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贾平凹文学观中的道家思想及其艺术追求

2023-02-27 06:17费团结
关键词:贾平凹道家庄子

费团结

(陕西理工大学 人文学院, 陕西 汉中 723000)

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成就最为突出的作家之一,贾平凹的文学观值得考察和探讨。他的创作正是在其文学观指导下进行的,不了解其文学观,很难正确而深入地理解他创作上形成的风格特色。如果对贾平凹的文学观略有了解,则不难发现他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可以说,贾平凹文学观的核心其实是其中所蕴含的道家思想。他在创作中的艺术追求及其风格特色,也正是这一文学观念在创作实践中的必然结果。下面我们专门拈出贾平凹重点谈到的几个概念和观点,分析其与道家思想的渊源关系,并结合贾平凹的有关小说作品,对其艺术追求和艺术风格加以探讨。

一、 “静虚”

贾平凹20世纪80年代前期的许多作品在文末都注明写于“静虚村”。这静虚村的原型是西安市北郊的方新村,贾平凹曾于1980年7月至1982年2月租住于此[1]58-59。但静虚村并不完全指方新村,因为后来贾平凹把他的书房也题名为静虚村。他搬离方新村后发表的作品虽然仍标注写于静虚村,却是指写于他的书房。贾平凹对“静虚”二字的喜爱,由此可见其创作思想之一斑。贾平凹曾对静虚有过解释,他说静虚并不是什么消极遁世,而是追求一种思想艺术境界更高层次的成熟;这是作家把生活变为艺术时的一种修养功夫,包括不先入为主,不赶风头,不让一时的利弊情感冲乱艺术步伐的自我调节方法[1]66。贾平凹对静虚的创作境界的追求,既是他从艺术实践中“悟”出的,也是他受到我国古代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影响所致。

虚静思想最早来自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在《老子》一书中,老子提出“致虚极,守静笃”(十六章)的思想。老子认为万物的根源是“虚”“静”状态的,面对世事的纷争搅扰,他希望人事的活动,能够致虚守静,保持自然状态,如此才合乎“道”的本性;老子不仅主张为政者清静无欲,不可骚扰民安,而且认为人生的活动也应该在烦劳中求静逸[2]55-59。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虚静思想,他提出可通过“心斋”“坐忘”等方法达到虚静状态。何谓“心斋”?《人间世》中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耳止于听,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者,心斋也。”[3]139何谓“坐忘”?《大宗师》中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3]240庄子认为,只要去除名位、贪欲和智巧等的束缚,就能达到心境空明,与自然之道合一。在《天道》中他又说:“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本,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矣。休则虚,虚则实,实者备矣。虚则静,静则动,动则得矣。静则无为,无为也则任事者责矣。无为则俞俞,俞俞者忧患不能处,年寿长矣。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3]393在庄子看来,虚静(清静)无为乃天地万物的本原和道德的极致,因此不管是帝王为政还是圣人修身,都在追求这种境界。《荀子·解蔽》篇也论及虚静,提出“虚壹而静”的主张,并解释“虚”“静”说:“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4]467-468。从时间先后说,荀子的虚静思想应该是受到了老庄的影响。

老庄主要是在论述其哲学思想体系时提出虚静主张的,最早从文学角度谈论虚静的应该是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刘勰说:“是以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藏,澡雪精神。”[5]249他是在谈文学创作的构思,认为作家应该虚心安静,清除心里的主观成见,使精神纯净,如此才能对外界进行细致的观察和思考,积累学识,丰富才学,写出优秀的作品。许多学者都指出,刘勰的文学思想以儒家为主,但也受到了道家思想等的影响。

从上文对古代学者虚静思想的简要介绍,可以看到贾平凹在创作上对静虚境界的追求,显然受到了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影响,只不过他把虚静二字顺序颠倒了。费秉勋先生认为贾平凹所说的“静虚”具有多个层面的含义,他说:“‘静虚村’最浅的一层意思是安静的创作环境,‘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6]211这一点贾平凹曾在《静虚村记》一文中描写过租住的方新村,其村居环境之清静便是体现。“当然这仅仅是客观条件所造成的创作的‘静虚’,这种静虚总是靠不住的,他需要造成主观的静虚。”[6]211-212费秉勋所描述的贾平凹逐渐修炼出的不受外界任何干扰而能平静创作的功夫,即指这种“主观的静虚”。“不过安静的创作环境和不受干扰的心境,这仅仅是贾平凹最低理想的创作境界,仅仅是外在意义的静虚。‘静虚村’最核心的乃是体现作家处理生活与创作、生活与艺术的带有哲学意义的一种创作境界,或者说是一种艺术实践的修养目标。”[6]212从创作境界上立论,这与上文贾平凹自己的解释也是一致的。

