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媛 邓桂花
摘要:腰饰作为一种装饰在腰间的物品,是人类服饰的一部分。古人在摆脱茹毛饮血、树叶遮体的野蛮生活之后,便把兽皮、布料、盔甲等物件固定在身上,以抵御风寒和伤害,从而腰饰便成为人们穿着得体、彰显身份、提升美感的生活必备物品之一。从古至今,腰饰从简到繁、从朴素到奢华,承载着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不同阶层的人们对服饰之美的理解和追求。文章遴选6件从西汉到金代这一时期的带钩、带銙和玉带,解读在这1000多年漫长时光里,腰饰所蕴含的礼仪制度、历史意义和美学价值。
关键词:出土;带钩;带銙;玉带
在古代,腰饰是人们束衣系带的物品,主要有带钩、带扣、带鐍、蹀躞带、带銙、腰带等。
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看,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中,首次出现了玉带钩。春秋时期,革带的独立使用推动了带钩的发展;到战国秦汉时期,带钩的使用逐渐普及化,其所表达的含义变得更加丰富;魏晋时期,带钩被系束得更为牢固的带扣和带鐍所代替,西晋以后逐渐过渡到以蹀躞带为主的阶段;至唐代,蹀躞带成为常服必备的束具之一,唐中晚期蜕变为带銙,与礼制融合,沿用至明代。
一、带钩
在吉林省发现和收藏的带钩中,时代较早的为战国带钩,存世量最多的是汉代夫余时期带钩,其中东汉错金银“丙午神钩 ”铜带钩甚为精美。这些穿越千年依然流光溢彩的带钩,见证了夫余等古代少数民族政权的文明与辉煌。
西汉兽首琵琶形铜带钩(图1),吉林省博物院藏,国家三级文物,通长5.8、钩首长1.3、钮径1.2厘米。质地为青铜,钩身呈琵琶形,钩首为兽头,钩尾处有一个圆形钩钮,尾端残缺。
东汉龙首琵琶形带钩(图2),1981年吉林省榆树县大坡乡老河深村墓葬出土,国家二级文物,长10.5、宽1.4厘米。质地为青铜,钩身呈琵琶形,钩首为龙头,钩尾处有一个圆形钩钮。
我国早期的服装多不用纽扣,只在衣襟处缝上几根小带,用以系结,这种小带的名称叫“衿”。为了不使衣服散开,人们又在腰部系上一根大带,这种大带就叫腰带。其名目繁多,形制也十分复杂,总体可分成两类:一类以皮革为之,古称“鞶革”,或称“鞶带”;一类以丝帛制成,古称“大带”,或称“丝绦”。也有人将这两种腰带统称为大带。
带钩又称“犀比”,源于西周,战国至秦汉广为流行,是古代贵族和文人武士所系腰带上的钩状物,可以钩挂腰间佩带的刀、剑、铜镜、印章等物。带钩多用青铜铸造,也有用黄金、白银、铁、玉等制成的,其形制多样,如琵琶形、禽鸟形、耜形、曲棒形等。
琵琶形带钩流行于春秋晚期至东汉,一般将钩身上细下宽、呈圆弧状的称为琵琶形,它是带钩的主体形制。战国晚期之前以长琵琶形为主,钩体大多有纹饰,钩钮靠近尾端。之后则以短小、素面的琵琶形多见,钩钮离钩尾较远,靠近钩体中部。
古代带钩在具备实用功能的同时,也是身份的象征,具有“辨身份,别贵贱”之用,如汉代刘向在《淮南子·说林训》中说:“满堂之座,视钩各异,于环带一也。”
东汉错金银“丙午神钩 ”铜带钩(图3),吉林省博物院藏,国家一级文物,1968年吉林省榆树县刘家乡福利村出土,长15.7、宽2.5厘米。此带钩整体呈S形,首部似鹰,眼窝嵌两颗玉石珠,前额嵌一绿松石,羽用金银丝错成。上腹部错金八字铭文“丙午神钩,君必高迁”,下腹部雕刻飞凤,头足错金,翅、尾和体部错银。此带钩通体嵌有宝石、铸工精美、造型独特,是一件稀世珍品。
秦汉是带钩发展的巅峰时期,其所代表的意义逐渐丰富。首先,带钩作为革带的连接物,材质贵重且工艺精美复杂,是财富与身份的象征;同时,秦至西汉时期,带钩开始逐渐平民化,由于其钩挂方便,因此受到士兵的喜爱;再者,两汉时期,随着神仙思想的盛行,带钩又被古人赋予祥瑞之意,有趋吉避凶之意。
“丙午神钩 ”上的神人,是传说中尧舜时期“四凶”之一的驩头,属于形象凶恶者,其原形为鸱鸮,据说既能镇邪驱魔,又能避兵。其呈手抱鱼形,既是驩头的特征,又有趋吉之意,其铭文也体现了辟邪和升迁的寓意。此带钩是汉代中央王朝赐予夫余国贵族的物品,应为武将所佩戴,登峰造极的工艺尽显主人的高贵与奢华。
夫余国又称“扶余国”,是濊貊人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494年在我国东北地区建立起来的第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夫余国以农业为主,手工业和畜牧业都比较发达。由于史书中对夫余国的记载较少,曾有学者一度怀疑夫余国是否存在过,而“丙午神钩”的发现无疑是对于夫余國存在的最佳物证,同时也证明了当时中央王朝和夫余国之间的频繁往来。
二、带銙
唐代渤海金带銙(图4),1971年吉林省和龙县八家子镇河南村二号墓出土,国家一级文物。通长2.5、宽4.3厘米,由金带扣、金铊尾和15件金带銙组成。这套金带銙为纯金制成,上面有很多凹槽,原本镶嵌有绿松石和水晶珠,但随着岁月流逝,部分宝石已经散佚。带扣整体为半圆形,表面看不出接口,主体纹饰为三层四瓣的花草纹,花瓣由金片围起,花心镶嵌一枚晶莹剔透的水晶。
