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旭
(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南通 226000)
舞蹈教学是学前教育中重要的艺术教育内容之一。通过舞蹈教学,学生可以学习不同的舞蹈技巧和舞蹈风格,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艺术表现能力,为未来的工作奠定基础。同时,舞蹈教学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让他们能够欣赏和理解不同的艺术形式,培养他们热爱和追求美的品质。在思政教育的背景下,创新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内容应该注重融入思政内容,通过课程思政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身心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幼教人才。因此,教师应该注重达成多元化教学目标,通过创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全面提高学生的教育水平和艺术修养,为学前教育事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舞蹈是培养学前教育人才的主要课程之一,作为一门内涵丰富的艺术课程,其教学过程除了应该注重舞蹈技巧和表演效果之外,同时还应该按照教育发展的要求,结合舞蹈教学的特点融入思政教育的元素,以便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首先,舞蹈教学应该注重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和社会问题,以便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了解舞蹈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培养学生热爱和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同时,舞蹈教学应该注重品德教育,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理解舞蹈作品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例如,通过舞蹈作品弘扬正义、友爱和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另外,舞蹈教学应该注重创新意识,以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不同的舞蹈表现方式和组合不同的舞蹈元素,以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教师也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自主创作和表演舞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表现能力。除此之外,舞蹈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与其他同学紧密合作,共同完成创作和表演舞蹈作品。教师可以通过团队训练和集体排练,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反思团队合作的过程和结果,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随着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学前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需要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深入挖掘课程中的思政教育价值,促进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因此,在课程思政的视域下,创新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内容的目标十分重要,对于学生形成与发展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价值。
艺术审美能力是指人们评价和鉴赏艺术作品的能力。它是一种基于个人经验、文化背景和审美标准的主观认知和评价。艺术审美能力包括感知、理解和评价三个方面:感知是指通过感官直观感受和体验艺术作品;理解是指深入思考和解读艺术作品的意义、内涵和形式;评价是指评判和归纳艺术作品的价值、质量和意义。因此,艺术审美能力是一种需要培养和提高的能力。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和了解艺术史、艺术理论和各种艺术形式,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鉴赏水平。同时,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接触、欣赏和参与各种艺术活动,如参观美术馆、听音乐会、看电影等,以便提高自己的感知和理解能力。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人们可以提高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更好地享受和理解艺术作品的美感和内涵,同时也能够更深入地思考和认识社会、历史和文化。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在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教师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引导他们通过欣赏和体验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审美水平。因此,在课程思政的视域下,创新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让他们能够欣赏和理解不同的艺术形式,提高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身心综合素质是指一个人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智力水平和社交能力等多个方面的综合素质。它是一个人综合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人们追求幸福和健康生活的重要基础。形成身心综合素质需要长期培养和积累,其中身体健康是身心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和作息规律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同时,心理健康也是身心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一个人需要具备适应压力、解决问题、控制情绪等方面的能力,以便维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身心综合素质对于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还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舞蹈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形式,对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在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让学生掌握舞蹈技巧和表现力,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肌肉力量,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让学生通过艰苦训练和唯美、赞扬提高自身的自信心和表现力,以便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和个性发展要求。因此,在课程思政的视域下,创新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内容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