如果联系贾平凹整个的文学创作道路,可以看到,静虚对贾平凹来说不仅仅在于具体作品的构思和写作,更重要也更可贵的是他对文学事业专心致志、一贯执着的态度。孙犁曾经这样评说贾平凹:“这位青年作家,是一位诚笃的人,是一位勤勤恳恳的人。他的产量很高,简直使我惊异。我认为,他是把全部精力,全部身心,都用到文学事业上来了。他已经有了成绩,有了公认的生产成果。但我在他的发言中或者通信中,并没有听到过他自我满足的话,更没有听到过他诽谤他人的话。……在他的身旁,好像也没有一帮人或一伙人,互相吹捧,轮流坐轿。他像是在一块不大的园田里,在炎炎烈日之下,或细雨濛濛之中,头戴斗笠,只身一人,弯腰操作,耕耘不已的农民。”[7]1-2这虽是20世纪80年代初的评价,但同样适用于新世纪的今天。孙犁把贾平凹比作辛勤耕耘的“农民”,在新世纪贾平凹正是如此体认自己的写作的,他说:“对于我来说,写作就如农民种庄稼,种一料庄稼收获了再去种一料,虽然粮食已经够吃数年了,每种一料庄稼,就老老实实去考虑种子问题,施肥问题,天气问题,希望着这一料能比上一料丰收。”[8]443正是因为贾平凹对文学事业的执着,在写作上非常勤奋且勇于创新,所以才源源不断地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像《怀念狼》《病相报告》《秦腔》《高兴》《古炉》《带灯》《老生》《极花》《山本》《暂坐》《秦岭记》等长篇小说,都只是新世纪以来创作的,平均两年一部,成绩可谓丰硕。贾平凹在创作上的“多产”,无疑源于他对文学事业的执着、专注,心无旁骛,埋头苦干。他很少受到文学风尚的干扰,也不为文学批评所影响。他在总结新时期三十年文学创作时曾说:“我的写作始终是闷着头在写,写我的感知。当然我是在时代的大变革中生活着,这种感知既是个人的也是时代的。一般的情况下,我很少受当时的风气所干扰,在当时并不是最受追踪的作家。也常常被批评和责难。……我总是被争议着,从反自由化,到清除精神污染,尤其《废都》之后,这曾令我非常地苦恼。我的好处是我还能坚持写下来,我没指望我在某一时多么红火和得意,但我体会最深的是社会真的是在进步了。我在后来被列入这样那样的文学思潮中,这都是批评家的事。”[9]长篇小说《废都》受到批评以致被禁,这在贾平凹的创作历程中绝对是一个重大事件,但他并不因此而一蹶不振,而是继续埋头于自己的文学创作和艺术探索,在短短的两三年内很快就拿出了《白夜》《土门》等小说作品。他的创作也很少受到文学出版市场和读者审美喜好的左右或影响。他在与谢有顺的“对话”中说:“我写作从来没有考虑到读者,确实没有。我不认为读者就是上帝。……现在说读者就是说市场,我写作从不考虑市场,市场于我无所谓。”[10]27贾平凹自成名后一直属于“作品畅销作家”之列,因此以上说法他是有底气的。底气既源于自信,也在于执着。贾平凹在创作上的自信和执着,使他不愿意过多考虑市场和读者等因素,也不愿为其所左右。贾平凹对外界能够做到清静自然、无所欲求,因此向内更容易专注于自己的创作,多出成绩。这正应了古人所说的“宁静致远”的意思。

二、 “以丑为美”

在散文《丑石》中,贾平凹借助天文学家之口提出了“以丑为美”的观点。这种观点也是深受道家思想影响的产物。以丑为美这种观点是晋代葛洪在其《抱朴子》一书中明确提出来的。在《塞难》篇中,葛洪指出:“妍媸有定矣,而憎爱异情,故两目不相为视焉。雅郑有素矣,而好恶不同,故两耳不相为听焉。真伪有质矣,而趋舍舛忤,故两心不相为谋焉。以丑为美者有矣,以浊为清者有矣,以失为得者有矣。此三者乖殊,炳然可知,如此其易也,而彼此终不可得一焉。”[11]141葛洪的观点可分为几个层次,一是认为“妍媸有定”,即是说美与丑都有自身的质的规定性;二是认为美丑相比较而存在,无丑即无美,无美亦无丑;三是认为丑可转化为美,因“憎爱异情”等审美主体的原因,造成了以丑为美的现象[12]459-460。葛洪是道教史上著名的学者,而道教是把老庄思想作为自己的理论依据的,因此葛洪不能不受到他们思想的影响。其实,在《老子》和《庄子》中就有许多关于美丑的论述,正是葛洪以丑为美观点的源头。

