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锋
经过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我们对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互联网的发展给教育提供了更多的可能与机会,也给教师带来了更多的挑战。[1]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我们“停课不停学”,有的教师做起了“主播”,通过钉钉实现教学;有的教师制作录播课发布给学生,有点翻转课堂的意思;还有很多地方组织名师进行有线电视直播课程,然后由教师辅助教学。究竟怎样的教学方式才是最理想的,不禁成为我们经常探讨的话题。由此,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和查阅前人成果,从精准教学的视角针对高中地理线上教学情况加以研究,提出可供参考的教学实施策略,使高中物理线上课堂教学实现精准化,个性化。
起源于20 世纪70 年代的“精准教学” 概念最初被应用在对教学流程和课程实施情况的评估活动中。近年来,依托网络、大数据迅猛发展的背景,我国学者将教师借助数据分析和信息技术对学生学情进行实时追踪,并精准设定和调整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课后作业等活动定义为“精准教学” 模式。简而言之,精准教学视域下的教学改革强调的就是“精” 和“准”。
精准教学的“精” 指的是制定精细的评价体系,用以评价学生所达到的能力等级。[2]这个能力等级的划分可以是多角度的,但都应符合从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过程,按照布鲁姆的认知分类理论,把人的认知由低到高可依次划分为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六个等级,进而制定相应等级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精准教学的“准” 指的是依据学情划定精确的教学目标。以往的课程中我们设计的教学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鉴于班级授课和考试评价方式的制约,无法做到因材施教。但在网络教学和数据分析的加持下,精准教学能够高效地分析出学生的学习状况,迅速判断学生的学习起点,进而精确地制定其适合的教学目标,从而展开进一步的教学活动。
精准教学中的“精” 和“准” 是相辅相成的。首先,精细的评价体系是将课程标准中的教学目标拆解成若干等级的小目标而形成的,然后依据学生的能力选择相应等级的目标。其次,准确的教学目标也并非固定不变的,当上一级目标在合理的时间范围内实现时,可以再次对学生进行精细的评价,对未完成的教学任务进行逆向的教学设计,从而实现更高效的教学效果。下面是精准教学概念解析图:
图1 精准教学概念解析图
精准教学就是精准的课标分析,精准的教学设计、精准的学情分析和精准的教学评价。课标分析和教学设计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但这是可以通过教研组集体的力量来加以克服的,而想要做到精准的学情分析和精准的教学评价,需要通过网络数据分析才能够高效地应用于教学实际中。以笔者在疫情期间上的一节网络直播课程“农业区位因素” 为例,其课程标准中的要求为“结合实例,分析农业区位因素”。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了解农业的概念,理解农业的区位因素,分析农业主导区位因素,理解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这四方面内容。下面以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为例,设计这一知识点的相关精准教学评价体系:
表1 农业区位因素在精准教学中的拆解评价内容表
在线上教学中,依据信息技术手段收集各方面的信息,然后将能力水平相近的若干学生进行分组,在QQ 群中建立讨论小组,设定适合他们的学习目标。这样的教学方案有两个好处: 一是各小组群内讨论,互不影响,而教师可以直观地监控学生的讨论情况;二是组内学生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都能获得相应的满足感和持续学习的动力,在合适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也可以在短暂测试后进行更高层次学习目标的学习。
长期以来,阻碍精准教学有效实践的瓶颈就是如何做到精准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起点,从而做到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借助网络平台工具,可以获取第一手学情信息,准确地分析学生,从而为其制订相应的学习方案。在这次线上教学实践中,笔者采取了多个收集信息的渠道和学生学情分析手段。如利用QQ 中的班级群,学生可以上传作业,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提交的作业选项来查看学生上传的作业,操作方便,既可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也能查看没提交作业的学生,进而对其进行作业提醒;利用智学网App 对学生测试后的表现加以分析,快速、方便,效率很高。在学情方面,可以分析学生优秀、良好、及格的比重,也可以直观看到多次测验后每个学生的成绩变化。软件也能推荐教师应关注的学生,包括进步较大和退步较大的学生;利用钉钉App 可以实现与学生的视频互动,观察学生在网络课堂上的表现,能够明显地感受到学生坐在屏幕前与坐在教室里的差异是较大的,学生变得更爱互动和交流,这是线上教学的独有优势。
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多样的,依据大数据分析的智能高效,能够更合理地评价学生学情,那么教师的关注点不单是以往的课堂本身,更重要的是关注课堂背后对学生的评价和监控。[3]这要求任何教师都不能够单打独斗,即便是经验丰富,教学能力强大的老教师也要发挥备课、教研组的力量,在备课和教学目标拆解上减轻压力,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对学生评价上。
