热情,写生活动和写生群体的数量与规模不断壮大,需求强劲,从而在国内部分文旅资源优越的地区催生出写生经济与写生基地产业发展的新型文旅发展模式。经过多年发展,涌现出大量发展势头良好,管理科学,经营有方的颇具知名度与影响力的写生地区和写生基地,为地方经济发展与乡村振兴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国内成熟写生基地产业对乡村振兴的现实作用

由于起步早且占据区位优势和自然人文资源的集聚性和典型性优势,当前国内有影响力的主要写生基地有:依托徽派、徽商文化,以建筑、人文历史及自然景观特色的,集聚在安徽西递宏村、江西婺源、安徽查济的写生基地;以湘西少数民族特色、茶马古道文化和村寨文化为特色的湖南怀化、通道写生基地;以太行山自然景观为主的,结合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与自然抗争红旗渠精神的河南林州石板岩写生基地群;反映沂蒙山革命根据地红色教育培训写生基地、以海洋、渔港为特色的青岛崂山北九水、仰口、山东荣成海草房写生基地等;山西碛口李家山黄土文化,窑洞特色写生基地,陕西延川县乾坤湾黄河文化、陕北黄土高原、革命老区红色文化等特色写生基地群等。

整体来看,这些写生基地的出现和壮大主要依托区域性地理地貌自然景观特色或优厚的人文历史资源优势,或二者兼而有之,具有特色性强、资源聚集且丰富,交通便利,宣传到位,在艺术行业领域内认可度高,口碑好的特征。良好的客源加上认真科学的运营形成良性发展的繁荣态势,为拉动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做出突出贡献。在写生基地产业发展的带动下,写生经济及相关文化产业链对于地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容小觑。

安徽省黄山市黟县,以拥有西递、宏村古村落和大量的明清民居、祠堂、牌坊等典型徽派文化遗存,境内自然风光优美,人文底蕴浓郁,被誉为“中国画里乡村”“桃花源里人家”,是艺术家写生采风的绝佳胜地。自2000年以来,黟县充分挖掘自然人文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寫生基地为核心的,涵盖画材销售、文化艺术推广、休闲娱乐、商贸物流等系列配套服务在内的“写生经济”。近年来,建立写生研学协会,承办首届最美中国高校写生大赛暨2019中国写生产业发展论坛,主办各类写生艺术季等衍生文旅产业项目,进一步挖掘写生经济潜力,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和文旅品牌建设,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资料显示,2019年以来,黟县已发展有100家写生基地,和全国1000个高校及培训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每年接待写生学生300万人次,年产值逾10亿元[1]。

同样以发展写生经济为主导产业的江西省婺源县沱川乡,依托徽派徽商文化和厚重的朱子理学文化底蕴,依靠秀美的自然山川、村落景观,以写生产业为主导产业,全力打造“写生之乡画里沱川”,与国内700多所高校及艺术机构开展写生教学合作,逐步做大做强“中国写生之乡”,成为国内著名写生文旅品牌,“实现年接待写生游客达5万余人,年创写生旅游综合收入逾5000万元”[2]。坚持文旅融合发展理念,大力举办各级各类写生活动及文化艺术节,连续开展“中国·婺源沱川大学生写生节”等。借助名人效应、刺激打卡效应,强化品牌效应,拓宽产业发展之路,助推写生经济大发展,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等综合效益的全面提升。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制定科学合理的写生经济发展规划和产业布局,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建成较大规模写生基地4家,床位3000余个[3]。以“野趣山水”“古村民居”和“乡野田园”为主题形成三大主打写生板块,打造写生风情特色街、夜间经济艺术长廊,发展美术用品、特产店、酒吧、烧烤及特色体验点等辐射产业,满足写生群体的多元消费需求[3]。西递、宏村、婺源等地,全面整合资源,调动积极因素,整体配合,综合发力,着力培育“写生经济”,探索出一条以写生产业发展为主导,助推乡村振兴的新道路。

写生经济成为促进旅游发展,帮助农民增收的“金钥匙”。大量的写生人群带来人气和活力,刺激餐饮、休闲、娱乐、购物等服务产业的快速兴盛,拓展就业渠道,增加从业数量,带动乡村文旅发展,拉动地域经济发展。通过开办写生基地、农家乐、写生材料工具销售出租、土特产销售、代洗衣服、夜市小吃、导游等,村民无需外出务工,就地发展写生相关的旅游产业,既保留了乡村人气,又实现增收致富。