《老子》一书首先论述了美与丑的辩证关系,其第二章指出:“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2]80老子认为,美与丑像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等等一样,都是相互比较、相互依赖而存在的,是一种相反相成的关系。如此,就存在美与丑相互转化的可能。庄子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他不仅认为美与丑是相对的,而且还多次论述了美与丑的转化。如《秋水》篇写河伯与百川相比,以为“天下之美”都集中在自己身上,但与北海相比,却知道自己是丑的了;《山木》篇写宋之逆旅人有二妾,一美一丑,当“美者自美”就变丑了,当“恶者自恶”就变美了。在庄子看来,美和丑是相对的,是可以转化的,因此美和丑似乎也就没有差别了。庄子是以“气”来统一美丑、消除差别的,在《知北游》中他借黄帝之口说道:“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故万物一也,是其所美者为神奇,其所恶者为臭腐;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故曰:‘通天下一气耳。’圣人故贵一。”[3]646以“气”的角度说,庄子显然认为万物都是气,美的、神奇的东西是气,丑的、臭腐的东西也是气,因此美和丑、神奇和臭腐是没有差别的。学者叶朗指出:庄子认为美和丑的本质都是气,实际上在理论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这一命题对后世影响深远,使得人们对于美和丑的对立并不看得那么严重和绝对,“人们认为,无论是自然物,也无论是艺术作品,最重要的,并不在于‘美’或‘丑’,而在于要有‘生意’,要表现宇宙的生命力。……一个自然物,一件艺术作品,只要有生意,只要它充分表现了宇宙一气运化的生命力,那么丑的东西也可以得到人们的欣赏和喜爱,丑也可以成为美,甚至越丑越美”[13]126-127。叶朗还举了清代画家郑板桥、学者刘熙载等人以丑为美的观点来说明庄子的巨大影响。如刘熙载《艺概·诗概》中如此评论韩愈诗歌:“昌黎诗往往以丑为美。”[14]198又在《艺概·书概》中说:“怪石以丑为美,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14]437这后一说法,与贾平凹在《丑石》中的观点几乎等同。

《庄子·德充符》中还描写了许多外形残疾、外貌丑陋之人,这些人因内在完善的心智和美好的道德,受到人们的信任和尊重。这里庄子显然强调的是人的内在美,并不顾及外在的美丑或残全,从而破除了人们以貌取人的偏见。在他看来,一个得道有德之人,根本不会在乎外在的美丑残全,对他来说万物是等同的。正因如此,“物视其所一而不见其所丧,视丧其足犹遗土也”[3]171-172。庄子所论残疾、丑陋之人,虽然他更看重他们的内在德性,但实际上他也展现了这些人物内外不一而相互冲突、矛盾的方面,也就是说,他揭示了人物的复杂性。我们觉得,这对包括贾平凹在内的后代作家在人物塑造上是有所启发的。

贾平凹以丑为美的观点就主要体现在人物塑造上,尤其是对女性形象的刻画。贾平凹曾说:“在这个世界上,无所谓美与丑、善与恶的,一切是浑圆的、包容的,当我们身处在琐碎的生活细节里,才会以各自的利害冲突来认定美丑善恶的界限。对立的两极包合,形成在每一个人身上,每一件事之中,并互相转换。我的人物,都不是单一的纯善者和纯恶者。生活中也没有这样的人。”[15]150既然认为美丑善恶在每个人身上都是兼容并包的,那么刻画的人物自然不是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所说的“扁平人物”。贾平凹这种致力于复杂人物刻画的思想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前期就产生了,如他在给学者丁帆的信中说:“在具体描写的过程中,我喜欢用以坏人来写好人,以好人来写坏人的办法;目的只有一个,使所写的人更具真实。”[16]178这种办法写成的人物,贾平凹称作“好人的形象”或“好坏人的形象”,如《小月前本》中的门门、小月、才才,《鸡窝洼的人家》中的回回、禾禾、烟峰、麦绒,《腊月·正月》中的韩玄子、王才,《九叶树》中的石根、兰兰等。按照贾平凹的说法,他后来的长篇小说如《浮躁》《废都》《秦腔》等,其主要人物应该都是这种好坏人形象。

但是,单就女性形象刻画来说,似乎有一个前后变化的过程。贾平凹曾说:“女性的美是多方面的,各式各样的。世上最美的风景不在名山大川,而在人,尤其在女人,女子是世上人间的大美。”[17]92由此不难理解贾平凹早期小说何以把女性写得像菩萨一样,如《满月儿》中的满儿与月儿、《天狗》中的师娘、《浮躁》中的小水等女性形象,都给读者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但这些女性形象大都是美善的化身,未免内涵单一、面貌雷同。因此,贾平凹在女性人物刻画上就不能不有所变化。他说:“我以前真不愿把女子写丑,认为女子投世就是来贡献美的。写完《废都》,我是立意要写美女人,也要写丑女人的。女子之丑在于凶狠、自私、啰嗦、泼赖、猜忌、虚伪和矫情。”[17]92贾平凹笔下纯粹的丑女人并不多见,倒是以丑为美、美丑相杂的女性形象所见多是。《废都》中着力刻画的唐宛儿、牛月清和柳月,在外貌上都是美的,但在思想性格上却各有缺陷,都是美丑并呈的。《废都》之后,《白夜》中的颜铭,更是通过美容术变丑为美,但伪装、欺骗也在爱情中产生了;《土门》中的梅子和眉子,都年轻貌美,但一个长有见不得人的尾骨,另一个却迷失在对物欲的追求之中;《高老庄》中的苏红、《高兴》中的孟夷纯、《山本》中的陆菊人等,都具有美丑混杂、瑕瑜互见的特点。但正是这种美丑相杂,使得这些女性成为比较复杂的人物形象,在审美价值上非那些菩萨般的女性所能相比。