就地理学角度而言,引入现实情境是最为理想的,比如野外观察、动手实验和新闻材料等。但限于教学实际条件,能够创设真实情境有限。地理学科是研究人地关系的一门学科,内容庞大复杂,学生能接触到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所以我们不能纠结于实际生活中的情境,那些能够引发学生共鸣、思考的新闻事件也可以认为是最真实情境。另外,线上教学中也有利于实施模拟情境,如人工模拟学习、技术模拟学习等。在理解自然界中的原理和规律时我们通常会选择模拟情境。这种情境将原本复杂的自然现象相对简化后呈现出来。
以往的课堂教学是有教学步骤和节奏的,比如一般要有“读、议、讲、练” 四个环节,课程设定在40 或45 分钟。线上教学打破这一教学常规,主要体现在议和讲这两个环节上。为了给不同组别的学生提供不同的学习资料,教师可以收集各类教学资源,加以整合,制订多个学习方案。例如,在“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变化” 这一节中,最低层次的学生至少达到等级2 “理解” 的水平,即能解释出某一农产品在各大区分布的原因。针对这一水平提供的教学资料是: 农业区位因素的微课(“科教频道的科普视频+教师讲解”)、苹果的生长习性图文资料、我国气温和降水分布图等。设计的具体问题是: 请结合资料,圈出苹果可能在我国分布的区域,并解释原因。在教师点评小组讨论结果后,可以提问加以巩固: 棉花在新疆分布的区位优势有哪些?对于中等层次的学生,本节课应能达到能力4 “分析” 的水平,即能对某一农业区的主导区位加以分析,为其提供的资料是: 农业区位因素的微课(“科教频道的科普视频+教师讲解” 共5 分钟)、棉花的生长习性图文资料、棉花在新疆的分布图(包含河流、地形等图例)。设计的具体问题: 请说出新疆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和优势因素,进一步指出棉花种植的位置和具体原因。在教师点评小组讨论结果后,可以提问加以巩固: 棉花若种植在苏州劣势有哪些? 对于高等层次的学生,本节课最高可设置能力6 “创造” 的水平,即调查一种非家乡盛产热销农产品,并制订实现该产品生产的方案。提供的学习资料为: 农业区位因素的微课(“科教频道的科普视频+教师讲解” 共5 分钟),设置的具体问题是: 请利用网络收集某一非本土农产品的生长习性,并制定苏州种植(或养殖) 该农产品的主要措施。在完成任务后,对本节课其他知识点加以巩固。
不难发现,不同组别提供的资料中最核心的内容是一致的,差别主要因不同起点的学生对信息的调取、接收和处理能力的差别而提供相应的附加资料,以供他们合作探究问题。另外,不同等级的问题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应是环环相扣,难度逐步提升的。这样也照顾到低层次的学生在完成既定学习目标后,也能够迅速投入下一目标的活动中,给更多的学生实现较高学习目标的机会。
这些教学资源的获取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以教研组为单位来收集资源,可以是电视科普节目中声情并茂的短片,可以是新闻频道中某区农业发展最新报道,也可以是优秀教师对某一知识点细致讲解的微课,甚至可以让学生在给定条件下自己到网络上寻找相关资料。
在线上教学中,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的教学评价变得似乎更加容易。但新课程改革中更强调学科素养的培养。这就需要我们制定一套能够衡量学科素养水平的评价体系。以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为例,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培养地理实践力,是多数教师头疼的问题,课堂上能够开发的课程资源不多,还受到课程时间的限制,最终结果并不理想。线上教学反而为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在“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变化” 的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录制并上传家乡农业调查的相关视频来完成自己的地理实践作业(城市中的同学可以调查某些农产品销售情况并分析原因,也拍摄成视频),所有同学都可以观看自己感兴趣的视频,并加以评论。教师也可以保存这些视频资源作为今后的课程资源呈现给下一届学生。
线上教学中的分组教学,更有利于教学评价的实施,因为教学目标决定了教学评价的方案和方法。数据分析的快捷和高效无疑是线上教学更大的优势。如地理学科素养中人地协调观的评价内容有三方面:理解自然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基础,并辩证地看待自然对人类活动的各种影响;能够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懂得尊重自然规律;能够理性分析人地关系问题,理解人地协调的措施和政策。[4]在“农业的区位因素及变化” 这一节中,我们设计的问题也刚好契合对学生人地协调观的培养,当最高级任务完成了,也就实现了人地协调观的全面培养。
线上教学因新冠肺炎疫情而被推到大部分教师视野中,但不难发现线上教学独特的魅力,更智能、更精准、更生活化、更有利于学科素养的培养。虽然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正在减弱,但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应该更多地思考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融合。现在精准教学视域下的教学实践活动还处于理论向实践的召唤阶段,需要我们进行更多的研究,比如小组分层教学是不是最科学的,在本次实践中,低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完成组内的学习目标,进而展开对更高层次目标的学习,但下一目标并不一定能够完成,而中等层次的个别学生也可能在课后的评价中表现出不尽如人意的情况,后续还须针对小组分层后调整策略做出进一步的应对计划,也要开发更多的课程资源,从而使精准教学视域下的教学羽翼更加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