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 星
(山西杏花村汾酒厂股份有限公司,山西 汾阳 032205)
食品安全管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食品安全管理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人盯人”,而是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食品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动态监管和智能分析,从而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1]。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积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食品安全风险预警、预警机制建设和食品安全信息化应用,实现食品安全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日益增多,食品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因此,数字化改革成为实现国家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大举措,其重要性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从企业内部发展战略来看,对企业的组织结构、人员配置、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产品包装、营销渠道和市场开拓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数字化管理,可实现企业内部的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同时,通过大数据分析,可以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预测,帮助企业制定战略规划,实现精准营销。从企业的外部经营战略来看,质量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对企业的生产、销售、服务等环节进行全面的数字化管理,包括对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检测、物流、营销和财务等全流程进行数字化管理。这样才能实现企业的高效运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数字化管理体系已经成为当前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以及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环节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食品安全风险逐渐增加,食品安全问题日益突出[2]。因此,加强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工作刻不容缓。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数字化是食品安全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实现食品安全全过程可追溯、可查询、可控制,通过加强食品工业的科学管理和技术支持,使食品产业不断向前发展,尤其是在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严格落实“四个最严”要求,严把原料进货关、产品出厂关、成品入库关、储存运输关,确保食品安全万无一失。同时,积极开展食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通过数字化管理手段,加强对生产经营主体的监管,坚决打击违法乱纪行为,切实保障消费者喝上放心酒。
从目前的发展现状来看,白酒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数字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和流程,在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系统、生产过程控制系统、产品追溯系统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在数字化管理建设方面,我国食品加工企业普遍存在信息交流不畅、数据壁垒等问题,无法实现全流程、全要素的数字化管理,导致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体系、生产过程控制体系、产品追溯体系等各个环节之间无法实现互联互通,难以形成统一的标准,导致食品安全风险大、隐患多,造成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影响企业整体效益[3]。
酒类生产企业、批发企业、零售企业、餐饮企业等不同行业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之间缺乏统一的标准接口,导致数据共享不充分,信息交换不及时,难以实现质量管理信息的集成共享。同时,由于各企业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之间存在数据孤岛现象,无法进行有效数据交换,造成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影响企业间的协同效应[4]。另外,部分地区食品安全信息化水平较低,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导致监管人员不能及时掌握食品安全状况和突发事件。同时,由于缺乏统一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各地食品安全信息数据难以互联互通,导致监管效率低下,难以实现对食品安全风险的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此外,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支撑,食品安全信息系统建设成本高、周期长,不利于政府部门统筹规划、科学决策。
酒类企业的质量安全管理涉及原辅料采购、产品设计研发、生产、检验、包装、贮存、销售和售后等各环节,各个环节都会存在质量风险隐患,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排除,就会造成不良后果。从实际情况来看,食品安全事故往往由于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引起,如果没有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就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例如,原材料采购不规范、加工工艺不合理、储存条件不达标、产品包装标识不清晰等,都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发生[5]。另外,还有一些食品企业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按规定生产产品、销售不合格产品,甚至使用过期原料、添加剂等违法行为,也会造成食品安全事故。因此,酒企需要通过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数字化建设,提高食品安全风险管理水平,降低食品生产过程中的风险。
现阶段,酒类企业要在内部建立一套完整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企业内部的采购、生产、检验、人力、销售和财务等各个环节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通过系统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质量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质量水平[6]。同时,企业内部的质量管理也可以通过系统实现对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质量检查和评价,从而为企业的质量管理决策提供依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的质量管理已经不仅局限于传统的人工质量控制,而是逐渐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不断加大对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投入,通过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全方位监控,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率。这些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不仅有效解决了传统制造业面临的成本高、效率低、体验差等问题,而且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新动能。
在数字化时代,酒类生产企业必须在全过程中建立一个以质量为中心的品质管理体系,从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全面提升产品质量。同时,通过建立质量追溯体系,在酒类包装上印制质量追溯二维码,实现对产品质量的全程监控,进一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要加强对酒类产品的检测,通过实施召回制度来防范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另外,还需要建立数字化平台,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对酒类产品的溯源、分析、监控、预警等功能,从而提升酒类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稳定性。
在安全质量管理方面,酒类企业可借助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生产过程的全程监控,从而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在生产环节,通过对生产工艺流程的优化,可以大幅度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通过数据采集、分析,可以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市场调研,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在数据的采集、分析、应用、共享等方面进行深度融合,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数据库,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跟踪监控,为企业提供更加精准的质量信息服务。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发展,酒类企业需要通过建立数字化标准体系来实现对产品质量的全过程控制。在这方面,可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打造自己的数字化平台,加强对产品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的管理,实现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包装储运、物流配送和终端销售等各个环节的信息化、智能化。
从企业战略层面出发,以数字化为驱动,实现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有效改进,才能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因此,要重视人才培养,加强质量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员工素质,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使员工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精神,以满足市场竞争的要求。同时,加强人才数字化管理,不断优化人才结构,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实现人才信息化管理,打造“数字人才”,为企业数字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白酒企业质量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数字化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同合作,才能实现白酒行业的健康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积极主动参与,通过信息化手段提升质量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推动白酒行业的数字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