三、 “以实写虚”

贾平凹在《怀念狼》“后记”中说:“十年前,我写过一组超短小说《太白山记》,第一回试图以实写虚,即把一种意识,以实景写出来,以后的十年里,我热衷于意象,总想使小说有多义性,或者说使现实生活进入诗意,或者说如火对于焰,如珠玉对于宝气的形而下与形而上的结合。……画家贾克梅蒂讲过他的一个故事,……他的故事让我再一次觉悟了老子关于容器和窗的解释,物象作为客观事物而存在着,存在的本质意义是以它们的有用性显现的,而它们的有用性正是由它们的空无的空间来决定的,存在成为无的形象,无成为存在的根据。但是,当写作以整体来作为意象而处理时,则需要用具体的物事,也就是生活的流程来完成。生活有它自我流动的规律,日子一日复一日地过下去,顺利或困难都要过去,这就是生活的本身,所以它混沌又鲜活。如此越写得实,越生活化,越是虚,越具有意象。以实写虚,体无证有,这正是我把《怀念狼》终于写完的兴趣所在啊。”[18]270-271之所以不厌其详地引述这段话,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全面而准确地理解贾平凹“以实写虚”的文学观念及其艺术追求。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到,贾平凹在小说艺术上追求以实写虚,从《太白山记》的写作就开始了;以实写虚就是意象建构,也是形而下与形而上的结合。在此我们也可看到,贾平凹显然受到了老子思想的影响。这段话中提到“老子关于容器与窗的解释”,见于《老子》第十一章,原文如下:“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2]115老子借车毂空而有用和陶器与门窗的中空之用,阐释了有与无、虚与实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道理。

《庄子》中也有许多关于“有无”和“虚实”问题的论述。如上文所引《天道》篇,就谈到“休则虚,虚则实,实者备矣”,虽主要论述清静无为的思想观点,但也论及了虚与实相互依存的关系。《天地》篇讲述了一个“象罔”的寓言,寓言中象征思虑、理智的“知”,象征视觉的“离朱”,象征言辩的“喫诟”,他们都得不到象征道的“玄珠”,只有象征有形和无形、虚和实的结合的“象罔”可以得到它,因为“象罔”所象征的正是道的特性所在[13]130。“象罔”的寓言虽然论述的是道的特性,但也说明了有无、虚实的对立统一。庄子的哲学思想对贾平凹也有影响。在一篇访谈中,贾平凹曾谈到他所学习的古今作家,其中就提到了庄子,“庄子是他的哲学高度,学他的那种高境界,站得高,看问题高,心境开阔”[19]。贾平凹虽然谈得比较笼统,但无疑坦承受到庄子哲学思想的影响。结合贾平凹有关虚与实的小说观念阐述,我们可以说他不仅受到了老子的影响,也受到了庄子的影响。

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思想对我国后世文艺创作和一些美学观念的形成影响深远。宗白华曾谈及“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和实”时指出:“‘虚’和‘实’辩证的统一,才能完成艺术的表现,形成艺术的美”[20]89,中国艺术“大而至于建筑,小而至于印章,都是运用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来处理,而表现出飞舞生动的气韵”[20]93。宗白华后来从美学史的角度,考察了先秦诸子的哲学思想对中国艺术上的虚与实观念的影响。他论及老庄一派和孔孟一派,两派对虚与实的看法有所不同,但“他们都认为宇宙是虚和实的结合”“这种宇宙观表现在艺术上,就要求艺术也必须虚实结合,才能真实地反映有生命的世界”[20]39-40。学者张方在《虚实掩映之间》一书中专门研究了“虚实”这一对中国传统美学范畴,在对它的哲学背景探究时,张方主要着眼于中国传统哲学中思辨的一路,追溯到了老庄哲学、魏晋玄学和佛教哲学,认为这即是“虚实”观念的根源。但从时间先后说,老庄哲学显然是最早的源头。不管是中国美学范畴中的“虚实”观念,还是中国文艺创作中的“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其实都导源于老庄代表的道家哲学思想。道家思想对中国美学和文艺创作的影响可谓大矣!

贾平凹以实写虚的小说观念正是受道家思想影响而提出来的。不仅如此,贾平凹在小说创作实践中的以实写虚,或对意象世界的建构,或进行生活化的叙事,这都是道家思想影响下的艺术追求。以意象建构或运用来说,贾平凹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即致力于“在存在之上建构意象世界”,他的小说意象丰富多样,可称作意象小说或意象主义小说。意象这一概念,可以说由“意”与“象”两部分构成。“象”即物象、事象等,它是具体的、可视可感的,因而也是“实”的;“意”即作家的主观情意、思想、感情等,它是抽象的、不可见闻的,因而可以说是“虚”的。意象一般被界定为表意之象,换用虚实的概念表述,也就是以实写虚。因此,贾平凹在小说创作中的意象建构等同于以实写虚。在具体的小说创作中,贾平凹尽管极力追求作品具有丰富的意蕴、深厚的思想和高远的精神境界,但这些“虚”的东西只能隐含在实在、具象的生活描述之中。贾平凹曾说他“在作品中不停地设置隐喻的东西,象征的东西,多义的东西。这些东西都是虚的,都是精神方面的,或者都是精神所指方面的东西。但是在具体描写这些虚的东西的时候,那是一字一句的实着来,真正是将虚化的东西把它变成实在的东西放进来。……我写的越实,我的指向越虚”[21]。贾平凹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的小说创作基本都是这样,充满了虚实辩证的意味。因此,读者在阅读贾平凹小说时,不能被他表面琐碎、实在的生活描写迷惑,而应该注意到作者以实所写的“虚”、以象所表达的“意”。这才是作者艺术追求的目标所在。

