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欣
(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信息办公室,天津 300134)
智慧病房架构设计示意图如图1所示,从图1中可以看出,智慧病房主要由数据接口层、业务应用层、用户应用层三个部分组成。其中,数据接口层主要包含同步群发组件、资料模型转换组件等多个组件;业务应用层主要包含临床数据、平台基础组件、数据库三大模块。智慧病房主要是在保证患者安全性的基础上,完成对以下两个平台的搭建。一个是智慧病房业务交互平台,另一个是物联网平台。在护士站、走廊、病房三个场景中,利用智慧病房可以为医护人员提供护理业务智能化、医疗业务智能化等临床应用,从而更好地共享和交互医护患数据,确保医护患数据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医疗质量和效率。
图1 智慧病房架构图
为充分利用和发挥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优势,提高智慧病房的稳定性和实用性,技术人员可参照图2所示的系统功能,完成对智慧病房业务交互系统物联网平台、护理业务智能化模块、患者风险主动发现模块、医生查房智能化模块五大模块的设计。
图2 物联网技术模式下智慧病房功能模块设计示意图
智慧病房业务交互系统作为智慧病房的核心模块,主要用于对院区患者身体状况的安全化管理,同时,实现对病区患者相关诊疗信息的全面化整理[1]。另外,该系统的设计可以更好地承载HIS、LIS、EMR等11个系统和护理交班、护理计划、手术监控等5个临床业务场景,这能够为医患实时监测和查询重要信息数据提供重要的平台支持,有效地防止因重要信息数据获取的不全面、不及时而导致出现一系列的安全事件。智慧病房业务交互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模块组成,分别是系统软件、移动终端设备、护士站交互大屏,并形成先进、新型的护理模式,有效地满足医患人员的使用需求,使得医院护理服务质量得以显著提升。借助护士站交互大屏[2],可以将护理人员日常工作信息形象、直观地呈现在相关人员面前,同时,还可以有效地简化护士工作流程,极大地提高医院的整体影响力和知名度。
部分医院尽管已经成功搭建和应用了无线网,但是,大部分医疗设备在进行传输数据时,仍主要采用蓝牙传输方式,这种传输方式无法将所需信息数据安全、可靠地传输到医院信息系统。而物联网平台的设计和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设计该平台,可以实现对院内蓝牙物联网系统的搭建,并借助蓝桥[3],从所使用的物联设备上采集和整理重要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智能化、高效化上传到医院信息系统中,为后期海量数据的分析和提醒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参考[4]。
2.3.1 床旁智能交互系统设计
该系统所显示的信息主要包含患者病历信息、护理标签,便于患者和家属在第一时间内呼叫护士,其能保证医患之间沟通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完全符合患者和家属的需求[5]。另外,电子床头卡主要用于对医生医嘱和护理相关信息的自动化、实时化同步记录和更新,从而起到提醒医务人员的作用,确保医院信息化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
2.3.2 智能护理信息系统设计
智能护理信息系统在实际设计中,通过利用无线网络技术,将各个信息子系统进行有效互联,从而提高医院信息系统数据资源利用率,促使病房向智能化方向不断发展。该系统主要是在参照医院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科学设计移动手持终端,并利用无线网络技术,有效地拓展和延伸医院信息系统的功能[6]。对于智能护理信息系统而言,主要包含移动护理工作站、临床质控系统、护理文书系统三个子系统。除了可以保证患者、医嘱闭环管理,还能实现对相关护理操作的全面化记录,便于医患人员全面地查看和掌握相关临床数据,保证智慧病房信息化管理水平[7]。另外,可利用移动护理工作站,对二维码进行有效扫描,从而达到识别处理患者身份的目的,方便患者更好地追踪和管理相关信息。
2.4.1 非接触式体征采集监控系统设计
利用该监控系统,可以在无须接触的状态下,对护理对象的心率、离床情况、呼吸频率进行精确化测量。一旦这些数据超出所设置好的预定范围值,系统会将相关警报信号发送给医护人员。可以有效地避免患者因疾病突发没有及时发现和治疗而加重病情,从而有效地提高患者护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4.2 全闭环智能输液管理系统设计
借助全闭环智能输液管理系统,可以对剩余液量、输液速度等数据进行持续化监测和采集,并将采集好的数据显示在交互大屏上。一旦这些数据超出所设定好的阈值范围,系统会自动发出预警声。同时,利用该系统,可以智能化管理输液监测器和蓝桥。
该模块在实际设计中借助掌上病房系统,使医生借助平板电脑、手机就可以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地查看和了解患者的相关病史信息、病情检查结果等,有效地保证了床边探视的效率。另外,通过利用该系统,可以方便医生更好地开展查房工作,并结合查房实际情况,向系统准确无误地录入和存储所需信息,这样一来,医生即使在院外,也能在第一时间内全面地了解和掌握患者病情,有效地保证了治疗效率和效果。
通过调研医患对智慧病房的满意度,获得如图3所示的物联网技术模式下的智慧病房建设前后满意度变化。与普通病房的满意度90.60%相比,增加至99.50%;护士满意度从原来的80.80%增加至94.50%。结果表明该差异具有一定的统计学意义(P<0.05)。
图3 物联网技术模式下智慧病房建设前后满意度变化
在建设智慧病房的过程中,可通过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显著提升。智慧病房建设前后医疗安全质量指标对比如表1所示。从表1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对于病区不良事件发生率而言,其从原来的0.79%降至0.39%(P<0.05);对于手术前安全核查执行率而言,其从原来的96.51%增加至99.73%(P<0.05);对于病区输液响铃率而言,其从原来的25.35%降至1.39%(P<0.05)。
表1 智慧病房建设前后医疗安全质量指标对比
智慧病房建设前后医疗效率指标对比如表2所示,从表2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智慧病房的建设和应用,可以实现对体征信息实时化采集以及专家床旁的远程化会诊,使得护士工作效率和效果得以显著提升,确保护士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患者床位分配上。
表2 智慧病房建设前后医疗效率指标对比
综上所述,智慧病房的建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保证智慧医院的构建水平。智慧病房在实际建立期间,通常需要覆盖病房各个环节,起到互联互通患者数据的目的,同时,还有效地改革和创新了医院传统业务流程,极大地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使医疗质量和安全得以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