写生基地产业立足于自然人文资源,其发展必然离不开文旅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事实上,当前国内写生经济发展良好的地域都十分重视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安徽黟县西递宏村、江西婺源沱川等地是传统徽派文化的典型集聚地域,历史文化名人故居、宅第及古村落遍布,徽派明清古建筑众多,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十处,这些人文资源构成了鲜明的,独具特色的徽派文化特征和文化底蕴,是写生基地产业,文旅发展的基石。为保护好这些历史文化资源,各地积极推进古建修护、村落消防、安防等工程,对地域内具有历史价值的珍贵徽派古宅、危宅、古桥、古道进行精心修缮维护,力求修旧如旧,使徽派文化与古建的典雅与书香重新焕发生机。积极推进古宅改建民宿,打造乡村特色高端民宿体验,让更多村民参与发展民宿产业,实现快速富裕。

各地持续加强生态与人居环境整治,开展“洁净工程”与“厕所革命”活动,推行“河长”专项负责写生污水管理机制,督促写生基地加强环保管理,引导学生增强环保意识,签订写生污水处理责任书,落实环境卫生“门前三包”,有效推进乡村卫生与污水治理。以一系列因地制宜,科学治理,强化特色,贴心服务的措施,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为写生经济的持续良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通过对国内现有成熟写生基地的分布与发展经营情况的了解,不难看出,写生基地作为重要的文旅产业发展方向,在发展乡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推动扩大就业和产业兴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乡村传统文化传承保护,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都发挥着显著而卓有成效的作用,切实推动着各地的经济文化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二、甘肃省写生基地产业现状及其对于乡村振兴的   助力作用

甘肃省作为国内重要的写生目的地,写生资源优厚,陇中地区对于书画的重视与爱好程度远超国内很多文化发达地区,如甘肃省通渭县被誉为“中国书画之乡”。很多国家级书画展览展赛就在甘肃举办,拉动了甘肃省的艺术发展,以艺术教育先驱吕斯百先生创办的西北师范学院艺术系,开启了甘肃艺术教育的先河,又有常书鸿、刘文清、黄胄、杨鸣山、陡剑民先辈大师的教育熏陶使甘肃省艺术发展起步早、起点高。艺术类高校数量较多,历史名家众多,造就了甘肃省艺术采风和写生活动的开展也较为悠久。

(一)甘肃省写生基地产业现状

虽然甘肃省写生基地的出现晚于其他地区,但是随着写生热的兴起,近几年省内高校写生课程的教学需要和全国各地写生团队及写生基地的引领和示范作用,甘肃省内写生基地也应运而生,遍地开花。笔者作为甘肃省高校艺术教育工作者,也带领学生在国内、省内各地进行写生教学,实际体验过很多写生基地的服务,对于各地的写生基地相对熟悉(如图1、图2)。目前,省内大大小小各类写生基地各地都有分布,但是整体的经营状况和建设规模很不乐观,几乎没有形成有影响力和号召力的知名品牌。甘肃省的写生基地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个体经营模式,这一类型占比最高。以中微型企业为主,由创业者个体或者合伙人筹资创办,在当地文旅部门政策背景中,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2.艺术机构、社会团体主办的写生创作基地,如甘肃省民革画院渭河源写生基地。由专人负责经营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种类型也包括公私合营、公办民助等经营模式。

3.个体经济中由民宿、客栈、旅社、农家乐转型或者临时接待的写生基地,这种类型在欠发达地区及甘肃省内最为常见,属于萌芽状态的写生基地产业或者经营管理还没有完全进入或观望状态的相关企业的经营模式。