四、 “一切自然而为”

贾平凹在与穆涛谈及他的小说《高老庄》中的性描写时说:“一切自然而为,不该写时绝不写,该写时就写,以文章内容而定。”[15]175性描写如此,在小说叙事方式上贾平凹也是抱着“自然而为”的态度和观念。在《白夜》的“后记”中,贾平凹谈到自己对小说的看法:“小说是什么?小说是一种说话,说一段故事。”[22]385那么如何说呢?贾平凹摒弃了茶社的鼓书人、街头的卖膏药人、台上作政治报告的领导人,以及变了味的洋人或下乡调查人等说法,而倡导一种家常聊天式的说法,他说:“给家人和亲朋好友说话,不需要任何技巧了,平平常常只是真。而在这平平常常只是真的说话的晚上,我们可以说得很久,开始的时候或许在说米面,天亮之前说话该结束了,或许已说到了二爷的那个毡帽。过后想一想,怎么从米面就说到了二爷的毡帽?这其中是怎样过渡和转换的?一切都是自自然然过来的呀!……说平平常常的生活事,是不需要技巧,生活本身就是故事,故事里有它本身的技巧。”[22]386这种聊天式叙事方式仍然强调自然而为,不用技巧。如果从叙述对象而非叙述者的角度说,这种叙事方式也可以说是一种“生活流”叙事。让生活自然而然地流动和呈现,从而消解掉小说虚构的“篱笆”,使读者更容易进入小说所描述的世界。这种艺术追求从《废都》就开始了,《废都》《白夜》《高老庄》《秦腔》《古炉》等小说鲜明地体现了这种艺术追求。

在《高老庄》的“后记”中,贾平凹说:“为什么如此落笔,没有扎眼的结构又没有华丽的技巧,丧失了往昔的秀丽和清晰,无序而来,苍茫而去,汤汤水水又黏黏糊糊,这缘于我对小说的观念改变。我的小说越来越无法用几句话回答到底写的什么,我的初衷里是要求我尽量原生态地写出生活的流动,行文越实越好,但整体上却极力去张扬我的意象。”[23]415在《秦腔》的“后记”中,贾平凹说他之所以采用“这种密实的流年式的叙写”,因为写的依然是那些生老病离死、吃喝拉撒睡,一堆鸡零狗碎的泼烦日子,它只能是这样一种写法。“密实的流年式的叙写”,也就是《高老庄》等小说那种让生活原生态呈现的生活流叙事。让生活自然呈现而非主观表现出来,这当然不同于以讲故事为主要审美倾向的小说。贾平凹曾说:“写故事就要消除好多东西,故事要求讲圆,三讲两不讲,就失掉了许多东西。写故事就会跟着故事走,要受故事的牵制。”[24]因此,他就从以往专注于讲故事转向现在专注于写生活了。他排斥情节主义,努力要走出人工精心编排的故事情节,他认为作家“笔下的故事无论多么美妙,也不及上天安排的真实人间那么大和谐大有序,这是历史的大壮大美”[8]90。生活中既然有大美,贾平凹舍故事而取生活,让生活不加人为编排地自然呈现,似乎想达到一种“大美无言”的审美效果。

贾平凹对自然、无技巧、生活原生态等的强调,这种小说观念和艺术追求显然受到了老庄的道家思想影响。“道法自然”是《老子》中提出的最重要的哲学思想。“自然”一词为《老子》所首创,并多次使用。《老子》用这一概念并非指客观存在的自然界,而是“表示事物本来的样子、本原状态,也表示事物自己如此、自然而然,意在强调事物的自然、自为本性”[25]36。要让事物自然而然,必然不用人为干涉。因此,“自然”也就是“无为”,“自然无为”经常连属合称。《庄子》中也多次使用“自然”一词,如《德充符》《田子方》《渔夫》等篇即是如此,“用以表达事物或人的自然本性”;其他未用此词的《骈拇》《马蹄》《胠箧》《在宥》等篇,“其基本内容表达的也都是提倡尊重事物的自然本性,主张一切返归自然,反对人为干预的思想”[25]41。老庄关于自然或自然无为思想的论述,对后世审美观念的形成和文艺创作实践影响深远。

