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而舞”的历史唯物主义遵循

2023-02-26 17:20鲁佳钰
文学艺术周刊 2023年22期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文艺舞蹈

鲁佳钰

“为人民而舞”是中国舞蹈先驱者的价 值实践,承载了当代艺术的责任与使命。随着 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文化作品也逐渐商业化和 娱乐化,各种文化思潮的碰撞日益加剧,舞蹈 这一艺术表现形式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 用“为人民而舞”的历史唯物主义遵循作为选 题,诠释了舞蹈艺术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 运的特点。人民是舞蹈艺术创作的源头活水, 人民需要舞蹈,舞蹈也离不开人民,二者相辅 相成,密不可分。舞蹈作为文化艺术的表现形 式之一,在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满 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 用。

一、舞蹈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审视

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的实践 活动,与生产实践活动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始终 制约和影响着艺术的发展。而舞蹈艺术是人类 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化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原始 舞蹈是原始先民集体创作的,进入奴隶社会, 夏商周的祭祀乐舞,也传承于表达原始信仰的各氏族的图腾舞蹈。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 再到现代社会,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社会经济 的发展,舞蹈艺术也同样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 程,即从起初的自娱自乐到成为封建社会统治 阶级的工具,再到回归群众。

人类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 的历史进程中,舞蹈这一艺术形式也同样伴随 着封建阶级的统治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夏商时 期,著名的舞蹈几乎都是用以飨上帝、祭祖先、 颂帝王的祭祀乐舞,说明在古人的心目中他们 的神像现实中的人一样需要和悦纳人间的享受 和人们的敬虔。这同时也说明,人是以客观现 实中的样态来想象和构筑意识的,幻想的属于 意识形态的舞蹈世界,实际上是客观、真实的 社会的反映。西周時期,礼乐制度构架下的舞 蹈等级分明,秩序井然。在此时期,乐舞就是 为周王室的统治服务的。随着社会财富的积累, 人的私有观念和社会私有制出现,西周制定的 周礼和雅乐受到了新兴社会势力的强劲冲击, 使原有的森严等级秩序崩溃瓦解,即“礼崩乐 坏”。以“六代舞”为代表的雅乐文化自周代 开其先河之后,历代统治者出于政治的需要,一直将雅乐作为政权的精神载体之一以及正统 文化的表现形式加以保存,予以沿袭,每次改 朝换代,也常常会做新的乐舞来加以反映。

自周代开始到清代末年这两千多年的历 史长河中,舞蹈这一艺术形式在周王朝开始分 流,一部分为统治阶级服务,另一部分则在民 间流传。但到明清时期,随着市民阶层的扩 大,舞蹈这一艺术形式则更多是在民间流传, 例如戏曲舞蹈在这一时期就达到了顶峰。一个 社会的阶级结构及其变化、发展,都与该社会 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关。明代中国曾是世界上经 济较繁荣的国家之一,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使 得手工业与商业呈现繁荣景象,市井文化与民 间文化有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这为民间舞 蹈的迅速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那些反映民间 习俗、给人们带来自娱与审美双重欢愉的民间 舞蹈,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极富生命 力。就舞蹈艺术而言,在明清时期,雅乐更像 是呆板枯燥的程式化仪式,基本失去了舞蹈艺 术的意义,而此时的戏曲舞蹈趋于成熟,成为 当时的主流。

二、历史唯物主义考察舞蹈艺术的维度

“为人民而舞”这一思想,可以追溯到 马克思主义文艺人民性思想这一部分,这是马 克思站在人民立场上对文艺活动提出的实践要 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这一思想作为党 的文艺方针在舞蹈艺术领域中得到了具体的发 展,体现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 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 合”的特点。