4.私人庭院临时性接待和会所性质的小范围艺术沙龙。目前写生基地以私人投资建设为主,大都依靠旅社,农家乐临时转型经营,徒有其名,难成其实。相对专业的写生基地凤毛麟角,鲜为人知的仅有渭源罗家磨写生基地、陇南礼县犏牛湾写生基地等为数不多的几家,其接待规模、服务质量及影响力不能和江西婺源等地相提并论,满足不了庞大的写生和旅游需求。现有写生基地数量严重不足,且各自为政,缺乏横向联合,难以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更多的写生基地基本处于名存实亡,難以为继的境况。造成当前状况的原因在于:以私人投资的写生基地,投资者资金少、起步低,多为毕业大学生起步阶段的创业性投资,建设规模小、硬件差、服务弱,宣传少、客源稀,抗风险能力弱。有资金实力的文旅产业经营者又缺乏对写生基地的潜力认识,思想意识停留在传统文旅行业,缺乏创新意识,缺少长远规划建设的愿望和动力;守株待兔的多,主动发展的少,大多写生基地经营者主要依靠当地文旅资源的吸引力,坐等写生者找上门来,小团队没有利润,大团队没有能力接待,临时应付,服务涣散,一锤子买卖,两头抱怨;政府扶持力度不够,政策支持不足;对于文旅资源的整合不足,缺乏文化内涵的赋能,难以形成品牌效应;本地产业之间缺乏横向联合,抱团经营,没有形成行业体系和产业链条,受益辐射面小,缺乏群众支持;缺乏学习国内成功写生基地的先进经验,欠缺与发达地区的相关产业的联合发展;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够;服务跟不上,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对于写生基地这样优质文旅产业在甘肃省相对脆弱的发展现状,急需政府主管部门、相关从业者和专家学者的重视,采取一系列有效研究和措施大力扶持,促进其成长壮大,发挥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应有的价值。

总览甘肃省写生基地现状,对比国内成熟写生基地产业发展及其对乡村振兴的贡献与作用,甘肃省写生基地产业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经历三年疫情,更是雪上加霜,举步维艰。大多数基地面临着生存困境,保障率较低水平的基础建设和改造,维持企业员工的就业等实属不易,亟须在政策、资金及建设引导方面进行大力扶持。

(二)甘肃省现有写生基地产业对于乡村振兴的助力表现

就甘肃省为数不多的发展相对较好的写生基地来看,在面临诸多困难的情况下,由于产业发展及其文旅产业特性,依然在当地的乡村振兴中发挥了良好的作用。

以渭源县罗家磨和礼县犏牛湾写生基地为例,这两个写生基地均为“80后”艺术类毕业大学生创业,顺应政策引导成立写生经营合作社,依靠当地的文旅资源优势,以微薄的创业资金投入,自主基础设施建设加废旧村舍征集改造,形成产业雏形。经过几年的苦心经营和基础设施升级优化,提升服务满意度,不断加强与省内高校、省美协、画院及相关艺术机构的联系与合作,保证客源,扩大影响并辐射到周边省份高校,得到国内少数艺术群体的关注和写生参与,逐步发展壮大。每年平均能接待高校写生学生数十批次,每批次约50~100人,接待专业写生团队十数批次左右,每批次约20~30人,每批次写生活动驻留周期为2~3周,初步呈现络绎不绝、熙熙攘攘的局面。年均总接待客流可达2800-3500人/次左右,年实现纯经济收入超10万。截至2019年,“渭河源美术写生基地”罗家磨村接待基地共接待艺术家6000多人,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00多万元;渭河源村接待基地接待艺术家1000多人;天井峡基地2019年7月将投入正常运行[4]。近几年,随着经营的正常化和影响力的扩大,这些写生基地开始联合各级美协、画院和知名画家团队,开展艺术作品展销、艺术节及送文化下乡、赈灾扶贫义拍义卖、关注孤寡及失学儿童等公益活动,在推动相关文化艺术发展和文旅事业进步的同时,积极投入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建设,既树立和扩大了品牌影响力,也展示了文旅企业的社会担当和责任意识。写生基地在获取经济收入和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周边村民的山野货、中药材、畜禽产品、土特产品等销售,带动烧烤、小吃、夜市、休闲娱乐等派生行业的兴盛,初步发挥了产业辐射,增加了当地农户的创收渠道和收入来源,得到了村民的欢迎和拥护。尽管目前在推动经济振兴方面发挥的力量和效果微弱,但是在文旅振兴、宣传推广和文化保护方面依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现有写生基地的存在为本省文旅事业的发展开拓了新的产业类型,提供了新的产业发展方向,为乡村振兴实现经济增长,开拓新的创收渠道。以文旅发展带动经济发展,以写生、采风活动发展写生经济,以乡村风情艺术表现弥补文旅资源不均,推动乡村旅游服务,拓展传统旅游空间,细化旅游服务项目,健全甘肃省文旅服务产业项目,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推动甘肃省文化艺术发展,扩大甘肃省文旅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树立和优化甘肃省文旅品牌形象;以写生基地建设丰富和补充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围绕产业发展主题进行村镇规划布局,带动乡村小微旅游产业、农家乐、生态园以满足写生服务需求进行资源整合,转型升级;对于废弃村舍、衰败老屋、无人村、废旧厂矿等按照政府整体规划进行整合利用,通过整体设计,修葺加固,改造升级,美化装饰,既美化了村落人居环境,又变废为宝,节省基础建设投资。不能直接使用的则转化为写生景点、休闲娱乐项目获乡村发展变迁遗迹开展思乡怀旧游;写生游客的到来,使很多非传统旅游地域和知名景点之外的乡村和农户在农产品、山野土特产、药材、工艺品销售及特色小吃销售等方面受益,扩大受益人群,切切实实增加了创收渠道和经济收入,受到了以写生基地发展文旅产业的实惠;写生基地本身的发展和辐射产业的发展,也增加了就业岗位和就业渠道,在餐饮、服务、交通、小吃、夜市、休闲娱乐等行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繁荣,推动创新创业,使以写生基地产业为核心的其他衍生行业逐步萌生,延长产业链,逐步形成产业体系,相信随着甘肃省的写生基地产业的良性发展壮大,产业链将更加完善和提升,以文化艺术为核心的高端产业的出现将真正带动乡村振兴的腾飞。