比如刘勰《文心雕龙》首篇“原道”,其中所说的“道”,既有儒家的伦理道德教义,也包含道家的“自然之道”。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以“自然”为二十四品之一,其中所说的“俱道适往”的“道”,即指道家之道,本品是说诗人如果顺应道家自然之道,就能写出自然清新的作品。学者郁沅指出:“司空图把诗境创造的理论上升到艺术哲学的高度,认为道家哲学是二十四种诗境之美的形成基础,这一观点几乎贯穿着《二十四诗品》的每一品。”[26]129不仅仅是文艺思想,文艺创作也是标举“自然”。陶渊明的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等诗句之所以为人称道,正在于自然,不管是写景还是抒情,一任自然流露。李白的诗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更是直接表明了他追求自然、反对雕琢的艺术主张。

学者蔡锺翔专门梳理、研究了“自然”这一美学范畴。他指出:“自然”是道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他详细梳理了文艺自然论发展的历史轨迹,并进一步指出:“‘自然’是中国传统的最高审美理想。这种观念的影响之深远,足以与‘中和’相提并论。‘中和’源于儒家的中庸哲学,‘自然’源于道家的自然思想。‘中和’之美表现为多样的和谐统一,‘自然’之美表现为整体的浑然天成。‘中和’与‘自然’可以说是古代审美意识的两大支柱,二者是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在文艺批评中,‘自然’的地位更高于‘中和’,历来都是把‘自然’列为最高的艺术品位的。”[27]77蔡锺翔论及“自然”的美学内涵,除认为“自然”作为文艺美学范畴和哲学范畴一样,都具有无为,即自然而然、不假造作的内涵外,还根据古代文艺家的论述,概括出了其特殊的内涵,即无意、无法、无工。蔡锺翔所论,主要是古代文艺范围。如果以现代著名作家巴金的话来说,就是追求无技巧的艺术最高境界。巴金的原话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是自然,是无技巧。”[28]159这里巴金仍以无技巧与自然并举,并把它看作是艺术的最高境界,这与蔡锺翔所论并无不同。也就是说,对自然、无技巧的艺术境界或理想的追求,古今作家是一致的。贾平凹小说那种聊天式的叙事方式,或生活原生态的呈现方式,正是追求这种艺术境界或理想的体现。这也是道家“道法自然”精神的体现。

五、 “整体”“浑然”“质朴”“阔大”或“大气”

在《高老庄》的“后记”中,贾平凹说道:“对于整体的,浑然的,元气淋漓而又鲜活的追求使我越来越失却了往昔的优美,清新和形式上的华丽。”[23]413在此贾平凹谈到他小说创作前后风格的变化,这当然源于他艺术追求和小说观念的变化。细细推究,这种对整体、浑然和鲜活的追求的思想,其实早在1982年贾平凹写作《“卧虎”说》时就萌发了。在这篇贾平凹早期的重要文论中,他写道:“‘卧虎’,重精神,重情感,重整体,重气韵,具体而单一,抽象而丰富,正是我求之而苦不能的啊!”[16]70霍去病墓侧汉代石雕卧虎那种单纯、朴素、自然和真切的艺术表现深深打动了贾平凹,他提出要在创作中追求“以中国传统的美的表现方法,真实地表达现代中国人的生活和情绪”[16]71。这种传统的美的表现方法,其实就是上文提到的以实写虚的方法,意象建构的方法。通过这种艺术表现方法,贾平凹试图达到一种浑然、朴素的艺术境界。

贾平凹比较推崇“汉唐之风”。他在评论王蓬小说创作时曾说:“古人讲过:雄中有韵,秀中有骨。这不仅是指文学的表面,更重要的是内含。……在整个民族振兴之时而振兴民族文学,我是崇拜大汉朔风,而鄙视清末景泰蓝之类的玩意儿的。”[16]137他也曾解释过他所推崇的“汉唐之风”:“以我理解的汉唐之风,当是开放、包容、雍容大度,主要在于境界的阔大,想象力的奇雄。……汉唐之风的提法,主要是针对了一种小家子气的,浮丽的就事论事的宣传的,缺乏想象力的一种文学现象的。”[17]79-80贾平凹长期生活在汉唐文化留下很深印迹的关中西安,受到汉唐之风的影响是自然的。这正像他自己所说:“这里的传统文化气氛已经使我习惯而由此生长了一种形态,生存的环境决定了生存经验。我觉得西安有一种浑厚而大气的东西,它宜于写作。”[9]这种影响既体现在贾平凹的小说创作上,也体现在他创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小说创作中,贾平凹致力于雄浑、阔大的艺术境界的追求。在谈到《废都》时,他说:“我是企图将作品写得混沌,模糊,多义性,故事很简单,但不是简单的主题。作品得有维度呀,维度越多越好。”[9]《废都》具有混沌、多义的特点,其实《白夜》《高老庄》《秦腔》《古炉》《山本》等作品也是如此。不仅作品在整体上是如此艺术构思和追求的,甚至作品中的个别意象描写和局部情节叙述等也是这样着眼的。如《废都》中写到四大名人、四个女人和四朵奇花,对于为何写到“四”?贾平凹说他想用四“代表一个混沌整体”[17]67。《高老庄》对高子路父亲三周年祭仪式场景的略去,也是出于小说整体构思的需要。贾平凹的收藏、书法、绘画等生活艺术爱好,也具有类似的审美追求。他曾对穆涛说:“在山栽树栽不出苍茫来。各有所爱,但我喜欢浑然的山而不喜欢盆景。……我爱收藏大东西,粗笨东西,拙朴东西,不爱小巧东西。这缘于我的心性。”[15]173他也曾对黄平说:“我的收藏不在乎文物价值和经济价值,都是符合我审美,即质朴、浑然、大气一类的物件。我的书法绘画由此而借鉴了它们相当多的东西。”[9]不管是贾平凹所说的“心性”,还是他所说的“审美”,都可见出他对浑然、质朴、大气等艺术境界和风格特点的追求。