艺术创新能力是指一个人在创作、表演或欣赏艺术作品时具备独立思考、创新思维和创造性的能力,能够不断创造新的艺术形式、思想和成果,推动艺术不断进步和发展。艺术创新能力包括多个方面的能力,如创作能力、表演能力、鉴赏能力等,其中创作能力是指人们在艺术创作过程中能够采用创新性的思维方式挖掘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风格,产生新的艺术作品;表演能力则是指艺术表演者能够运用创新的演绎方式和技巧,赋予艺术作品新的内涵和意义;鉴赏能力则是指人们能够采用创新的审美视角欣赏和评价艺术作品,扩展自己的审美范畴和思维方式。因此,提高艺术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现代艺术教育和文化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舞蹈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形式,需要学生掌握舞蹈技巧、表现力和创造力等多个方面的能力。在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教师要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创新意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因此,在课程思政的视域下,创新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舞蹈教学课程思政应该注重培养人文关怀、品德教育、创新意识,同时也应该注重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以便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艺术表现能力。在大专院校学前专业舞蹈教学过程中,通过实施舞蹈教学课程思政,能够引导学生在掌握舞蹈技巧和表演技能的基础上,通过艺术学习提升思想品质和人生观。当前学前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课程思政的视域下,创新大专院校舞蹈教学内容应该满足以下要求。
创新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内容应当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其中教育规律是指教育活动所遵循的客观规律,是教育活动的根本基础和出发点,具体包括教学内容的合理性、适度性和系统性等方面;学生发展规律指学生在生理、心理和认知等方面的发展规律,是教育活动的实践基础和目标导向,具体包括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等方面。教学内容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的教育活动能够促使教育效果最大化,提高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质量。一方面,舞蹈教育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学科,需要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表演掌握舞蹈技能和艺术表现力,教学内容应该符合大专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特点;另一方面,舞蹈教育不仅是一门艺术学科,而且其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密切相关,教学内容要满足一定的合理性和适度性,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的规律。因此,教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满足学生的学习和个性发展需求,合理设计舞蹈课程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艺术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全面发展。
创新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内容要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社会性。其中实用性是指教学内容应该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实用性技能和知识;社会性是指教学内容应该与社会实际情况相结合,符合社会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创新舞蹈教学内容要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社会性,如此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能促进学生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一方面,舞蹈教学注重实践性和个性化,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表演掌握舞蹈技能和艺术表现力,而注重知识的实用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舞蹈技能和艺术表现的内涵,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促使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舞蹈技能,更加自信地展示自己的艺术风采;另一方面,舞蹈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而注重知识的社会性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舞蹈艺术与社会的关系,掌握艺术创新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另外,注重知识的社会性可以促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到舞蹈艺术与社会的关系,认识到舞蹈艺术对于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他们在未来的教育和艺术工作中能够更好地承担社会责任。因此,教学内容应该紧密结合实际生活和社会需求,既要让学生掌握实用的舞蹈技能和表现力,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达到思想教育和行为塑造的教育目标,为发展舞蹈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在课程思政的视域下,创新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内容应该注重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以便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带领学生通过舞蹈作品弘扬正义、友爱和奉献精神,不断强化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具体而言,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在大专院校舞蹈课程思政过程中,教师首先应当明确舞蹈课程思政的具体目标。舞蹈艺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生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表演掌握舞蹈技能和艺术表现力。鉴于此,舞蹈课程的目标体系应当指向培养自律习惯、获得集体精神和建立良好的道德情感。首先,从培养自律习惯的角度来讲,学习舞蹈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和反复练习,学生只有勤学苦练才能呈现出最优美、流畅的舞姿。