“为人民而舞”中的“人民”在历史发展 长河中的作用是功不可没的。历史唯物主义认 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从根本上讲就 是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 伟大的客观物质力量。人民群众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是一切 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还是社 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在历史上发生社会变革的 时期,如春秋战国时期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人 民群众的力量就显得尤为突出。人民群众作为 创造历史的动力,同时也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和政治制度等。如上文所 述, “为人民而舞”就是为人民群众而舞,人 民群众是文艺创造的主体,只有坚持站在人民 群众的立场,满足人民群众的诉求,才能更好 地激发人民群众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积 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的提高,  进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马克思指出, “历 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 动”,其中“行动着的群众”则是历史前进的 动力。中国舞蹈艺术的发展历程充分证明了舞 蹈的创造者就是人民群众。如原始舞蹈是原始 先民集体创作的,进入奴隶社会,夏商周的祭 祀乐舞传承于表达原始信仰的各氏族图腾舞蹈, 再到封建社会的宫廷乐舞,其创作表演者不是 无人身自由的奴隶就是地位低下的职业歌舞者, 即使是皇室中拥有帝后妃嫔名位的善舞者,绝 大多数也是人民群众,出身卑微,只因歌舞相 貌出众而被选入后宫, 如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

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 者的原理,是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  础。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 “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  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从中可以体现出,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  重要动力。把群众观点贯彻和运用到具体工作  中,就形成了群众路线,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根  本工作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战胜一切困难的根 本保证。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是历史发展  的总趋势和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文学艺术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文化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主张人民是世界文艺创造的主体,艺术属于人民。而“艺术属于人民” 这一科学论断是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在与克拉  拉·蔡特金的一次关于艺术的谈话中正式提出  的。综上所述,历史唯物主义考察舞蹈艺术的  维度要从群众观和艺术的人民性出发,这样才  能更好地诠释新时代舞蹈艺术的发展方向。

三、“为人民而舞”的艺术:历史唯物主义实 践效应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 简称《讲话》) 中提出“必须和新的群众的时 代相结合”及作家、艺术家“要和群众打成一 片”,体现了文艺要站在人民群众立场上的关 键性,文艺创作要与人民发生联系才有出路, 进一步明确了文艺的新民主主义方向;从文艺 的人民性这一前提出发,创造性地回答了“文 艺是为什么人的”和“如何为”的问题,并且 明确提出进步文艺要为以工农兵为主体的人民 大众服务的观点。要求广大文艺工作者应转变 思想情感和立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从人 民群众中汲取创作灵感和源泉,在群众中实践 创作,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真正地融入人 民生活当中去。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鲁迅艺术学院的师 生在院长周扬的领导下想到了陕北秧歌这种有 着深厚的群众基础,集歌、舞、戏、杂耍和武 术为一体的广场艺术,决定对这种广大民众世 代相传的“闹秧歌”风俗歌舞活动进行推陈出 新的改造。在《讲话》精神的直接引导下,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开展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向民 间学习、改革弘扬民间歌舞艺术、传播革命精 神的运动——延安新秧歌运动。延安新秧歌运 动随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革命形势的发展而 发展,配合了要民主、要自由、反饥饿、反内 战的工人运动和学生运动,充分发挥了团结人 民、鼓舞斗志、打击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 动派的战斗作用,还迎来了人民翻身解放和中 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幸福时光。新中国的舞蹈 艺术由大力提倡发展中华各民族的民间舞蹈起 步,这既是延安新秧歌运动和边疆舞运动的延 续,也是新中国的必然选择。中国 56 个民族中 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舞蹈资源,有利于中国舞蹈 艺术的丰富多彩和民族特色的弘扬。在“百花 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引下,一批反 映新时代、新生活和新人物的舞蹈和舞剧作品 相继诞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舞蹈进入百花 争妍的黄金发展时期,以一种新的呈现样态, 顺应着人民大众的时代审美的转型,融入中国 艺术当代格局的构建中。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舞蹈这一艺术表 现形式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舞蹈艺术发 展到今天,主要得益于人民群众对其的传承与 创作,所以“为人民而舞”才是新时代真正的 价值追寻。

猜你喜欢
历史唯物主义文艺舞蹈
1942,文艺之春
辩证法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统一——以《资本论》第一卷为例
学舞蹈的男孩子
历史唯物主义的五种西方重构模式解析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马克思正义观再思考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文艺范
我和舞蹈