尽管甘肃省写生基地产业目前的发展很薄弱,但是参照国内成熟写生基地的发展程度及其文化产业的本质属性,只要政府主管部门、投资者、各乡镇足够重视,认真规划、精心培育,假以时日,一定会蓬勃发展,成为充分发挥甘肃省资源禀赋的文旅融合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三、甘肃省发展写生基地产业的优势与前景

(一)文旅资源优厚

资源就是优势,需求决定前景。甘肃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甘肃地处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地跨长江、黄河、内陆河三大流域,从南到北分布着8种气候类型区,自然生态多元,地质地貌独特。西北部有大漠、戈壁、祁连山;中东部有黄土高塬、梯田、窑洞;南部有雪域藏区;从南到北分布着8种气候类型区,自然生态多元。集沙漠、戈壁、黄土、山峰、峡谷、河流、森林、草原于一体,拥有除海洋和岛礁外的所有资源类型,被誉为亚洲最佳旅游目的地。

甘肃历史文化丰厚,是华夏文明和农耕文化发祥和成长的桑梓之地,融史前文明、伏羲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农耕文化、伊斯兰文化、敦煌文化以及黄土文化于一体,多民族多元文化共生造就独具风情的丰富民间民俗文化。丝绸之路横贯全境,拥有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和炳灵寺石窟等世界级文化遗产。甘肃是中华农耕文化的发祥地,陇东大塬、黄河两岸孕育了早期发达的农耕文明。少数民族资源丰富,有着独特的地域性、多元性和原生态性文化资源和相对明显的文化圈,多民族交流融汇,造就了多姿多彩、独具风情的文化。

甘肃是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大省,有红军长征、陕甘宁边区、西路军血战河西三大板块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著名的腊子口战役、哈达铺会议,会宁会师等中国革命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甘肃。“南梁精神”“会师精神”是中国革命遗留的宝贵的精神财富。

甘肃省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国旅游标志铜奔马的故乡,丝绸之路黄金路段和枢纽地带,丝绸之路文化与黄河文化的交汇地,陕甘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红军长征的主要途径地、会师地,多民族融合区。甘肃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被誉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自然奇观的博物馆、民族风情的大观园、品质旅游的目的地”。西北地域特色赋予甘肃浑厚热烈的精神内涵,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是艺术创作“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素材宝库和灵感源泉,被艺术家奉为写生圣地。