而大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舞蹈功底普遍较弱,在学习过程中要做到持之以恒,就需要通过有效的策略帮助学生构建自律习惯,引导他们能够在艰苦的舞蹈训练中日益感受到学习舞蹈的乐趣,能够跟随音乐自然流畅地展现舞姿之美,进而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这种良好的习惯传达给幼儿。因此,培养自律习惯是课程思政的首要目标。同时,舞蹈课程思政要重视获得集体精神。舞蹈表演通常以团队的形式开展,从训练到表演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舞蹈表演的美观性、整体性和美感性需要每一位学生认真练习,必须具有足够的集体意识,才能跟随旋律完美地完成规定的舞蹈动作,且与其他同学整齐划一,能够自主调整幅度、节奏,能够在互帮互助的过程中实现共同提升。因此,学习舞蹈的过程是指引学生思考自我与集体关系的教育时机,能够不断促进学生发展集体精神。另外,舞蹈课程思政要重视学生建立良好的道德情感。在课程思政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舞蹈课程的授课内容作为思想教育的载体,实现引导学生的价值、塑造其思想和规范其行为。因此,在学习专业舞蹈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应当从教授舞蹈的内容出发实现引导学生的精神世界,重点促进其形成与发展思想内涵,进而构建良好的道德情感。
舞蹈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表现形式为开展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在课程思政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培养他们对中华文化产生热爱和认同感,并通过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舞蹈艺术的兴趣和热情。因此,舞蹈课程思政教育要依托课程教学内容而开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不同的舞蹈教学内容挖掘思政教育元素,合理安排舞蹈所涉及的文化元素,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刻体会思政教育的实质。例如,古典舞是建立在戏曲和传统武术的基础上的舞种,它融合了多种艺术元素,是形神兼备、身心统一的艺术形式,体现了中国式美学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即可挖掘古典舞所包含的民族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构建完善的思政教育内容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传达文化内容与德育内容,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同时又能够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带领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舞蹈教师应当积极选择包含精华传统文化元素的教育内容,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实现启发学生的思想,塑造学生的人文精神,不断激发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例如在教学“傣族舞”的过程中,创新教学内容就需要从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规律的角度着手,结合舞蹈特点挖掘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鉴于教学傣族舞应该贯穿“美”的感悟,在教学技能时,教师可以典型的舞姿动作为依托完成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比如,傣族舞的典型动作“三道弯”就与傣族人的生活习惯和地域特征有关,舞姿动作是模仿孔雀,舞蹈训练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气质,刻画女性的体态之美和男性的矫健之韵。因此,教学傣族舞可融入“孔雀之美”和“傣族文化”等元素,带领学生通过舞蹈动作强化感受和理解“美”,激发学生对舞蹈艺术的热爱之情。同时,通过这一过程,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舞蹈艺术的本质与内涵,不断提高大专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同步发展综合素质。
确定思政教学内容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大专学生的文化课基础相对较弱,文学知识储备不足,且学习缺乏一定的积极主动性,学习目标不够明确,这也会影响学习舞蹈课程的效果。同时,舞蹈动作的实践性强,细腻的舞姿表演需要经过反复练习和打磨,才能提高动作的精细度和精美度,提高整体表演的美观性。这一过程略显枯燥,对于大专学生而言,学习难度更大。因此,创新课程教学内容应当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而思考,要整合知识学习和价值塑造,并以新颖的方式展现出来。技能教学过程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又能够达到思政教育的目标。例如在教学民族民间舞的过程中,教师即可从民族、地域、风情等角度出发,将不同民族舞蹈的视频以及音乐作品的元素整合进课程,增强课程内容的丰富性和生动性,从而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同时,教师应该基于幼儿教育的职业导向,将舞蹈动作的教学上升到实用层面,通过这一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充分感受民族舞本身的文化感,加强认同民族文化,从被动学习逐步转为主动学习。在此基础上,再加上教师的充分肯定和积极支持,则更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外,在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将家国情怀、中国梦等典型的时代教育元素融入舞蹈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设计教学框架,再配合故事、视频等形式多样化展现,在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特点的基础上激发其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提升思维水平。除此之外,为了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感,教师还可以积极引入地方文化资源,开展多学科融合的舞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排练节目和演出时感受反复练习和打磨的过程,通过既辛苦又枯燥的训练体会成功的喜悦,不断促进学生发展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塑造积极进取的精神,提高思政教育的综合成效。
舞蹈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式,需要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喜爱。教师在舞蹈课程思政教学的过程中推崇创新,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当下社会和时代的潮流和趋势,鼓励他们通过创新的方式探索和创造新的舞蹈形式和表现方式,推动舞蹈艺术持续发展。因此,在课程思政的背景下,创新大专院校的舞蹈教学内容应该注重创新和实践,通过舞蹈教育的过程提高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学生的艺术素质和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挑战,为发挥幼教事业的作用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