综上所论可以看到,贾平凹浑然、大气的审美或艺术追求是整体统一的,贯穿在他创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也要看到贾平凹的艺术追求并非一开始创作就是如此,而是前后有一个变化的过程。这从上文所引《高老庄》“后记”一段文字可以看到。那么,这种艺术追求又因何而来呢?除了汉唐文化艺术的启迪外,追根溯源,还是道家哲学思想的影响最为根本、最为重要。因为它从世界观和思维方式等方面影响了贾平凹的文学观念。贾平凹曾说:“我们古老的哲学最讲究的是整体,是浑然,是混沌,……中国有个故事,是说混沌的,说混沌是没有五官的,有人要为它凿七窍,七窍是凿成了,混沌也就死了。”[8]124贾平凹所说的“混沌”的故事,出自《庄子·应帝王》。一般认为,庄子通过这一寓言故事来说明不可强用人力妄为,而应该顺其自然、无所作为的道理。但正像陈鼓应所说,“混沌寓言涵义颇丰”[3]265。混沌故事中包含的自然无为思想正是道的本性的体现,但由自然而纯朴、浑然、整一,也是道的特性。《老子》第二十五章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法自然。”[2]169陈鼓应如此阐释:“‘有物混成’,这说明道是浑朴状态的。道并不是不同分子或各个部分组合而成的,它是个圆满自足的和谐体,对于现象界的杂、多而言,它是无限的完满,无限的整全。”[2]174贾平凹借用“混沌”的故事,似乎更看重由纯任自然所衍生的浑然、整体的思想。在《废都》的“后记”中,贾平凹说:“好的文章,囫囵囵是一脉山,山不需要雕琢,也不需要机巧地在这儿让长一株白桦,那儿又该栽一棵兰草的。”[29]519在与穆涛谈论《高老庄》时他又说:“长篇不像短文章,可以为某一段或某一句精彩的东西所激动,长篇要稳住气,它是要浑然。我做的是一袭棉袍,用不着得意哪个纽扣做得好或某一处锁边的针脚小。”[15]159这些说法都是在强调小说艺术的整体浑然性。这显然是一种体证自然之道的比较大气的艺术境界。

六、 “什么样的地理也是出什么样的作家”

贾平凹道家文学观念的形成及其艺术实践,既是他曾经生活过的故乡商州的地理环境、地域文化影响所致,也是其后天长期研习道家经典的一个结果。这两点,贾平凹与韩鲁华对话时曾明确提及,他说自己作品中之所以出现佛道鬼神兽树木等内容,“这里面有我的原因,有生活环境的原因。因为我从小生活在山区,山区一般装神弄鬼这一类事情多,不可知的东西多。这对我从小时起,印象特别多,特别深。再一个是有一个情趣问题。有性格、情趣在里面。另一个是与后天学习有关”[19]35。这里贾平凹虽然谈到了先天环境的影响和后天个人情趣与学习的作用,但谈得有点笼统和简略,因此有必要再加以申述。

关于先天地理环境对创作的影响,贾平凹多有阐述。在20世纪80年代初他就曾谈到家乡的山水自然对他的影响,他说:“山石和明月一直影响着我的生活,在我舞笔弄墨挤在文学这个小道上后,它们又在左右了我的创作。”[16]72这从他作品中对家乡山水自然的深情描绘也可得到印证。后来贾平凹在评论王蓬小说创作时,把陕西从北到南分为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陕南山地三个板块,认为不同的地理环境产生了不同的文艺形式,陕北民歌、关中秦腔和陕南山歌各不相同,进而“势必产生了以路遥为代表的陕北作家特色,以陈忠实为代表的关中作家特色,以王蓬为代表的陕南作家特色”[16]134。地理环境对作家创作的影响,有自然山水、地理地貌等的影响,也有民间文艺及楚文化等地域文化的影响。从地理学角度说,就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或文化地理,都会对作家创作产生深刻的影响。2015年10月贾平凹在香港浸会大学举办的“贾平凹文学作品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发言专门谈及“文学与地理”的关系,他说:“什么样的时代出什么样的作家,什么样的经历出什么样的作家,什么样的特质出什么样的作家,当然,什么样的地理也是出什么样的作家。”[30]贾平凹以自己的创作为例,说明作为家乡的商州和现在工作生活的城市西安对他的创作都具有重要意义,他的《商州初录》《倒流河》《秦腔》《废都》等作品就是以这两块创作基地的真实的地理来写作的。