(二)写生需求强劲

纵观国内艺术行业的从业人群,数量庞大且层级丰富。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收入也不断增加,艺术行业的发展欣欣向荣,对于写生及艺术研究的需求强劲而持久,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已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背景下,各级各类人群有着强烈的艺术消费、艺术体验的需求,并且已经有大量的人群投入艺术实践的队伍中来,形成可观的有能力、有实力参与艺术体验消费群体。从甘肃省的写生资源的吸引力来看,不论哪一个层级的专业或非专业的艺术从业者都想到甘肃进行艺术采风、写生和旅游。中国美协主席范迪安先生曾组织“天下黄河——百名中国油画名家大型写生暨主题创作系列活动”;中国油画院杨飞云院长带队课题组成员先后多次到達甘肃陇东写生创作;大量的画家、艺术院校、教育机构也经常涉足甘肃,自发的写生活动经常在甘肃各地开展。因此,在甘肃省发展写生基地具有天然优势,符合甘肃省自然人文资源的特点,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三)写生基地产业在甘肃文旅发展中的优势与作用

写生基地相较于传统旅游,行业准入门槛低、投入少、见效快,客源相对稳定且基数庞大,单次写生驻留周期较长,没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与传统旅游项目兼容性强,根据客源差别接待方式自由转换,具有很强的灵活性。除传统旅游食、宿、交通、娱乐、购物服务等内容外,还包括画材销售、物流服务、学术会议、展览展赛、写生艺术节、文创产品开发、艺术品交流及拍卖等一系列衍生活动及文旅产品,可成体系,多元化发展。写生基地的建设相对于传统旅游对于自然风景资源要求并不高,只要具有一定地域特色、人文特色,文旅资源相对集中,有生活气息即可满足写生要求,特别适合大多数乡村旅游的发展。写生活动对于地区文旅资源是无损开发,随着写生基地的成长成熟,在合理规划、科学管理的情况下,产业性质决定其必然在生态环境保护、公共基础建设、乡村文化传承保护等方面起到积极的建设性作用。

甘肃省坐拥得天独厚的丰富文旅资源,且70%的旅游资源集中在乡村,以写生基地为基础的写生活动以其非传统旅游的特点可以弥补大部分乡村游资源不均的短板。同时,在写生等艺术活动的影响和培育下,使普通游客学会和体验在生活化的环境中发现和感受生活之美,提升审美层次和审美修养。以写生基地为主导的写生游将发挥其旅游密度调节功效,在小长假及旅游高峰期,引导就近游、写生游、采风游、艺术体验、考察游等,根据旅游目的不同,适度分流主流游客,避免扎堆拥挤,既可以使普通乡村得到一定的旅游利益份额,又可以适度缓解交通、住宿、餐饮等行业的激增压力。更重要的是,文化艺术活动的参与丰富和升华了旅游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参与者的体验感和成就感。甘肃省地域辽阔,民族、民俗风情多样、乡土文化丰富多彩,不同地域的乡村有着不同的自然与人文特色,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也是甘肃省以写生基地为抓手,大力开发乡村文旅资源,发展乡村游的优势所在。

四、结语

对比国内发展成熟的写生基地产业聚集地区,充分发挥文旅资源优势,以写生经济为抓手,以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为目标,带动地域文旅事业大发展,拉动地域经济发展和繁荣所取得的卓越成效。作为文旅资源丰厚,经济文化落后,产业发展单薄,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形势严峻的甘肃省更应该在写生经济上有所发展,以写生基地产业带动文旅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面探寻策略,谋划布局,采取措施,有所作为。尽管甘肃省现有写生基地发展起步晚、规模小、成效弱,但是从产业性质与行业发展前景来看,只要决策主管部门重视,深入研究谋划,形成科学完备的政策引导和发展策略,假以时日,未来必然会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为甘肃省经济文化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发挥重要的助推作用。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客户端.安徽黟县:“画里乡村”的“寫生经济”[EB/OL].[2019-11-01].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8982351306943487&wfr=spider&for=pc.

[2]韩啸,李锐.当旅游业邂逅乡村——波折与重构[EB/OL].[2022-06-28].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8772952.

[3]光明网.江西婺源沱川乡:小桥流水 激活“写生经济”[EB/OL].[2022-06-21].https://m.gmw.cn/baijia/2022-06/22/35829775.html.

[4]定西市委统战部.“画”出无悔扶贫路——记渭源县“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民革党员焦仁[EB/OL].[2019-07-08].http://tzb.dingxi.gov.cn/art/2019/7/8/art_10622_1203203.html.

猜你喜欢
产业发展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海南黑山羊研究进展与产业发展思路
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景德镇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策略探析
红色旅游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中管理问题研究
荆州港口物流发展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