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闲才 编
每当逢年过节,大家都喜欢说“吉祥如意”;《如懿传》中四阿哥弘历将玉如意授予钟意的女子作为正妻身份的象征;而在《葫芦兄弟》中,蛇精每次念“如意如意,顺我心意,快快显灵!”葫芦娃就会倒霉。那么,你知道“如意”究竟是什么吗?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如意的前身——“搔杖”和“笏”。单看这两个词可能会有点懵,不过一说“痒痒挠”,相信你不会陌生。在古时候,这种挠背的工具被称为“搔杖”。
《释氏要览·指归》中解释:“如意者,古之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削做人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背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如人之意。”这种“搔杖”的柄端通常作手指之形,以示手所不能至。当背奇痒无比时,用它来挠抓几下,瞬间“如意”无比。
“搔杖”在演变过程中,既保留了实用功能继续作为日用品流传于民间,又同时发挥其美观的特质,向着一种强调吉祥寓意的陈设珍玩转变,成为我们今天所说的“如意”,即供赏玩的吉利器物。
在如意的“养成”过程中,除了老前辈“搔杖”的提点,贵族范儿的“笏”也提供了灵感。《史记·夏本纪注》中曰:“曶(笏)者,臣见君所秉。”它是古代大臣在朝堂上面君时手握的一种狭长板子,头部由云纹、灵芝做成并衔接一长柄,材质一般为玉、象牙或竹片,可记事于上,功能类似于现代的记事簿或者备忘录。
简而言之,如意正是由“搔杖”和“笏”演变而来。其名字“如意”,出自印度梵语“阿娜律”,意为吉祥如意。
早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如意就已在帝王及达官贵人之间“走红”,其形制以柄首呈屈曲手掌式为主流,有着“回头即如意”的吉祥寓意。唐代时,如意顶端弯折处演变为颈部,发展为柄身扁平、柄首为三瓣卷云式的造型。
明、清是如意“大红大紫”的鼎盛时期。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时代审美的发展,如意的制作无论是在材料还是工艺上都追求极致效果,被最大程度赋予美学意义。
珍贵的紫檀木、黄杨木、沉香木相继登场,红木、乌木也紧随其后,成为“如意界”炙手可热的新料。制作工艺也被玩出了花样:圆雕、镂雕、浮雕、阴线刻、百宝嵌等各种高超技法层出不穷。一块块平平无奇的木头经由工匠之手,像被施了“魔法”,摇身变成律动感十足,美轮美奂的如意。
乾隆首创在紫檀木如意的首、中、尾三处各嵌上一块古玉,用以把玩。故人言“君子比德如玉”,这种形制将玉所代表的坚润不渝的美德与如意本身的吉祥寓意结合,可谓一举两得。“三镶”如意之后,又发展出工艺更为复杂的“五镶”如意,体现瑰丽、大气的宫廷审美。
清代如意花样繁多,头部造型有葵瓣、云头、莲花、灵芝双柿形等,柄多呈枝干状,大多精雕细琢。而其中流传最广,最受欢迎的要数灵芝造型的如意。古时灵芝被视作长生不老的仙草,有起死回生之功效,灵芝如意同样被赋予了吉祥驱邪的涵义。
在皇宫朝廷,臣子们进献如意祝贺皇室寿辰,皇族也将其赐予王公大臣。宫殿的宝座旁、案头上、后宫皇后嫔妃的寝室里……到处可见如意的身影。
在民间,如意因其特有的素雅韵致,成为尚古的文人雅士们心尖儿上的宝贝。或在吟诗咏赋时用它击打节拍,又或在游山玩水时随身携带以供玩赏。
痒痒挠
各种造型的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