先天的地理环境的影响,其中更重要的是地域文化的影响。贾平凹在与韩鲁华的另一次对话中,他谈到他的神秘等精神现象的产生“与环境有关”,他说:“我从小生活在山里。儒家产生于平原地带,道家产生于山区。”[31]36这次他直接谈到产生于山区环境的道家对他的影响。一般来说,山区不一定产生道家。但就贾平凹从小生活的商州山区来说,却确实如此。地处秦岭深处的商州,正像贾平凹自己所说:“它属陕西,却是长江流域,是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过渡的交错地带,更是黄土文化与楚文化的交汇地带,有秦之雄和楚之秀,是雄而有韵,秀而有骨。”[17]22所谓“黄土文化”,贾平凹是指中原文化及秦文化,他说:“具体到我自己,有三种文化的影响,不是人为而是天然的。”[17]42其中贾平凹特别谈到楚文化对他的影响:“有山有水有树林有兽的地方,易于产生幻想,我从小就听见过和经历过相当多的奇人奇事,比如看风水、卜卦、驱鬼、祭神、出煞、通说、气功、襄治、求雨、观星,再生人呀等等,培养了我的胆怯、敏感、想入非非、不安生的性情。……随着创作岁月的衍进,在秦文化的基础上时不时露出了小时候楚文化的影响,尤其到近期,作品中自觉地有些诡秘之气。”[17]42从性情到创作,楚文化的影响可谓巨大。但楚文化与道家又有什么关系呢?

王生铁主编的《楚文化概要》把“义理精深的老庄哲学”作为楚文化六大支柱之一,并对道家学说的根源及道家的自然哲学、政治哲学和生命哲学做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其实早在20世纪80年代,学者张正明在其《楚文化史》中论及楚国哲学时,就对老子哲学和庄子哲学有较详细介绍。他说:“东周的文化,作为一个大系统,是由北方文化和南方文化这两个子系统耦合而成的。就哲学而言,北方以儒家为代表,南方的代表则是道家。”[32]234南方的道家哲学,除了传说阶段的鬻子哲学,就是老子哲学、庄子哲学和屈子哲学。“楚国哲学的精华,萃于《老子》一书。”[32]240“老子学派的发展有两个趋向:其一是发展为庄子哲学,其二是发展为稷下精气说。稷下精气说在南方的代表是屈子哲学。”[32]246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在整个楚国的影响是广大而深远的。张正明后来在《楚史》一书中说:“儒学和道学,大致说来,前者盛于北方,后者盛于南方。说得更加准确一些则是,前者盛于黄河中下游,后者盛于淮水流域和长江中游。”[33]215他所说的道家流行的地域已足够大,但似乎还应加上汉水流域地区,因为它也曾是楚国的势力范围。张正明为了说明“楚国的一些农夫也有道家思想”,引述了《庄子·天地》所记子贡在汉阴遇菜园老农一事,汉阴正在汉水流域。汉阴老农一事也确实说明了道家思想在楚国影响的巨大。这种影响甚至一直波及于现当代,像沈从文、韩少功、贾平凹等作家都受到了楚文化的影响。

由以上论述可知,道家哲学思想其实正是楚文化最重要的构成部分。贾平凹谈及自己深受楚文化的影响,显然这也包括道家哲学思想的影响。当然,道家思想之所以对他产生了影响,除了先天的地理环境、地域文化的因素外,后天个人的性情、学习等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贾平凹曾谈到自己对《老子》等道家经典的学习。20世纪90年代末在与穆涛对话时,他曾谈到对《道德经》的喜爱:“八十一章都爱读。这样的短文常读常新,随着阅历和年龄的增长,每一次有每一次收获。传统的看法中,说老子的观念是消极的人生观,那是对这本书没有读懂。”[15]173近来他又在《山本》的“后记”中说:“几十年了,我是常翻老子和庄子的书,是疑惑过老庄本是一脉的,怎么《道德经》与《逍遥游》是那样的不同,但并没有究竟过它们的原因。”[34]524这里贾平凹不仅谈到他长期阅读老庄的著作,而且还谈到他的一些独特的心得和感悟。天长日久,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对他小说创作的影响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总之,道家思想对贾平凹的影响是显著的,不仅影响其文学观、小说观的形成,而且更重要的是影响到他的小说创作实践。多年以来,他不为时代风潮所动,也不迎合市场读者,沉潜下心来,一直执着于小说艺术的探索,创作了一大批生活气息浓厚、意蕴丰富多样、艺术灵动自然、境界高远阔大的优秀小说作品。尤其是一些长篇小说,成就更为突出。就小说叙事艺术来说,新世纪以来,贾平凹的创作逐渐臻于化境,用庄子的话说,就是达到了从心所欲、无所挂碍的“逍遥游”的境界。贾平凹的道家文学观念及其小说创作实践与成就,无疑对其他当代作家的创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猜你喜欢
贾平凹道家庄子
落叶
捉鱼摸鳖的人
西安这座城
漫画道家思想
月迹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庄子说》(二十二)
《庄子说》(二十)
《庄子说》(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