渤海国(698—926)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由粟末靺鞨部联合其他靺鞨诸部以及部分高句丽部所建,其全盛时期设置有五京、十五府和六十二州,疆域包括我国东北大部、俄罗斯海滨边疆和朝鲜半岛东北地区,人口300余万。渤海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海东盛国”。历史上,渤海国和唐朝保持着长期的朝贡关系,唐朝君主也会赏赐给渤海国君臣一些物品。这条带銙便是唐朝中央政府赐予渤海地方官吏的礼品,其色彩绚丽、富丽堂皇、纹饰精美,体现了唐朝与渤海国之间的往来和交流,同时也展示了盛唐时期精益求精、美轮美奂的工艺风格。
辽代银鎏金花树鸾凤带銙(图5),吉林省博物院藏,国家一级文物。长5.5、宽5.5厘米,铊尾长9.5、宽5.6厘米。此带銙为银质鎏金,包括方形带銙10个、铊尾1个,正面均有图案,中间一花树,树上结有两个果实,树两旁各有一凤凰相互对视。此带銙沿用唐代的设计风格,同时也体现了辽代契丹人的审美观念和民族特色。
自唐代开始,官服的带銙制度兴起,饰有带銙的革带成为官服的固定组成部分,其一般由带鞓、带扣、带板和铊尾组成。佩戴时将多块带板饰于鞓上、围于腰周,以铊尾插系革带中固牢即可,铊尾自然下垂。
在唐代,由于丝绸之路的开放与畅通,使中原地区与周边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往来变得更加频繁。唐文化的开放与包容,促进了服饰制度的变革與升华。蹀躞带与带銙自唐时与礼制结合后,形成相应的使用制度,沿用至明代。当时只有皇帝、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才能佩戴玉銙,銙的数量、质地、纹饰等规制严谨,銙数从7至13块不等,尊卑有别,等级愈高,銙数愈多。其质地以玉为最高,其次为金、银、铜、铁。从形制来说,有方形、长方形、桃形、半月形、圭形等。銙的颜色由紫色向其他颜色递变,紫色的位阶最高。
在吉林地区,继夫余、高句丽之后,渤海、辽、金政权在此更迭,这些政权对唐朝的文化和制度,或学习仿效、或兼容并蓄,使得民族之间的文化融合更为深入,因此这件带銙便是契丹人在东北大地上留下的历史印记。
三、玉带
金代金扣白玉带(图6),1958年吉林省扶余县西山屯墓葬出土,国家一级文物,通长110厘米。这条玉带包括金扣1件、玉铊尾1件、玉銙18件,其中玉銙有扁长方形和扁平桃形两种,均为白玉制作而成。玉带上有一装饰品,为两个黄金圆帽中间夹着一只海螺。海螺是佛教法器,为佛教“八吉祥”之一。玉带上还有忍冬草花纹和卷云纹,下面衬有珍珠纹,图案精美、工艺考究,体现出了女真族独特的服饰风格。
迄今为止金墓出土的玉带中,像如此完整的尚属首次发现,也是仅见的一条完整的金代玉带。从盛唐开始,皇室和达官显贵都以佩戴玉带为荣。在每块玉带板的下方,能挂载小物品的玉带被称为蹀躞带,由带鞓、带銙、带头及带尾等组成。蹀躞带上装饰的质料和数目的多少,代表着佩戴者身份的高低,是封建社会等级的象征。这件玉带是女真人的饰品,使用者拥有较高的身份与地位。
四、结语
腰饰是人类腰间一抹亮丽的色彩,它们穿越千年,展示着古人高度的审美智慧和精致的生活理念。这些历史遗存见证了从汉代到金代,在各民族文化交融背景下,服饰文化的自我变革与自我发展。它们目睹了不同朝代的盛世繁华与没落衰败,是人们彰显身份、提升美感的承载者,更是时代变迁、历史发展重要的参与者和见证者。
参考文献:
[1]贾冬梅.唐渤海金饰品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6(08):35-37.
[2]邓桂花.吉林省博物院藏金饰赏析[J].收藏家,2020(05):25-32.
[3]冯盈之.词牌与服饰探究[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1):34-39.
[4]贺飞.辽金时期松原地区契丹、女真人的服饰文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29(11):121-123.
[5]高芝琳.中国盛唐时期宫廷女装腰带的研究[D]. 西安工程大学,2018.
[6]姚艳菁.清代宫廷男子腰饰的艺术特征及创新设计研究[D].江南大学,2021.
[7]夏添.先秦至汉代荆楚服饰考析[D].江南大学,2020.
[8]王旭.伊犁州博物馆藏鎏金银腰带的制作工艺初探[D].西北大学,2019.
[9]艺术研究中心.中国服饰鉴赏[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
王媛媛(1979—),女,汉族,辽宁辽阳人。大学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博馆员,研究方向:伪满洲国史、伪满建筑、伪满文物。
邓桂花(1978—),女,汉族,吉林长春人。大学本科,考古及博物馆学专业,文博副研究馆员,研究方向:陶瓷鉴定、博物馆学、辽金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